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时间:2022-09-16 05:46:40

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摘要:从航空四站装备保障的概念及评估的原则入手,分析了构建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构建出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Abstract: Putting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erospace ground equipments support and the principle of evaluation,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main effecting elements, confirm every index's weight by using the theory of AHP method,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frame of aerospace ground equipments support ability.

关键词:航空四站;保障能力;层次分析法;评估指标体系

Key words: aerospace ground;support ability;AHP;evaluation index frame

中图分类号:E0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310-02

0引言

航空四站装备,是直接为飞机升空作战服务的技术保障装备,是做好四站技术保障工作的物质基础[1]。四站技术保障是航空兵装备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围绕航空兵飞行作战、训练任务而进行的,以气、电的生产和供应保障,以及对飞机实施地面启动、空气调节、液体冷却、液压检测和肼燃料等技术保障为主要任务,而展开的一系列组织管理、生产供应、在线保障、使用维修和业务训练等工作的总称[2-3]。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估,充分反映出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的实际水平,并从中透视航空四站保障力量的建设状况,从而找准影响航空四站保障能力的薄弱环节,改善保障要素的状况,为航空四站装备保障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1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是指反映航空兵场站四站装备保障能力各要素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和集合,是对航空四站保障能力进行评估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因此,在建立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时,要遵循下列原则[4-7]:

1.1 系统性和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能全面、系统地反映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各方面的特征和综合情况,并能突出重点,既能反映直接效果,又能反映间接效果,以保证综合评估的全面性和可信度。要紧密结合装备保障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指标,既反映航空四站保障体系各层面的客观要求,又符合航空四站保障工作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同时使得设立的各项指标要覆盖四站装备保障工作的基本内容。

1.2 可行性与发展性原则指标体系各指标的含义要通俗易懂,并且指标数据的收集有统计基础,能得到相关信息资料的支持,便于计算。同时评价指标既要能从部队的各项技术保障能力建设成果及各种保障任务完成的效果来反映航空四站保障能力,也要体现部队潜在的航空四站保障能力,要能够引领航空四站保障能力建设事业的发展。

1.3 简洁性与科学性原则尽量采用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作为系统的评价尺度,指标体系的大小应适宜,计算含义明确,对保障效能影响大的重要指标应细分,其它指标应适当粗分,以减少工作量。同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四站装备保障能力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部队的实际情况确定,使所设置的指标名称及涵义、计算途径和方法等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1.4 独立性和相关性原则一方面,各评估指标之间不能相容,即不能相互代替或包含;有些相关指标反映的内容可能出现交叉,但相关并不等于相容,指标体系中允许相关指标的存在,但不允许相容指标的并存。另一方面,指标与目标之间应尽可能相关,其间关系越密切越好,以有利于评估目的最终实现。

2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影响设计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的因素包括装备作业能力、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经济型、机动性、适应性、安全性、节能性等因素[8]。

2.1 作业能力:是指四站装备围绕航空兵飞行作战、训练任务而进行的气、电等的生产供应能力。

2.2 可靠性:是指四站装备在规定时间和给定的条件下,无故障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它是维持四站装备工作效率,提高四站装备利用率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比较选择装备的一项重要依据,一般使用可靠度来度量[9]。可靠度是指在规定时间和给定的条件下,无故障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2.3 维修性:是指四站装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其规定状态的能力,一般用维修度来度量。维修度是指装备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维修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概率。

2.4 保障性:是指四站装备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能满足平时战备和战时使用要求的能力。装备保障性通常用战备完好性参数(如使用可用度等)和寿命周期费用来度量。

2.5 经济性:是指四站装备全寿命周期的费用,包括:采购费用、使用费用、培训费用、技术费用、维修费用等。

2.6 机动性:是指四站装备的运输性和自身机动性。

2.7 适应性:是指四站装备适应战场环境的能力,包括适应自然环境如低温环境、高原环境等。

2.8 安全性:是指四站装备在预定的条件下使装备无事故地完成任务的一种特性。

2.9 节能性:是指四站装备利用能源的性能,节能性好的四站装备表现为热效率高、燃油、油消耗低等,总体的能源消耗量低。

3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权重是指各评估指标对评估对象影响程度的大小[10]。权重是目标重要性的度量,它综合反映决策人对目标的重要程度、各目标指标值的差异程度和可靠程度。在确定指标权重过程中应遵循:系统优化原则、群体决策原则、正确导向原则。

3.1 权重确定的方法目前,确定评估指标权重的方法较多,一般来讲,根据计算权系数时的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同,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综合赋权法。鉴于我军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研究现状,采用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是相对适用的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估指标权重。

3.2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适用于解决结构比较复杂、决策准则较多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的具体步骤如下[11]:

3.2.1 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A=(aij),式中aij表示要素i 与要素j 相比重要性标度。标度定义见表1。

3.2.2 利用计算机求解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max,并计算出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棕1,?棕2,…,?棕n),即为该组指标的权重向量;

3.2.3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3.3 权重确定以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评估一级指标权重确定为例进行论述。

3.3.1 设计权重调查问卷设计的层次分析法所需评估指标权重调查问卷如表2所示。

3.3.2 调查问卷汇总分析一级指标问卷调查人员由舰队航空兵装备部,航空兵师装备部领导、高工,院校教授等共10名专家构成。每位专家填写表2所示的一级指标评估指标权重调查问卷。以一级指标的权重确定为例,汇总分析评估指标权重调查问卷,得出9个一级指标权重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4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九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1481、0.2502、0.0998、0.1979、0.0994、0.0524、0.0485、0.0513、0.0524。为便于指标体系赋值及评估,将一级指标权重以百分制表示,整数化后的权重为: 15分、25分、10分、20分、10分、5分、5分、5分、5分。对于各一级指标下所含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问卷调查人员由工作在航空兵部队第一线(机务大队、修理厂、军械股、导弹队或水鱼雷队、航材股、四站连)的同志构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上述权重确定的方法确定各二级指标权重。由此建立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

5结束语

随着新型航空四站装备成系统成建制地装备部队,如何科学、客观地对航空四站保障能力进行评估已成为航空四站装备全寿命管理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在对我军现行航空四站装备充分考察的基础上,阐述了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构建的原则,分析了影响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各因素,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估指标权重进行了赋值,最终建立起评估指标体系,为航空四站装备保障能力评估决策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殷合香,周纯山.四站勤务及装备管理[M].青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2009:83.

[2]殷合香,杨中书,吴海青.中国人民海军航空兵四站技术保障通论[M].青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2003:1,211,190-196.

[3]陈友龙.海军航空兵四站保障手册[M].北京:海军装备部航空技术保障部,2004:1.

[4]齐健,王新阁,郑刚.航空兵飞行团机务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J].装备制造技术,2010,(4):139-141.

[5]张多林,刘胜,吴智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防空信息战效能评估[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75-77.

[6]陈进军.通用电子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装备制造技术,2010,(6):134-139.

[7]祝华远.海军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研究[D].海军航空工程学院,2008,(12).

[8]刘浩华,李祝文.后勤装备保障效能评估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6,(3):28-32.

[9]冯静.装备可靠性与综合保障[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3.

[10]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5-30.

[11]李策,马开城,刘树立.军事运筹基本方法[M].北京:出版社,2004:334-344.

上一篇:网上中医透穴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营造版面设计的美感之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