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音像数字化项目建设与保护

时间:2022-09-18 11:57:59

传统艺术音像数字化项目建设与保护

【摘 要】传统艺术音像数字化建设与保护是一门集艺术与技术、画面与声音、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伴随着一些传统艺术的流失消亡,保护已迫在眉睫。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科研机构,对此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我们针对现存珍贵音像档案的数字化存储进行了大量探索实践,对建设音像档案数据库积累了一定经验。此项目对社会濒危音像资料保护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视频技术 音像档案 数据库

1 现状与背景依据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几代科研人员从全国各地陆续采录收集了大量传统民族民间艺术音响音像资料,其中视频资料约3000盘,时长共计3000余小时,这批视频档案资料涉及全国众多剧种、乐种、舞种、曲种,及“”后抢救性拍摄著名表演艺术家的戏曲、音乐、舞蹈、曲艺音像资料和电影及民俗等内容。真实记录了上世纪活跃于各地各艺术领域著名艺术家和民间艺人的表演艺术。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多是唯一的原始资料,其承载的丰富内容大多属于传统民间文化的原生态记录,其中许多已经消亡或濒临失传。其主要载体有3/4英寸专业录像带、Betacam SP录像带、VHS录像带等;另外还有数字光盘VCD、DVD等上万余件;还有自主摄录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展览、演出、会议等mini DV录像带(标清\高清)若干。

这批录像档案历经数十年自然损耗,已超过保存期限,陆续出现脱磁掉粉、粘连变形、扭曲断裂等现象,进入濒危状态;另因这批资源的各种播放设备早已更新换代、陆续淘汰,使资源无法得到重放,造成极大浪费。当今高新科技的发展,已具备进行抢救保护和再利用的手段。作为保存单位,有责任和义务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保护,使其重新发挥服务科研与社会的重要作用。今天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修复整理、数字化保护,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不可再生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项目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名录”,2004年被列为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实施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现改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试点项目;我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保护和研究传统与民族民间艺术的世界性主要机构之一;1999年由亚太各国参与完成的“亚太地区传统与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所公布的中国首批五个研究保护机构全部在我院。

2 项目建设与保护

2.1系统建设情况

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投资合作进行“濒危音响档案数字化”实验。指派奥地利国家音响档案馆资深专家来院进行指导培训,按照“国际音响与视听档案馆联合会”(IASA)制订的TC-03标准,对样本的损坏程度及技术标准进行鉴定,确立抢救工艺程序,并选取不同濒危级别的样本进行示范性的修复和数字化转储。

2005―2006年,视频档案数字化转储系统开始建设。维修、购置部分模拟载体介质相应的还放设备;购置数字标清视频工作站及配套软硬件,形成视频档案数字化转储系统;购置服务器、交换机、磁盘阵列、数据流磁带机等存储设备,完成数据中心的雏形。开始部分模拟录像带的数字化抢救工作;进行音像基础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前期需求调研工作。

2007―2008年,添置视频高标清兼容视频工作站及配套软硬件和尚缺的模拟、数字还放设备若干,以满足多种载体同时进行数字化转储的需求,加快抢救速度,尽快积累数字资源。

音像基础资源数据库建设:研发具有专业特色、内容丰富、海量信息的音像基础资源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创建门户网站;添置数据库系统管理软硬件设备;完善现有内网工作系统,创建信息平台;完善数据中心存储系统,形成在线、近线、离线、光盘相结合的存储备份系统。

2012―2014年,系统升级。新配置两套高清数字媒资/非编工作站;添置配套高清视频采集、监视、刻录设备两套;原有的8X8标清切换器已不能满足新系统的兼容需要(接口扩展和信号上行匹配),现须更新为16X16高清切换器(IRS1616-HD);在满足之前数字化上载需求的基础上,开发后期编辑、制作的新功能。同时,完成数据流磁带库的硬件设备扩容、升级和更换工作,原有数据流迁移至新带库。

2.2保护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对原始视频载体进行物理修复(磁带检查、清洁、回放),通过相应的还放设备力求真实还原原始图像和声音,经过数字音、视频设备与技术(大洋媒资管理系统),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创建“数字化母版”;根据不同使用目标,按照不同的采集格式、采样频率、数据码流等在数据中心进行安全存储和备份。存储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25M/s的高码流视频,主要用于原始资料的完整保存和出版需要,离线存储于数据流磁带;第二种是8M/s左右的中间码流,用于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学生的借阅研究需求,离线刻录在DVD光盘上;第三种是300K/s的低码流视频,用于在线检索、浏览,以后对外的需要,在线保存在磁盘阵列上,可随时调用。

同时对对象数据的相关元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编目著录。对象数据与元数据经专家审核后,形成新的数字化音像档案。

对音像档案信息内容进行科学整理分类,开发相应管理软件,建成符合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特性的音像基础资源数据库。提供检索查询、浏览视听等服务;利用资源进行编辑制作及转录复制,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除服务于本院科研、教学、创作等,同时面向社会通过多种渠道实现资源共享。

3 项目目标及效益

建设集音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储、编辑、编目、检索、交换和服务诸功能于一体,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支持和适应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发展进程并具有现代化管理手段、高智能化处理能力的视频工作系统。然后整合音视频工作系统,开发系统管理软件,通过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新系统接入环境、数据交换环境、数据综合展示环境和信息支撑环境,并为系统提供安全保障。建成符合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特性的音像基础资源数据库。提供检索查询、浏览视听等服务;利用资源进行编辑制作及转录复制。

总体目标是建成功能齐全、高度整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音、视频业务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中心、监控中心和服务中心。除服务本院艺术科研、教学、创作及对外交流等,同时面向社会通过多种渠道实现资源共享,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这批音像资料得到抢救保护后,对于发掘、整理、研究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具有极高价值。符合当前国际国内大力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对研究、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科研与社会效益重大而深远。

对艺术科研、教育、创作及对外交流等具有重要价值。如正在进行的戏曲音像资料数字化,即是配合院重点科研项目“昆曲艺术大典”、“京剧艺术大典”、“中国戏曲剧种音像数据库”的编纂、出版。

数据库建成后,可通过资源共享服务于全社会,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如当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面向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网站已经开通,需不断充实输入信息资源。待条件成熟并解决版权等问题后,这批音像资料可成为重要而丰富的资源。

全国各省文化系统还有大批濒危音像资料急待抢救与保护,急需相关技术经验和成熟的配套设备,本项目对各地具有先行试验、推广示范指导意义,在完成本院资源抢救的同时,可面向社会开展咨询和服务。

上一篇:口语训练无处不在 下一篇:阳光体育下农村体育内容开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