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志无可阻挡

时间:2022-09-18 03:25:13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句诗描写了山村溪流的真实景致,又蕴涵着积极的人生态度,那就是:苦难和困境终有尽头,生命总要奔流,无可阻挡。

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二月,54岁的杨万里赴官广州,沿途皆有诗作,《桂源铺》绝句就是他路过江西赣州桂源铺时即景而成。

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诸人,后专学陈师道五律,后又转学王安石七绝,后又学晚唐绝句,到淳熙五年(1178),杨万里忽然彻悟,作诗“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每当公事已毕,杨万里即携扇漫游,见自然万物皆成诗材,联翩而至络绎不绝,作诗遂非难事矣。从此以后,杨万里辞谢前人,独树一帜,其诗被时人称为“诚斋体”。

两年后,杨万里赴任广州,正当此渐入佳境之际。他从家乡一路南行: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接着《晨炊黄宙铺,饭后山行》:“山行行得软如绵,急上篮舆睡霎间。梦里只闻人喝道,不知过尽数重山。”

又过万安,写《万安道中书事》:“玉峰云剥逗斜明,花径泥干得晚行。细细一风寒里暖,时时数点雨中晴。”

又过皂口岭,写《道傍小桃》:“吹尽残桃无可残,也无地上落花瘢。独行寻到青苔处,拾得嫣红一片看。”

又《憩分水庙望乡》:“岭北泉流分外忙,一声一滴断人肠。浪愁出却庐陵界,未入梅山总故乡。”

当杨万里走到桂源铺时,一首绝句脱口而出……

姜夔曾称赞杨万里,说他“翰墨场中老斲轮,真能一笔扫千军。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从杨万里南行诸诗看来,果真不错。无论自然风物还是日常行事,杨万里全都拣选入诗,“铺叙纤悉,曲尽其妙”,行旅劳苦化作摇曳风情,琐细中孕深致,寻常里见思量。杨万里近乎于贪婪地体味着人生的一切经历,并将其感受注入到所观察的所有对象之中,因此万物的自然消长与人的日常行为不再仅仅作为抒情的背景和契机,它们也往往代表了某种人生经历,具有人生的逻辑,简单说就是它们被理性地“拟人”化了,这或许就是所谓“格物致知”的结果,或许就是所谓“理趣”之所在。

而《桂源铺》毫无疑问就是这样一首深具理趣的作品。溪流冲破万山的阻隔,终于奔腾而出,这样平凡的山区景致又何尝不是人生中常见的经历?

杨万里28岁中进士,56岁方得到朝廷的重视,66岁即告病返乡,闲居十四年去世。杨万里一生以诗名和气节著称,然而仕途偃蹇。54岁写《桂源铺》时,他或许渴望的仍是政治抱负的施展,果然两年后即“堂堂溪水出前村”。66岁因为反对推行铁钱触怒孝宗及宰相留正而去官,此时的杨万里或许渴望的是“堂堂”的气节与独立的人格。十四年的闲居生活中,正是权相韩侂胄专权时期,杨万里屡召不出,韩侂胄请他为其南园作记,杨万里说“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临死前,杨万里听说韩侂胄轻易北伐,写下遗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杨万里的“孤愤”,亦何尝不是“堂堂”之“溪流”的一种表现呢?

杨万里的《桂源铺》一诗,极得胡适的喜爱,后来《自由中国》杂志的雷震在狱中过生日时,胡适亦亲写此诗送给他。胡适从这首诗中看到的不再是风景,而是希望。

杨万里另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又有《宿灵鹫禅寺》一诗:“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流到溪前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三诗参看,似乎另有风味吧。

上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下一篇:初中生物理初步实验设计能力培养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