古典德性伦理教化

时间:2022-09-19 02:51:58

古典德性伦理教化

【摘 要】本文简要的描述了现代社会的伦理危机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思想,并引用了当代伦理学家麦金泰尔的思想提出要解决这种无序的状态,就是要进行美德的教化,并指出了当下的教育种种失误。美德教育这一过程更是一种灵魂的教化。

【关键词】德性;亚里士多德;教化

一、现代道德伦理的危机

自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也即从启蒙运动以来,整个世界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发生了深刻的演化。启蒙运动所激发的理性的力量,使人类摆脱了蒙昧,理性智慧在控制和利用自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启蒙时代的确为欧洲文明提供了这样一个启示:理性力量对自然的控制是社会进步的唯一途径。随着技术理性的突飞猛进,现代人的道德伦理却江河日下,这里可以用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的话语来描述当下的生活场景:这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时代,这是坏的不能再坏的时代;这是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令人绝望的冬日;我们面前无所不能,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上天堂,我们大家都在下地狱。现代人无从把握生命中的超越性意义,只有把生命的价值定位到现世的道德感觉上,而感觉从来就是个体性的,是受快乐原则支配的,完全陷入了各种欲望的满足。现实中道德仅仅是一种伪饰品,甚至成为了获取物化生活的手段,因此,现代生活总体上是“虚无和荒谬”的,“虚无”意味着人被置身于世界之中,却无从领会存在的意义,只剩下感觉肉体的躯壳。“荒谬”意味着现代人的实存对意义的“遗忘”。现代人一直生活在这样一种“荒诞剧”中,感觉生活非常丰富,而精神却日益麻木,个人失去了对生活意义的关照,坐待精神被消散。就是在这种荒诞剧中,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似乎与自己无关,更与他人无关,自己也无法把握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和本真,对自己生活的德性品质和道德要求漠然处之,对现世的罪与恶麻木不仁,对生活崇高性价值和道德本真性追求失去了正视和希望的勇气。

二、对危机的反思

面对现代道德的无序状态,西方学者麦金泰尔论述了启蒙运动之后的种种道德理论在进行道德理论建构时的失败。并认为,现代西方社会的道德实践和道德理论都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体现在现代西方道德理论所有道德判断是主观和纯情感性的。现代道德哲学失败之后,人们面临着两种选择:亚里士多德或尼采。西方第一个明确认识到启蒙运动以来所有道德法则建构失败的正是尼采,在尼采看来,自然权利、功利等都是虚构物。但麦金泰尔没有选择尼采,而是选择亚里士多德,原因在于尼采的“超人”不与他人交往,他不能进入以共同的标准或美德或善来传递的关系中,他的善只存在于他对自己的超越之中,他在自己的身外不可能发现任何善。

自近代以来,西方道德哲学一直是沿着自由主义的传统,从康德、密尔、到罗尔斯,自由主义的精神始终贯之。麦氏认为,自由的个人主义只是用一些脱离了传统背景条件的外在规则规范人的行为,却不告诉人们为什么要服从这些规则。在当今自由主义流行的时代,由于现行的规则再也不具有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那些内在品性,脱离了人之为人的内在目的性。如果我们真正弄懂了“伦理”的本义和人类道德生活的本来性质,那么,我们就会很清醒的知道现代道德危机的道路就是回到以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为核心的传统。

三、古典德性教化的回归

在西方哲学的源头,存在着以古希腊德性论为中心的德性教化传统,这也是后来许多伦理思想的源泉。在这些传统中,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最具代表的人物。苏格拉底所实践的哲学就是要去教化雅典人的精神灵魂,他的谈话就是一种价值审视与引导的精神促升的教化活动,教化的目的是为了美善和德性,他一生都在探索什么是真正的美好生活。众所周知,苏格拉底的著名的伦理命题“美德即知识”,该命题其实包涵有德性可教的意蕴,在苏格拉底看来,知识是普遍的,具有可传达性质,德性作为一种普遍的善,也即是可以唤醒人们对德性的追求,人们可以通过被教化而获取德性品质。在柏拉图的大作《理想国》中,全书都在讨论城邦的教育问题,要形成正义的城邦,邦民必须受到正确的关于正义的教化,正义不仅是邦民生活中的德性,也是真正的政治的德性,在个人的灵魂中,教育不仅要知道正义是什么,而且要坚持它,使人们看到按照正义生活对他的灵魂意味着什么。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教育的理想国,教育是获得知识达到灵魂的最高状态的唯一方式,灵魂的转向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而到了亚里士多德,亚氏沿着柏拉图的问题继续前进,他的德性教化哲学则指向了柏拉图试图回答但回答得还不完满的问题,亚氏指出,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是以某种善为目的。①与柏拉图不一样,他把善看做是生活的目的。人们现实的活动的种类和形式多种多样,有具体的善,也有最高的善。最高的善就是我们在生活的各种活动中追求的共同善,这就是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平庸的人把享乐的生活当作幸福,有的人把权力的荣誉当作生活的善去追求,但这些生活在亚氏眼中都是受到强制的生活,即不是选择的生活,因为这种生活是受到诱惑和控制的。真正的生活是思辨的生活,一种反思的追求灵魂的善的生活,幸福的生活不是神增予的,“而是通过德性或某种学习或训练而获得的。” ②纵观现代社会,道德与生活实践分离了,道德教育主要倾向于外在道德规则的传输。外在道德规则的学习被当做了形成内在德性品质的唯一途径,而这些道德规则体系只是外在给予我们每个个体在精神中的一种道德知识体系,对美德的追求早已失去动力。就亚氏的德性理论,它要求邦民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和德性,又要学习实践各种德性,在思考中形成理智品质,在实践中形成智慧与德性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和品质。德性的教化就是为了使个体在生活中有合理的判断、合理的行动。没有接受德性的教化,是不可能有德性的生活。

在现代性社会里,教育还关注人的精神灵魂吗?还有为真、善、美、幸福、正义、美德而教育或接受教育吗?这一切都是不可能把握的。古希腊先哲们为着灵魂的和谐,德性的追求和幸福的生活的建构的教化思想早已被个人的工具性、功利性追求而取代,生活价值的思考已被束之高阁。当我们现在正在谈论这些问题时,也正面临着多重困惑,现代性社会中的个体已经对道德无所求,对有德性的生活失去了本真的体验,在情感、追求、目标、生活未给德性留下践行的余地。亚氏的思想值得深思,重启德性伦理在当下的复兴,德性教化方是医治之药,只有德性才能够使一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生活的过程中拥有善,使一个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将要做什么,有什么样的目的,过什么样的生活。德性使个体从当下的存在情态向可能的生活目的超越。正如麦氏所讲,“德性不但被理解为这样的品质:将不仅维持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也将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遭遇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持我们,并且还将把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们。” ③

【参考文献】

①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4:3,25.

③(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戴扬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77.

上一篇:浅谈刻意曲解 下一篇:浅析《论我国革命》及对我国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