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采编研究

时间:2022-09-14 11:14:53

【前言】电视新闻采编研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立体信息传播 信息理论认为,信息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电视声音与拍摄画面形象是同步的,这一方式和运动状态,决定了其信息结构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是一种立体的场结构。在物理学上场的概念是指,在同一空间里的所有物质之间都互...

电视新闻采编研究

【摘要】ENG的摄录同步为电视新闻带来了声像同步的、有别于新闻电影声像后期合成的不同方式;这一技术手段的变化,也同时开创了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从而逐步确立起电视观念。观念是思想意识。它是一种具有一定系统性和相对定势的思维。电视观念是指人们对电视声像同步的形象化传播特点达到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从而指导新闻节目的采摄制作。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编研究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091-2

声像同步形象化传播的电视新闻采制特点有:

一、立体信息传播

信息理论认为,信息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电视声音与拍摄画面形象是同步的,这一方式和运动状态,决定了其信息结构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是一种立体的场结构。在物理学上场的概念是指,在同一空间里的所有物质之间都互相有引力作用,力的互为作用从而形成更强大的能量。电视的信息系统,从形式分类有声音系统,即语言符号和图像系统,即非语言符号。它和电影的前期分别摄录、后期复制合成不同;电视的声画不是平行的线性结构,而是密不可分互为作用的统一体。这一认识也从根本上澄清了电视新闻界曾长期争论的一个命题:声音与画面以谁为主?谁能说记者在新闻现场的一段采访交谈,是以声音为主还是以形象为主。声像同步的信息传达不存在以谁为主的命题,需要探索的是如何使语言符号信息与非语言符号信息的结合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不是1+1等于2,更不是1+1小于2,而是要实现1+1大于2的效果。确立立体信息传播的观念,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

(一)重视同期声的运用

同期声是指伴随画面形象而存在的声音。包括记者在现场报道、采访的语言,被采访对象向记者反映、提供情况的语言,以及新闻现场人与物所发出的声音,即效果声。前两种声音在新闻报道中是准确传达信息的重要渠道,效果声也是再现现场真实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真实生活中是有其形必有其声,也正因为形声不可分割,才有“万籁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等独特的意蕴。

同期声使观众不仅能观其形,还能同时闻其声,真正做到了视听立体感知的亲临现场、目睹事态的真实感和强烈的现场感。

同期声再现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是现场报道记者和荧屏前观众的面对面交流,是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面对面交流。传播学家分析,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是最佳传播形式。影片新闻所以有“隔离感”,就因为缺乏面对面直接交流的优势;电视新闻同期声传播则如实地向观众再现了人际交流的最佳方式,它缩短了观众与荧屏的距离,具有一种亲近感,也因此易激发观众的认同、参与意识。同期声在展示新闻报道的个性、魅力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俗话说,“文如其人”,同理,话也“语如其人”,说话是极具个性化色彩的,因人而异的个性化语言,使报道也因此具有展望个性的魅力。

同期声效果声,在电视新闻信息传达中也有重要意义,有时甚至是表示思想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信息传播

伴随着人物同期声讲话的手势、动作、神态、表情、语气、语调,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非语言符号都是具有潜信息的,即通过观众的联想而产生信息,也因此有人把它归类到“语言”中来,称为“体态语言”、“环境语言”等。符号学家认为非语言符号可以加强语言符号传播的效果,也可以削弱语言符号传播的效果。电视新闻要尽可能的在有限时间内传播更多更密集的信息;因此,重视非语言符号的传播信息是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技巧。非语言符号的潜信息与语言符号信息的确定性不同。它需要通过观众的联想、想象的参与。不同知识修养、不同人生经验的观众从中得到的感受也有层次上的不同。从信息结构上它更具有开放性,同时也更有力度。

非语言符号的信息还会因讲话人个性化的动作、神态,而使报道具有更多的个性色彩和情感因素,从而也更能调动起观众情感参与的积极性。

记者采访方式也同样在传达信息。在电视新闻中,常见记者拿着话筒说:下面我们就?菖?菖?菖?菖采访?菖?菖?菖时,一转身,采访对象已在旁边恭候。这种方法本身在传达信息――采访是经过组织安排好的,于是观众对其真实性就会产生怀疑。

二、直观形象思维

电视图像是直观的形象系统,这一系统里包括视觉因素――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听觉因素――事物运动状态下的自然声响、效果声和人物讲话的语言。电视传播把视听因素同时存在的事物原生状态直接呈现在屏幕上,给观众直接的认知、感受。如果说,在广播里是用广播语言来‘描绘’所发生的一切的话,那么在电视屏幕上要使观众能在同一时刻既看到事件,又看到事件的参与者。因此,电视记者应当尽可能少用语言,以免重复电视屏幕上正在反映的事件,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用直观的画面报道新闻,而不是用文字来描绘新闻,这是电视新闻特色,也是电视记者的工作特点。

报纸,广播记者是用文字语言进行采访,提炼主题,构思报道,用文字思维工作;电视记者则是把具体、可视的画面形象呈现给观众,使观众能耳闻目睹,产生“亲临现场”之感。视觉形象的现场直观感受,产生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是电视新闻所以能后来者居上,成为影响力最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根本原因。据各种实验资料证明,人的脑子接受来自眼睛的信息是另一重要器官耳朵的30倍,也就是说,形象化的视觉信息冲击力和感染力要大大超过听觉。因此,有电视专家认为,在电视里,有时形象比语言本身更为重要。美国电视片《电视与政治》曾以肯尼迪与尼克松竞选辩论为例,阐述这一论点。辩论前,两者的支持率不相上下,辩论以后肯尼迪支持率直线上升,最终赢得了总统宝座。这场辩论,电视与广播都做了直播。美国的舆论调查机构在辩论结束后,对电视观众和广播听众分别做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电视观众认为肯尼迪胜了,而广播听众大多认为尼克松胜,可见,尼克松强在语言本身,而肯尼迪则赢在形象上。电视新闻实践也证明,越是视觉形象发挥得好的新闻,越是受观众的欢迎。

三、现场纪实再现

直观画面的形象报道,使电视能如实再现现场,现场感强是电视新闻的一大优势。因此电视观众对即使已经知道了的事,也想通过电视新闻亲眼观之,以满足“眼见为实”的欲望。如果记者不是调动不同机位、不同角度进行拍摄,只是用一个大全景来表现,那就不能满足观众“目睹现场”的要求。电视记者必须到现场才能拍摄到新闻,但不能说所有电视新闻都有现场性,要真正发挥电视新闻现场感的优势,必须要以现场这个视角去报道新闻,必须用纪实的手法去拍摄新闻。

(一)现场的视角

新闻的报道对象绝大部分应当是正在发生的。任何新闻都有事态发生、发展或变动的现场,电视新闻的现场性是指记者必须到现场采访、摄录,要把现场的情景、氛围传达给观众。记者在现场的聚焦点应该是人,新闻事实也总是围绕人展开的。摄像机要展示人物的行为、语言和情感,而人物行动又是在一定空间中,记者应立足于“现场”,把新闻现场的环境、氛围、细节,以及现场各方反应等都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直接诉诸于观众的视、听,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纪实手法

立足于现场,从现场的视角观察事态,用纪实的手法再现事实,采访摄影,追随摄影是符合新闻客观规律的纪实报道的手法。对时空相对集中的新闻题材,宜用追随报道的主体,再现生活的原生状态这一追随摄影手法。对于多时空的新闻题材,则适宜于追随记者足迹,再现记者在现场调查、采访进行过程的纪实手法。消息类新闻中运用得最多的是挑、等、抢的采访摄影的纪实手法,追随摄影中同样也需要记者在现场以敏锐的新闻眼光去挑选、抢拍。

四、观众多层次参与

参与在传播中的涵义就是以传播者的所知、所见、所感引起受传者的“共鸣”、“共识”或“共见”。成功的参与能引发受众的“共鸣”和“共识”。受众参与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特征,传播学经实践证明,最好的传播效果是受众参与的一种活动性的面对面的接触。在新闻媒介中,只有电视具备这个条件,因此,电视是最能吸引受众广泛参与的新闻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参与的认识要求也有所不同。70年代以前,参与重点是指传播自身,要求新闻媒介有权接触各种新闻来源,以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电视新闻的“面对面”地交流、传播信息,使观众因视觉而产生心理上的参与感。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现场采访,不仅仅是展现记者与采访对象的面对面交流,而且把这一过程直接传播给观众,激发电视机前观众的参与感,甚至能调动起他们上电视接受采访,发表观点、见解的参与欲,使观众感到更平等、亲切。电视新闻的视觉传播,使观众不是被动地观看,而是积极地参与到报道中去,它能增强观众的收视兴趣,满足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审美要求。电视是受众参与最活跃、最广泛,也是最直接的媒介。

【参考文献】

[1]崔保国.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于悦:大庆新闻传媒集团,副高职称。

上一篇:客观报道不是无导向的模糊报道 下一篇:莫兰迪绘画艺术中蕴涵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