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课程资源的认识与思考

时间:2022-09-18 05:14:16

开发课程资源的认识与思考

摘 要: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教材。教师的价值观、兴趣、教学经验、个人物质、教学才能渗透并融入到“教材”文本中,教师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覆盖更为广泛,包括文本教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环境资源。课程资源如此丰富,就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出了基本理论、遵守的基本原则及六方面的基本途径,更好的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开发 课程资源 思考

在大力倡导民主、开放、对话等现代课程理念的今天,教学过程已不再是教师对教材的简单复制与搬运,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看,教学已成为师生在具体教学情景中,围绕教材提供的材料和线索,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内容并不是在教学前就固定下来的,而是富有经验性,是情景话和人格话的。在课堂生成过程中,已有的教材只是可供选择的一种参考而已,这种对于教学内容及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必然使教师从“机械执行教材”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成为教材的自主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不在按图索骥,而是教材的开发者,是教材设计的主体,其价值观、兴趣、教学经验、个人物质、教学才能等都以一种特殊的形式渗透并融入“教材”文本中,成为教材的一部分。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今天教材不在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它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一种线索,教师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那么,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学科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音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

一、课程资源涵盖的范围

1.文本教材

教学的主要依据,其他资源由此拓展

2.学生资源

学生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个别差异等。

3.教师资源

教师文化底蕴、教学经验、教学个性等。

4.环境资源

(1)校内资源: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活动室等。

(2)校外资源:公园、动物园、展览馆等。

(3)信息技术:电脑室、语音室等。

课程资源是很广泛的,有位老师在教《白毛女》这一篇课文时,课前让学生自己到图书室查资料,了解《白毛女》的故事,了解中国的历史,如果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买《白毛女》这部歌剧的光碟,或者是到网上找资料,那样获得的资料会更全面。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所以在上这篇欣赏课时,学生很自然地就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从而受到感染,受到教育。

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究竟那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过滤才能确定。

二、如何筛选可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

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

1.教育哲学

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

2.学习理论

即课程资源与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

3.教学理论

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所以,开发课程资源,特别是开发素材性课程资源,必须反映教育的理想和目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求、学习内容的整合逻辑和师生的心理逻辑,只有通过利用每一种经验可能会产生的多重结果,才有可能使教学更加富有成效。

三、筛选课程资源需遵循的原则

1.优先性原则

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并非学校教育所能包揽,因而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

2.适用性原则

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具体特殊情况。

四、开展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

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

要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

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

4.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

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与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利用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

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除此之外,课程资源的开发还要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发掘校内外的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作者单位:①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逸夫小学;②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寄宿制小学

上一篇:浅谈提高初中生作文能力的途径 下一篇:找准“最近发展区”实施语文学科差别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