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

时间:2022-09-17 01:40:33

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深入浅出的谈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孕育创新 诱发创新 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28-02

所谓创新,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些认识。

一、营造氛围,孕育创新。

小学生创新的萌芽是极其稚嫩的,有时是不经意的流露,有时是从错误或怪异的答案中体现出来,更多的则是在自由自在的空间中发挥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教学中教师流露对学生的信心和鼓励,不能对学生的发言过早“评价”、“接话”有意向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上引,限制学生的思维。当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规律或提出与众不同的解法,别出心裁的见解,教师都要适时给予表扬;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强化其创新意识。

二、创境激趣,诱发创新。

一个人的创新意识与他的兴趣、爱好紧密相关。因为有创造需要的人才会产生相应的创造动机。那么怎样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探究,进而进行创新。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创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作用及魅力。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作为教学素材,能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趣,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学习主动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索”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同时,对于教学来说又是一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探究学习,在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问题意识越强烈,学生的学习情绪越高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创设两个小蚂蚁分别沿着正方形和圆形跑道跑步,谁跑得快呢?同时到达起点,自然是看谁跑得长了。一个是正方形周长会能很快计算出来,一个是圆的周长,“怎样计算圆的周长,能发现吗?”“圆的周长可能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想、验证、推导。是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情绪高涨,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发现,是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质疑或向教师提问。准许学生有疑就问。特别是对学生提出具有创新个性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

3.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愉快学习自然创新

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根据这一教育、心理学规律,在数学中重视数学游戏的设计,把新知寓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探索精神,在玩中获取新知,发展新知。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人民币的换算,为此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拿出模拟人民币做兑换人民币的游戏,这个活动开放性较强,用1元可以换10张1角、2张5角、5张2角……,教师鼓励每个组员都尽可能地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愉快学习,自主构建,自然创新。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给课堂增添魅力,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使静态的内容动态化。会给学生启迪,从而迸发创新的火花。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给大脑某部位足够的刺激则产生兴奋,而处于兴奋状态下的人有较高的创造力。

三、启迪深思,培养创新。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一部创造史,人类获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那么如何使这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呢?我认为:

1.培养学生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集中思维是调动各种信息,按照常规习惯寻求解决问题。它的特点是思路集中,所有信息都朝着一个目标深入发展以生成新信息。发散思维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或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思路广阔,寻求变异 ,对已知信息通过转换或改造进行扩散派生以形成各种新信息。完整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应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的思维两个方面,两者密切联系,在集中的基础上才能发散,发散的基础上再集中。只有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高度协调,才能构成相辅相成的高水平的创造性思维。

2.重视直觉思维,鼓励猜想

伟大的发现都不是按逻辑的法则发现的,而都是由猜测得来的,换句话说,大都是凭创造性的直觉得来的。现代信息社会的特征,要求未来的人具有应变能力,而这就要审时度势,较为宏观地直观地思考,才能有所发展。所以,帮助学生学会整体性地直觉地思考,是现代社会的教育目标所决定的。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近似合理的猜想和飞跃的直觉。

总之,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挖掘教材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遇,鼓励学生求异,大胆猜想,科学分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就会变成现实。

上一篇: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与研究 下一篇:从英语修辞措辞三原则看中国法律条文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