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技术创新指导的环境政策研究

时间:2022-09-17 04:49:25

环境技术创新指导的环境政策研究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西方各国开始加强环境立法保护,环境政策的实施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企业市场竞争力被大大削弱,因此,严格的环境规制受到企业的普遍抵制,环境政策的推广陷入绝境,这也引发了学术界关于环境保护与企业生存关系的激烈探讨。可见,短期内通过严格的环境规制加强环境保护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受到企业的极力抵制,但是部分学者认为,这种环境规制的外在压力如果长期存在,企业就会自主进行环境技术创新,通过节能减排来减少环境治理支出,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此外,企业也会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增加市场竞争力,从这个角度分析,环境保护与企业生存又存在双赢关系,短期内的环境规制会增加企业生存压力,但是长期以往就会促使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力度,通过环境技术创新来平衡环保支出,提高竞争力。

1环境技术创新概述

环境技术创新理念的提出最早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学术界关于环境保护与企业生存关系的讨论,其中,创新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研制新产品、引进新的生产工艺、开辟新市场、开发新的能源材料、采用新的组织方法。基于创新概念的环境技术创新同样涉及多个方面和内容,一方面是具有技术创新的商业属性,另一方面是具有环境保护导向的社会属性[1]。与已有的环境技术创新涵义界定不同,本文认为环境技术创新的涵义应当是企业在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工艺设计、废弃物处理、产品销售、消费引导中所进行的能够减低污染排放,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一切创新活动,从这个角度讲,环境技术创新需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二是创新范围广,三是环境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效益历经长期考察[2]。通过上文关于环境技术创新涵义的重新界定可以看出,环境技术创新一方面能够减少企业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能够给企业带来成本优势,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其创新目标是“双赢”。环境技术创新之所以能够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是因为创新具有节能、减耗等功能,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产品生产的单位成本被降低,产品优势也随之增加。此外,产品从生产线到流入市场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环保属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因此更具差异化竞争优势。先行实现环境技术创新的企业更具技术领先优势,其开发出的环保产品能够成为行业标准,更具市场主导优势。

2环境政策类型及其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

2.1环境政策类型

自环境保护机构建立以来,制定何种环境政策便成为环保当局的首要任务,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不断深入,环境政策类型和工具也在不断丰富。总结当前的环境政策现状,环境政策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2.1.1具有控制功能的环境政策命令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所制定的行政法规、条例等,是环境规制的目标和标准,通过强制的行政命令要求企业严格遵守,违反该命令的企业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3]。具有控制功能的命令是环境政策最早采用的一种政策工具,由于受到法律的保障和监督执行,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成本收益问题,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企业的自身利益。命令主要是借助环境技术标准和环境绩效标准两种工具实现:(1)环境技术标准。环境技术标准是环境当局针对企业污染所制定的强制性规定要求,环境技术标准一旦确定,所有企业就需要按照规定的技术进行生产经营,由于不同企业在生产规模、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统一的技术标准很难达到治理目的[4]。(2)环境绩效标准。环境绩效标准是环保当局制定的针对污染企业产量、排污量等所制定的规定和限制。环境绩效标准并不对企业的技术措施限定规定,因此给企业的污染控制留有很大的空间,除了采用先进环保措施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减产或其他方法来达到绩效标准。2.1.2基于市场类型的环境政策基于市场类型的环境政策主要是将环境污染通过一定的手段转化为企业内部事物,进而通过市场调节手段对企业进行激励和引导,促使企业自觉地参与到环境治理中。基于市场类型的环境政策主要包括环境税、环境补贴、排污权交易等政策工具[5]。环境税是企业因排放污物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所需要承担的经济补偿,通过税率设置,使得企业污染成本等同于减污成本,虽然设置了环境税,但是企业仍然可以根据自身减污成本来确定治污量,监督和惩罚成本较高。

2.2环境政策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

不论是具有控制功能的环境政策还是基于市场类型的环境政策,都能够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控制,在改善环境绩效方面具有推动作用,基本达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关于环境政策对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影响强度和约束条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相关学者就相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Mohr所建立的干中学模型,本文基于该模型理论构建一个环境技术创新无线周期模型来论证分析在严格的环境政策条件下,其能否促进企业进行环境技术创新[6-7]。假设一个虚拟市场竞争环境中,存在足够多的同质生产者,生产周期为T,一个周期内1单位劳动所能创造的产品为g,每一个生产者都接受同等的价格,产品价格为1,环境技术进步与生产周期随生产者活动变化,资本生产率设为k,那么第n期的资本生产率为:kn=K(rn-1,kn-1)(1),如果生产者不进行环境技术创新投资,那么下一个生产周期仍然沿用之前的生产技术,k=kt-1(2),随着污染物w的产生,生产者并不付出相应的治理成本,在生产周期内的gt=Gt(lt,wt,kt)(3),可见,生产者可以通过调节污染物排放来寻求最优生产安排。在没有环境政策的环境下,生产者几乎不会考虑环境绩效问题,其所进行的创新活动也只是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即使某种环境技术创新措施能够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且降低生产能耗,但是在实施之初,生产者并不具有这种目的意识。综上,环境政策能够约束生产者行为,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企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从而使生产者具有环境技术创新意识。

3我国环境政策的技术创新导向评估

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已形成一定的政策体系,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许多配套工具、设施、数据研究还不完善,这也增加了我国环境政策技术创新导向评估的难度,尤其是创新数据的缺失、政策条目繁复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技术创新导向评估的准确度。因此,结合环境政策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性,需要在环境政策自身属性和技术创新效果两方面进行导向评估。分析我国的环境政策构成,发现许多带有控制色彩的环境政策并不利于推动环境技术创新,导向性较弱,纵观环境政策的发展,命令控制类型的环境政策比例逐年下降,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比例逐渐上升,这种发展趋势有助于增强我国环境政策的技术创新导向。环境技术创新效果是衡量环境政策技术创新导向的重要评估标准,从我国的环境技术创新效果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环境技术创新体系初具规模但运作效率低、创新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落后等。

4结语

通过分析环境政策类型及其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发现我国的环境政策在技术创新导向性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技术创新的发展,因此,需要勇于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环境政策理论尽快构建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体系,从而促进我国环境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

作者:吴晶 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上一篇:平面设计视觉下的多维化应用 下一篇:平面设计教学中项目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