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德育的探析

时间:2022-09-18 03:46:23

对中学生德育的探析

摘 要: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及我国中学生教育环境的现状分析需要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实践要探索一条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并能收到成效的德育之路。

关键词: 新课程 以德治国 生命 感恩 诚信

始于2004年秋季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历了7个年头。新时期,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变革期,其核心和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目标的设计最终落在人的培养上,突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一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新课程概念是对传统课程的一次巨大挑战,不仅对课程内容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而且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的集合,我们应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实际,并能收到成效的德育之路。

一、中学生德育要融入生命教育

我们的德育强调要关注生命,是因为学生是一个涌动着的生命体,德育与生命活动,尤其是与学生的精神生活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在课堂德育教学中关于生命教育强调以下内容:生命要有高度、宽度、厚度和深度。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内化和生长,而且要关注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更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价值的提升,让我们的德育走进学生的生命。

二、中学生德育要有感恩教育

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快乐的生活,从而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的付出。感恩是一种美德,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所以,我们的德育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中学生必须学会感恩,以促进自己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中学生德育重在诚信教育

什么是诚信?它是诚实和守信的有机统一,包含诚实、诚恳、宽容、善良、遵守道德原则,并尽力维护信用。诚信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作为一个社会的基础道德的重要内容与市场经济以及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密切相关。在德育中开展好对中学生的诚信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奠基性的,对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突出以下内容:

1.要向学生讲清楚我国社会总体诚信发展状况是健康的,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中的、局部性的。要致力于帮助和推动学生用正确观点和方法认识诚信,增强信心,让学生学会把握主流和本质,增强信心应当成为开展学生诚信教育的首要任务。必须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放眼发展趋势,认识诚信,把握主流,增强中学生对诚信发展的信心,为提高教育效果打好理论和心理基础。

2.要向学生讲清楚诚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从世界各国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诚信在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把信用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就在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灵魂就是信用”、“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等理念深入人心,这不是个人好恶的问题,而是反映着一个重要的社会规律。我们正在建立规范的社会诚信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从道德和法律上约束失信行为,为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诚实守信一定会成为多数人认同并遵循的行为准则,没有诚信者难以生存和发展。

3.要向学生讲清楚诚信是与人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准则,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作为中学生首先要诚心尊重老师,认识到对方工作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其次,同学之间相互学习,没有诚信也是谈不上的,要有诚意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同学,也要虚心学习同学的长处。只有做老实人,勤学苦练,才能成才,而不应投机取巧,不应考试舞弊,更不应该讲假话、空话、干损人利己的事。“做人贵老实,百巧输一诚”,让诚信深入学生的品质,成为其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我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作为学校,只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构建起自主性教育的框架,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能力,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营造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德育教育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弘扬人民教育家霍懋征得教育思想.中国德育,2010(6)

[2]钟启良.整体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全球教育展望,2001(9)

上一篇:如何构建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堂 下一篇:校长工作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