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在影视传播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18 08:31:33

红色在影视传播中的运用

色彩,作为一种物理世界的客观存在,具有其本身的物质性和客观性,同时,又因可以被人们感知而具有心理色彩和审美色彩。影视媒介作为当代传播世界中以声画结合为基本传播形式的特殊媒介,色彩成为其进行传播活动的重要构成元素。

红色光是所有波长中最长的。而波长越长、穿透性越强,对人越有刺激性和扩张性。远古人类的色彩感觉中,能看到的最远处的颜色就是红色。在原始美术里出现了绘制红色太阳图腾的彩陶,以太阳红色而来的暖色意向便是炽热、威严、爱和生命,并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渐渐衍生出真挚、优美等象征。① 对红色的兴趣是很多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中华民族尤为突出,并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人们使红色的客观特征在适当的主观运用下发挥出特有的光彩,作为当代重要传播媒介的影视媒介也进行了诸多运用。

影视传播中对红色的运用

由于红色在客观上存在的物理特殊性以及由此产生和衍生出的各种主观感受和象征含义,尤其是在中国所具有的浓重的心理色彩和审美色彩,影视传播者在对红色的传播运用上总结出了很多细节、很多方法:

搭配。红色和三原色中的其他两种原色――蓝、绿搭配,也可以和青、黄等补色搭配。同一色彩的使用,两种相关色彩的配合,是更多色彩和谐的基础。② 如在影片《红高粱》中,红色是整部电影总的色调,象征那片土地上生命的热情,而绿色为环境基调。日本人来后,象征和平的绿高梁被践踏,变成了黄土地,随后变成了燃烧的红色,环境基调大的变化也使剧情一步步升温。有专家认为“这种独具匠心的色彩运用,是国产影片成功运用基调和环境色调之间关系的范例,也是中国彩走向成熟的标志”。在这里,运用色彩造型并没有改变被摄主体和环境的客观真实,而是通过一种创造性的组合搭配方式创造出了具有美感的作品。

加减色。以红为主的色彩系列有很多色别区分,并且可通过加色减色可以形成不同的颜色,带给人更细腻更丰富的感受。 歌德眼中的红色有三种:红,红黄,黄红。他认为其中的黄红色能使“能动性达到最强的力度”,他曾经这样论述:“当你注视一个黄红色的表面时,你会觉得,那色彩仿佛真的渗入到我们的血管中了……”③ 2004年1月9日和1月16日,《艺术人生》播出了两期系列节目《红楼梦再聚首》。创作人员根据这一期节目的内容将演播室背景设计为紫红色 。 参加艺术人生剧组策划的这期节目是红楼梦剧组的大多数工作人员排完红楼梦后20年来的第一次大相聚。 20年后相聚的热情,回忆20年前拍摄时的热情,红色表现了这一气氛,而在红色中加入冷色调的蓝色构成紫色,则为谈话注入了清醒而冷峻的因子,因此,紫红色的环境背景,突出了在表现红色热情时又不失理性的整体构思,无疑是色彩应用的典范。由此可见,在节目后期播出的主持人演播室设计中,也可以据此更好地进行色彩运用。

对比和类比。可以是以红为代表的暖色与其他冷色的对比,也可以是以红为代表的彩色和黑白消色对比,而红与蓝、红与绿、红与青色调相差比较大,可以产生明显的对比,在运用中应注意和谐。而类比则可以是相近色调中的红与橙、红与粉等暖色系列的组合,也可以产生一种温馨和谐的效果。

红色运用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尝试

2004年1月5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综合节目《中国周刊》播出了一期特别节目,运用色彩手段对上一年的新闻进行了分类编辑并成功编辑了 “红色”类新闻,红色的运用以一种编辑手段的方式介入电视新闻的制作与传播。这是色彩手段在影视传播领域的一项重要扩展,为电视新闻传播中的色彩运用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2004年1月5日的这期《中国周刊》,站在一年的高度,用一年的视点,对整个2003年的重要新闻盘点总结。④ 这期特别节目没有按以往的周刊板块进行编辑,没有像其他年终新闻盘点节目那样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梳理,也不是按政治、经济、文化这样的分类,而是把2003年里发生的新闻用颜色分类编辑,做成了一期特别的节目,迄今为止,笔者未曾在其他新闻类节目中发现类似的编辑方法。制作者将2003年的新闻分为红、黄、蓝、绿、黑、白六种颜色,分别加以概括和讲述。其中的第一个板块是红色。编者选取了2003年里给人留下红色印象的新闻,充分调动观众对视觉符号的感知,将一组主体客观色彩为红色的新闻编辑在一起,给人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在红色板块中,客观的新闻事件有:第六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产生,香港回归六周年庆典紫荆花围绕成红色的海洋,在天坛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北京奥运会会徽等等。主观采集上,新闻工作者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选取了所有新闻事件中有代表性的、有中国特色的红色,二是在整个红色中又将同样给人留下红色印象的新闻按客观事实性质的不同分了类。上述事件是昂扬、振奋的感受。而另一组红色的镜头则是由大兴安岭大火、衡阳大火等,展现了火焰对生命的吞噬,同是红色但不同的分类形成了不同的美学感受,加强了传播效果。

当然,作为用色彩进行尝试性编辑的这一期《中国周刊》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一档电视节目中对色彩的利用不应是简单地用某一色彩做一个分类编辑的标准、无从寻找各个颜色之间的逻辑顺序,从而影响了节目艺术上的延伸和内容上的深化。

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出现的用色彩元素进行新闻处理的节目形式还有待于做更深入、更细致的探索。笔者认为,色彩的应用,远远不止于像在这一期《中国周刊》里这样很大程度上担当一种简单而机械的分类编辑标准,而是要在传播视觉语言时形成内在的渗透。新闻画面是构成一个电视新闻节目系统的必要元素自不用多说,元素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视觉理念应该渗透贯穿整个新闻传播系统中,它包括前期的新闻摄制、画面构图、取景选择,后期的筛选加工、组合编辑,以及主持人、嘉宾等的服装搭配,演播室的背景设计、照明灯光等一个整体的节目采编播系统。在对新闻的客观真实性的要求保持高度重视的前提下,视觉传播的接受者对画面还是相当关注的。但如今人们对影视传播中尤其是电视新闻传播手段中色彩运用的反映还很微弱,这也许和电视传播的新闻工作者本身对颜色资源的开发不合理、宣传不到位有关。

“色彩即思想”,这是列宾的名言。作为影视传播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的色彩,在物质领域,它们毫不吝啬地存在着,在精神的领域,它们已然是一种底蕴深厚的文化表现符号,而电视新闻传播中若能要运用色彩这一文化载体,则可更好地将客观事实的再现与主观创造的发挥实现和谐统一,在声画世界里带给受众获得信息和享受美感的最佳享受。

参考书目及网络检索:

①冯骥才. 太阳礼赞. 散文选刊,2000(10)

②电视色彩创作技巧. 邵长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③电视声画艺术. 张凤铸.省略/pro gram/zgzk/0039/01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上一篇:采编与经营的“双轮驱动”效应 下一篇:差异化定位凸显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