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时间:2022-09-17 06:25:14

课程改革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已经进入了第六个年头。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能够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将来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影响这个人的生存方式。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转变学习方式其实就是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我们要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这是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的重要保证。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更新教学理念、转换师生角色、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上都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我努力做到“导之有方”,使学生“学之得法”,爱学而入境,能学而晓理,会学而动情,活学而益智,最终达到不需要教师教就能“自求得之”的境界。

一、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样化教学,使学生爱学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有别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其表现就是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自主能力强,对什么事情都爱刨根问底。根据这些特点,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参与的精神,使学生爱学。

如在进行《将相和》的教学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做批注,并就蔺相如和廉颇的为人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在自学的基础上,我又建议四人组成一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就其中的一个故事或进行复述或演课本剧,以此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班里绝大多数同学纷纷加入到了课本剧的彩排和演练之中。在汇报展示的环节中,班里几个男孩子的表演惟妙惟肖,生动至极。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出神入化,很好地诠释了主人公蔺相如的勇敢机智、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认错的个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进行《四个太阳》的教学时,我将音乐、美术带入课堂,为课文创设了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开课伊始,我佯装神秘地告诉同学们将有四个新朋友要来我们班同大家一起学习。在同学们的热烈期盼和阵阵掌声下,四个色彩艳丽、活泼可爱的小家伙――太阳闪亮登场了,他们高悬在黑板上方向同学们绽放着笑容。他们的出现给学生们带来了直接的感官刺激和强大的冲击,想同他们交朋友的迫切心情和要尽快探究课文内容的渴望写在了每一个孩子的脸上。此情境的创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新知识已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学生迫切的内在需求。

不仅如此,课堂上我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采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及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教学环节中,我先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太阳所在的段落小声地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喜欢,然后再和同桌的小伙伴一起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最后在同桌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再在全班进行汇报。有的同学说:“我喜欢绿色的太阳。因为夏天太热了,绿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凉爽的感觉。”有的同学说:“我喜欢红红的太阳。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里,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温暖。”有的说:“我喜欢金黄的太阳。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金黄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还有的说:“我喜欢多彩的太阳。因为她把春天打扮得五颜六色,使春天变得更加美丽。”此项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还使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了碰撞,通过不同颜色的太阳带给学生的不同感受,加深了同学们对四个太阳的喜爱之情,使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激发了学生关心他人、热爱他人的情感。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尝到了乐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针对学生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使学生能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持个性的体现。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独特性成为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同时,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由于生理条件、智力水平、基础知识、性格特点、家庭环境及成长过程的不同,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不同,决定了他们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这意味着转变学习方式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但不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发展的不同,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在某些方面优势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放松要求,给学生留下广阔的发挥余地。如在听写生字生词的测验中,成绩一直不错的同学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基础作业,允许他们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对于在某方面处于弱势的学生,则要加倍关心和爱护,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保护他们的自尊,树立他们的自信。如朗读测试时,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时间、方式、方法进行检测,若对测评结果感到不满意,还可以选择多次复试,直到满意为止。

分层次留作业也是差异性教学的较好方法,即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制定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作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出发,在学习新知识时有所收获。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我要求他们只要熟练掌握好每节课的基础知识(如生字、常用词汇和课后练习等)就可以了,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则要求他们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做一些提高思维灵活度和阅读能力的题目。

针对学生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不但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还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使他们人人能学,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三、着眼学生发展,进行创意性教学,使学生会学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会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为了贯彻这一精神,我进行了创意性教学,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古诗教学既枯燥又难学。于是我通过配乐范读、有感情的语言导入和课外资料的引用,给学生创设出一种情境,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诗文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进行有创意的语文实践活动,最后在小组汇报时,同学们通过多种表达方式,或吟诗、或诵读、或讲故事、或演课本剧、或用诗配画的形式诠释了自己对诗文的理解,把学古诗的过程变成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过程,从而达到了变“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的理想教学模式。

《窗前的气球》描写了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给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送去问候,送去关爱的温馨故事。该课的教学目的也是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使学生懂得珍惜友情,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理解科利亚“孤单寂寞”的心情时,我创设了发散思维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围绕“这时的科利亚,只能看见(),看不见()”这句话展开想象,填充句子,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边读边体会。经过思考和体验,同学们得出了科利亚只能看见对面的几座楼房和一角天空,看不见外面的世界,大街上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以及行人的欢歌笑语;只能看见病房四周雪白的墙壁,却看不见温馨漂亮的家和可爱热闹的校园;只能看到病房里的医生、护士,看不见自己的爸爸、妈妈以及老师、同学、亲人的结论。此时此刻,无须赘言,学生们已深深地体会到了科利亚独自一人躺在病床上的孤单、寂寞。情感与文本产生了共鸣,不但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且通过创意性教学,激发了学生爱学、会学的情感,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性,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探究性教学,使学生活学

过去,教师往往把自己局限在课堂、教科书的小圈子里,就知识记知识,就教科书说教材,使得学生学习空间小,知识面窄,技能单一,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课程改革以后,我们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突破了教材就是样本,课堂是学习唯一场所的观点的束缚,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学生的生活,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扩展学习的空间,进行探究性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设计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地学习和思考,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如在讲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后,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为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做些什么?”在上完《永生的眼睛》一课后,我让学生回家了解一下周围的人对捐献角膜或遗体有哪些看法或做法,并把了解到的情况写下来;在要求学生围绕“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写一篇作文时,我先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再结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进行写作。这样学生既活学了知识,又加深了对生活的体验,使他们更加关心生活、热爱生活,从而也增强了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由爱学到能学,再由能学到会学、活学要经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爱学是基础,能学是过程,会学是方法,活学是终极目标。四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它需要任课教师运用独特的视角、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独特性,从而达到不需要教师教就能“自求得之”的境界。

新课程改革了学生在学习中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有益尝试。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

上一篇:学生有效“科学探究”的指导策略 下一篇:加大教育内部改革力度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