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传媒传播力的沉浮与消长

时间:2022-09-18 09:14:31

文学传媒传播力的沉浮与消长

【摘 要】报纸、文学期刊、影视、网络的媒体传播特性差异使其在文学传播中具有不同功能, 它们在新的媒体格局中地位的变化,在不同层面上对文学传播产生冲击,进而影响既有的文学传播秩序。

【关键词】文学传播 报纸 期刊 影视 网络

媒介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同时也是文学重要的构成要素。大众媒体目前对文学的生产与传播,已不再是单纯的载体或介质,这主要体现在对文学发展走向的影响上,但由于各种媒体自身处境和形态的差异,它们于其中所起的作用不相同,在既有的文学传播格局中地位自然也不一样。

一、作为纸媒的报刊是文学传播的最重要的载体

从总体上讲,报纸不管是对文学新闻还是文学作品的传播,均在反映文学的外在生态层面,而非文学的主体;但它却是文学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消长沉浮的一面镜子,也是人们感知文学状况的一扇窗口。中国报纸百年历史中,有过许许多多有名的副刊。其中四大副刊不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与《新青年》杂志等刊物一起成为新文学的议题设置和建构者。副刊的独特,一在于它既属大众传播同时又是文学的媒介。在大众媒体的功能上,它必须以受众为本位,尽量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而作为一种文学媒体,它的话语精神又趋向于精英的小众趣味。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使媒体的运作方式和运作规则发生了许多根本的改变,副刊以各类消遣娱乐性信息为主的传播定位彻底颠覆了传统文学副刊的传播内容结构,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文学副刊的经典形态,随着报业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手段的丰富,地位和功能反而日渐萎缩。

文学期刊是纯文学的生产与传播最具体制化特征,同时也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式,它所形构的文学空间至今仍是其他任何媒体所无法取代的。所以,文学期刊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在被认为是文学自身状况的某种反映的同时,也被提到了关系文学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

首先从外部环境上说,文学从社会的中心退至边缘已经成为被普遍接受的事实。但是国家的文化政策和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相对滞后,决定文学期刊生存的体制性境遇并没发生根本变化。另一方面,刊发纯文学作品,给作协培养出来的写作人才提供发表的园地,是这些国家拨款的纯文学刊物的办刊宗旨。其次,从文学生产的角度说,文学期刊在组织文学生产的能力和文学传播效力上也受到了多种挑战。一是出版业的版税制度使文学出版整合文学资源的功能得到强化,同时出版业市场取向改革比文学期刊先行一步。二是媒体多元化为文学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途径。网络文学就是一个例子,通过网络成名的作家已经很多,这也消解着文学刊物的权威和信誉。三是由于文学期刊的策划和命名很少具有社会效应,而大众媒体的炒作既有影响力号召力,也可能引发新的阅读时尚,反而影响了文学刊物的编辑取向。文学刊物自身缺乏市场的敏感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就把大众媒体的议题误作了市场的信号,比如“美女作家”成为吸引眼球的娱乐新闻后,一些刊物上这类作品就多了起来,而被认定的小资读者群到底存不存在还是个问题。在内忧外困的局面下,除《收获》、《当代》、《十月》、《中国作家》、《花城》等以不变应万变或稍作变化外,文学期刊纷纷探索重生之路。

综观文学期刊这些年的改革,基本上是走了一条大众化的路子。一方面是对文学疏离读者的修复,因为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期刊上的作品大多呈现出一种形式上的探索与试验姿态,在叙述语言的层面上,破坏旧有的秩序,颠覆人们业已习惯和熟识的阅读经验。造成了读者与文学关系的疏离。形成了一代读者对文学的“刻板印象”。新世纪以后的文学书写虽然在修补与读者的关系,但不会短时奏效。另一方面,是基于大众文化转向的语境压力。文学期刊主动走向市场即使没有体制上的障碍,对它自身的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因为现在文学期刊的生存问题已非走出体制所能解决,改革只是第一步,最主要的是如何改。

首先,文学期刊作为文化消费品不能回避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其次,细分读者市场的重要性已成为文学刊物定位时须认真考虑的因素,现在大多数文学期刊在栏目名称上已进行灵活的改变,但内容上仍只有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评论几个门类,基本上是雷同的模式,这就造成了期刊之间的同位竞争。第三,除了《收获》等少数老牌刊物积累了较厚实的文化资本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也就是核心竞争力以外,绝大多数文学期刊缺少核心竞争力,生存基础非常脆弱。还应该指出,刊物定位事实上并不具有独占性,或者说,并不具备持久的、不易被复制的特性。而一个刊物所形成的核心竞争能力却具有不易被模仿、替代与超越的特点。因此,错位竞争也好,同位竞争也好,关键在于是否具有相应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如何保持与不断增强这种能力。

二、文学与影视的互通交融

在整个大众传播的环境中,文学与影视的互通交融同样令人注目。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使文学实现跨媒体传播,文学由文字转向了视听多种表现形式,扩展了文学空间,这一事实已无可争辩。但对其中蕴含的诸多可能却有着种种阐释,一是随着媒介权利的移位,影视将市场优势转化为挤压文学的符号资本,文学不可避免地变成弱化的艺术类型甚至最终被取代;再是文学作为影视的文化根基,不但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素材,而且将自己的表现手法渗透进影视的叙事中去,促其成为文学的图像化翻版。

事实上,文学与影视关系这一论题有着不同的逻辑层面。在建国后十七年的银幕上,现代文学名著,如《祝福》、《林家铺子》、《早春二月》等,革命战争与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如《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红岩》等等,影片改编都以正剧形式共享纸质媒体提供的内容。新时期以后,国产片多从同时期小说“嫁接”而来,谢晋、张艺谋是最典型的。

影视对文学大规模的几乎同步改编,实现着由文字到图像的转换,使其成为人们了解和感知文学的重要方式,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又一次深刻的文学传播的媒介转换,而且由于早时期的影视改编普遍以忠实原著为旨趣,所以说文学几乎是坐享其成。文学与影视的主从关系发生变化,是从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吴子牛“第五代”导演群体开始,他们对高度欣赏的文学原作除了基本内容和叙事框架在改编时适当保留外,更注重影视自身美学精神和主体意识的张扬。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产业的属性被不断强调以后,影视对文学开始由艺术的互动变为内容资源的发掘与利用,这时候市场和观众的接受成了影视改编的出发点和归宿,原作的内涵和韵味如果与其相左,那牺牲的肯定是原作。如李少红执导的《雷雨》成了极具观赏性的家庭伦理剧。影视对小说文本的巨大需求和转化能力以及带来的利润使作家的写作立场、审美方式、艺术形态等诸多层面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作家围着导演转,笔尖跟着摄像机走”,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准影视脚本风格的小说文本。

小说被改编为影视,影视的成功则又带来了原作或其衍生读物的热销,这是最近20年来文学传播的新动向。最初是《围城》的热播使这部知识分子趣味浓厚的小说成为一时的阅读热点并畅销数年不衰。以后,即使小说一直默默无闻,只要改编的影视剧火了,小说原著、影视脚本、影视小说等相关内容必定能够红火一阵子。影视的成功对图书销售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拉动效应。但观看完影视后的阅读,与首先接触文字文本肯定有所不同,因为前者是带着规定情景,图像已为阅读的联想预设了方向,这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影视脚本、电视小说基本上可以当作其衍生物看待,如果没有影视它们就不可能存在,所以不能以纯文学的规范来评价这种介于文学与影视之间的新文体。以线性的文字阅读直接转换为流动的画面或重温曾历的视觉记忆,是这类文本力图达到的接受效果。

三、网络文学的出现

互联网的出现及其带来的全新传播模式,使文学传播面临全新的局面。一是在网络新媒介环境中,文学的传播将使过去精英主导的文学书写和传统媒介建构的文学体制重新组构,文学的生存与生长空间得到极大拓展,文学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二是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文学传播处于明显的弱势。文学可能因为赶不上网络科技的脚步,陷入更大的危局当中。

文学需要更多读者,网络日益成为阅读的重要通道和纯文学延伸空间,但网络文学传播所面临的问题让人感到它与现有的文学传播通道相比,还显得初级和原始。网络文学传播的新机可能孕育于以下各环节的跨越和突破上:一是发挥网络媒介大量传输与储存的优势,提供更丰富多元和整合性的文学性作品;二是创作出更多的多媒体文本,加入互动性阅读结构,激发阅听人使用网络媒介的热情;三是提供更具个人性的媒介内容,这个媒介优势尚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比如可以依照文类不同提供更细分的服务;四是原创文学新闻消息的,这类内容也不容忽视,目前尚不能期望专业的文学网站拥有建构文学议题的能力,但要创建新的文学传播路径以抗衡平面媒介的传播霸权,没有大量的权威文学信息流通也是不可能的。

归结起来,网络文学的生命仍在于张扬网络书写传播的两个根本性的特点,一是迥异于平面媒介主流书写风格的个性,比如它的批判眼光和另类色彩,二是迥异于平面大众媒体对文学信息的选取标准,使文学信息的流通多元平衡,进而拥有建构文学议题的能力,就像文学期刊90年代的表现那样。榕树下等大型文学网站举办的征文评奖就初步显示了这种志向。但从整个网络文学的生态及网络文学自身的状态来看,要创建与网络科技的革命性相符的文学观念与价值体系来路尚远。

责编:周蕾

上一篇:纸媒微博的生存之路 下一篇:浅析媒介融合时代的报纸内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