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

时间:2022-09-19 02:43:10

论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

在当前语文教学过程中,普遍性地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很多学校只是一味地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而对于课外阅读方面则不作要求。因此,我们应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充分了解课外阅读的作用。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又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丰富生活;既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包括对信息的收集、汇编、概括、辨别等方面的能力以及鉴赏水平的提升,又能为学生开放自主、追求多元的文化精神的形成奠定基础。为使上述目标得以达成,特从以下几方面就如何提升小学生课文阅读能力作一探讨:

1. 以课内阅读为中心,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外阅读,字面上的理解重在“课外”,其范围很难把握,在质与量方面也不好把持。所以,有的学校所谓的课外阅读可能还是有要求、限制的,个别的甚至“挂羊头卖狗肉”,这使得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教学中知识点的延伸作用很难显现出来。一般而言,课外阅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的拓展,而对于阅读而言兴趣很重要。因此,我们可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笔者建议教师在课堂授课的时候可充分利用课本上精彩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有助于学生阅读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低年级同学而言,一般喜欢篇幅较短的寓言故事、奇幻童话等,篇幅较长的作品对于他们而言还存在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结合实际情况推荐学生们看一些《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等适龄书本。利用课本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其爱上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由此既满足了阅读的教学需要,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养成。

2.以课上教学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激情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关键所在。语文教学的特性决定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课内为导向,指引课外阅读的进行和方向。课内教学带动课外延伸,促使课外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又有利于课内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要实现学生语文成绩的不断提升,既要加强课堂教学,也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拓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指引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养料。但若失去课内阅读这一根本,学生的课外阅读就会失去其意义。若想发挥课外阅读的辅助作用,教师必须结合实际,并传授学生一些阅读经验,使得学生自主性阅读更好地保持下去,从而实现其自身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当前的语文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很多。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写作方式、写作思维以及表达形式各有特色。若教师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引用,结合课文传授相关的阅读方法,充分发挥课堂师生互动的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继而使学生学以致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所以,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在朗读、精读、诵读、默读、略读、探究性读等不同的阅读模式中学会如何阅读。充分发挥阅读实践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学生将具有代表性阅读方法的课文和有助于自主性阅读能力提升的过程充分联系起来。除此之外,在阅读的种类和阅读方式的选择上,应将接受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自主性阅读与探究性阅读、理解性阅读与欣赏性阅读充分联系。

3.确立有效的阅读评价模式,给长期课外阅读以保障

如何落实课外阅读,使之名副其实,这需要有适用的阅读评价模式来维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自主评价与客观评价有机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估,尤其要观察学生在哪些方面有不一样的收获。考虑到学生的性格与习惯的迥异,在实施过程中,经使得重视并参与了阅读的学生深感阅读的积极作用,也可对个别优秀的学生进行公开表彰或给予一定的物质性奖励。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时的创新灵感和能力发展情况的关注程度,同时还要按期对学生阅读时所表现出的自主学习精神与能力进行考核,并通过对其阅读情况的多方面综合考虑作出阅读效果评估。

(1)制订有效的阅读计划。让学生自主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按时按量完成。其中包括阅读的起止时间、篇目、字数以及阅读过程中的感触和收获,从而便于更好地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阅读成果的展示。通过出黑板报、笔记展示、制作电子报、手抄报等方式来展示阅读成果。如开设“书海畅游”栏目,可作为一个供大家谈读书感受的交流与沟通和发表个人观点的平台。这样做既能让学生增强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又能起到督促的功能,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看书情况,在学生总成绩的统计当中,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的一个参考指标。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意义重大,俗话说:“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长期的积累能够为学生的知识扩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 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中学)

上一篇:学习策略教学初探 下一篇:喜看小语课堂充溢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