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3 15:17:45

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篇1

 

《吕氏春秋》有言:“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任何团体的存在和运行都需必要的规范和准则予以支撑和保障。相比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特点在于年龄差距较大、职业规划多样、价值取向多元、自主思考和创新较多等,多重因素导致研究生在课堂纪律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有必要不断加强对研究生课堂纪律问题的研究。

 

一、纪律是各种组织团体有序运行的必要保障

 

(一)纪律的内涵、特征界定

 

对于纪律的研究和论述古已有之。在中国,“纪律”一词最早是分开来使用的。首先来说“纪”,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也提到:“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这里的纪可以理解为理清头绪、整理之意,进而引申为指引、规范人们的行为。其次来说“律”,最初的“律”是指音律。到了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的解释为:“律,均布也”。这里的“律”就演化为整齐划一的意思,进而引申为法规等。“纪律”一次合并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后人又不断对其进行解释和补充。

 

在西方,“纪律一词源于拉丁语‘discipeina’,意为训练和教育,也有规则、规范、戒律、惩戒等引申义”。 1

 

综合中西方学者对于纪律的论述,我们认为所谓纪律就是,“一定的社会组织为了保持组织巩固、维护内部秩序、实现组织目标、完成工作任务,而制定的要求组织成员共同遵守并且由组织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2

 

作为一种约束性的行为规则,纪律具有以下几项特征:

 

1.纪律具有强制性的特点。纪律作为一定组织的行为规则,它是为了保障组织任务和使命的顺利完成而制定的,它要求组织成员必须严格遵守,违反纪律必定会有相应的惩罚。

 

2.纪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由于各个组织服务对象、工作内容、目标设定及所处外部环境的差异,导致组织在事关本组织的纪律设定方面存在差异。

 

3.纪律具有动态性的特点。组织的目标和任务会随着工作的进度及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组织的成员也会有更新和替换,因此,纪律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二)纪律的作用概述

 

纪律作为一定社会组织的行为规范,它对于组织内部的运转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纪律能够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确保组织内部的协调性。社会组织都有不同的个体组成,纪律能够将组织成员集结在组织目标实现的框架中,以统一的尺度来规范成员行为,减少特殊性,保证成员的行动协调一致。

 

2.纪律能够激发组织成员的潜力,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纪律中包含的促进和激励成员完成组织任务和目标的内容。其中的激励性因素有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潜力和积极性,顺利完成组织的既定任务。

 

3.能够促成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是基于前两点而言。组织成员协调一致的行动和无缝配合,组织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完成和实现,都是组织能够正常运转并不断延续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4.能够使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取得协调。一方面,组织内部纪律能够培养组织成员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进而为组织成员在组织以外的活动提供范例。另一方面,各个组织都能依照一定的纪律运行,进而能带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二、网络时代研究生课堂教育需要纪律的规范和约束

 

当前的信息传播充分借助网络平台。进入新世纪,互联网在我国兴起并逐步普及。互联网成为人们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互联网的普遍使用和不断扩展使各个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概括而言,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方面的特点包括:开放性、即时性和交互性。

 

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表达情感和提出诉求成为年轻人群体的新常态。对于当前以年轻人为主的研究生群体来讲,传统的课堂教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通过对S校研究生院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当前的研究生课堂纪律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研究生主观旷课现象频发

 

公共学位课为大班授课形式,由于人数较多,专业较多,老师点名需求时间长,且有部分学生在老师点名之后离开,因此存在一定旷课逃课现象。专业学位课为分专业小班授课模式,人数较少,每次上课情况都有专人负责登记和监督。相较于公共学位课而言,专业学位课旷课逃课现象较少。

 

(二)研究生客观旷课现象频发

 

一是由于授课教师由于自身原因未能准时授课。

 

二是教师调课通知未能及时通知到每位研究生。

 

三是教室授课器材故障且维修不及时。

 

四是学校活动影响正常的课堂纪律。

 

(三)研究生"隐形逃课"现象突出

 

“隐性逃课”,它是指学生虽然准时上课,但思想不专注,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不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等、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主要表现为研究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看与课堂无关的书籍、完成其它个人事情等行为。

 

(四)研究生消极应对学期考核

 

一是在文献阅读考核过程中,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文献资料和书籍信息易于从网络获得,导致部分研究生未能真正对文献书籍进行梳理,采取网络查阅撰写等方式消极应对文献考核。

 

二是期末论文撰写和期末考试过程中,由于考查课要求不够严格,通过互联网极易获取相关文献,有些同学甚至可以直接摘抄和复制论文。必修课在期末一般采取现场考试的方式,考试题目比较简答,一般会告知考试范围,许多学生“临时抱佛脚”,也基本都能通过,学生对课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三、当前研究生课堂纪律存在问题是多重因素导致的

 

通过对S校研究生院在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得到的资料显示,造成当前课堂纪律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

 

(一)互联网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方式,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进入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所包罗的知识和信息及其丰富,获取也十分便捷,对于知识的垄断已无法实现。获取知识的“金字塔”结构被打破,互联网世界结构日趋扁平化。一方面,同学们可以利用上课之前的时间上网浏览有关课程主题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即使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接收到,也可以利用课后时上网搜索资料,加以补充,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期待降低,对待课堂教学的热情也减少。

 

(二)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的不够彻底,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管理人员查课难以取得持续的作用。

 

二是部分任课老师对于相关制度执行不力,这主要是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不细致。

 

三是学生对于相关制度的遵守不严格,这主要是对于管理制度的不熟悉和不重视。

 

(三)课堂组织方式单一与不合实际,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教师单向度讲授,学生单纯接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生有精力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影响课堂纪律。

 

二是学生负责讲解,教师只作点评。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同,对于已经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学,课堂的吸引力降低,课堂纪律难以保障。

 

(四)学生自身观念和态度的多样化,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读研并非自身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对课堂持无所谓的态度。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同学是在父母的要求和压力下来读研。有些同学是由于工作及晋升的需要来读研,对课堂缺乏兴趣,逃课成为常有之事。

 

二是对研究生学习有兴趣,但是认为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社会实践。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同学认为,只有多参加课题调研、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更实际、更新颖的知识。因此,将大部分的经历投入实践活动,选择性逃课现象增多。

 

(五)教师队伍教学及科研层次不齐,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任课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时间分配和协调方面的不足。通过走访发现,各个专业同学都有因任课教师要外出调研或参加会议而调课或间断停课的经历,长期不规律地上课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和期望值降低。

 

二是年轻教师在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方面的不足。通过走访发现,同学们对于年轻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沟通能力认可度较高,但是对年轻教师的讲课方式、教学质量、创新能力的评价参差不齐。

 

(六)课程设计缺乏创新不合实际,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课程设计中理论学习与实务学习的比例不协调。枯燥的理论讲解令人乏味,而学生感兴趣的实务性的、前沿性的方法和案例的讲解较少。

 

二是课程设计中存在比较滞后、不合实际的因素。各研究所在“跨界学习”方面的尝试不多,课程设计基本只涉及本专业,无法引起对于本专业知识比较熟悉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课程考核方式简单化,影响研究生对于课堂纪律的遵守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同学认为当前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简单,即使不按时上课也无妨,课程考核的虚化导致课堂纪律不佳。

 

(八)研究生的婚姻状况、工作状况等也影响到课堂纪律的遵守

 

部分已婚同学,尤其是女同学受家庭、孩子的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迟到、早退和精力不集中的现象。部分全职工作的学生,由于工作单位请假难、工作任务繁重等原因,易发生课堂讲解准备不充分、选择性逃课等现象。

 

四、研究生课堂纪律的规范需要内外联动、多管齐下

 

在网络时代下,研究生课堂纪律的提高和改善不仅依赖于研究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合作和动态结合,更依赖于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进步。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教育理念的转化和更新

 

1、治理理念的贯彻和运用

 

网络时代的研究生课堂纪律问题的解决必须将治理理念运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课堂纪律管理相结合。

 

要摒弃传统方式,通过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主体间的协调和配合进而达到共治的目的,使纪律模式从他律逐渐向自律转变,形成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必须树立全新的治理理念和协商意识,形成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协商共治的动态平衡关系。

 

2、他律向自律的转换

 

应转变思维,摒弃传统的自上而下、外在强迫式的他律观念,要以新颖的信息和实用的知识,以及多样的课堂组织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研究生建立起独立、理性的自律精神。

 

(二)网络时代研究生的角色转换及定位

 

1、研究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首先,学校应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增强学生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

 

其次,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和文化,还应当帮助学生培养对课堂和学习的兴趣,改变部分学生厌倦课堂、懈怠学习的态度。

 

再次,发挥榜样同学的带头作用,开展学生间的合作式学习模式,经常开展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兴趣讨论等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

 

2、提高信息搜集的能力,拓宽知识获取的渠道,建立多元化学习的新模式

 

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便捷快速的优势。学校和老师应当鼓励研究生借助网络开拓学术视野、训练学术思维,并通过改善院网、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教师在这方面应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利用网络丰富自己的学识和知识素养,并将好的信息获取渠道传递给学生。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善

 

1、创新培养模式,改善教学质量

 

可以在传统的课程授课模式基础上建立各领域研究中心,例如舆论监测与分析研究中心、廉政研究中心、基层治理研究中心等,将研究生按照兴趣分类编入各研究中心,协助中心老师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也逐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使命感和热情,起到提高课堂授课质量、改善纪律散漫现状的作用。

 

2、灵活落实纪律管理制度,培养浓厚的学术氛围

 

现有的纪律管理条例仍然应当执行和落实,但也要酌情考虑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理性的进行管理。改善课堂质量、课程设置和课程时间安排,切实考虑研究生群体实际情况

 

首先,大部分研究生已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因而对授课老师有较高的要求。应该提高部分教师授课质量。学校应建立教师考评和培训机制,提升教师授课质量。

 

其次,在课程设置之前,要适当听取和采纳学生的意见,平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及教师的特长和时间。尽量减免老旧的、空洞的课程,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再次,课程时间安排应考虑到研究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学校课程时间安排可以适当集中,为学生提供方便,也避免出勤率低的问题。

 

(四)教师的角色转变和素养提升

 

1、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指导者

 

在网络时代,作为教师,首先应当跟上时代步伐,使自己的各方面素质能契合网络时代的要求,不断丰富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术素养;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建构应当扮演起指导者的角色,应当尊重和鼓励学生多渠道、多途径地汲取知识,并与学生形成协商互动、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合作式学习模式。

 

2、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学校应发挥青年教师的独特优势,不断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并定期培训青年教师的授课能力。鼓励青年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展课题等学术活动,使青年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相互进步,共同促进。

 

身处网络时代的洪流中,社会结构、行为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担负着培养知识精英的研究生教育,也要顺势而为,与时前行。尤其在研究生课堂纪律方面,观念的改变是基础,技术的创新是关键,效果的提升是目标。学生与教师、学校与社会,各个主体要转换自身角色、发挥内在潜力,协调外部环境,共同推动研究生课堂纪律向更新颖、更灵活、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篇2

由此可知,要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课堂上需要纪律,吵吵嚷嚷、秩序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但若过分强调纪律的约束而导致课堂死气沉沉,就必然扼杀学生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犹如一个天平,控制和自由就是两个托盘上的祛码,无论是哪一方过重,这个天平都将失去平衡,课堂教学也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既不能一味地以控制为主而忽略了自由性,也不能毫无控制地随意自由,而忽略了控制性。正确的做法是,既要注重课堂的控制,也要注重课堂的自由,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也就是把握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的平衡。那么,教师如何把握好这个平衡呢?

一、制定人性化的课堂纪律

我们过去的一些课堂纪律,诸如“发言一律举右手,不敲响课桌”,“坐姿端正,左手臂向下,右手臂搭在左手臂上,双手平放在课桌边”,“听课不许插话”等等,对学生约束得太多,使学生的情绪和思维受到压抑,这种课堂纪律制定得再多,学习效率也不会提高。制定人性化的课堂纪律,是把握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两者平衡的前提。而这种课堂纪律最根本的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课堂管理理念,能够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激励学生,使课堂管理符合当代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也不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过度的约束,而是创造出一种“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课堂教学氛围,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人性化的课堂纪律内容的制定要经过师生共同讨论与协商,要体现大多数学生的想法与意愿。惟有这样,这种人性化的课堂纪律才能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为。

二、掌握实施课堂控制的策略

教师实施课堂控制的策略能够使课堂教学有序化和规范化,避免课堂失控,这是教学目标实现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保证。教师实施课堂控制的策略主要有:

1.目标明确法。即每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教与学的目标,并且整个教学活动能够围绕教与学的目标进行,以此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2.内容思力法。将教学内容既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魅力,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3.表扬批评法。即正确地运用表扬与批评,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其效果进行及时反馈,让学生明确知道是自己的哪种课堂行为受到了表扬或批评,进而维持课堂教学的有序化和规范化。

4.节奏控制法。即教学节奏要体现“低、小、多、快”的特点,即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节奏,也就是将课堂教学过程分解成几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几分钟、十几分钟不等,听、说、读、写、记忆、演算、操作等学习方式交替进行,手、耳、脑、眼并用,以此解除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5.暗示控制法。即对于上课爱讲话或爱做小动作的学生,通过注视、摇头、手势,讲课过程中的突然停顿、咳嗽,走近违纪学生或轻敲桌子等方法暗示学生要遵守课堂规范。

6.机智处理法。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教师做了多少准备,课堂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这就要或因势利导、或随机应变、或以静制动、或掌握教育分寸地妥善处理,也就是运用和发挥好教师的教育机智。

7.合同管理法。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与其约法三章并郑重其事地签定一份书面“合同”,“合同”要对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并包括奖励和处罚的有关条款;对于违纪较多的学生可以选择某一违纪行为作为起点,然后用一系列“合同”逐步规范直至达到理想目标。

8.后果自负法。即让违纪学生承担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可以课前与学生约法三章,违反哪条纪律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当某生有所违反时就让他自觉承担因违纪而带来的后果,这能够促使学生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而减少课堂违纪行为。

三、掌握实施课堂自由的策略

教师实施课堂自由的策略能够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给学生言行的自主性,以便促使学生的个性飞扬和思维活跃,有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实施课堂自由的策略主要有:

1.营造氛围法。即让微笑装点自己的面容,用亲切的话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自信,教态自然大方,从容不迫,随时保持与学生的目光交流,用真情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教学民主法。即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发挥教学民主,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成为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重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多向交往法。即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度依赖师生单向交往方式的状况,积极实施师生双向交往、生生多向交往的方式,以此活跃课堂气氛。

4.鼓励评价法。即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注意运用鼓励评价的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深入探究的兴趣;教师还要支持和引导学生自己参与评价,在评价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体育课 合作小组 理论分析

一、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进行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其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会合作是当今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与学会竞争一起都应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方面的理论,对合作小组教学做深入分析探讨。

二、合作小组教学理论分析

1.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并制约着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教学目标表述笼统含糊,难以观测变量;不能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目标。

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在一个团体中对某种角色的行为要求不明确的时候,那么,该角色的承担者就会体验到一种角色模糊,产生相应的心理压力。角色模糊会给团体成员带来角色压力,会使团体成员体验到无所适从,无可奈何。在课堂上,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就可以不必费心去猜测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同时会有一种安全的感觉。再者,让学生明确了体育教学目标和自己的任务,他们就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将个人目标与教学目标融合在一起,在课堂中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活动安排,由被动服从转变为愉快自觉地服从,从而提高练习效果。

教学目标富有激励意义、保持连续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心理学的理论认为:只要在一个人的内部存在一种心理的需求,也就会存在一种处于紧张状态的系统。紧张的释放可为心理活动和行为提供动力和能量,从而也就构成了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潜在因素。一种目的或一种意向,可以形成一种准需求,会产生具有动力意义的紧张系统。只要需求未得到满足,一种与目标相连的力便存在,并引导着朝向目标的活动。因而,使教学目标具有连续性,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目标的激励下,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的可评估性表现为目标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师生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师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所达成的教学目标情况及时地进行检查和评价,并通过对比,看到取得的进步和尚存的差距,收集信息,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2.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课堂成员应该遵守的、保证课堂秩序和效益的基本行为要求或准则。课堂纪律赋予课堂行为依据的价值标准,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建立良好的课堂内部环境,对于促进课堂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实行合作小组教学,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和时间,加上体育课学生经常处于动态之中,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因此,制定切实有效的课堂纪律尤其重要。在制定课堂纪律的时候,要克服以往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课堂秩序,容易造成管理效率低下、时间的无益消耗和问题行为产生的弊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制定,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动机状态,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养成自律良好习惯,提高管理效率。

让学生共同参与制定课堂纪律,有利于课堂纪律的贯彻执行。共同制定的课堂纪律是大多数学生的意愿,不但学生容易理解、接受,而且容易形成一种团体压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团体中,每个团体成员的言行都会在相当的程度上受到团体纪律的制约,或者说,团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言行,都会受到其他团体成员的影响。一种团体纪律能为其他成员所遵守,那么,不遵守这种纪律的团体成员,就会感到一种压力。由于共同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是团体中大多数成员的意向或愿望,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对于每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种力量就是团体压力。与命令权威不同,它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规定的,但他对于个体来说,却是一种难以违抗的力量,它在改变个体行为方面的效果,有时比权威命令大的多。当一个人的意见与团体内大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就会感到紧张,这种紧张来自于对偏离团体的恐惧。因为每个人都有归属一定团体的需要,而偏离大多数人的意见则意味着处于孤立的境地,他就会在团体压力面前,顺应大多数人的意见。同时,个体也往往会倾向于以团体中其他成员相同的方式行事,因为他希望自己在理解和处理问题上能够为团体所接受。团体纪律这种求同的压力,容易使团体成员产生一致行为,从而提高课堂管理效果。

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需要积极的引导。课堂纪律一旦被学生所接受,就会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适宜的纪律,能使学生之间目标一致,相互合作、和谐相处,容易建立情感,形成愉快和谐的团体生活,引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与进取心,建立良好行为的积极的正向强化,促进学生发展良好的课堂行为。鉴于此,在制定课堂纪律时,课堂纪律应该明确、合理和必要,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身体健康,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课堂纪律内容的表述应以正向引导为主。研究表明:主要指向惩罚的纪律常常会引导学生关注消极方面,反而淡化学生的积极动机与态度,不利于课堂行为与课堂学习。课堂纪律的实施应保持公平性和一贯性,以免学生认为教师偏心;执行纪律应采用积极的方法,迫不得已,不使用惩罚。

3.合作与竞争。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以单独练习为主,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即使合作也是暂时的,并没有被教师或学生当作一个合作小组,不具有合作小组的鲜明特征。在实施合作小组教学时,为了保持合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采取异质分组。所谓异质分组,就是将身体素质和运动基础等基本情况相似的学生分别分到3―4个组内,各组间情况相似,实力相当,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开展组间公平竞争创造客观条件。因为,每个小组内的成员起点水平不同,所以,小组内应尽量淡化竞争,鼓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但合作学习并不是不要竞争,而是合作与竞争并存,即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合作小组教学特点在于:首先,它为学生之间的协作、互补提供了基础。异质合作小组成立以后,各小组便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在此相对独立的单位里,成员之间存在“荣辱与共”的意识。只有当整个小组的同学综合评价都有上乘表现,小组才能得到良好的评价,因此,促使同学之间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提高。其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异质分组教学中,课堂上大部时间留给了学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型”的教学形式,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上。学生在练习中可以采用教师所教的手段与方法,亦可因人制宜,采用新的手段与方法,给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易于满足学生积极、独立、主动学习与相互竞争的学习形式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创造能力。最后,异质分组教学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实践能力。异质小组教学的形式给学生间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各小组中获得较高评价,小组成员展开互帮互学,团结协作,互相交流,加深了理解,形成一个充满温情和友爱的轻松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之间容易互相接受,互相影响。同时,在练习中,要求学生给其他同学提供帮助时,要努力讲清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促使学生认真观察同组同学的技术动作,发现优点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讲解,示范,帮助他人。在帮助别人提高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示范能力等,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合作小组教学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和自。作为教师,应注意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第一,认真分析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练习方法和运用方面突出合作小组的作用,以利于合作小组教学顺利进行。第二,运用教学措施,调控课堂学习,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肯定首创精神;第三,协调各小组间、小组内成员的关系,促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第四,组织各小组进行评比性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竞争,竞争要采取正当的方式,反对投机取巧。

4.课堂气氛。教育学的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而且也取决于一定的课堂气氛。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往往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利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不同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可以提高团体的工作效率。虽然在专制的服从下,团体工作的量可能多一点,但在民主团体的气氛下,团体成员工作的创作性更大,工作的动机也更强;在专制型的团体中,较容易产生公开的敌意和攻击,团体成员间的关系趋于紧张,常常相互指责和争吵。在专制型领导下,团体成员缺乏主动性,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课堂气氛的作用在于:课堂气氛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表情或动作暗示他们。暗示是在无压力的情况下产生与刺激者相同的情绪,并有可能产生由相同情绪控制下的行为。同时,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这就是流行。流行的行为往往被打上切合时宜的印记,促使同学们追随它,发挥了统一学生行动的功能。同时,流行又能引导学生们摆脱现状,具有创新功能。所以,积极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不但有助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而且也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三、结束语

从上述理论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体育课合作小组教学与传统体育课教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体育课合作小组教学四要素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整体。其中,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指挥棒,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切实有效的课堂纪律是维持良好课堂秩序、提高管理效率的保障;积极的合作和适宜的竞争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途径;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效果的课堂环境。建议在体育课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形式,并积极进行进一步探索,以提高体育课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 森:《教学动力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6。

[2]申荷永:《团体动力学:理论与实践》,湖南出版社,1996.7。

[3]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过程考核;课堂纪律;量化

在高职院校传统的课程考核主要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确定,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表现、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及展示能力等。《电力机车电器检修与维护》课程考核以能力考核为主线、开放、全过程的多元化考核,强调过程考核,因此课堂表现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方面,以往老师只注重考勤,而并没有将课堂表现量化,只是主观的来评价学生的平时成绩,本课程引入课堂表现量化评价标准,从而规范课堂纪律,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职院校课堂纪律现状及原因分析

课堂纪律差的原因主要有教师教学水平、学生生源质量差、教学组织不合理、课堂纪律管理制度不到位等,根据本人教学体验、听课观察及与其他教师交流发现,高职生的课堂行为主要有如下几种:

1、玩手机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基本是人手一台智能手机,上课埋头聊QQ、看电影、听歌、玩游戏现象非常严重,俨然成了手机控。

2、抄作业

很多学生利用课堂时间抄作业,一个班的作业版本经常只有三四个,而且连错别字都一样,可想而知很多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完成作业,也不是利用课余时间。

3、聊天

课堂上不难发现总有一部分同学爱讲话,导致教室里乱哄哄了,严重影响老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迟到、睡觉

上课铃声已过,还会有学生稀稀拉拉进入教室;上课过程中教室的最后几排或者角落里,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趴着睡觉,经调查大部分原因是晚上没有睡好或是对上课内容没有兴趣。

二、通过课程过程考核改善课堂纪律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一卷定终身,卷面所反映的是单一的理论知识,这就造成了“学生平时上课随意、考前突击复习、考完立马忘记”等不良现象。《电力机车电器检修与维护》课程以能力考核为主线的考核改变了考核方式的单一性,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课堂纪律随之有很大的转变。同时课程过程考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表现、学习方法、社会能力、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等,这些由任课老师制定表格在上课过程中做好记录,这样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对课堂纪律又有了一定的约束作用。总之,过程考核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表现量化考核又约束了学生课堂上不良的行为。

三、课堂纪律量化考核标准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自律性还没养成,所以课堂纪律的管理不可少。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对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学生到课率,而且没有进行量化考核,同时现在的大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不带教材等现象非常严重,所以对课堂纪律进行量化考核非常有必要。虽然教师日志有旷课、迟到、早退等记录,但是没有具体的得分,所以学生并不重视。量化评价能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证据,《电力机车电器检修与维护》课程引入铁路企业绩效考核机制,对学生考勤、上课表现(睡觉、玩手机等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进行量化考核(见表1),考核分数计入课程最终成绩。

表1主要是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进行考核,其中考勤项目中请假一次扣1分,迟到一次扣2分,早退一次扣3分,旷课一次扣5分;上课表现项目中不带课本、笔一次扣3分,睡觉一次扣3分,聊天一次扣3分;学习态度项目中不积极讨论问题一次扣5分,不主动做笔记扣5分;最后的分数计入平时的任务考核中。

四、课程过程考核和课堂纪律量化考核实施及效果

《电力机车电器检修与维护》课程是由11个学习任务组成(见表2),每个学习任务的教学顺序按内在的关系在课前已经设计妥当。基于过程考核的教学是将教学和考核融为一体,对每个学习任务边教学边考核,同时还要将态度、纪律和表现等要素的考核都要包含在内。即该门课程的考核成绩是由这门课程的每个项目考核成绩组成的,而每一个项目考核不仅包括了专业知识的考核,还包括了素质的考核。实践证明,过程考核不仅提高了学生积极主动性,还约束了学生在课堂上行为。

课堂纪律量化考核实施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团队考核制度(即铁路现场班组考核)。上课小组成员坐在一起,由组长填写考核表,任课老师监督,如有不实或包庇行为,扣组长及小组成员的平时分。课堂纪律得分和任务考核得分即该门课程的总分,这就将课堂纪律管理融入到某一门课程考核,即约束了学生的课堂行为,又能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提供有利的依据。

五、结论

课程过程考核,不仅严格了教学过程,规范了课堂记录,还可充分发挥考核的功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但是,这种考核模式大大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学校在计算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时必须考虑这点,以保证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作者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青年专项课题基于多元评价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考核标准研究与实践――以《电力机车电器检修与维护》课程为例(课题编号ZJC201302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夏继军.基于过程考核的《电机维修实训》课程考核方案设计[J].教学改革,2012(6)

[2] 安改娣,赵安香.高职专业课过程考核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篇5

一、与学生一起制定合理规则,防患于未然

课堂纪律要靠预防为主,尽量避免破坏课堂纪律的现象发生,一旦发生,那就要采取补救措施了。为了更好地预防,可以先制定好纪律制度,分清奖励与批评措施。在学期开始时我就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了合理的课堂规则,让学生知道上英语课时什么行为应该做,什么行为不应该做,让学生有一个行为的约束。

制定了规则,就要始终如一,坚决,果断的执行。学生如果遵守课堂规则,教师要及时地给与肯定和奖励;如果违反规则,教师就要立即指出其不良行为应伴随的自然后果。另外,教师也要一视同仁,公平地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通过教师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课堂中自然地养成良好英语课堂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二、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

引起并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只要学生注意学习,把兴趣集中在学习上,他们就不会分心,不会发生其他的违纪活动。教师要做到:1.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2.教法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维持学生持久的注意力;3.作业难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完成,从而产生成就感。

三、 要学会倾听、思考,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教师是学生向知识高峰攀登的阶梯,是学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桥梁。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说的,都是他们辛勤劳动创造出的成果,所以要学会倾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同学们要善于思考。俗话说:镰刀越磨越锋利,人脑越用越聪明。不会用脑学习的人,他的脑瓜有可能退化,他学到的都是死知识,他永远都体会不到创新的乐趣。所以,在课堂上,同学们一定要用脑去学习,通过思考把老师传授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通过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知识。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得到的知识,记得最牢固,也最有价值。

四、运用多种方法,灵活处理课堂

面对个性各异的学生,要控制好课堂纪律,轻松驾驭课堂,掌握方法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一些分神或搞小动作的违纪行为,可以用眼神或微笑的表情示意违纪学生以制止其行为。假如只用眼神无法收到如期的效果,还可适当用一些肢体语言。如可以边讲课边走到到违纪学生身旁,轻敲其桌面,或在板书时用手指向说话的方向,加以提醒,使学生感到老师善意的制止,从而约束自己的违纪行为。除此之外也可采取临时改变语调、加大声音或中途停顿等方法提醒违纪学生。另外,有时对违法乱纪学生采取提问也比直接批评来得有效果,因为,对爱分神的学生,提问是提醒;对爱讲话的学生,提问是警告;对爱睡觉的学生,提问是惩罚。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能有效巩固课堂纪律。

五、适当使用英语课堂调控技巧

要求小学生在上课的40分钟之内全神贯注、高度集中注意力是难以做到的事情。通常上英语课时,无论教师准备得如何充分,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况且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通常是生动、活泼的教学游戏、英语歌曲,或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虽然这些方法充分地调动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增加了学习英语的趣味性,但学生会由于这些活动的原因而过于兴奋,致使纪律失控。那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有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目视法。老师的眼神是维持课堂纪律的好方法。学生自由讨论投入了,很难静下来,这时老师不要大声喊停,可以用眼睛盯住还在讨论的学生身上,他可能看不见,那么教师可以走到他的身边,他就会有所觉察,从而不说话。大部分同学听到声音小了,就会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从而自觉地不说话。

2.暗示法。走近学生敲敲桌子或拍拍学生,暗示其注意;或走到正在自由说话的学生旁边,放高音量;目光移开不守纪律的学生然后说“有几个小朋友没看老师的表情,是不是很难看呀”等等方式。

3.提问法。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精力不集中时,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老师已准备提问的问题进行提问,以引起其注意。

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篇6

一、副科课堂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科副科本无具体划分,音体美等副科在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环境下甚至比部分主科更显重要,但由于现行的考试评价分数权重而划分出的主副科在部分学生甚至教师心中地位悬殊,加上副科的教学特点等原因,导致课堂纪律更加难以管理。

1.科任教师方面

副科的科任教师一般会教授多个班级,每个班级的周课时数又很少,在备课尤其是备学生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副科的科任教师还会兼带各种兴趣小组或指导课外活动,加上课外作业的缺失使得与学生交往的时间一般仅限于课堂。课堂纪律出了问题大都只能借助课堂授课的间隙进行管理,缺少塑造学生行为的机会。

2.学生方面

由于课时、作业及学科成绩的含金量等的差别,学生在心理上会“轻视”副科,甚至把这些课堂作为放松的时间,就连在主科课堂遵规守纪的模范生也可能变成捣蛋鬼。个别学科例如音乐、美术等课堂不在原来的教室而是到学科教室上课,由于学生座位不固定,可能发生争抢座位或喜欢打闹、讲话的学生凑堆的情况。

3.学科方面

副科的学科教学活动一般较多,而且并不限于讨论交流,还包括动作参与、即兴表演、跑跳游戏等。学生活动空间的扩大,加剧了违纪现象发生的可能。如果教师的组织安排不当,活动缺乏吸引力,课堂又会因为学生的分散活动而乱七八糟。

二、副科课堂纪律管理策略

1.良好开端,让纪律观念植根心灵

每门学科包括副科第一节课的开始应该没有多少纪律问题,因为学生并不知道授课教师的“底细”,一般不敢贸然违反纪律,而且他们也想给新教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如果在授课伊始能最大限度地控制课堂纪律,塑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课堂纪律就不会成长为一个大问题。授课教师应当在授课前先把学生引入纪律的“套子”,不是宣读“几不准”或“几禁止”,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这样会引起逆反心理。教师要以信任取代恐惧,组织学生对听讲、活动等应遵守的纪律及如果没有约束会发生的后果进行探讨,学生就会意识到纪律的重要性,明确纪律不是老师自己的希望,而是一个安全愉快高效的课堂所必须的。在引导学生讨论制订本学科的课堂纪律具体标准时,要恰到好处地引用教师已有的条文,汇总为简练的几条,抄写在黑板的一角或打印后下发。

师生共同讨论制订本学科的课堂纪律标准可能会比较繁琐,有时会花费一节课的时间,但这是必要的浪费,因为“外部制约强加给学生的纪律停留在学生的精神之外,基于互相尊重和合作的纪律才能植根于学生的心灵”(皮亚杰)。

2.知己知彼,让纪律管理有的放矢

副科教师应熟悉自己所任学科的特点,设计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授课方法、学生活动等。如历史学科可以用传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地理学科用图片欣赏汇集学生的目光,生物学科不妨让有违纪隐患的学生尝一尝洋葱,音乐学科干脆让大家随乐而动,体育学科用跑跳游戏消减学生的违纪欲望,美术学科把坐不住的“危险分子”安排为集体作画的模特……具有独特魅力的课堂活动会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即使有个别学生想违反纪律,也会没有机会或没有共鸣。要注意活动的时机和学生娱乐的“度”,不能让学生在笑声中忘记了纪律,一定让他们知道你活泼起来是多么可亲可爱,严肃起来是多么坚持原则!

课堂纪律管理的对象,一般只是相对固定的极少数学生。副科教师要不仅能亡羊补牢,还应该未雨绸缪或釜底抽薪:在课前就了解有课堂违纪倾向或行为的学生,尤其是打听一下同病相怜的类似学科的任课教师而不仅仅是主科教师,这并不是贴上一个黑标签,而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还可以有的放矢采取个性化的课堂纪律管理措施。教师对学生中的纪律问题要及时发现,快速做出反应。对违纪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违纪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等几堂课下来,该冒头的都出现了,教师就要采取措施拆散违纪现象多发区域内的“危险分子”,例如把“多话”的学生用较沉默的学生包围起来,没有了助燃的柴火,再热的锅也要降温,这就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了。

3.捆绑评价,借助集体的舆论和压力

课堂纪律问题的影响多是点状辐射的,中心是违纪学生,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中心附近的学生。副科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需要划分学习小组,把分散的学生划归相应的利益共同体实行捆绑评价,借助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解决课堂纪律问题。

学习小组或活动小组整体水平(学科成绩或活动能力)应接近,每组最好不要超过6人。分配给各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或活动任务需小组成员之间紧密合作才能完成,每个学生都对小组的成败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就不得不负起相应的个人责任,必须融入课堂教学,也就没有了违纪的机会。即使个别学生仍然违纪,那么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自己所在的小组。教师严格按照规则实行奖惩,评价小组时优秀小组组内所有成员得到同样的奖励,学生就会意识到他们必须共同努力,这样就给了违纪学生一种集体压力,一旦有学生违纪本组的学生也会进行制止而不是推波助澜。

学习小组或活动小组应保持相对稳定,根据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计分,并把遵守纪律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在进行小组评价时不要对优生网开一面,因为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给优胜小组颁发证书或进行板报宣传,并纳入学生学科发展性目标评价,作为学科学业评价的重要指标。

4.借助外力,构筑课堂纪律立体管理系统

课堂纪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副科教师不能孤军奋战,要借助其他科任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等的帮助。

联合其他科任教师并不仅仅是对部分违纪学生进行全方位关注,主要是形成违纪学生转化提高的综合体系。违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大多是偏科生,在个别科目或领域非常突出,只是往往通过违纪进行表现而已,教师要提供机会让他们发挥特长,宣泄自己旺盛的精力。如让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科老师进行板图,让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偶尔在数学课堂吟唱一曲活跃气氛,让伶牙俐齿的学生朗读一段“请你欣赏”……同样是出风头,在促进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课堂纪律问题的发生。

间或请班级的班主任进行随堂听课,并在课上表扬因为班主任的威慑而未敢有所行动的曾经违纪的学生。还可以在课堂上张贴或重申班主任制订的班级守则,得到学生更多的配合。班主任应该是违纪学生最怕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不移交违纪学生给班主任,那是最后的杀手锏。

当然还可以借助课代表或班委会准确记录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点滴提高,呈交班主任或在家长会期间展示给学生家长,联系家长共同教育违纪学生。

课堂纪律管理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针对不同的课堂纪律问题,要深入了解情况,弄清根本原因,不能刻意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必要时制订矫正提高计划。课堂纪律管理也不仅需要威严,因为逆反心理会使违纪学生更热衷于课堂上捣乱;要真心对待违纪学生,当学生知道教师真正关心他们的时候,要求他们遵守纪律就很容易做到,这是使用惩罚无法达到的效果。

当然,副科教师不能因噎废食,仅仅追求表面的平静而制约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把纪律问题上升到道德、法律的高度,则“纪律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跟随别人,走向正确的方向”(夸美纽斯)。

参考文献

[1] 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卞娜娜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2] 张大均.教学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肯尼思·肖.特殊学科教师的班级管理.解成君译.中国教师报,2004(62).

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严而不死 活而不乱

1 落实课堂常规训练。形成明确的课堂纪律规范

1.1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通过讨论达成统一认识,形成基本的课堂纪律规范

课堂纪律规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切合班级实际,要循序渐进,不断地提高要求。要求学生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机会,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等等。对个别课堂纪律很差的特殊学生,可以特别对待,提出他们能达到的要求,这种特殊情况,要先和全班学生商量好,不然学生会觉得老师不公正。

1.2 课堂纪律的监督执行

制定了课堂纪律就必须严格执行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绝对不能心软手软,即使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在修改前也要“错”下去,以维护制度的尊严。除了老师当纪律的“裁判”,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发动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发挥集体的力量,人人都是监督者,也都是被监督者,互相监督,互相提醒。这样既可以帮助老师管理,减轻老师负担,也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1.3 运用奖励手段鼓励正当行为,惩罚制止不良行为,是巩固纪律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明确做得好会受到什么样的赞扬或奖励,违反了规范要承担什么责任,将受到什么处罚。中学生好表现,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当课堂上,有的学生在做题目,而有的学生却在嘀嘀咕咕,如果这时,老师对全班说:“你看,XXX做题目做得多认真啊!”保证那些在嘀咕的学生立即端正姿势,自觉地开始做起来。可见学生的积极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

2 提高自身的教学组织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2.1 抓好一节课的三个关键点

每节课的三个关键点是开头、中间和结尾。可以利用预备铃到上课铃的几分钟,要求准备好学习用具、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想想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刚一上课,教师不要急于讲课,要让学生先坐好,检查学习准备情况,同时要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

2.2 运用有效的沟通技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效的沟通技能在课堂中的作用与他们在生活其他方面的作用一样重要。事实上,它们是良好管理的基础。如果不擅长沟通技术,我们形成良好管理机制以及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努力就会受到限制。

2.3 用鼓励性的语言强调纪律,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如赞美评价法,榜样评价法――夸张评价法――假设评价法――你能自己改正吗?等等,使学生在老师的赞赏中领略到成功的自豪感。

2.4 对待违纪学生要方法灵活,把握好轻重缓急

要明确哪些是可管可不管的,哪些是必须管的,哪些是可以暂缓处理的,哪些是必须马上处理的。

3 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增强讲课的吸引力

一节课40分钟,如果学生感到教师讲课枯燥无味,而数学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所以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厌倦和怠慢的情绪,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增强讲课的吸引力,也是维持课堂秩序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的艺术呢?

3.1 授课方法要灵活,张弛有度

单调、死板的教学方法肯定让学生生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并牢牢吸引住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知识性要求学生有意注意,趣味性会使学生无意注意。两种方式相结合才能形成张弛有度,变化有序的课堂节奏。特别是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老师更要注重趣味性,用有趣的知识、有趣的方式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 讲课要用谈话法,语言要有幽默感

讲课用谈话的形式容易贴近学生,师生之间也容易互动。一节课便会在提问、回答、设疑、解难、争论的过程中悄然度过。如果教师语言幽默更能调动学生听课的热情,课堂气氛会显得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数学课堂是孩子们向往的课堂,是孩子们享受快乐学习的课堂。当然,不能盲目追求幽默风趣而脱离教学实际,那样只能华而不实,影响教学效果。

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篇8

一、课堂纪律制订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纪律的制订应当是师生共同完成,但是在一些学校,很多时候纪律的制订却变成了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制定出的规则看似“完美”,却不受学生“待见”,在学生方面有时会“适得其反”。若是换一种思维,同样让学生遵守纪律,纪律规则的制订过程让学生参与,学生相当于“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即使想“随心所欲”也会考虑到“不逾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找到自我的存在感价值感,才会进一步激发主人翁精神,才会有意识地遵守纪律,教师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制定的纪律应对教师同样具有约束性

艺术生的语文课堂的主体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教师“传道受业解惑”,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谋划者”,教师期待课堂的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在制定纪律上强调学生应该怎样,而忽视了自身既是课堂管理的管理者同样是参与者。通常我们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课堂管理上的偶尔失衡,不但不是示范,更会引起学生“上行下效”。教师强化纪律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过硬的专业素质。艺术生一般语文基础知识较薄弱,这并不意味语文教师就不必“学识渊博”,教师同样应具有“一桶水”。同时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过程,教师同样要与时俱进,必须通过多读、读写、多感、多悟来丰富知识。将教师的纪律意识与自身专业素质想联系,写进班级纪律要求中,让学生“监督”老师,从学生角度来说也获得了“至高无上”的监督权利,并且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意识,学生会主动寻求教师课堂上的“错误”。

二是良好的个人形象。教室里,我们强调学生应该穿戴整齐,不穿吊带、背心、拖鞋,不抽烟喝酒……试问如果一个老师穿着背心满口酒气走上讲台学生又会是什么表情呢?艺术学校教师与学生因专业课堂需要,在着装上和普通类学生有明显的不同,但作为相同的文化课,相同的语文课堂,我们就应该忽视自己艺术生的身份,教师也不能因在艺术学校而有穿着上的随意感,教师同样要维护语文课堂的优雅感。

三是情绪的合理控制。艺术生有着各自的专业爱好,语文课堂有时并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要求,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如果教师此时不能控制好情绪,随意发火,事态会愈演愈烈,课堂会出现失控状态。

三、“刚柔相济”的语文课堂管理策略

“刚柔相济”的管理方法对艺术生更加适用。刚性管理强调严密的组织纪律和分工,柔性管理尊重个体的实际需要,通过激发个体的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为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艺术生语文课堂管理中同时进行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中,学生的课堂纪律要求带有“压迫性”,前面提到纪律的制定是师生共同思考的结果,但纪律的执行是长期的过程,艺术生自身纪律意识淡化,要求不高,如不进行刚性管理容易陷入反复重复错误的泥潭。教师通过规章制度,制定长中短期目标,学生一开始不会思考教师的目的性只考虑到纪律约束性,学生不会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但当一个个目标实现时,学生获得成就感,就会思考刚性管理的必要性。但是刚性管理中缺乏学生作为“个体性”的认识,学生经常会有一种无助感,会产生一种自我的渺小感。教师站在规定的线上也会忽视学生的进步。长此以往,也会出现两种情况:表面上的和气与平静,表面上遵守规定;班级无纪律意识。

柔性管理中,尊重学生的地位,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从学生到校的目的性――学习出发,将学生理解为有自我约束能力、有人格尊严的个体。教师和学生之间以交流、信任为基点,建立起很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学生的潜能在此被激发,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目的是“为自己”,偶尔还会涌起“为老师”的豪迈,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管理,积极主动实现课堂目标。离开刚性管理的规章制度,只能是学生课堂上的“道德自律”,学生未达到如此之高的个人自律地步,这样的管理会出现班上纪律状况的两种形态:一种是自控力较好的守纪派,一种是视若无人的无纪派。而且长期的发展最终会导致全班性质的无纪律意识。

我们不难看出,离开柔性管理的刚性管理缺乏人情,与现在倡导的“以人为本”思想有偏离。从艺术生的角度思考,艺术生更加具有个性化,加之专业上的自信,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单纯的刚性管理不适合艺术生的发展。柔性管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时展的需要,但柔性管理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轻而易举驾驭柔性管理体系。所以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结合,“刚柔相济”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艺术生的语文课堂管理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语文课堂管理并非就是一味让学生适应课堂,还要看到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实际需求。教师要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本身对课堂具有带动性,课堂教学内容的建构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取决于教师的视野。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部精彩电影的开头,是否吸引人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必须以“新娘”的姿态等待学生掀起盖头来的惊诧,当然这种惊诧是“精心打扮”后,令学生兴奋不已的惊诧,而不是“蓬头垢面”似的让学生兴趣全无惊诧。教师还要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文学性。语文课堂的文学性对课堂具有带动作用课堂的带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文学与艺术密不可分,因此将艺术生的艺术与文学相结合,通过艺术来带动文学,走进文学,走进语文课堂。《琵琶行》《观舞记》《荷塘月色》等等文学作品谁又能说不是美妙的艺术作品呢?

上一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 下一篇:高效学习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