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认知翻译的关系

时间:2022-08-18 04:22:08

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认知翻译的关系

内容摘要:读者反映论翻译一直以来都为很多翻译家和译者所广泛接受和使用,近现代兴起的认知翻译也逐渐被译者广泛采纳。本文将对这两种翻译理论进行简单介绍,并举例论证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交织的,且二者具有相同的目的:使译语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

关键词:读者反映论 受众效果 体验认知

一.读者反映论及其翻译理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反映论应运而生,它是西方文学批评出现的新的理论飞跃,并被广泛应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

首先将读者反映理论引入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是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1986年,在与瓦尔德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P65)。奈达认为译文的效用要看目的语读者是否能产生和源语读者大致相同的反映。在1993《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一书中,奈达指出,翻译时不要求文字表面即形式的死板对应,而要求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强调受众效果,也就是译文在译语读者中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在在源语读者中产生的效果相同。

目的论翻译也是受读者反映论理论影响,由德国学者费米尔于1978年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诺德提出了功效对等翻译,他认为目的论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Nord,2001,P27)。其他学者也基于读者反映理论提出了类似的翻译理论,如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和豪斯提出隐性翻译理论。翻译是将源语的语言文化在译文中再现,而不是把译语读者带入源语的语篇环境中去。

二.认知翻译理论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其认为概念、范畴、心智来自身体经验,具有体验性(王寅,2002,85)。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翻译也同样具有体验性。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来源于实践,语言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翻译也是这样,体验和认知先于翻译活动,译文也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王寅,2005)。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还认为翻译既要基于译者的体验认知,又要体现原文的客观世界和体验认知。

源语和目的语都是基于对本民族所在的现实世界中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之后形成的,在将源语翻译为目的语时,既要考虑到源语背后的认知机制和现实社会等因素,又要考虑到目的语背后的认知机制和现实社会等因素,因此完全对等的翻译并不存在。然而,完全不能翻译的文本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都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现实世界中,而且人的感知器官也是完全相同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我们的认知体验有许多共通的地方,否则我们就不能互相交流沟通,而翻译也就成了一种虚幻的存在(王寅,2012)。王寅(2005)还提出了人类体验的普遍性,这是我们能够互相理解和进行翻译的基础和前提。

译者对原文的翻译都来自于直接或者间接的体验认知,如果没有这种体验认知,那么译者本身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原文的含义,就更没有办法完整而准确地翻译到目的语中来。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认识世界的习惯方式和文化模式,因此不同语言表达中必然有不同之处,而译者也需要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以符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和认知方式,从而使译语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内容。

三.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认知翻译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认知翻译是相辅相成、相互交织的关系。认知翻译的过程中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过程,读者反映论翻译的过程中也夹杂了体验认知的过程。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译文能符合读者大众的体验认知,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

无论是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目的论翻译,还是交际翻译,隐性翻译,这些以读者反映论为基础的翻译其实都是一种考虑译语读者的体验认知的翻译过程,目的就是让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内容。而认知翻译基于译者和读者的体验认知把原文中的内容和信息以译语读者熟知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的方式展现给译语读者,达到和在源语文化中相同的受众效果,这也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反映论翻译。

下面将对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认知翻译中的一些原则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举例说明二者的相互关系。

1.认知翻译中的突显原则与原型理论体现了读者中心原则

Baker(1993)提出翻译具有“普遍性特征”,并且运用语料库方法加以验证。她认为,由源语语篇翻译过来的译语语篇中会出现很多典型的语言特征,这些语言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有:(1)简单化:译者会潜意识地简化译文的语言,或原文表达的信息,或两者都简化;(2)明细化:译文倾向于详细说明有关信息,经常会增添相关的背景信息;(3)常规化:译者倾向于用目的语的典型句型或方法来翻译原文;(4)中庸化:译文倾向于采用“取中”原则,舍弃边缘语言。(王寅,2012)

Halverson(2003)赞同Baker的观点,也认为译语语篇中存在普遍特征,并且提出了“引力假设”这一概念,他认为这些现象可用突显原则和原型理论来解释。王寅(2012)认为,Baker提出的“简单化、明细化、常规化、中庸化”等翻译的普遍性特征,体现了读者反映论的观点,例如,“常规化”就受到了目的语特征的影响,它取决于译文读者的体验认知。比如英译汉时,译者常常在翻译过程中“突显”译语读者,尽量让译文能被中国读者理解,这显然体现了“读者反映论”的观点。再比如,“简单化”通过把复杂难懂的源语内容简单化,使之变得通俗易懂,这也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明细化”也是为了使译语读者能读懂原作而增加相关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信息,以确保读者更能明白原文要表达的意思。“中庸化”也就是原型范畴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具体表现,即尽量选用目的语文化中典型的词语和句型以便读者更清楚的理解,而不使用过于生僻的语句或者是古语,因为它们处于整个原型范畴的边缘,不容易被读者接受。这些普遍特征隶属于认知翻译中的“突显”和“原型”理论,也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

2.读者反映论的目的论翻译体现了认知翻译原则

基于读者反映论的翻译理论也体现了认知翻译的原则。我们在对某些隐喻进行功能对等或目的论翻译时也会用到认知翻译中的隐喻式翻译。无论原文中是否使用隐喻修辞方法,隐喻式翻译要求我们翻译原文的时候都需要使用隐喻修辞方法。如果原文使用了隐喻修辞,那么译文可以保留喻体(源语和译语的隐喻意义用法相同时),也可以改变喻体(源语与译语的隐喻意义不一致时)。

当把“班门弄斧”翻译成“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ban--the master carpenter”时,译文保留了原文中的喻体。如果把该成语翻译成“To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译文则改变了原文的喻体,使用译语读者更便于理解的喻体来翻译。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含义,使用功能对等理论或目的论翻译时,同时也采用了隐喻翻译方法,夹杂了认知翻译理论。

四.结论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了解到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近现代兴起的认知翻译理论相辅相成、相互交织。读者反映论翻译的过程中夹杂了体验认知的过程,认知翻译的过程中也同样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并通过举例论证得出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译文能符合读者群的体验认知,使之更好的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十分注重译语读者的中心地位,要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体验,采取对应的策略,使读者在最大程度上理解原文中所表达的文化信息,达到相同的受众效果,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3.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5).

4.王寅.认知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2(4).

5.Baker,M.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A]. In Baker, M., Francis, G. & Tognini-Bonelli, E. (eds.). Text and Technology: In Honor of John Sinclair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3: 233-250.

6.Halverson, S. 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Translation Universals [J]. Target, 2003(15-2): 197-241.

7.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8.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一篇:在综合性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下一篇: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