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09-16 11:07:21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摘 要:翻译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再现翻译过程,培养翻译能力。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相关理论入手,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及理论对高校翻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翻译观; 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2-0168-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1.045

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和发展为翻译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更为翻译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翻译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翻译教学研究不容忽视。但是在客观主义语言哲学观下,高校翻译教学一直以来采用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即只注重对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的传授。学生在翻译活动中的认知能力和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强调译者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在解释力和描述性方面比客观主义语言学更具有优势,对翻译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日益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1 .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学科领域”。王寅(2007)在翻译的功能观基础上,结合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提出了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即“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王寅,2007:583)。认知语言学建立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翻译,相比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的翻译观和传统语言学的翻译观,它突出了体验和认知对主体性因素的制约作用。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重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一方面承认认知活动对翻译的制约作用,认为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一方面又指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之一应受到其他参与翻译活动的认知主体间互动的制约,翻译时应“创而有度”,而不是“任意发挥”(王寅,2007:583-590),因而它又是一种辩证的、追求平衡的翻译观。

2 . 高校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没有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而是以结果为中心,不重视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师生之间没有较好的互动和交流,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上涉及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因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兴趣,无法达到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目标。传统的翻译教学缺乏系统组织和理论指导,远不能满足翻译实践对翻译教学的要求。谭业升(2001:13-16)通过对翻译教材的考察指出,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以语言结构对比、传统翻译技巧传授为中心。这种语言知识教学方法很容易误导学生,使他们误认为翻译是语言对照体系的运用,因此翻译时会有对照的心理倾向,从而难以摆脱源语语言形式的束缚。

翻译课长期以来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提供原文,学生做出译文之后,教师根据参考译文对有关的翻译问题进行讲解,评价学生翻译的得失。这种“纠错”式(刘彤、陈学斌,2006)的教学法自身的缺点在于只进行语言训练,而不包含让学生进行信息提取、选择,根据既定的目的来创造译文等翻译能力的训练。

美国学者唐纳德・克拉力归纳了翻译教学中主要存在的9个问题,这些问题中包含了传统翻译教学的现状(问题1、4、5、6)及其原因(问题2、3、7、8),也暗示了改进教学的方法:(1)缺少教学和翻译理论相结合的有系统的翻译教学模式;(2)在翻译职业培训中忽视了其他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和现代翻译学的研究成果;(3)过分强调语言转换,忽视职业翻译中包含的社会和认知等因素;(4)在教学中未能把阐释和文化教学模式与语法教学模式相结合;(5)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6)学生(甚至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7)未能对翻译过程进行实验性研究,从而未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翻译和译者能力的模式,并进而确立翻译教学的方法;(8)未能明确译者能力的组成要素,从而不能区分持双语者的语言能力和译者的职业能力;(9)对于现有的和计划中的翻译课程缺少评价标准,不能评价课程的实用性、效果和某个特定课程(如把母语译成外语)的教学方式(Donald C. Kiraly, 1995: 181)。

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翻译学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翻译课时十分有限。翻译活动的独立性和价值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没有获得承认。二是因为我们对翻译活动的内涵认识不足。我们只认识到翻译活动中语言转换的一面,没有认识到社会文化环境、译者、翻译目的等因素对翻译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忽视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目的性,因而在翻译教学模式上过于简单化、机械化。由此,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作为自成体系的理论,因其对翻译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关注,可以发展成一种可行的翻译教学模式,为解决当前翻译教学中的问题提供一条新途径。

3 .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高校翻译教学的启示

王寅提出,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模式包含六个观点,即翻译具有体验性;翻译具有多重互动性;翻译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翻译的语篇性;翻译的和谐性以及翻译的两个世界(即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当前的翻译教学,将会有助于教师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实际翻译能力培养上来。

3 . 1 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翻译教学的目标

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译者,翻译教学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这在翻译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共识。Neubert(2000)主张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篇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转换能力,并认为转换能力既建立在前几项能力的基础上,又将它们统一协调起来,使译者能够完成翻译行为。翻译能力不仅涉及译者内部心理认知因素的整合与改变,而且受社会规范、翻译情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高校学生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学习翻译,进行翻译实践的,因此,译者内部心理认知因素在培养翻译能力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体验的强调及其勾画两个世界(认知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能力,为我们提供了新视角。具体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译者的认知能力,即译者要依靠自己对世界的体验来理解原文及其所反映的世界;其次,译者在译文中重构原文世界的能力;最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把握翻译效果,具备确定翻译目的、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能力。翻译认知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译本的质量,翻译能力就是译者的职业能力,是翻译教学的目标。

3 . 2 学生是翻译过程中的体验和认知主体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是以体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作为哲学基础,而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体验和认知主体,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把译者推到了翻译活动的核心与主导地位。因此,在翻译课堂中教授不同语言之间的互换技巧远非教学的全部,亦不是教学的中心。翻译教学应包括引导学生去面对原文以及原文所反映的世界;确定自己对原文的态度;分析整个翻译的情境并确认自己在翻译活动中的立场;承担自己在翻译过程中所应负的责任并明确翻译活动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效果等。翻译教学在内容上应该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的板块:一是让学生理解并参与翻译过程的每一步,即认识原文―确立翻译目标―开展翻译活动―修改译文以实现既定的翻译目的;二是在开展翻译活动这一环节训练学生如何进行语言转换,如何处理翻译中的人际关系,译者如何进行翻译决策和选择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由教师选定或编写不同主题和体裁的英汉双语对照文本,供课堂评析使用。由于翻译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所以小组成员的译文版本通常是不会完全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创造信息。最后评出最优秀的几个版本进行集体点评,把各自的优点集中起来,供大家借鉴学习。如此,学生与真实的翻译活动就可以互动起来,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起来,就可以实现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的社会化的蜕变。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严谨负责的翻译态度,学生们还可以互相启发,开发思维能力。

3 . 3 在翻译教学中应选择适合于学生使用的翻译材料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认为,翻译具有体验性。翻译的这种特性,要求译者必须通过接触丰富的翻译材料以掌握翻译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从教材的编写上来说,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必须从方法论上鲜明地体现以培养翻译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思想。教师在选择翻译材料时,应该以翻译市场的需求为依据,应选择适合于学生使用的翻泽材料。若以“翻译的语篇性”这一重要的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点为参照,选择一些具有实用交流价值的语篇来编成教材,参考译文应配有两篇或三篇,组织学生对学生译文及参考译文进行比较评析,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信息为主动创造信息,对全面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会产生良好的效果。翻译材料可以由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组成。在理论部分,教师应将翻译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和前沿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介绍给学生,将相关学术论文加以汇编供学生学习或参考;在实践部分,教师不仅要选择体裁广泛的翻译文本作为训练材料,还应将与实际的翻译工作有关的内容也纳入其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学生来说,这样做,可以为他们提供间接的经验。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翻译材料并翻译。这一做法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体验从选材到完成译稿的整个过程。

4 . 结论

认知语言学不仅关注语言本身,同样关注语言习得和学得的整个过程,强调译者的主体体验性。反映到翻译活动上,即形成了“现实―(体验)认知―翻译”的翻译形成模式。翻译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译者,认知语言学直接关注译者认知活动的过程,强调主体的体验性和创造性,重视认知所产生的结果,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当前的翻译教学,不仅有助于翻译研究者和教师在翻译教学的一些相关问题上有所突破,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翻译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从而提高翻译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Kiraly, C. Donald. Pathways to Translation: Pedagogy and Process[M]. Ohio: 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5.

刘彤、陈学斌.外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06(12).

谭业升.建构主义翻译教学刍议[J].山东外语教学,2001(4):13-16.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功夫熊猫2》字幕版本对比赏... 下一篇:“分分合合”是商务汉英句法翻译转换的必然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