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发展策略分析

时间:2022-09-18 08:39:07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发展策略分析

摘 要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关键。地方院校应立足应用、面向区域、贴近行业、培育特色,克服传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困境,发展新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加快地方本科院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本文从全面分析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入手,提出通过人才培养要素的转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全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25

The Analysis on Dilemmas and Developing Strategy of the Talent

Training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WANG Huanyou[1], XIAO Jian[2]

([1] The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423000;

[2]Academic Affairs Office,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423000)

Abstract Talent training with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the key i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Local university should base on the application, region, close to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cultivation. Local university should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traditiona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alent training, and develop new training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moting connotative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In this paper, through situation analysis on current talent training with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put forward by transform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elements and innovation of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mode, which can improv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of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Key words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创新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院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和十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关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2013年6月,在教育部规划司的指导下,由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等单位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2014年初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提出“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4月2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办了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形成关于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驻马店共识”,一系列部署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热议。

地方院校一般从两种意义上进行界定:①一是从行政隶属关系上,指归属省级人民政府管理的院校,和国家部委直属院校相对;二是从学校所处地理位置上,指地处首都、省会和大型中心城市之外的院校。长期以来,一些院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定位模糊,办学同质化,“千校一面”,表现为就业率低、专业与就业不对口、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较差等问题。②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走出学术型主导的传统办学模式,确立地方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核心。③所以,为改变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必须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转型发展之路。④因此,地方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迫切需要企业的合作,联合培养出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又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为社会所接受的合格大学生。⑤

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近年来,地方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合作双方在思想理念、目标利益、权属体制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导致校企合作并不顺畅,严重制约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这就需要有法规的规范、政府的推动、政策的导向,但目前有效推动和规范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专门针对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还没有建立,严重制约着校企合作的向前推进。由于没有明确校企合作教育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没有明确校企合作教育的监管主体和监管责任,使得合作教育的风险性贯穿于合作的全过程,合作双方顾虑重重。如果合作一方意愿不强,或者双方出现利益纷争时,地方政府往往成为“企业的传声筒”或“学校的代言人”,在调控或调解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合作深度和层次不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充分挖掘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教学资源,把招生和就业结合起来,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要考虑专业与行业岗位对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书本知识的学习和企业实践能力的学习。地方本科院校一般为新近升格的本科院校,对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人才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特别是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缺乏经验,使得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水平一般相对较低,在与企业联合科技攻关、联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果,使校企双方难以深层次合作对接,缺乏战略方向引导。而地方企业对人才培养缺乏积极性,认为这不是份内的事,与己无关,没有意识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对自身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3)利益需求制约校企合作的动力。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过程中,都会考虑到“投入”和“产出”的问题,也就是付出与回报对不对等的问题。一是有的企业在没有相应激励政策和法规约束的机制下,没有把培养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中;有的企业主要考虑当下效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时效太长,“远水解不了近渴”;有的企业担心联合培养的人才向往大城市、大企业,留不住合作培养的人才。二是地方院校担心合作培养的人才不能大部分被企业吸纳,余下的学生又不能被其它企业接受,造成大学生新的就业难问题;三是企业方面的短期行为与学院的长期效益之间的矛盾。在校企合作中,学校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追求的是长远效益,把调整专业结构作为一项战略选择来抓,然而企业往往追求当前的利益,因此企业可能会在合作中过分注重短期效益,出现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观。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

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走出当前发展困境的又一次历史机遇,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院校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手段,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刻不容缓。通过人才培养要素的转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契合产学研合作教育体系,加快地方本科院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1)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接行业产业发展。加快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紧密结合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设新专业;根据地方产业发展改造老专业,调整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使专业更好地适应地方产业的持续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应集中优势资源推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技术类学科专业集群建设,使学校的学科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相对接,提高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匹配度。在对学科专业调整的过程中,应邀请政府、行业、企业专家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把脉问诊,深入分析区域主导产业调整动态、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剖析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问题,从而实现近期教育部多次提出的地方院校在转型过程中要做好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目标。

(2)造就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所以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落实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地方院校在师资队伍的配置上,应更加注重培养和引进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实现师资队伍向“双师型”教师为主的转型。地方院校可通过分期分批派遣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逐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通过传、帮、带和一定时间的沉淀,逐步提高学校服务社会、企业的能力。另外可通过“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思路,积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教学,从而改善和调整地方本科院校现有教师队伍的结构,缓解地方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不足的矛盾,实现教师队伍整体功能优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组建校企教师教育联盟,达到共同育人、共同就业、共同管理、共享资源的目的,强化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地方院校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向应用技术型师资倾斜的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机制,提高师资队伍自动转型的积极性。

(3)校企合作构建开放协同式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应用型、地方型、教学型办学定位就必须建立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定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使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更趋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地方本科院校要以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实现从一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到“学校主动、企业联动、社会互动”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体系,开发面向实际设计、实际工作岗位的课程,统筹校内培养与校企双主体校外培养,使专业培养方向与企业实际要求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结合、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能力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岗位工作能力,这样校企合作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被地方企业广泛吸纳,人才输出通道顺畅,实现招工与招生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使地方院校走上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促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4)搭建校内校外两个实践教学平台,促进校企合作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共同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是落实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一是地方院校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满足学生基础性、过程性、功能性实验的要求;二是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地方、行业资源,加强横向沟通与联系,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构建校内与校外的“实验室+实践基地”递进的多层次产学研教学实践体系。充分利用校企资源,强化实践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学校、企业与科研单位在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上各有优势,学校要用足用好这些资源,把这些资源有机结合于培养过程之中。通过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构建结合工程实际的实训实习基地,实现理论学习和实际训练结合、有序衔接、相互促进、螺旋提升。

(5)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实施项目驱动教学。应用项目驱动教学,能够把学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是学生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结合最好的切入方法。地方本科院校根据自己的学科专业优势,与有关企业共建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共同申报、攻关重大科研项目。地方院校应以产学研合作为契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本科教育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院校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从而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转型的有效手段。另外地方院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优惠政策,合理开办一些大学生创业基地或产业孵化园,使学生得到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发挥青年大学生敢想、敢闯、敢干的精神,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同时也要为其提供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防止其走弯路。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4]72号-452);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14]207号-13)

注释

① 王明东.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4(4):23-26.

② 赵文青.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思考――潘懋元先生访谈录[J].高校教育管理,2014(1):6-9.

③ 刘欣.产学研合作助推地方大学转型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2(9):5-8.

④ 刘海峰,顾永安.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与人才培养要素转型[J].职业技术教育,2014(10):11-16.

⑤ 林金良,李小兵,董清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4):25-27.

上一篇:将研究生就业引入导师考核体系之初探 下一篇:实施导师“双责制”,探索研究生思想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