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管理意见

时间:2022-09-16 07:37:53

教育质量管理意见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年,也是教育局确定的创新年。为了深入落实“12345”教育发展战略,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校的工作重心也由过去的以注重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吸纳办学资金等外延型、粗放型办学方式,逐步转移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型、集约型办学道路上来。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落实县委、县政府“科教兴县”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新阶段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全县学校和教师要积极顺应形势,转变办学观念和方式,集中精力很抓教育质量。

近年来,我县始终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工作重中之重,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特别是去年,我局出台了《关于强化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一些学校的管理还没有到位;教师的质量意识还不够浓厚,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全县教育整体质量与教育自身发展要求、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人民群众教育需求都还有一定差距。全县学校和广大教师都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增添措施、强化管理、提升质量。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各校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要高度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班级、寝室、食堂、楼道等场所的文化建设,增强环境育人功能;要充分发掘和积淀学校的文化底蕴,设立远大的办学目标,科学制定操作性强的治校方略,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校歌建设,凸现学校特有的文化风格,从而逐步形成“一校一品味、一校一特色”格局;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课内外结合,既要体现知识性、科学性,更要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遴选和集成社会的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浓郁氛围。

(二)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学校定期对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考核等教学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全面掌握教学情况。学校每月对教师教学检查指导不少于1次。检查教师备课和作业批改情况时,应涉及所有年级和作业种类,检查要有记载(写清时间、地点、人员等)、有分析、有小结,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提出指导意见。每学年结束时,教育局将对各校校长及相关领导的听课笔记本及学校的备课、作业检查、工作小结、学校教学工作总结进行检查。

(三)强化教师教学日常行为规范。一是教师教学设计要坚持以个人钻研为主,备课笔记要求内容全面、格式规范、过程清楚。加强集体研究,集体备课应有研讨记录,有自备、集备、复备的过程,执教者在复备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将修改意见和教后记汇总后给主备人,形成新的教案,存入学校档案滚动使用。教师备课应适当超前,不得使用旧教案或以参考资料代替教案,不备课不得上课。提倡教师候课。二是教师课堂教学要努力做到目标明确,师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延,确保学生课课有得。要认真研究“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方法。三是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提倡自制课件,也可以从网上下载,但需根据学生实际修改和具备教案要素的完整性,实现资源共享。四是抓好作业布置和批改。按照“轻负担高质量”的要求,减少机械重复训练,提高训练效果。作业要力求形式多样,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性作业,作业量要适中,防止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运用等级加鼓励性语言相结合的方法,提倡面批,并抓好反馈和矫正。五是切实做好教学“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六是认真抓好培优扶困工作。辅导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有记录,要确定辅导对象、时间、过程、方法等,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加强指导和培养,每位教师每学期确定适当数量学生作为竞赛培养对象,要努力促进他们个性特长的发挥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充分重视扶困工作,及时利用课堂课后时间为学困生查漏补缺、跟踪反馈、适时激励。培优扶困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各校要把培优扶困工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与绩效考核。

(四)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教育科研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学校发展之本。要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1.完善教研网络体系。一是健全片区中心教研组,设组长1人,由片区第一督学担任;副组长2--3人,由督学或教研基地校校长担任;兼职教研员5-10人,由片区内教学骨干担任。片区中心教研组接受县教研室的业务管理和指导,负责片区内学校教研和教育科研的管理和指导工作,组织开展片区内教研活动。片区教研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措施、有总结、有考核、有奖惩。二是要切实加强学校教研队伍建设,学生人数超过1500人的学校要设立教科室并配备好主任,教科室主任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学生人数在1500人以下的学校要配备教科员,专门负责校本教研和教育科研工作,教科员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副职待遇。县教研室要加强对片区中心教研组成员、学校教研人员的培训、指导和考核。

2.推行集体备课制度。由县教研室牵头,抓好高中集体备课工作,要分年级分学科成立相应的县级中心备课组,各高完中也要成立相应的学科备课组并定期开展工作。高三年级中心备课组全年至少要召开四次备课研讨会,高一、二年级中心备课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备课研讨会。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在片区中心教研组和县教研室的指导下,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期至少召开两次备课研讨会。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五统一”,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统一:学指导思想、统一重点难点、学进度、统一研究教法和学法、统一练习和测试。

3.实行“三课”制度。对新教师实行上过关课制度,由县教研室组织实施,对全县新进入教师队伍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水平测试,并颁发合格证书,凡合格者可继续从事教学工作,不合格者待岗学习。对50岁以下教师实行上合格课制度,县教研室出台评定办法,由学校组织实施并颁发合格证书,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和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对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实行上示范课制度,由县教研室和学校共同组织实施,每位骨干教师每年至少上一节示范课,作为考核骨干教师的重要依据。

4.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各校要建立教师撰写教学随笔(或反思)的相关制度,鼓励教师撰写教学随笔(或反思)。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撰写10篇教学随笔(或反思),每所学校每年至少向县上推荐10篇优秀随笔(或反思)。县教研室每年要举行一次教师教学随笔(或反思)比赛活动,编撰一至两本专辑供教师学习借鉴。

5.发挥课题研究功能。各校要充分发挥课题的引领作用,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课题,做到校校有县级课题,人人有校级课题,对没有*到要求的学校或教师,年度考核时要逗硬奖惩;要静下心来,研究课题,努力克服功利思想和浮躁心理,坚决摒弃学校科研与教学的“两张皮”的问题;要敢于创新,勤于总结,鼓励广大学校和教师打破常规和框框,努力开创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县教研室要加强对全县科研课题的管理和指导,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力度和科研成果的推荐推广力度,让课题研究服务于教育教学,惠及广大教师。

(五)强化质量监测评估。县教育局每年组织全县高中一、二年级进行统考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质量进行抽考评估,收集监测信息,分析教学现状,提出教改措施。各片区督学要组织对本区内学校各年级教学质量评估,评估结果要在本片区内通报,作为学校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结果上报县教育局,各中小学要将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存入教师业务档案,与教师绩效工资和岗位设置挂钩,同时作为评优、选先、晋职、考核等的重要依据。

(六)发挥校长示范作用。校长是学校教学管理和质量提升的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深入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与研究。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做到“三坚持、三深入”:坚持兼课,坚持参加教研组活动,坚持参加教学质量分析会;深入年级组,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校长每学期至少听课15节。积极鼓励学校领导上公开课。校长每年至少阅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文章;检查教学工作不少于10次,指导教师不少于5人次,每学期必须参加每个年级组或学科组活动1次以上。(必须有翔实的记录,且有被听课教师、被检查者或被指导者和教研组长签名,并加盖教务处印章)。教育局将在适当时候举行校长赛课活动和校长论文交流评比活动。

三、强化督查,逗硬考核

(一)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本质与核心,全县学校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要在认真贯彻落实*教发*号文件的基础上,按照上述意见认真抓好抓落实。要将上级精神与本校实际情况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新成效。

(二)县教育局相关股室、教育直属单位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将工作重心放到服务学校、服务教学上来,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质量调研,相互配合,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对策。

(三)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县教育督导办公室要尽快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对全县学校教育教学的视导工作。在视导中,要敢于发现和揭露问题,要善意提出批评和建议,促进学校健康发展。要建立教育视导情况通报制度,对工作出色的要予以通报表扬,对于工作较差的要予以严厉批评,对于个别工作不在状态的校长和教师,要坚决采取组织处理。

上一篇:发改委经济发展与合作科竞聘演讲稿 下一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