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物理实验与理论课整合的尝试

时间:2022-09-18 07:34:06

探究高职物理实验与理论课整合的尝试

摘 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它培养的主要是高素质专门性的应用型人才,而非理论知识深厚的研究型人才。大学物理课作为高职院校理工科的一门主要课程,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现在高职物理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不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目的。主要探讨的是高职物理课实验与理论课的整合问题。

关键词:高职物理;试验与理论;整合尝试

一、高职物理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符合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人才需求的大趋势。高职物理作为理工科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各个专业的课程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的物理课程出现了某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理论课学生听不懂,学习的积极性低,实验课上,学生由于在理论上疏于学习,对一些实验步骤不能很好地掌握,常常不按规范去操作。这样做,很容易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安全隐患。

另一个值得令人深思的现状是,高于实验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即使是去实验室做实验,也只是老师做,学生看,学生根本不会有太多机会去亲自参与实践;其次是做实验时,由于学生较多,往往一节课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将实验做一遍,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观察实验。最后的实验报告,也是相互抄袭。以上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实验设备建设落后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民办性质的,民办高校是以企业的模式来运转的,盈利是其首要目的。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一些实验设备投入不足,设备比较落后。在建校的时候,学校忙于教学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忽视了教学中实验性课程设备的需要。一些学校往往重视文科学科的建设,由于理工科需要实验器材,管理者对此不愿意做过大的投入。以期用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由于这些问题,使得一些实验课程根本无法展开,严重影响了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三、高职物理课与实验课的整合思路及措施

(一)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思路

明确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制订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高职物理的教学整合思路主要是寻求理论与实验的平衡点,同时偏向于实验课程。也就是说,要以实验课为大平台,重视实践,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尽量淡化理论知识的传授。删除理论课程中一些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直接讲授公式的用法,鲜明地体现出高职教育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理论也是不能忽视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很好的理论,实践的结果往往也是令人失望的。淡化理论不是不学理论,而是要让学生在实验中深刻理解理论课上学的东西,从而总结出与专业课有关的物理知识。

(二)整合的主要举措

1.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明确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从而设计物理课的教学计划。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创新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选定学科带头人,打破原有的教学体系,对课程进行全新的定位与设计,大量增加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联系实际,强调应用

物理由于比较抽象,实验室里有时不能很好地解释某个物理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生产实践中来。例如,在学习了“电源输出功率与负载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后,我让学生走出实验室,去工厂了解扬声器的配接方法和定阴式和定压式接法的不同点。

3.改革考核方法

传统的考核方法只注重分数,不能体验出学生真实的操作能力。新的考核方式要体现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1)总成绩=理论成绩(30%)+出勤率(10%)+实验成绩(40%)+生产具体实践(20%),这样整个实践部分占到了总成绩的60%。这样可以激发更多的学生去动手,从而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2)对于平时课堂上表现积极、善于创新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期末考试可以免考等等。这样的做法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定会变得越来越强。

高职物理教学的创新需要教师主动地去研究,去发现问题,进而进行改正。在教学中一定要改变注重理论轻视实践的不良现象,采取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而更偏重于实验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生产的实践。学生自己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努力将自己培养成既掌握理论知识,动手实践能力又强的新世纪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巴特尔.高职物理实验与理论课整合的尝试[J].考试周刊,2013(71).

[2]高海林.高职物理实验与理论课整合的尝试[J].职业教育研究,2007(04).

上一篇:大学英语作文纠错研究 下一篇:倾情尽力 为民服务 努力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