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在高职生成长的影响

时间:2022-09-18 10:33:04

网络文化在高职生成长的影响

1网络文化高职生特征

网络是人们远距离交往、搜集信息、获得知识的平台。网络信息实际上是一种以共享性、多元性、自由性、愉悦性等为特点的文化资源。这种资源迎合了思想开放、崇尚时尚、富有活力的高职生对现实的感受。受网络文化影响,当代高职生表现出下列特点:(1)价值观多元化。当代高职生的价值观念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无条件接受教条转向主动选择,从依附权威转向弘扬个性,从安于现状转向求新求变,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等等。但因高职生缺乏社会阅历、辨别能力和抵抗能力不强,他们容易受网络消极文化影响,陷入理想与现实、依赖与独立、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和迷惘中。(2)崇尚自我。当代高职生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这一特征与网络行为的自主性相结合,容易使他们在自我旋涡中重视个人价值而无视他人与社会价值,陷入个人主义泥潭,忽视良好品行和责任、义务意识的养成,表现出自私任性、狭隘封闭、缺乏自制力等人格特征。(3)生活方式多样化。网络的自由性为当代高职生生活方式多样化提供了学习范式,而相对宽松的高校管理环境又为他们生活方式多样化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在其影响下高职生群体生活方式表现出功利化、开放化、前卫化、时尚化、享乐化、粗俗化特点,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是当代高职生的典型特点。(4)人格发展不协调。当代高职生重视人生价值和个性发展,其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但在社会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内心充满了务实与实惠、宽容与回避、渴望与满足等矛盾。这些矛盾导致部分高职生出现心灵空虚、信念缺失、意志薄弱、情感脆弱、理智缺乏以及认知偏差等现象,为逃避现实,个别高职生在网络世界中构建虚拟的自我。

2网络文化对当代高职生的影响

2.1网络文化对当代高职生的积极影响

(1)拓展社会性发展空间。虚拟的网络文化环境为人们交流感情、开阔视野、了解世界、共享文明提供了极大方便。通过网络交往,当代大学生既能拓宽接触社会的范围,又能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展现自我,还能扮演各种社会角色。(2)发展多种能力。网络信息丰富、气氛自由,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它突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能及时传播有关自然、社会、个人的各种信息,改变了高职生依赖教师、课堂、书本的学习模式,高职生能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实现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进而促进高职生多种能力的发展。(3)促进心理健康。当代高职生在独立与依赖、理性与现实、情感与理智、自律与他律、开放与封闭的矛盾冲突中容易产生心理、行为问题。利用网络,一方面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站点、专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心理援助;另一方面高职生也可以在网络世界寻找自己的时空,交流情感体验、发泄不良情绪、倾诉烦恼,确保心理健康。

2.2网络文化对当代高职生的消极影响

(1)扭曲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发展时期的高职生很难正确辨别霸权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区别,容易形成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过分追求享乐、奢侈、刺激、性解放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2)削弱社会道德责任意识。部分过分追求意志自由、个性自由、承受能力较差的高职生极可能因为网络约束规范和监督机制的缺乏而回避现实,忘却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无视社会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及时行乐的短期行为。(3)降低学习能力。网络信息因资源丰富、表达形象,超越了传统学习材料而倍受高职生喜爱。但网络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融各种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于一体。如果对网络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促进自身发展,高职生就可能出现网上娱乐多于学习的现象。(4)影响人格健康发展。一些内心空虚、自律性较差的高职生由于不能抗拒网络的诱惑,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一旦回归现实,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就会削弱高职生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其心理行为失常,甚至助长非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3利用网络文化促进当代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措施

(1)发挥高职生主体性,提高自律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高职生往往缺乏必要思考,网络行为自律性弱化现象较为突出。为此,必须加强网络伦理教育,让高职生明确:首先,个人在虚拟世界中的行为可以超越社会道德责任和义务,但仍需要明确规范和约束,否则网络难以正常运转;其次,任何人都应该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下,遵守网络规则,规范网络行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诱惑,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借此提高自律能力。(2)发挥网络资源的育人优势,提高高职生素质。网络虽然为高职生提供了便利,但其不良信息又容易伤害他们。为此,要加强对高职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学习观、择友观、成才观教育,引导他们掌握网络常识,学会正确上网、安全上网、科学上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资源的两面性,处理好虚拟与现实、吸收与借鉴、发展个人兴趣与遵守社会规则的关系;鼓励他们运用唯物辩证观开展网上讨论,交流思想、澄清认识、宣泄不良情绪;支持他们借助网络资源开展自学,补充和丰富课堂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3)积极帮助个别高职生走出网络成瘾的困境。个别高职生由于没有远大理想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既无学习兴趣又疏于与他人、社会联系。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尊重高职生的独立性,关注其成长需求,了解其内心感受;另一方面要针对他们的实际,既要面对面地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又要善于利用网络沟通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难以启齿的心理、行为问题,缓解其心理矛盾,解除其心理困惑,形成良好心态和健全人格。(4)建立高素质的网络德育师资队伍。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教育作用,就必须将网络管理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确保用马列主义理论、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科学成果等占领网络阵地。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掌握网络知识,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高职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摸准高职生思想脉搏,不断探索德育新方法,善于分析、判断、获取、处理、传递德育信息;掌握德育和网络结合的技术与方法,不断解决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作者:黄大鹏 郭增波 单位: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上一篇:网络语言在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 下一篇:古代文学作品赏析及创新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