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途径探祈

时间:2022-09-18 03:52:33

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途径探祈

摘要:本文通过阐释创新人格的含义,分析了创新人格的构成要素,论述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格的途径与方法。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勇于探索,积极创新,把自己塑造成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人格 培养连径

在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技术数字化的现代社会,大学生培养模式要突破以往的平面培养模式。从其人格创新开始,完成向立体模式的转换。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再单单是理论知识的掌握者,而是具备创新性思维的、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掌握了高新科技的全方位人才。当代大学生为了满足将来社会和工作的高要求,必须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潜能很难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但要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

大学生创新人格要素构成

创新人格是人格的一部分,是与创造性有关的人格特征,是指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不同于一般人的人格特征。它是一个人的整体人格在创新活动中的表现,往往指一个人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动机、不懈的追求、大胆的怀疑、勇敢的批判、丰富的想象等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它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动力系统和方向性保证,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个人心理层次的积淀,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源,是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心理特征,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创新人格集中地体现为强烈的创新动机、执著的创新情感、顽强的创新意志、持久的创新毅力、勇敢的创新行为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创新人格具体由以下几种要素构成:

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特有的能力,它是一个实践过程。也是一个意识过程,是在一定意识指导下的活动过程。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灵魂。主体从事创新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没有意识的参与,任何创新都不可能进行。创新意识是各种创新行为的观念形态,既是创新活动的反映,又是创新活动的动力,是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思想内容。与一般意识相比,创新意识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发生、进行和完成,它是创新的灵魂。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创新史,创新精神就是在这种创新的历史中,内化为人的精神素质,积淀为人类的文化遗传。文化起源于创新,靠创新而发展,从本质上来讲,文化的创新就是人类实践活动方式的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属性。创新具有三个特点。即新颖性、独特性和有价值性,要能够破旧立新,推陈出新;要别出心裁。风格独具;要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对人类、社会、国家的进步有意义,对创新个体的发展有意义。

丰富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格形成的核心,也是创新意识的核心内容。没有创新思维,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创新意识。

一是创新思维要求当代大学生学习唯物辩证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思维。辩证法是反对各种思维定式的最有力的理论武器,任何凝固的僵化的思维模式,都是创新的大敌,也是同辩证法根本违背的。因此,学习和掌握辩证法,对于解放思想,克服思维定式,进行创新思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是创新思维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怀疑批判精神。由于各种思维定式都存在于人脑的潜意识中,使人不知不觉地受到它们的支配。要想克服这些思维定式,就必须有反思传统习惯的自觉意识,有怀疑批判的精神。历史的发展,知识的扩张,科技的进步,都是对以往传统的东西怀疑和批判的结果,都是对前人的突破超越。科学的进步、思想的创新一刻也离不开怀疑批判精神。

三是创新思维要求当代大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培养冒险意识。破除传统和习惯,克服唯书本的倾向,向权威挑战,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传统的东西、权威所支持的东西,同时也是为社会多数成员所承认和接受的东西。突破它们,就意味着向多数人支持的东西挑战,为多数人反对。而这种挑战本身又经常伴随着挫折和失败。因此,特别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创新过程中的错误和曲折。要努力克服胆怯心理,如果怕犯错误、怕失败,谨小慎微,就会思想保守,就不敢突破和超越原有的界限,也就不会有创新了。

开放的心态、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创新人格要求大学生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取长补短,相互合作,集中团体智慧,利用团体智慧,发展团体智慧,增进实际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大学生还应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使自己成为具备独当一面具有一定领导能力的人。人力和资源分配主要是根据丁作和生产需要有计划调配和安排。关系的协调主要是要妥善处理与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同人的身份、地位、交往需求、心理状况和掌管的工作性质是不尽相同的,在工作中能否与他们友好相处,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上下级相互沟通,同级相互信任,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败。

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心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些人的成功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有高于常人的天分,而是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和独立性。创新是一种探索,面临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具备不怕挫折、不惧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坚持探索。

大学生在遭受挫折之后,除了请人疏导之外,还可进行自我调节,如寻找挫折原因,运用心理防卫机制,缓冲心理危机,调节目标水平,降低期望值,改善挫折环境等措施,进行自我鼓励,依靠坚强意志战胜挫折。总之,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内在力量,调整思想和行为,寻求解决办法,与挫折进行抗争,从而重新树立起自信。

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格的途径和方法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弥漫在高校校园内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塑造提供物质上、制度上、行为上、精神上的保障,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可以促进学生产生内部心理变化。通过深刻、微妙的方式植入学生大脑深处,形成稳定向上的文化意识,使他们的判断和行为无不处于一种下意识的控制状态。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创新人格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物质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置身于个性鲜明、景色优美、整洁幽雅的校园中,大学生的个性品质、情感意

志、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教学、科研、生活、文化设施和图书馆及完善的图书情报资料系统,为学生创造人格的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给学生创新的动机和魄力。校园的制度文化是校园人的活动准则,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有序进行的保障,如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可以此规范学生创新人格的发展方向。完善、合理的制度体系可内化并逐渐形成为学生的价值体系。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活动方式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是学校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方式。如校园的各种社团活动、文化艺术节活动等,大学生既参与其中的文化建设,又参与了创新人格的塑造,为学生搭建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促进广大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勇于创新。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精髓,对创新人格的影响最长远最持久,如学校的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校风学风等,对创新人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校园精神文化在校园主体中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可以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氛围,学生长期身处其中耳濡目染,必然激起创新意识,最终通过自身的内化完成创新人格的塑造。

因此,高校应加强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在平等、民主、高效、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格中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创新人格特征的重要表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主体自身的实践密切相关。不断地读书、看报、浏览网站和师友交流心得才能把原有的知识不断向深度和广度伸展,才能不断地开阔思维、强化创新敏感性,才能为创新提供新鲜的血液。在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受已有知识及权威观点的束缚,敢于突破惯性思维,敢于创造新知识,从而为今后进行创新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应加大力度尽快走上“政企校联合,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建立不同专业的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和安排大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锻炼。大学生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深人基层单位实习锻炼,引导他们从象牙塔走向广阔的社会,把从中发现的社会热点、疑点等现实问题带回课堂,通过辩论、讲解等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创新中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创新人格所包含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是培养大学生从事创新活动永不衰竭的动力。创新动机是从事创新活动与任务的原动力,它决定着创新活动的体验与评价,进而影响所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的发展。崇尚科学、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创新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动力、目标与价值导向。创新并不意味着毫无顾忌地挑战和藐视传统,肆无忌惮般地横干、蛮干。创新是在遵循现有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的基础之上,在符合十会道德和公平正义需求的前提之下的“合法创新”。

在挫折中培养职业情感与意志修养,具有创新人格的大学生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还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心,具备不怕挫折、不惧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坚持探索,在实践活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和独立性。例如,新闻专业大学生写就的新闻要想产生吸引受众的魅力,除了真、新、快、活、强等要求及具备思想深度、生活宽度外,还得有新闻人感情的浓度。当然,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情感修养决不仅仅简单地体现在表象的、短期的“眼泪效应”中,更应该体现在其深层次、长期的关注点上。新闻报道只有情理并举,或者情在理之前,才有感召力,才有指导性,才能担负起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

我们当代大学生更要在意志修养上下工夫,要对这个社会有责任心,要关心这个社会,关心他人胜于关心自己。因为作为一名未来从业者,应该更多地关心社会的发展、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关心他人的疾苦,而不是个人的小圈子。如新闻职业的危险性很高,想想在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时牺牲的三名记者。想想水均益在伊拉克的出生人死,无不让我们为之骄傲。因此,意志的培养也是新闻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心。具备不怕挫折、不惧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坚持探索。

总之,培养与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和长远意义。(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度淮海工学院大学生实验室创新项目)

上一篇:《广告调查与效果研究》的课程实践教学 下一篇:《企业形象策划》实战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