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控糖尿病

时间:2022-09-19 05:54:11

如果有一天,听到医生宣布“你得了2型糖尿病”,成了“糖友”,你会如何面对?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的转变——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日常习惯。除了要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每天还要增添很多新的工作,像吃药、监测血糖、学习、日常护理等。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养”,特别是面对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更是要拿出十二分的耐性与之“周旋”。

那么,刚加入“糖友俱乐部”的你,该如何来应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糖尿病中心主管护师戚以勤表示,只有严格做好自我管理,才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做好自我监控

自我检测血糖 要做好糖尿病的自我护理,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每天检测自己的血糖。戚以勤表示,血糖监测是最常用、最可靠的病情监测方法,而血糖值是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功能受损情况及治疗效果极为敏感的指标。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患者当前的个人情况制定一个糖尿病自我护理的血糖检查表,告诉患者应该在什么时间检测血糖。

提醒:除了掌握正确的血糖检测技术,还要确保血糖仪和试纸都是可靠的。

控制目标个体化 展开了血糖监测之后,往往会得到一个数据。戚以勤表示,如果不懂得检测数值的意义,那么结果就只是一些毫无价值的数字。这似乎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了解每个数据的意义对其展开自我护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咨询医生检测结果(包括自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在什么范围内才算达标。根据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所建议的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4.4~6.1mmol/L,非空腹血糖4.4~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

提醒:虽然有建议控制的目标参考数据,但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因此最好向医生询问适合自己的控制目标。

明明白白用药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

如果医生让服用降糖药,先别立即产生抵抗情绪,能有效控制血糖所带来的好处,远比省下吃药钱来得更多。但戚以勤提醒,一定要先问清楚将要服用的是什么药、为什么要开这种药,也要事先询问医生哪些药可以一起服,哪些药不能一起服。另外,建议自己设计一个药物服用时间表,以保证按时服用,避免漏服。同时应密切留意不良反应,并及时告诉医生。

提醒:如果感到医生开的药太贵,一定要告诉医生。医生或许会给出其他选择,但千万别私自停药。

管理自我心情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普遍重视药物治疗,并强调饮食控制和运动,但对于心情方面的影响则往往被人忽视。糖尿病患者的精神压力较大,如果得不到释放和舒缓,很可能会引起心理障碍,甚至因此对糖尿病的治疗造成不利的影响。

提醒: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一个人去“战斗”,最好寻求家人、朋友或患者互助小组的支持和帮助。

调整生活习惯

做好饮食计划 饮食,是糖尿病患者必须调整的。因此,建议患者了解并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以便逐渐摸清不同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情况。对“糖友”来说,没有绝对的饮食,关键是要控制好摄入量。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必须吃同样的东西,只要掌握住控制总热量、营养均衡、低盐、低脂、增加纤维摄入等饮食的原则,就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食物。

建议:糖尿病“新手”最好去看一次营养师,他会告诉您一些饮食方面的基本要领,并为您制定一个饮食计划。

注意运动安全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戚以勤表示,坚持每天运动锻炼可以帮助控制血糖,但是要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掌握好运动的时机、运动的度和运动的节奏,不适当的运动往往适得其反。或者咨询医生,对自己身体状况进行了解和评估,明确血糖水平、所用药物类型及运动风险、有无并发症和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等,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建议:在每次运动前和运动后测血糖,以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摘自《羊城晚报》)

上一篇:当心"病从皮入" 下一篇:心定自然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