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交流

时间:2022-09-14 11:33:3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交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对于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中国来说,政治文明建设可谓前无古人;对于正处在深刻变革中的中国来说,推进政治文明无疑任务重大而艰巨;对于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进的十几亿中国人来说,享有政治文明理当必然之需。而目前,对于新鲜的政治文明及其相关问题亟须较为全面、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国以来,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发挥了优越性。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如何在各项工作中贯彻落实“执政为民”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原则,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就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有效的实现形式,使民主政治建设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制度不是抽象地存在,而是通过多种多样的实现形式体现出来的,表现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各种民主机制、民主体制,使人民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当家做主的民利,社会主义民主基本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体现出来。没有有效的民主实现形式,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就会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正确途径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从坚持完善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等9个方面,作了战略部署,指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正确途径:一是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三是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各人民团体的关系,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的作用。因此,同志的报告中有关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的论述,规划了我国今后一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蓝图,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纲领。

努力做到四个有机统一

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应该做到四个有机统一: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要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有机统一起来;必须坚持积极地推进和稳妥地推进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把开展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研究与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有机统一起来。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四两个有机统一:

其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十六大报告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在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作为执政党,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评判党的工作的标准是“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准确阐述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的内在联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内容,二者必须通过依法治国的方略得以落实。实现党的领导,除了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管干部等原则以外,一个重要的实现形式,就是在党的领导和组织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人民的共同意志变成国家的法律,通过依法治国,代表、维护、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意志、党的主张、国家法律是有机结合的。

其二,把开展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研究与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有机统一起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不断发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在于制度建设。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

要着眼于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首先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切实建立起运转高效的政权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决策机制、选人用人机制、监督机制等;其次要致力于制度创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和旧体制中解放出来,吸纳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体制、新机制,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发展民主政治重在人民参与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一般情况下,民主政治的进程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成正比。因此,如何把握好我国刚刚加入WTO的机遇,强化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机制,通过强化政治投票、政治选举、社团活动、政治接触等政治参与机制,特别是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活动机制,妥善处理好直接与间接、被动与主动的关系,切实从国家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程序、群众民主参与的法规制度等方面着手,强化民主决策的机制,特别是要注意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水平。遇有群体性问题,要坚持“四宜四不宜”的策略,即宜缓不宜激,宜散不宜聚,宜快不宜慢,宜实不宜虚。妥善处理好政治参与和社会稳定的关系。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定要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贯彻始终,除此之外,还要有一整套应急措施,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

关心群众疾苦,真正让老百姓有地方诉苦,有地方申辩,有地方求助,甚至有地方发泄怨气。在人民群众中,要求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占一半以上。处理好每一件人民问题,积极主动满足者的正当要求,是党和政府及其他公共事务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反腐倡廉是人民群众十分在意的热点问题;投诉举报是党和政府惩处违法违纪问题的主要渠道,我们在畅通举报渠道的同时,还要注重珍惜和善于调动群众反腐倡廉的积极性,依靠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切实保护和鼓励检举揭发的有功者。古人云:“大开言路,所以成天下,安兆民也。”共产党人应该善于深悉民意、发掘民才、汲取民智、凝聚民力、顺应民心,尤其在决定涉及多数群众利益的事情之前,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真正实现科学民主决策。

发扬民主,发展民主——这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年代到执政年代,从未放弃的承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的今天,把政治文明与“两个文明”并列,作为奋斗目标提出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理论创新成果丰硕。我们要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中,认真总结我们党和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的基本经验,同时以博大的胸怀和世界的眼光充分吸纳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获得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篇:行政审批制度交流 下一篇:项目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