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周边事态升温

时间:2022-09-16 08:22:41

中国如何应对周边事态升温

“分析近期以来的一系列事件,可以发现美国重返亚洲的动作具有了一定的连贯性,更具体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向《中国新闻周刊》如此表示。

美国重回亚洲

早在2001年底阿富汗战争得手之后,美国的地缘政治优势得以强化,从政治、军事、经济上挤进了它一直觊觎的中亚等地,还增强了它在东南亚、中东等地的军事存在。其时,布什政府的战略中心已直指亚洲。但是,“9・11事件”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变故吸引其转而发起伊拉克战争,本意速战速决的美国,不料陷入“冷战”结束以来空前的国际孤立。

在伊拉克鏖战十年后重返亚洲,美国的目标毋庸置疑,就是回归到自己的战略主线上去,巩固国际地位。

亚洲的局势变化也为美国提供了大好机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随着中国的崛起,周边国家趋向于向美国靠拢,这正好应和了美国战略。

在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看来,重返亚洲是“奥巴马新政”的一部分,是试图对布什政府相关政策的一种纠错,并在全球发挥更大的向心力。

“美国并不仅仅是战略调整,而是有一个重新定位再出发的含义。”王逸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他所观察的结果来看,美国迄今为止尚无非常奏效的亚洲战略。

分析布什政府2002年9月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单边主义和追求绝对霸权是其明显特征。分析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战略,相比布什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对中国“新疆动乱势力”和“势力”的态度,都反映了其试图制衡乃至削弱中国的战略思路。

张蕴岭和王逸舟都认为,看待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不能只是看到对抗中国”,它更多地是试图加强参与亚洲事务而非对抗。因为相比“冷战”时期的对抗,该战略已因国际环境,特别是亚洲区域今非昔比而截然不同。

中美经贸关系持续扩大

在美国不断插手亚洲事务、将矛头指向中国的形势下,有人怀疑中美经贸关系是否能够平稳延续。对此,中国社科院美国经济研究室主任王孜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中美经贸关系不可能因此有大变化,仍然会是原结构的延续。

就中日争端背后的美国因素,王孜弘认为,这些在中美关系中只是“皮毛问题”,不足以影响大局。美国出于国内政治利益考虑,不可能参与到围绕事件的“细枝末节”中去。

在与奥巴马会晤中,提出,目前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的问题是结构性的矛盾,“只有从整体上加以考虑,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奥巴马也表示,美中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至关重要。双方要加强战略与经济对话,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复苏。

推进和睦外交

“中国一方面应增强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要与周边国家继续和睦外交,体现善意。”王逸舟认为,周边区域是中国迈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台阶,全球化战略的实现首先要看在该区域整合的能力和效果。

张蕴岭则提醒说,“中国做出战略的前提是对目前的形势要有全面正确的分析,不要盲目将这些现象认为是针对中国”。

但是亚洲邻国的心态比较复杂,在从中国发展中获得利益的同时,又对中国的崛起保持戒心。它们都希望利用美国来制衡中国,这种需求与美国的利益诉求不谋而合。

时殷弘认为,美国通过巩固与日韩的战略同盟关系已增强了跻身亚洲的影响力。而中国在过去的外交战略中过分重视美国,对于周边国家的精力投入太少,这是中国下一步外交战略值得反思的地方。

他建议,中国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外交,继续发扬“笑眯眯外交”的良好传统,开展全方位外交。同时,应放眼长远未来,积极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争取与美国外交战略的较量。

这一观点为王逸舟所认同,他认为中国不能被别人按着头走,关键是要在继续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按照既定目标一步一步向前走,“必须规划好,审视好”。

纵观近期一系列事件,中国针对重返亚洲的美国和抱有复杂心态的周边国家,战略应各有针对。对于美国,张蕴岭建议中国守住一个原则:避免对抗,寻求合作。王逸舟则认为中美现在是新时期下的关系磨合状态,虽有分歧和矛盾,但可弥合。

张蕴岭说,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比以往更密切,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应该容忍东盟与美国发展关系,并按照既有外交政策进一步发展与东盟的关系。

目前的难点在于中日关系。不过张蕴岭认为,虽然日本有面对中国的战略恐惧,但是它要解决国内诸如人口老龄化、经济迟滞等问题时,还是无法离开中国。中国所要做的就是不要让关系恶化。“目前中国已经解决了与日本相处的问题,但日本没有想好怎么和中国相处”。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上一篇:贼道 第7期 下一篇:美国量化货币政策的影响和欧元货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