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科护士的职业伤害与防护

时间:2022-09-18 08:06:48

儿童口腔科护士的职业伤害与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126-01

【关键词】儿童口腔科护士 职业伤害 防护

本文主要针对我院儿童口腔科护士在工作中由于职业暴露所受到的伤害这一现象,分析产生职业伤害的相关因素及后果,如何采取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职业伤害,保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近几年,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牙齿的保健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我科的就诊人数不断上升,伴随治疗患儿的增多,医护人员由于职业暴露受到意外伤害也逐渐增加,感染的几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儿童口腔科医务人员所面临的职业伤害因素主要为: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以及生理和心理伤害等因素。

1 生物性伤害因素

1.1 不论是看病的医生,还是助疗的护士,在给儿童治疗口腔疾病时,都需要近距离接触患儿,这样患儿的血液和唾液容易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皮肤上。若接触了肝炎、HIV等病毒携带者发生感染的机会就会增加。有学者指出目前肝炎病毒是儿童口腔科医务人员最主要的生物性伤害因素。

1.2 噪音

我院口腔科病人流量大、患儿年龄小,陪人多,因此候诊大厅比较嘈杂。一间诊室内数把牙椅几个患儿, 高、低速手机等仪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正在接受治疗患儿的哭闹声以及家长对患儿训斥或说服的声音等,使得长期处于此环境下工作的医护人员出现听力下降、心理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从而导致工作易出差错。

2 物理性伤害因素

1.1 刺伤、割伤: 口腔治疗使用的器械大多为锐利的金属器械,(探针、镊子、车针、扩大针等等)护士对污染的器械在整理,清洗、及消毒过程中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刺伤.调药用的玻璃板由于反复高压灭菌消毒,容易老化破碎,护士在清洗及使用时容易划伤.注射器用后针头处理不当 ,容易造成刺伤。针刺伤是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这种伤害是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原因.

1.2 咬伤、抓伤:过去人们的健康意识差,认为小儿的乳牙早晚要换,再加上经济条件差、孩子哭闹等原因,有龋齿只要不发炎往往放弃治疗.现在人们的经济条件好了,健康意识强了,有龋齿积极治疗,近几年我科小患儿治疗数量成倍增加。儿童不同于成人自控能力差,有的儿童治疗前表现很好,愿意配合医生治疗,但在治疗中稍有不适突然哭闹,医务人员措手不及,常被咬伤、抓伤。而一些小患儿因恐惧拒不配合治疗,为保证治疗正常进行,在征得家长同意下,采取人工制动。由于患儿的极力反抗,加之制动装置易松脱,导致医护人员被咬伤、抓伤。这种伤害是儿童口腔科职业性感染的另一途径,在儿童口腔科占居第二位,仅次于针刺伤。

1.3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科又开展激光等新的治疗,伴随着高科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又带来新的危害。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皮肤和眼睛的损伤。

3 化学性危害因素:。口腔门诊常用的各种药物、均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针剌伤口等途径进入机体引起不良反应

3.1 常用药物:丁香油酚,氧化锌丁香油,甲醛甲酚液等药物、具有难闻的刺鼻气味,对呼吸道,鼻,眼,皮肤均有强烈刺激,长时间接触可产生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有甚者可引起中毒反应。

3.2 消毒室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含氯消毒液、除锈剂、剂、催化剂等化学物质,长时间大量的接触轻者会引起头疼,眼烧伤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中毒,肝功能损害等。

4 生理、心理因素

4.1 我科接诊的大多是年龄小一些的儿童,多数患儿不能主动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护士在助疗时,还需对其进行诱导、制动等。因此护士的精神时刻处于担心和紧张状态,导致神经衰弱。

4.2 儿童口腔科护士在为不合作患儿助疗时,劳动强度较大,弯腰过多等均可引起肌肉劳损、腰背痛、关节损伤。重复性劳损也是儿童口腔科护士的职业伤害之一。

5 职业伤害的产生主观上也与医护人员缺乏自己我防护知识和技能有关,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存在不重视或怕麻烦而长期形成不规范的操作,在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不戴手套,在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不戴防护镜,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

防护措施

1 制定科室医护人员职业伤害防护制度

1.1 增强医护人员职业伤害防护的意识,认真执行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对职业伤害相关知识、自我防护措施的学习。在日常工作中要克服侥幸心理,因为许多传染病在潜伏期及发病早期就有非常强的传染性,有些病人是HBV、HIV、HCV等病原体携带者,在医院就诊时无症状表现,如医务人员产生麻痹思想,不注意防范,就可能发生职业暴露进而可能造成感染。

1.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避免直接用手接触使用后的锐器。 医护人员应在接触患者前后以及所有的操作前后,认真洗手。佩戴手套,口罩、防护面罩等,避免皮肤和黏膜接触血液和体液。护士手上有伤口时应加强防护。脱手套后仍需要立即彻底洗手。

1.3 进行激光治疗时,应根据激光器的类型带不同的防护镜,保护眼睛。

1.4 空气,物表消毒 口腔诊室是易感环境也是职业暴露容易发生的场所.要保持诊室空气新鲜,流通.每天治疗结束后,可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工作台和拖地面紫外线消毒 。定期对空气、物表微生物进行监测,有效控制微生物数量。

2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接触消毒剂、除锈剂、剂、牙科材料等化学制物时应配戴口罩、手套、面罩等防护工具。牙科材料使用完毕后立即加盖防止挥发

3 预防生物性危害措施

接种病毒性肝炎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4 生理、心理防护措施

4.1 降低噪音 改善诊疗环境,每位患儿治疗应有相对独立的空间范围。提醒工作人员、就诊患儿及家长不要在诊室大声喧哗,及时检修、维护各类设备,降低噪音发生机率。我院口腔科已开展全麻下龋齿治疗手术,对哭闹剧烈、拒不合作、家里经济条件好,征得家长同意后的患儿可采用此手术治疗。

4.2 缓解压力

开展科学、省力、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提高自身文化内涵及工作能力。 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定期户外运动,欣赏音乐,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保持健康心理状态, 通过自身调节缓解工作压力。

综上所述,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工作中,儿童口腔科护士的职业伤害和保护 问题越来越会受到医院重视。医务人员只有加强职业自我保护意识,才能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去做,这样才能保护自己,同时也能避免医院感染给病人带来痛苦。

参考文献

[1] 刘桂平张秀华口腔科护士职业性危害的原因分析及防护进展山西护理杂志2000 114

上一篇:复杂性肛瘘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