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

时间:2023-03-17 19:57:41

电视新闻真实性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真实再现”;电视新闻;真实性;适度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187-02

众所周知,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现实情况的不确定性,电视新闻工作者很难拍摄到所有新闻事件的现场,尤其是突发性新闻。被记录下的画面常是进行之中或过去式的,事件过程变得不完整,因而新闻现场画面的缺失也成为电视新闻的一大遗憾。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人对事物的整体性、和谐性有着基本的心理诉求。也可以说,人们总是反感残缺、杂乱无章的事物,倾向于接触完整、和谐的事物。对相对完整的事物能更好地接受、判断和理解。

因此,缺失现场画面的电视新闻不仅影响新闻本身信息和意义的传达,也影响受众的接受、判断和理解。故电视新闻应尽可能地补充发生过的或无法拍摄的画面,还原完整的故事过程。除了传统的解说词配现场空镜头、采访当事人并加以追述、配发评论的手段之外,“真实再现”也是一种可适当运用的方法。

“真实再现”的概念初始自电影创作领域。1926年,约翰・格里尔逊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的概念。实践运用中,“真实再现”的手法在纪录片中得以初步体现,典型代表是法国克罗德・朗兹曼的作品《浩劫》。而该手法进入电视新闻节目领域,则要回溯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电视栏目《60分钟》首先在一些案件题材的新闻专题节目中运用“真实再现”。1993年以后,中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等新闻类栏目也较早将“真实再现”这一手法引入进来。

“真实再现”的影像创作手法称谓很多样,例如“情景再现”、“情景模拟”、“情景回放”都表达同一个意思。它是指根据事实,用摆拍和导演的方法,部分还原过去的人物和事件,起到对新闻现场复原、重现的效果。换言之,是通过摆拍的方式达到报道的要求的一种手法。毕竟在客观新闻报道中添加了“演”的因素,“真实再现”手法下的新闻真实常与质疑声相伴。有人认为,“真实再现”手法有悖新闻专业要求,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新闻基本原则相左。

那么,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真实再现”手法的运用是否影响其坚守真实本色?我们应该如何恰当地使用“真实再现”手法?本文将从“真实再现”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和使用中的适度性两个方面试加以阐述。

一、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中真实是其首要标准和第一选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新闻真实性也是最核心的关键词之一,有三层含义:一是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二是新闻事实是客体与主体相统一的真实;三是新闻事实是总体与具体相统一的真实。

新闻真实按照不同标准有着不同的划分。例如,又可分为对象真实、内容真实、叙事真实。对象真实,即电视新闻针对的拍摄采访对象来自于客观,不是带有假设意义的真实,并且报道过程没有经过传者预先的策划安排、导演和摆拍。内容真实,指新闻报道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和事情经过等因素必须符合客观标准。电视新闻中,要求真实准确的除了声音、文字以外,还有画面。电视画面应该做到与声音、文字提供的信息相匹配,画面内容与声音文字所指称的内容是一致的、高度吻合的。而叙事真实,指的是报道中所选内容的重要性、逻辑性应与客观现实相符,而并非在电视报道的建构中歪曲客观事实。强调叙事真实在电视新闻领域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在构成事实的片段中,有的是主要事实片段,对事件整体产生影响,决定新闻价值的大小,少了它新闻事件的真实报道无从谈起;有的是次要或装饰性片段,它起到补充丰满新闻报道的作用,使新闻趣味性增加,变得生动又吸引人。如果颠倒或更改这种主次结构的话新闻就可能相应失真。不过,新闻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真实,究其根源,是因为它的采集、制作和传播过程均贯穿了人的因素。

需要明确的是“真实再现”手法是建立在有事实有依据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观众看到的再现画面都来源于过去的、存在过的客观事实,只不过出于节目编排和新闻叙事的考虑,事后通过摆排的方式对相关场景加以某种程度的还原和重现。其次,“真实再现”手法是新闻事实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涉及诸多方面的表现元素。视觉元素中如光线、场景、构图难免会发生变化,另外像时间、地点甚至时间人物都或多或少融入了虚拟的成分。但是,“真实再现”核心反映的新闻事实是真实无疑的,这一点也是运用“再现”的新闻同虚假新闻的主要不同之处。所以一方面,观众没有在理解新闻事实上产生偏差,而是欣赏到内容更加立体化的新闻;另一方面,“真实再现”手法通常尽最大可能还原事发场景,观众通过观看画面弥补了遗漏的信息,增强了他们对事件现场感的感知,产生了审美上的愉悦。从2007年的“纸包子”事件到2012年某媒体刊载“90后男孩破解世界数学难题”,我们不难发现,假新闻最突出的特点是变更了新闻事实,甚至去掩盖、篡改、“制作”新闻事实。“真实再现”则好比是新坛装老酒,使用了另一种新闻的外在表现手法,却并未更改新闻的核心事实,故味道依旧醇厚。因此,笔者认为“真实再现”手法在一定意义上是符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

二、“真实再现”的适度性

虽然“真实再现”手法一定意义上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但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也不能毫无顾忌的大量使用,而是要遵循谨慎的原则。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电视新闻

真实性 娱乐性

一、趋势:社会娱乐化决定电视新闻娱乐化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电视媒体的生存越来越依赖于收视率,而收视率的高低则直接取决于社会大众对电视节目的接受程度。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上班群体希望在下班后了解当天发生的社会事件、逸闻趣事,以获得心神的释放:学生、老人等群体则把休闲娱乐当成一种时尚,追求轻松舒适的生活方式。社会娱乐化的大趋势,促使电视新闻不得不另辟蹊径,改变以往严肃的面孔。寻求以休闲、娱乐、消遣性的播报方式或报道内容取悦社会大众,从而赢得收视率的攀升。

当前,以娱乐性、商业性、消遣性为主要特征的大众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广为流行。而琐碎的社会新闻、娱乐性强的体育、娱乐新闻,自然成为了电视新闻报道的追逐点。具有娱乐化色彩的新闻。由于它的有趣性、刺激性,很容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主题。之后,从众心理将导致更多的人在无意识中去从大众传媒中寻找类似的新闻阅听。从而促进新闻娱乐化的盛行。

新闻娱乐化除了受大众文化影响外。也和受众心理的变化有关。处于转型期的受众心理体现出对中心权威的质疑和反叛,以及逃避现实压力的娱乐乌托邦的社会心理,呈现自我、趋利、务实、求俗等趋向。我国传播机制已经从“传者为中心”转化为“受众为中心”,媒体问要参与激烈竞争,实行优胜劣汰,必须通过一切手段以谋求利润最大化。必须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培养大众对传媒的注意力经济,以换取广告。因此,新闻娱乐化是传媒针对受众的心理需求。增强传媒竞争力的必然结果。

二、尺度:新闻真实性重于娱乐性

新闻的传播规律是真实、准确、权威。如果新闻的娱乐化能很好地遵循传播规律。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现今电视新闻节目策划的趋势就有民生化、娱乐化、直播化、互动化以及数字化。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报道方式,也要求努力实现“宣传工作新闻化,新闻报道事件化,事件报道细节化,细节报道人情化”的叙述风格。但是,这样的尺度很难掌控,媒体在利益面前往往失去了新闻报道的初衷。有的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特别是商家的捧场,竟然把新闻的根本性质改变了,使新闻报道混同于娱乐行为,生活的真实反映似乎可以是任何个人的道听途说。甚至可能是传播者的主观想象或者精心制造。如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事件,就是新闻过度娱乐化而无视信息真实的典型。

威尔伯・施拉姆说过:“信息对于一切社会过程都是基本的,它是社会的真正的相互作用。内容为王,内容至上,是人们对当今传媒竞争的一种概括。”有时媒体虽然不是为了新闻娱乐化,但“内容为王”是电视新闻的本质规律,电视新闻的硬度最终决定着它的重要性。如今年6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新闻《高考第一天考场内外贴心服务》,画面中出现一辆公交车,车前挂有横幅“距2008年奥运会还有63天”。虽然在致歉中详述了中央台、江西台“误编”的种种理由,但作为提供画面的南昌市交警部门的通讯员(也算是新闻工作者)总不该会不知道画面是去年的吧?他是不是无视信息的真实呢?

一些失实的报道还体现在体育新闻上。比如在韩日世界杯期间,某些体育记者就炮制出了惊动海内外的系列假新闻,像:米卢选定接班人、中国国家队发生内讧、范志毅与郝海东打架。这些假新闻不仅在国内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严重损害了我国体育新闻工作者的国际声誉。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体育新闻娱乐化并不是要走低俗化。更不是要造假来赢得一时的轰动。如今,体育新闻娱乐化已渐渐被大众所接受,媒体在报道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时,更强调的是故事性、情节性、贴近性和趣味性,这是由于体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娱乐都是体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尤其对于体育观赏者、消费者来说,更是如此。比如说,世界杯和奥运会,为什么观众那么热衷于观看,乃至起早贪黑地投入其中,为之如醉如痴?这是观众为了欣赏体育竞技的精彩、优美,陶冶身心。体育报道突出娱乐性是大势所趋,但绝对不能把娱乐化和恶性炒作、虚假新闻混为一谈,这是对娱乐化的一种误读。

由此看来,认真审视新闻的本质,把握新闻娱乐化的尺度,进而促进电视媒体的良性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尺度应该如何把握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区分清楚“娱乐化新闻”和“娱乐新闻”。对于带有娱乐性质的新闻,如文体新闻、逸闻趣闻、街头巷尾百姓身边家长里短的民生新闻等,大可以以平民化的视角,适当采取娱乐方式进行表达:而一些严肃的硬新闻,如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军事新闻和关系到国家大事、民族尊严的新闻,就应该秉承新闻的严肃性、真实性、客观性,不夸大,不缩小。其次,新闻的真实性大大重于娱乐性。新闻真实性好比人的五脏六腑,而娱乐性只是人头上的一顶帽子,它们一个充当维持生命正常运转的核心功能,另一个则是充当外在的修饰功能。因此,电视媒体在追求新闻娱乐化的同时,应该牢牢把握好“信息真实”,以新闻的价值标准来判断什么样的事实能构成新闻以及衡量什么样的新闻报道胜过另一些报道。新闻工作者应把对新闻事实的兴趣点。从片面追求事件的冲突、刺激转变到注重新闻事件的内在社会影响上来,努力去追求一种高品位的深度报道。

事实告诉我们,虚假的娱乐化新闻只能获得一时的轰动,而无法得到观众的好评,而真实、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加以适当的娱乐化修饰,更能吸引大家的兴趣。香港的凤凰卫视之所以取得了现在的成绩,在受众中有如此之威信,与他们对新闻娱乐化的准确把握密不可分。凤凰新闻首先注重新闻的快速、客观、真实,将新闻作为自己的核心内容。其次,新闻节目的娱乐化方式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一改播音腔十足的说教风格转向口语化的播报方式,独特的话语空间,娱乐化的新闻表达等,都在给观众丰富的精神大餐的同时,不减亲切随和的态度,拉近受传双方的距离,在轻松愉快的方式下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此外,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乃至于央视的《第一时间》等节目,用娱乐化的新闻样式来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可见,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尺度,认真地从“电视节目娱乐化”的产生背景、特征、形态表现、存在的利弊、前景以及如何正确看待等问题着手分析探讨,就能很好地将它加以有效地利用,同时避免由于滥用所带来的恶果,达到双赢。

三、发展:新闻娱乐化始终不能忽视社会责任

新闻讲究的是客观性、公正性、时效性。在新闻娱乐化不断发展的时候,新闻的公信度和权威性也受到了质疑。有学者认为,如果媒体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寻求新闻的娱乐消遣价值上,就会弱化媒体的社会功能、社会责任:削弱媒体的喉舌功能和舆论引导作用,也就违背了新闻的初衷。

过度娱乐化的新闻会使媒体步入歧途。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沟通社会,如果一味强调新闻的娱乐功能,会影响到其社会功能的发挥。据我国城市社会接受大众传媒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反映群众的呼声”、“客观地报道新闻发生的重大事件”、“帮助人民了解党和政府的决策”、“帮助人民实现舆论监督”分别成为媒体报道题材中受众需求的热点。南方电视台2007年3月29日播出的新闻评论《洋快餐低薪用工岂能无法无规?》就是这样的好新闻。它通过大学生兼职打工是否受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制约、是否受《劳动法》保护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宣传了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最低工资标准等重大国计民生问题。同时,我国的媒体作为党和国家与人民的喉舌,“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语)它承担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的重任。(朱基语)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媒体起到一个正确的宣传教育以及引导的作用。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杜绝虚假新闻是新闻界一直在探讨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围绕电视新闻事实真实、逻辑真实两个维度,分别从来源真实、采访真实、排播真实,以及事理真实、技术真实、艺术真实等方面,探讨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近年来,由于媒体不负责任发表有失客观、公正的虚假新闻、失实新闻,比如“北京房地产商建议炸掉一著名建筑盖住宅”、伊利蒙牛“诬陷”等事件,让我们对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不断进行思考。

通过结合电视媒体与一般媒体的共性及自身发展的个性来探讨电视新闻的真实性,笔者认为,电视新闻呈现出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两方面。在客观真实方面,电视新闻以事实真实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为来源真实、采访真实和排播真实;而在主观方面,电视新闻主要以逻辑真实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为事理真实、技术真实、艺术真实。

一、事实真实

电视新闻从事实发生、采访到播出,大致包括案前、案中和案后三个阶段。围绕这三个阶段,本文分别从来源真实、采访真实和排播真实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来源真实

2010年3月13日,格鲁吉亚政府的私人媒体伊梅季电视台播出一段画面,解说称俄罗斯军队正在进攻该国首都第比利斯。节目播出后,一度引起恐慌,格急救部门收到无数电话,有人心脏病突发或晕倒。事后得知,这是以2008年8月俄格战争的画面为背景制作的假新闻。虽然电视台在播出该节目时,特意向观众介绍说这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状况”,但观众大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提醒,结果造成格鲁吉亚全国陷入恐慌。这是假新闻真效应的典型案例,让我们更深刻反省新闻来源真实性的必要。

新闻来源不真实的情况常发生在策划环节,即利用部分虚假的事实,或者记者对事实的重新加工抢眼球。为求达到来源真实,可以通过悟、听、抓、比等多种基本手法,让新闻来源更为真实。

悟。即从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温故知新,发现带有倾向性的新闻。

听。从民间口头传闻中,由表及里,发现隐藏其中的新闻。

抓。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中,发现最吸引人的新闻。

比。从本地其他媒体中,发现可以进一步追踪报道的新闻,但这类新闻为避免抄袭之嫌,要改变写法;由于已落人后,补写改写就要用最新的情况。

移。从本地报刊杂志新闻中,发现电视还没报道的新闻。

窥。从各地党政机关内部信息中,发现即将实施的新闻。

化。从新华社播发的全国性动态消息中,发现本地也可能有的新闻,即将新闻本地化。

挖。从全国、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挖掘采写本地与此有联系的新闻。

转。从网站有关本地的消息中,由内及外,发现可以公开的新闻。

连。从邻近地区媒体报道中,由彼及此,发现与本地相关新闻。

带。从动态新闻采写中,以一带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新闻。

追。从综合性材料里,事先掌握,追踪拟做而未做的新闻。

保证新闻源头的真实,是实现新闻真实的根本保证。而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采访真实则是保证新闻真实的关键所在。

(二)采访真实

首先,我们来看这样两个例子:2010年年底,金庸先生在微博上“被去世”,各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舆论哗然。新华社黑龙江分社2010年12月13日决定,停止记者颜秉光采访报道工作,调离记者岗位。经查,该记者部分稿件把家人作为采访对象,违反了新华社新闻报道的有关规定。

以上两个事件都发生在近段时间里,一则是虚假新闻,一则是失实新闻。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①。为了杜绝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电视媒体记者需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实现采访真实。

追求新闻要素真实:让新闻报道中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真实可靠,完全准确,并通过新闻采访,逐项核对。

追求新闻现场真实:电视媒体充分利用视频、音频的特性,使得电视新闻在再现现场上,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再现现场不仅可以捕捉事件发生的过程,也可以让当事人的话语权得以有效保存,保证了电视新闻现场的真实。而要做到现场真实,就要求记者尽可能深入新闻现场,与当事人、受访者有效核对新闻事实。

追求新闻细节真实:近年来,新闻界流行从细节开始报道整个新闻事件,对细节的重视在电视媒体中更应值得提倡,细节包括人物细节、事件细节和场景细节②。在电视媒体中,对细节的捕捉,是电视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展示新闻敏锐性、相互沟通合作的重要表现。

(三)排播真实

排播真实,是新闻从生产真实到播出真实的重要保证。

2010年玉树地震时,“一只救了32条人命的搜救犬牺牲了”这样的新闻登上了“天涯杂谈”,随后被4月22日的央视新闻采用并播出。后经查证,玉树地震抢险中并无搜救犬牺牲,而这样的搜救犬事迹确实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发生过。显然,这样的新闻事实无论是来源真实还是采访真实,都毋庸质疑,但对于2010年的新闻报道,显然在时效上有明显缺漏的,这是排播不真实。

做到排播真实,两个环节需要保证:

串联词真实。串联词让单则新闻与其他新闻联系起来,最终形成新闻节目。串联词部分是主持人风格与栏目定位、频道定位的综合展示,有衔接作用、点评作用③。尤其在点评部分,主观成份很重,常带有本台观点的色彩,要保证有的放矢。

新闻流真实。以上关于央视新闻报道的事例就是典型的新闻流不真实事件。导致新闻流不真实的常是时效、疏忽等缘故。这点应该是相关责任人应当杜绝的。

通过这样三个过程,电视媒体通过记者以客观主体的方式介入、参与到输出,在客观层面上相对保证了新闻真实。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要在主观层面上保证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本文接下来从逻辑真实展开论述。

二、逻辑真实

(一)事理真实

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曾做了一期关于北京市来广营五环汽修暴力抗法的节目。在电视画面上,近百个防暴警察冲进一家汽修厂,抓捕了汽修厂的主要人员。而后,多家媒体迅速跟进,纷纷报道了此事,但是媒体几乎清一色地认定汽修厂厂长一家是“暴民”。事后查证,媒体竟然将修理厂必备的消防用品、平时生活用的煤气罐、春节期间燃放剩余的烟花,甚至李瑞兰的残疾儿子用作健身的握力器定性为暴力抗法工具,进行大肆报道。

电视画面会说话,但电视画面也有说假话的时候。对新闻事实认识上的偏差,会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将新闻的真实度等同于有选择的事实。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记者有意识地针对某些现象有所侧重地采访,通过对事实的陈述来表达自身的立场和观点,甚至现场镜头都经过设计和特定处理,主观意识在报道中起了很大作用。

2、现象代替本质。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都准确,做到采访真实,是客观现象的真实。客观现象的真实未必等同于主观报道的真实,对现象的报道与全局判断需要一个适当的评判标准。

3、局部代替全局,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还原事实的原貌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这并不等于可以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电视记者捕捉细节、捕捉现场,还原新闻现场,在主观运用上,要有适度原则。

电视媒体记者在处理报道时,面对这种主观性较强的事理真实,应当尽可能克服可能出现的偏差,多积累,力求客观、全面,不让新闻失真。

(二)技术真实

郑州电视台陈玉成、汪永鹏在《试论电视新闻的叙事方法》里,对电视画面和现场声响作为记录和叙述新闻事实媒介的时候,提出了电视新闻的特征:保留了事件的时间和空间限定;可以再现新闻事实的场景以及过程;遵循画面规律,如光线、构图、蒙太奇等;因为具体,所以不容易产生歧义;叙述手法的单一性,即时间坐标上的单向叙述;因为只能“剪辑”而不能概括,所用叙述时间较长;对于抽象内容难以记录和叙述。④然而,正因为这一技术因素,观众会出现“被欺骗的耳朵”和“被欺骗的眼睛”。

出现“被欺骗的耳朵”和“被欺骗的眼睛”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技术处理、解说技巧改变电视新闻原本要表达的内容。二是透过技术处理改变电视新闻的表达形式。在画面上,则通过光线、长镜头、合成等方式,改变视觉效果,塑造各种不同的现场情境。电视新闻记者在使用技术制作电视新闻,应当尊重新闻事实,合理利用,保证技术真实。

(三)艺术真实

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电视集画面、声音、特技、符号、文字等元素于一身。电视新闻是电视艺术的一种呈现方式,在更高层次上,应该追求艺术真实。电视新闻追求艺术真实,几种艺术语言值得关注:

1、注重新闻的叙述方式。新闻叙述方式越来越多元,比如现场直播、记者现场出境、人物现场和同期声串接,都是电视新闻的叙述方式。

2、注重主持的播报方式。主持人是立播坐播,是笑脸相迎,还是满脸沉重,都是可以追求的呈现方式。

3、追求后期处理上的真实。电视新闻在呈现时,对音乐、音效等声音元素的选择,能更好地展现艺术真实;同样,在画面处理上,电视新闻可以合理发挥蒙太奇手法、字幕效果、动画特技等手段,追求艺术真实。

本文结合电视媒体中出现的假新闻,从主观、客观二维讨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可以合理避免电视新闻在真实性上可能出现的疏忽,也对电视新闻记者追求来源真实、采访真实、排播真实以及事理真实、技术真实、艺术真实等,提供比较清楚的探索方向。总之,追求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是新闻职业者应该捍卫的职业尊严,也是电视新闻党性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①②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0、171

③④张鲁闽、陈桂林:《集团化:城市电视新闻的对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72-175、123-133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真实 事实真实 逻辑真实 电视新闻

近年来,由于媒体不负责任发表有失客观、公正的虚假新闻、失实新闻,比如“北京房地产商建议炸掉一著名建筑盖住宅”、伊利蒙牛“诬陷”等事件,让我们对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不断进行思考。

通过结合电视媒体与一般媒体的共性及自身发展的个性来探讨电视新闻的真实性,笔者认为,电视新闻呈现出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两方面。在客观真实方面,电视新闻以事实真实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为来源真实、采访真实和排播真实;而在主观方面,电视新闻主要以逻辑真实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为事理真实、技术真实、艺术真实。

一、事实真实

电视新闻从事实发生、采访到播出,大致包括案前、案中和案后三个阶段。围绕这三个阶段,本文分别从来源真实、采访真实和排播真实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来源真实

2010年3月13日,格鲁吉亚政府的私人媒体伊梅季电视台播出一段画面,解说称俄罗斯军队正在进攻该国首都第比利斯。节目播出后,一度引起恐慌,格急救部门收到无数电话,有人心脏病突发或晕倒。事后得知,这是以2008年8月俄格战争的画面为背景制作的假新闻。虽然电视台在播出该节目时,特意向观众介绍说这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状况”,但观众大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提醒,结果造成格鲁吉亚全国陷入恐慌。这是假新闻真效应的典型案例,让我们更深刻反省新闻来源真实性的必要。

新闻来源不真实的情况常发生在策划环节,即利用部分虚假的事实,或者记者对事实的重新加工抢眼球。为求达到来源真实,可以通过悟、听、抓、比等多种基本手法,让新闻来源更为真实。

悟。即从日常生活的变化中,温故知新,发现带有倾向性的新闻。

听。从民间口头传闻中,由表及里,发现隐藏其中的新闻。

抓。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中,发现最吸引人的新闻。

比。从本地其他媒体中,发现可以进一步追踪报道的新闻,但这类新闻为避免抄袭之嫌,要改变写法;由于已落人后,补写改写就要用最新的情况。

移。从本地报刊杂志新闻中,发现电视还没报道的新闻。

窥。从各地党政机关内部信息中,发现即将实施的新闻。

化。从新华社播发的全国性动态消息中,发现本地也可能有的新闻,即将新闻本地化。

挖。从全国、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挖掘采写本地与此有联系的新闻。

转。从网站有关本地的消息中,由内及外,发现可以公开的新闻。

连。从邻近地区媒体报道中,由彼及此,发现与本地相关新闻。

带。从动态新闻采写中,以一带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新闻。

追。从综合性材料里,事先掌握,追踪拟做而未做的新闻。

保证新闻源头的真实,是实现新闻真实的根本保证。而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采访真实则是保证新闻真实的关键所在。

(二)采访真实

首先,我们来看这样两个例子:2010年年底,金庸先生在微博上“被去世”,各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舆论哗然。新华社黑龙江分社2010年12月13日决定,停止记者颜秉光采访报道工作,调离记者岗位。经查,该记者部分稿件把家人作为采访对象,违反了新华社新闻报道的有关规定。

以上两个事件都发生在近段时间里,一则是虚假新闻,一则是失实新闻。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①。为了杜绝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电视媒体记者需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实现采访真实。

追求新闻要素真实:让新闻报道中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真实可靠,完全准确,并通过新闻采访,逐项核对。

追求新闻现场真实:电视媒体充分利用视频、音频的特性,使得电视新闻在再现现场上,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再现现场不仅可以捕捉事件发生的过程,也可以让当事人的话语权得以有效保存,保证了电视新闻现场的真实。而要做到现场真实,就要求记者尽可能深入新闻现场,与当事人、受访者有效核对新闻事实。

追求新闻细节真实:近年来,新闻界流行从细节开始报道整个新闻事件,对细节的重视在电视媒体中更应值得提倡,细节包括人物细节、事件细节和场景细节②。在电视媒体中,对细节的捕捉,是电视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展示新闻敏锐性、相互沟通合作的重要表现。

(三)排播真实

排播真实,是新闻从生产真实到播出真实的重要保证。

2010年玉树地震时,“一只救了32条人命的搜救犬牺牲了”这样的新闻登上了“天涯杂谈”,随后被4月22日的央视新闻采用并播出。后经查证,玉树地震抢险中并无搜救犬牺牲,而这样的搜救犬事迹确实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发生过。显然,这样的新闻事实无论是来源真实还是采访真实,都毋庸质疑,但对于2010年的新闻报道,显然在时效上有明显缺漏的,这是排播不真实。

做到排播真实,两个环节需要保证:

串联词真实。串联词让单则新闻与其他新闻联系起来,最终形成新闻节目。串联词部分是主持人风格与栏目定位、频道定位的综合展示,有衔接作用、点评作用③。尤其在点评部分,主观成份很重,常带有本台观点的色彩,要保证有的放矢。

新闻流真实。以上关于央视新闻报道的事例就是典型的新闻流不真实事件。导致新闻流不真实的常是时效、疏忽等缘故。这点应该是相关责任人应当杜绝的。

通过这样三个过程,电视媒体通过记者以客观主体的方式介入、参与到输出,在客观层面上相对保证了新闻真实。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要在主观层面上保证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本文接下来从逻辑真实展开论述。

二、逻辑真实

(一)事理真实

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曾做了一期关于北京市来广营五环汽修暴力抗法的节目。在电视画面上,近百个防暴警察冲进一家汽修厂,抓捕了汽修厂的主要人员。而后,多家媒体迅速跟进,纷纷报道了此事,但是媒体几乎清一色地认定汽修厂厂长一家是“暴民”。事后查证,媒体竟然将修理厂必备的消防用品、平时生活用的煤气罐、春节期间燃放剩余的烟花,甚至李瑞兰的残疾儿子用作健身的握力器定性为暴力抗法工具,进行大肆报道。

电视画面会说话,但电视画面也有说假话的时候。对新闻事实认识上的偏差,会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将新闻的真实度等同于有选择的事实。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记者有意识地针对某些现象有所侧重地采访,通过对事实的陈述来表达自身的立场和观点,甚至现场镜头都经过设计和特定处理,主观意识在报道中起了很大作用。

2、现象代替本质。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都准确,做到采访真实,是客观现象的真实。客观现象的真实未必等同于主观报道的真实,对现象的报道与全局判断需要一个适当的评判标准。

3、局部代替全局,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还原事实的原貌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这并不等于可以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电视记者捕捉细节、捕捉现场,还原新闻现场,在主观运用上,要有适度原则。

电视媒体记者在处理报道时,面对这种主观性较强的事理真实,应当尽可能克服可能出现的偏差,多积累,力求客观、全面,不让新闻失真。

(二)技术真实

郑州电视台陈玉成、汪永鹏在《试论电视新闻的叙事方法》里,对电视画面和现场声响作为记录和叙述新闻事实媒介的时候,提出了电视新闻的特征:保留了事件的时间和空间限定;可以再现新闻事实的场景以及过程;遵循画面规律,如光线、构图、蒙太奇等;因为具体,所以不容易产生歧义;叙述手法的单一性,即时间坐标上的单向叙述;因为只能“剪辑”而不能概括,所用叙述时间较长;对于抽象内容难以记录和叙述。④然而,正因为这一技术因素,观众会出现“被欺骗的耳朵”和“被欺骗的眼睛”。

出现“被欺骗的耳朵”和“被欺骗的眼睛”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技术处理、解说技巧改变电视新闻原本要表达的内容。二是透过技术处理改变电视新闻的表达形式。在画面上,则通过光线、长镜头、合成等方式,改变视觉效果,塑造各种不同的现场情境。电视新闻记者在使用技术制作电视新闻,应当尊重新闻事实,合理利用,保证技术真实。

(三)艺术真实

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电视集画面、声音、特技、符号、文字等元素于一身。电视新闻是电视艺术的一种呈现方式,在更高层次上,应该追求艺术真实。电视新闻追求艺术真实,几种艺术语言值得关注:

1、注重新闻的叙述方式。新闻叙述方式越来越多元,比如现场直播、记者现场出境、人物现场和同期声串接,都是电视新闻的叙述方式。

2、注重主持的播报方式。主持人是立播坐播,是笑脸相迎,还是满脸沉重,都是可以追求的呈现方式。

3、追求后期处理上的真实。电视新闻在呈现时,对音乐、音效等声音元素的选择,能更好地展现艺术真实;同样,在画面处理上,电视新闻可以合理发挥蒙太奇手法、字幕效果、动画特技等手段,追求艺术真实。

本文结合电视媒体中出现的假新闻,从主观、客观二维讨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可以合理避免电视新闻在真实性上可能出现的疏忽,也对电视新闻记者追求来源真实、采访真实、排播真实以及事理真实、技术真实、艺术真实等,提供比较清楚的探索方向。总之,追求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是新闻职业者应该捍卫的职业尊严,也是电视新闻党性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①②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0、171

③④张鲁闽、陈桂林:《集团化:城市电视新闻的对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72-175、123-133

⑤姚喜双:《播音学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58-61

(作者单位:厦门广播电视集团)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电视新闻 真实性 新闻工作者

1 不真实的新闻有两种,部分失实的新闻属于失实新闻,但不属于假新闻

假新闻是指没有客观事实根据的“新闻”,失实新闻是指新闻有客观事实根据,但新闻没有能够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真实面目。部分失实、完全失实是对失实程度的一种描述,如果完美失实,那就变成了假新闻,因为完全失实与没有事实根据本质上已经没有了差别。可以说,新闻造假就是在新闻报道中“明知非真而故意骗人”,而新闻失实则含义更为广泛,只要报道的内容“跟事实不符”,不管是失误造成,还是蓄意捏造而成,都属于“新闻失实”。前者主要的特点在于“主观故意”,后者的特点在于兼括了无意和有意两种情况。新闻造假,其实只是新闻失实的一个下属品种,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采写的报道有违事实真相。

2 如何减少或避免失实新闻

首先,是态度问题。尽管我们不能说“态度决定一切”,但没有一种职业工作的态度,没有一种职业责任精神,很难实现高质量的采访。其次,就是能力问题。观察能力、认知能力、交流能力等等,是实现高质量采访的主观条件,缺乏这些素质,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名誉教授梅尔文.门彻先生在他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中提出成功采访的四大原则:(1)细心准备,让自己熟悉尽可能多的背景。(2)与消息来源建立起有利于获得信息的关系。(3)提与消息来源相关的问题,引导消息来源开口讲话。(4)认真倾听并观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结合中国新闻传播实际,提出了新闻采访的原则、方式和方法。大致包括:做好采前准备、如明确采访目的、熟悉采访对象、学习有关政策、充实必要的知识、准备一些问题、设计采访方案等,还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注意访谈规程,如分清访问类型、选准采访对象、研究受访者的心理、遵守时间、讲究礼貌、信守诺言、营造融洽的谈话氛围、掌握良好的提问技巧等;善于细致观察,如善于观察被访对象的体态表现、环境情况,在观察过程中,思路要敏锐,视角要独特,眼光要准确,能够抓住观察对象的要害、特点等。

3 从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从业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为失实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增多,频道、栏目增多,但是并不能说明其素质就符合时代要求了。2005年已经实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但仍有一部分从业人员在“无证从业”,由于缺少专业理论知识,或者工作作风不够严谨,不能全面客观的进行新闻报道;有的编辑记者虽然通过考试,但未深入调研,不能了解事件的真相,甚至“导演”新闻场景;有的编辑记者为个人牟取私利,利用媒体做“有偿新闻”。这样就会有意或无意的造成新闻报道失实,稀释和弱化电视媒体的公信力。比如,有时错过了新闻事件的发生时间,记者为还原当时的情形而摆拍,这样就背离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同步的,改变了时间也就改变了事件的真相。

4 提高和强化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新闻工作者是电视媒体的主体,也是新闻报道真实的第一道关口。新闻工作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新闻节目水平的高低。正因如此,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信条第一条就明确规定:报业及所有其他新闻媒介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信息绝对正确。他们应当尽可能查证所有的消息内容,不应任意曲解事实,也不应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就是要求媒体报道必须真实准确,不容许半点虚假。

作为新闻工作者,有责任从自身做起,坚持良好的职业操守,维护电视媒体的公信力。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纪律、基本国情教育为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和自我约束力,增加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强化电视新闻业务的学习和应用,保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潜移默化中自觉的把新闻道德准则付诸实践,承担好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把关人”重任。对自己所承担的新闻报道要主动深入现场或一线进行调查研究,紧紧追随事实的发展和变化,通过对事实外在形态与内在逻辑的观察、判断、分析和研究,去挖掘事实的真相,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组织报道,采录能把新闻事件交代清楚的画面和声音,而不是编造建构和干涉拍摄对象。尤其要拍摄记录的是存在于同一时空中的新闻对象。同时还应发挥自己的主观创造性,熟练运用景别、构图、运动、光线、色彩等手段,以用最好的主题、角度,表现形式创作出精品节目,而不是在新闻现场进行摆拍新闻场景和编造新闻事实,力求尽可能准确、生动地向公众提供有信誉、有价值的可靠信息,从而赢得公众的关注。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写作;真实性;文学性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158-02

一、电视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一)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能够增加新闻价值

电视新闻是对最近事件真相的说明。真实性就是新闻的灵魂,也是新闻需要要素中最核心的,这个是绝对的、不能改变的。失去了真实的新闻,就是没有意义,也丢失了存在的必要。在真实的实践当中,有一些部门的记者只关注一时轰动,想象新闻、杜撰新闻,就利用自身大脑的想象去完成新闻的写作,一般很容易将自身的思想内容生搬硬套的加给新闻当事人[1]。虽然这类新闻作品遣词造句华丽,但是依然不具有一丁点的新闻价值。

(二)电视新闻应以事实为根据去体现立场

新闻的另一原则便是抒情有度:新闻不能与事件真相相离,因为事件而产生感情和想法需要表达,但是这个表达需要在以真相事实为限度,因此这就对写作者写作有所要求。在完成新闻写作的时候,不可以违反新闻的原则,还要将自身的立场体现出来:支持和反对,批判和颂扬都要有所体现。另外,真实性对于新闻存在和影响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新闻写作的真实性要求都放在一个很关键性的地位,因而它成为了新闻媒体取信于广大受众的关键以及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工作做中追求的重要目标。这更显示出新闻应该以事实为根据去体现立场,多层次的去体现新闻写作的真实性。1948年通过的《联合国国际新闻信条》:“报业及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准确,不能任意扭曲事实,也不可以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全国记协1997年第二次修订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第四条就是“维护新闻真实性”。由此可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2]。新闻工作者必须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展的原因以及本质。作者在进行新闻写作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这样才可以让新闻作品在不失去核心、不违反新闻基本规律的同时,:还让观众喜爱新闻,传播一些社会消息,具备一定社会意义。电视的新闻作品是稍纵即逝的,优秀的作品可以让观众有所思考,有所回忆,从这样的作品里面思考出哲理。

二、电视新闻写作的文学性

(一)电视新闻写作的文学性应与艺术性相结合

新闻作品的写作者也要具有一些文学素养。

新闻写作者写出具有文学性的新闻,这是一个挑战。既需要写作者具有文字功底还要有一些文学素养,最重要的还是有能把所学转换成所用的能力。

电视新闻写作的文学艺术性,也在新闻真相的表达上有所创新。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写别人所写不到的,对于一个新闻,一个事件,有不同的看法、认知。这个是新闻写作中很有难度的部分。就像歌德说的那样:“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3]”也在对各种各样社会现象或者事件的体会和思考中,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这样才可以创作出足够优秀的新闻作品。

优秀的新闻作品,在告诉受众真相的同时,还能让他们在了解新闻、接受新闻的过程中,全面体会新闻中的文学魅力。从1960年开始,中国的著名新闻记者穆青先生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要在新闻的写作实践当中,把散文特有的自由、灵动、精炼等手法在新闻作品中得以运用。

(二)电视新闻写作应强化文学性的渗透力

电视新闻的创作可以利用强化文学性来对渗透力进一步的加强,来完成更加抓人眼球与形成共鸣的目的。

案例分析:

央视的《新闻调查》,利用解说词和镜头的语言,通用叙事文学的手法,强化感情效果,一样在坚持新闻事实真相的基础之中,有目的地添加了部分感情的内容,让很多本来是很枯燥无味的新闻材料,变得更加生动、全面,使观众有了情感上的共鸣。“各个报纸的新闻记者们用尽各类方式,希望将‘实话实说’的素材变成一种含有文学内容的‘实话巧说’,让新闻更加精炼并富有内涵,用文学性,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记者在进行新闻创作的时候,不仅仅要注重新闻语言的简单、大众、清晰,还需要看重关于语言方面的锻炼,在语言方面有所创新,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新闻语言的创新,就需要利用当前时代中,最接地气的群众语言。这样的群众语言,就从平常的社会生活中而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广泛流传,受到观众的喜爱。

三、新闻写作的真实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

(一)让受众感受到新闻写作的文学性

新闻的创作,如果仅仅的说明真相和事实,必然会使受众有种枯燥乏味的感觉,人们在体会和品味这样新闻的时候,会没有丝毫的味道,不会有情感方面的共鸣,仅仅是当做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发生,不能深入受众的心灵深处,因此,新闻写作的过程当中,需要一定文学性,这样的需要不仅仅是对于新闻文学色彩的添加,更重要的是,让受众在观看新闻作品时,了解和感受到事件自身所体现的东西。当前的新闻作品当中,常常能够发现一部分文学作品在新闻中的引用,给观看者带来了全新的观看体验,这样不仅能够把我们带进所写的新闻事件当中,还能够使我们更加真实地体会到事件给我们心中带来的冲击,激励,这就让新闻更有生命感。显而易见,新闻当中文学性的加入,完全就是对新闻作品有更好的表达方式[4]。

(二)掌控好真实性与文学性协调的尺度

在新闻创作的过程里面,希望作品可以同时具有文学性和真实性,想要得到这个效果,不是随便地添加和应用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有机的统一和灵活的调整,这样才可以使新闻创作水平有更好的发展。笔者建议:在新闻创作的过程中,文学性的使用要把握适度的原则,有选择的使用,允许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因此,很多时候,文学写作能给大家带来广阔的想象,但是新闻的创作完全不同,因为真实性是基础,要优先保证真实性,所以,在新闻创作的过程当中,文学性要在事件原因、经过、结果完全呈现之外有所添加,要全面的思考,不能对真实性有所影响,因为部分的文学词语含有深刻的语言色彩,假设使用失误,就有可能把读者带到一个误区当中,让新闻作品丢失了本来的色彩,还有在新闻创作的过程中措辞方面,要仔细推敲,力求严谨,最大限度的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不能对新闻创作的严肃性有严重影响,即使可以在新闻创作里面添加一些文学词语,但是一定不可以超越严肃性,因为严肃性是新闻作品创作的灵魂,一定不可缺少。

掌控尺度,把文学性和真实性全面有效的在新闻创作的过程中运用,也能够添加一些作者对于事件的感彩,这样是新闻创作里面,关于文学性的应用,但是尺度很重要,不能让整个作品都变得偏激,要注意语言色彩的掌握,能让大部分读者能够接受,能产生共鸣是最理想的。

案例分析:

在球赛报道的里面,部分运动员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没有做到估计的期望时,就是作者本身也有一定的怨气,但是这样的思想不能错误的传达给观众,因为新闻创作的过程当中,要对事件有着客观而正确的评价,新闻工作这又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要做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应该为新闻的发展环境树立一个更强的责任感,排除自身的情歌因素,更好的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所以作者需要使用缓和性的文学语言,要让群众收到一个真正的宣传效果,不仅要把事实报道给观众,还需引导人们正确的舆论,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去本着坚持真理、坚持真实的态度去面对读者,以此来客观的表达新闻写作的真实性效果。

在新闻创作的过程当中,希望让新闻创作既要有真实性,还想让读者有更高更好的思考空间,就需要在新闻创作当中,达到真实性和文学性的有机统一,也只有这样,创作出的新闻作品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丁柏铨.略论“展示”新闻事实[J].新闻战线,2003(7).

[2] 肖伟.全知视角对几类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影响[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3] 陈立生.谁在叙事――试论新闻的叙述主体[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电视新闻 真实性 对象真实 内容真实 叙事真实

中图分类号 G220 文献标识码 A

新闻的真实性问题是新闻理论的老生常谈,而由于有画面的“证实”,电视新闻长期以来又被认为是最可信的,然则关于电视新闻真实性的问题似乎没有探讨的必要。但反观现实,当前电视新闻的真实性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自编自导自报新闻“事件”;“情景再现”;夸大细节歪曲事实等等,这种种不良现象都在腐蚀着电视媒体的公信力。笔者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之一就是没有从理论上廓清对电视新闻真实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在实践环节难以理清真实和虚假、新闻节目和其他节目的界线。新闻理论中对真实性的论述只是一种共性的探讨,而共性却总是寓于一定媒介传播的个性之中,并通过媒介个性得到表现和丰富,因此,针对媒介的传播个性对其新闻的真实性提出独特的理论规范是十分必要的。从媒介渊源来看,电视新闻脱胎于纪实影片,在立足现实追求真实方面一脉相承,这就使其真实性要求有了双重的规定性。本文试图从对象、内容、叙事三个层次来分析这种双重规定性对电视新闻的要求,以便更具体地建构电视新闻真实性的理论,探讨相关的传播规范。

第一,对象真实,即电视新闻拍摄和报道的对象源于客观事实,不是假定意义上的真实,并且是生活原生态的,没有经过传播者人为的组织安排、导演干涉。

影视对摄录对象进行直接精确地光、声、时、空同步纪录,一方面这种纪录本身必须建立在被摄体存在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影像具体地传达了物理现实的准确信息,直接诉诸于人的感官,就象生活中感知的那样,容易使观众产生“眼见为实”的感觉。因此。这种纪录本性使电影很早就有着主体自觉,并把被摄对象是不是客观真实,拍摄主体的介入与否作为纪实影片和故事影片的分水岭。以巴赞和克拉考尔为代表的电影纪实理论家提出的电影“照相本性论”至今仍然是纪实影片的美学基础。该理论认为:电影“是照相的延伸”,而照相跟未经改动的现实有着明显的近亲性,因此,电影不能像其他艺术那样。“在物像及其复制品之间有一个人存在”,而应该是“物质现实的复原”。也就是说拍摄主体对于拍摄对象只有选择的权力而没有编造建构和干涉的权力,保持其客观性,真实地纪录生活现实,对于纪实影片来说,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这对于一脉相承的电视新闻来说也是毫无疑义的。

传统新闻理论规定真实性的常见表述是:新闻所报道的事实确有其人其事,不是虚构臆造的,即新闻源于“客观世界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客观事实。它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不难看出这一表述在报道对象的真实性层面只界定了哲学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而虚置了主体。但在实践中,肩负着事实选择责任的媒体却是实际的执行主体,这就无形中将媒体这个实际主体等同于“人们”这一宽泛主体。此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是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使客观达到主观的目的要求的。是“人们”改造着客观世界。于是。在主体认同错位的情况下,对于新闻媒体能不能干涉事实也就只有模棱两可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有了双重属性,成了市场中的利益主体,传统新闻理论的模糊地带造成了新闻职业伦理的空白点,给媒体以大众之名“打造事实、干涉事实”,行谋私利之实开了方便之门。近年来我国盛行的由传媒公开策划、编造、导演,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媒介行为钻的就是这个空子。新闻传播学者将这种“新闻”事件称为“传媒假事件”,意即传媒报道的事实虽然存在,但这种存在却是由传媒自己建构的,是一种暧昧的真实,并不是新闻真实性真正意义上的对象真实。

“传媒假事件”的泛滥始作俑者是都市类报纸,而电视新闻则成了最强有力的后继者。因为我国的电视新闻和纪录片不是在纪实理论而是在报刊新闻理论和“形象化的政论”观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长期忽视媒介纪录本性。此外电视生动的画面天生有利于展示行动,其家用媒体和类似人际传播的特点有利于培养观众的亲近感,本来就是“假事件”十分衷情的媒介。对于电视新闻来说,“传媒假事件”不仅能够低成本批量生产独家新闻,并且与事件的发生同步记录现场画面也成为举手之劳,而在现实的偶发事件采访中这往往难以做到,于是电视新闻自愿地出卖了自己的媒介纪录本性,成为“传媒假事件”的多发地带。刻意制造报道热点已经成为一种招徕观众的手段。混淆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违背电视记录本性,由电视台发起或中途介入导演摆布事件的手段却并不让人陌生,甚至已经渗透到了主流媒体的品牌新闻节目中。例如湖南卫视《晚间新闻》包装推出藏族流浪歌手;中央电视台组织并追踪报道《我的长征》;《南京零距离》定期组织进社区活动并报道等等。这些报道都是由电视台建构某种事实进行报道,而不像新闻策划只是选择安排采访报道的方式、方法,以更好地表现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

无论是遵循新闻职业规范还是维护电视记录本性的尊严都应该对“传媒假事件”现象进行批判。因其拍摄的对象不再是“未经改动的物质现实”,纪录的意义值得怀疑;此外传媒大肆报道自己建构的事实,会遮蔽人们了解真实世界的视野,损害新闻的整体真实,最终使新闻媒介的功能与可信度受到严重的伤害。

第二、内容真实,指新闻报道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等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对于电视新闻来说,除了声音、文字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外,还要求画面真实精确,并与声音、文字提供的信息相符,即摄影机与声音文字所指称的对象是一种共时空的存在。因此,在所有内容要素的真实中,时空真实是最具有电视特色的新闻真实性要求。

电视新闻报道除了现场直播和记者在场的突发新闻外,大量的新闻都是事过境迁的“过去时”报道,包括时空要素在内的新闻真实性要求其只能用采访播音等声音语言追述,而画面只能借助图表、照片、实物、空镜头等,绝不能进行事件的重演补拍。但近年来,我国的电视新闻中“情景再现”却成了“时髦”的手段。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到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凤凰大视野”、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等一些有影响的新闻节目都出现了“情景再现”的影子。

“情景再现”或称“真实再现”其实就是请当事人或其他人重演事件进行补拍,十年前在电视新闻理论的探讨中已经对“补拍”进行过批判,这两年“重出江湖”且愈演愈烈,明显是受到了电视纪录片再现手法风行的影响。对于纪录片能否重演拍摄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历来争论不休。我国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真实再现”是对电视语言的丰富和补充,可以使纪录片更好看,并且没有突破纪录片最后的防线――非虚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观点颇受推崇。这

是不是意味着电视新闻也能够如此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电视新闻和纪录片虽同属纪实类影片,但两者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新闻影片刚出现时就开始分野,新闻影片朝着以最快的速度报告最新鲜和值得关注的事实方向不懈努力,其意在“事实”,并讲求时效,力求简洁;而纪录片意在人文历史价值,不追求时效和简练,更注重情节。两者的目的、功能各不相同。新闻肩负着“社会雷达”的功能,因此,在电视新闻中,任何一条消息的传播,都是处在具体的时间与空间定位之中,必须遵守“新闻中每一个具体事实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定。为满足观众“眼见为实”的心理要求,承担了证实功能的新闻画面自然也来不得半点虚假,而“再现”的“非虚构”并不等同于“真实”。因为“真实永远不会是一般人理解的那个排除了人的主观主义倾向的真实。世界上任何事物,包括艺术家们推崇的真实,一旦离开了人的主体性。就失去了意义。”。根据当事人复述或其他报道来组织重演再现的画面真实性有多少令人怀疑。

从哲学上来说,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三者不可分割,都是客观实在的。如果试图将人物行为、事件发展从本来的时间或空间中分离出来,那么“此在”也就不成其为“此在”了,因此,任何新闻事件都是不可再生和还原的信息资源,“情景再现”是一种历史和现实在时空上的错位。摄像机纪录的只是人们重演历史事件的过程,而不是事件本身。担任演员的人不管是不是当事人,都已经脱离了当下的时空,而进入了假定的历史的时空中,摄影机和被摄体在时空上不同步却正是故事片的摄制立场。正因为如此1994年播出的《9・18大案侦破纪实》虽然把事件原汁原味搬上屏幕,拍摄手法采取新闻采访式的追踪拍摄,连演员也是真实人物自己演自己,但决不宣称自己是“新闻专题片”而称“电视连续剧”。前些年兴起的完全用再现手段重演真实事件的电视节目也正式放弃了“故事化新闻节目”“新闻演绎”的称谓,而成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电视栏目剧,这种确认正是对其时空假定性的一种承认,也还了电视新闻一个清白。纪录片在这方面已经遭遇了尴尬,现在就连主张纪录片可以再现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有的纪录片为迎合受众,品味受到质疑。它把再现的趣味功能强化了,却忽略了再现的还原功能”。

正因为“再现”挑战了新闻的真实性,美国三大电视网早在1989年就对各自晚间黄金时段的名牌新闻节目不用这种手段专门承诺,其中NBC新闻部还宣布所有节目均不采用“重演”方式。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规范》和《广播电视新闻主任协会工作守则》也都对此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看来,我们不仅要批判在电视新闻中跟风滥用“再现”手段,而且还亟待对这一手段在电视纪实类节目中的使用进行规范,划清使用和不使用这种手段的节目界限,使电视新闻工作者有明确的行为准则,观众有清晰的节目期待,从而更好地维护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第三、叙事真实。新闻是“重构事件真相”,片断的选择与组织是重构的基本方式,新闻的内容和意义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产生。叙事真实指的是报道中所选片段的轻重缓急的权重性、建构报道的逻辑性应该和客观事实相符,即这种重构应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从事物的联系中去把握,而不是在重构中歪曲了事实。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新闻虽然是经过报道者涵化的建构,但仍然是建立在主观达之客观的基础之上,是能够达到叙事真实的,认为新闻只是“符号真实”而随意建构、扭曲事实,其理论源头实质是不可知论。事实上,叙事和真实性之间本身有着连续性和形式上的共通性。“叙事不只是一种可能成功描述事件的方式;它的结构内在于事件本身之中。一种叙事性记述远非它所牵涉的事件的形式变形,而是它们的基本特征中某一种的拓展。”。反映客观现实的新闻更应当循着事实的现实逻辑组织叙事,不可无视现实逻辑,更不可背离它。

其次,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强调叙事真实具有特别的意义。文字传播中,新闻虽然经过了记者编辑的涵化,但在读者而言,仍需经过读解在想象中“重构”,具有更多的理性成分。而电视借助声像符号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同步记录报道,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眼见为实”的思维逻辑,往往使观众将“新闻”等同于“事实”,更趋向于感官直觉,往往导致叙事失实不被觉察。但是,和其他新闻叙事一样,电视新闻叙事也是一种压缩性操作,并且由于多种符号传播,重构的过程更复杂,在片段的真实和人工的组合中确实存在叙事失实的可能。新闻叙事框架理论认为,新闻报道本身有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受众喜好或某一利益集团的潜意识,这种迎合可能导致媒体选择事实主观,捕风捉影、牵强拼凑,扭曲事实的真相。在我国长期存在为了迎合官方宣传而浓缩抽取事实、歪曲因果等现象,而随着市场化的步伐,为了迎合广告商或赞助部门,或者为了收视率迎合观众,煽情化、娱乐化新闻的叙事失实正表现得日益突出,最常见的就是拍摄和编辑时利用特写等镜头语言夸大煽情性的片段。用剪辑手段改变事实逻辑等。

在现实中事实的片段有的是主要事实片段,有的是次要甚或装饰性片段。主要事实片段事关全局,决定新闻价值的大小,没有它构不成新闻事件的真实报道,次要或装饰性事实片段则补充丰满了报道,使新闻有趣生动。如果改变这种主次结构新闻就可能扭曲失真。但装饰性事实片段在审美价值上往往会超过主要事实片段,在感官消费时代,电视为了迎合观众,有时难以抵挡夸大装饰性细节乃至掩盖主体事实的诱惑,结果导致过于追求画面煽情,强调情节和冲突,而逃避事物复杂的一面。忽略或低调处理缺乏视觉吸引力的要素,电视新闻在追求视觉刺激中成了一面“哈哈镜”。例如报道一起汽车和满载残障儿童的校车相撞的事件,事情并不严重,没有人受伤,但在救护车灯的闪烁和刺耳的警笛声中,受到惊吓睁大双眼的孩子的特写反复出现,并被安排在开头,而没有人受伤的信息放在最后一句带过,结果出色的视觉冲击让编辑把这条新闻放在了几乎是头条的位置。

在编辑过程中,电视新闻同样可能歪曲事实,主观臆断地解读新闻事件,便得新闻事件本身的内征逻辑力量遭异化,例如重排事实片段导致因果颠倒,对同期声断章取义,偷换记者问话画面和内容等等。这一切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都是致命的。湖南某市就曾经发生过“腰斩”政协委员讲话的事件,巧妙的“腰斩”和组合,使反对提高水价的讲话变成了赞成提价。然种种叙事失实对于观众来说难以即时发现,但长此以往,丧失了自身风骨和品格的电视新闻只会让受众形成逆反心理,最终失去市场。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5-0044-02

现场报道在目前电视新闻类节目中越来越多。无论在央视还是在各省台乃至市县台的新闻节目中,每天都可以看到记者出镜所作的各类现场报道。甚至可以说现场报道是目前电视新闻传播的一种最佳形式,它正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流[1]。毫无疑问,新闻真实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力所在,本文拟就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真实性作粗浅的分析。

一、电视现场报道的界定和特征

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的基本特征:记者出图像、(记者身临现场进入画面);现在进行时(新闻事件正处于发生、发展之中);完整同期声(有现场声音)[2]。报道形式有现场录像报道、现场直播。现场报道有时效性强、可信性强、现场感强和信息量大,等等特点。

现场报道要求电视记者必须具有相当深厚的功力。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能迅速抓住事件的本质与核心,即席形成一套现场报道的构思;要有巧舌如簧的口头表达力,能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地向观众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和发生、发展情况;要善于应对,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能使采访者吐露真言;要有渊博的知识积累,反应敏捷,很强的应变能力和把握现场的能力;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特别要与摄像师配合默契,善于用镜头语言把现场的环境、氛围、细节,以及现场各方面的反映和有特色的音响效果等等,都直接展现到观众面前[3]。以泸西电视台曾报道过的一则新闻《铺筑山区致富路》为例――

现场主持人:

“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高寒山区三塘乡俱久公路的施工现场,在我身后,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的村民正在修建他们的进村道路,这条公路建成后,俱久村‘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主体部分:

三塘乡俱久村委会有着600来户人家、2539口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乡村道路多年来一直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修通水泥路成了村民们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同期声:村民李绍本:“路都进不来,来的车(都是)进都不敢进来,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农副产品也出不去,生产资料也进不来,就是落后了。”乡党委、政府“想群众之所想”,多方筹措资金170万元,村民自筹10万元,于2008年5月,开工建设三塘至俱久村年久失修的进村道路。据悉,这段公路全长4.2公里、宽6.5米,预计今年11月完工。在公路施工现场,记者随处可见筑路村民们挥汗如雨,一派忙碌景象,热情高涨的村民正为发展山区经济创造有利条件。位于三塘乡东部的大孔照普村,海拔2160千米,流传着“遍山都是宝,无路就是草”的是顺口溜,多年来,晴通雨阻的道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多渠道筹措资金,投资80多万元,投工投劳6万个,修通了长2.3公里,宽6.5米,厚18厘米的进村水泥路,改善了道路交通环境,让老百姓真正走上了致富路。同期声:村民李绍本:“(路)修好后,好走了,现在基本上天天都有车进来。大车、小车、养的猪都能‘坐’小轿车了,小车直接就可以开到猪圈门前,养的猪都好卖得多了。”

据了解,从2005年至今短短3年时间,三塘乡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发动群众走自力更生与多方支持的路子,总投资400多万元,共修建村间道路31.8公里,全乡8个村委会道路硬化效率达62.5%,通路率达100%,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创造了山区修路史上的奇迹。同期声:村民李红英:“我们山区,(目前)到处是水泥路,村村寨寨(都是),我们三塘乡基本上到处都通水泥路了,方便得多了。”现场主持人:“如今的三塘乡,一条条康庄大道正向远方延伸!村村通水泥路领跑全乡经济快速发展!”

这则新闻中,记者能把现场最真实、最精彩、最有说服力、最鲜活生动的形象呈现给群众,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二、新闻真实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力所在

电视新闻具有新闻性、知识性、艺术性,是有声音的报纸、有文字图像的广播,列宁曾将苏联电影定义为“政治性强的形象化政论”。

现场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报道对象的客观反映,现场真实性就是要把所发生的新闻事实,不加修饰、原原本本地展示在受众面前,充分发挥现场真实性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把报道做得生动、鲜活、真实、可信。近一个时期,一些电视媒体的电视新闻,尤其是纪实性很强的现场报道节目频频使用“再现”镜头。例如:抓获受贿者后,电视记者通过犯人或见证人的口述,人为地再现案件中行贿受贿的细节;人为地再现犯人密谋犯罪的过程……[4]众所周知,新闻与电视剧有不同表现方式,新闻之道在于求真,离开了真实,新闻便无价值可言,对电视新闻而言,其真实性包括: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

由此可见,现场报道新闻的真实,是严格的事实的真实,无疑要完全忠于生活的真实,它不允许像艺术作品那样塑造典型、合理想象、推理,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记者的语言和道听途说的事情用虚假的画面显现出来,当然新闻也不是原始生活真实的翻版,而是在绝对忠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取舍,提炼主题,加强新闻表现力,便于新闻受众了解真实的生活,但新闻加工的幅度应严格遵循新闻原有的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

三、现场感与参与感带来真实感

电视新闻现场感是电视新闻真实性的体现,也是电视新闻的魅力所在。除了现场感之外,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还能带给观众另一种鲜明的心理状态――参与感。在人际传播中,参与感是人与人直接交流中的心理状态。当电视把画面与声音一齐诉诸观众的感官时,参与已成为普遍的收视心理需要和衡量传播效果的公共标准。而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参与感已成为决定现场报道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云南电视台有一档民生新闻栏目《都市条形码》,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记者总是能拍摄到新闻现场的镜头,这说明记者在第一时间已经到达了现场。《都市条形码》主持人总是能够深入案件本身给观众带来一种知识的解读性,一种能够深入其中又能够置身事外的独特关注和客观评析。采用在现场完成报道,这一点对栏目的风格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开播以来,创下了昆明地区栏目收视率的最高点。记者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给一双双关注的眼睛带来过最及时的新闻现场,共同亲历新闻、感觉发生、关注细节,创造了收视率最高的奇迹[5]。

四、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有助于其现场真实性的表现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版符号,只有声画的真实,传播的信息才是准确的。在这一前提下,新闻现场报道才能在受众中产生真实感。从而使电视新闻真实性与真实感统一,事实真实和表现手法真实统一。那种靠扮演、重拍等事后通过导演的“再现”镜头,制造出来的“真实”一旦被观众敏锐的目光察觉其中破绽,便会疑惑顿生,假作真时真亦假。图像的真实性既然受到怀疑,那么新闻的真实当然也无从谈起,这种没有新闻真实性的手法,也就没有了真实感,更谈为上新闻的报道力度了。

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有助于其现场报道真实性表现,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由于电视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出现了记者拿着话筒到处伸的现象,新闻中各类人物也不管有无必要,都请其出画面大讲一通,使电视新闻屏幕充斥着大量水分,降低了一档新闻的整体质量,倒了观众的胃口,所以现场报道时选好采访对象是决定同期声应用成败的关键。

五、第一现场升腾新闻现场报道主题

现场报道是在新闻事件正在发生、进行时同步采录播出的,新闻未经加工,更加原汁原味,因此,在客观、真实方面更胜一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因为记者出画面,就好似把观众带到了新闻现场;记者在现场的报道,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很小,因此观众对自己目睹的和听记者在现场报道的信息,都比较相信,没有隔阂。再有,记者以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报道的新闻,没有经过转述,因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大大增强了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用事实说话,节目凸显的是事件的情节和人物,紧紧“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

所谓第一现场就是指通过记者的镜头、现场目击者的表述以及对新闻事件恰当的描述,让观众体验到仿佛就在现场的感觉,感受到目击者在现场所感觉到的氛围[6]。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应当成为一种有灵有肉的东西,成为一种有情有义的东西,成为一种有人有物的东西。新闻应当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讲述人间故事,去传播人类文明,去引导社会进步。它应当是一种有生气、有灵气的活生生的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真实便是其魅力所在。现场报道是新闻生命力所在,精彩所在。它拥有更强大的冲击力,使传播效果最大化,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小化。电视台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样式,它是由记者“采摄合一”向“采摄分离”发展,记者直接“出镜头”――在镜头前采访,电视新闻工作者通过对电视画面、同期声和报道方式的合理选择和巧妙结合,使新闻更具真实性和接近性,更易被广大受众所理解和接受,但是县级电视节目中,这种报道方式还不是很成熟,怎样发挥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和潜力,还需要许多基层电视工作者努力去开拓。

参考文献:

[1] 李磊.浅谈电视新闻的真实性[DB/OL].辽宁电视台-老王论坛,2005-10-10.

[2] 森茂芳.电视编导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3] 郑祖武.电视新闻报道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4] 陈力丹.让叙述话语视觉化――评新闻频道《法制在线》的“第一现场”[J].广播电视事业,2004(10).

[5] 朱朱.《都市现场》新闻与你零距离[N].云南广播电视报,2005-11-17.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第9篇

1逻辑结构叙述层面

电视新闻的形成过程,是集采访、录像、写作及后期合成等诸多工序的加工过程。即为加工,必然含有众多参与者的人为因素。内容的取舍、图像的选择、主次内容的编排、采访人物的出场顺序和时间比例等诸多因素都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影响。逻辑把握。任何事务都有它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把握新闻事件内在逻辑与外在表现的一致性,就是维护新闻的原始状态和本真面目。防止新闻内容的主次颠倒,是把握新闻逻辑的第一要务。接待外国(地)领导人来访的报道,客人应是新闻的主体,但报道中却把大量的镜头给了自家的领导人,客人仅仅“晃了几下”,内容也是用大量的篇幅述说本地的资源优势、经济状况、发展远景什么的,使新闻“跑了题”。“跑了题”的新闻自然削弱了真实度。逻辑关系的另一个环节是时空不能颠倒。应尽量避免采访人员与后期制作人员由于分工作业造成的时空错位、因果颠倒等失实现象。诸如采拍人员并未按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进程拍摄画面,而后期制作却以拍摄顺序运用了素材,进而出现了庄稼黄了又绿、路面修好又刨开等错乱现象。第三是处理好事件的内在关系。灾害发生,光报灾情,或大量报道灾情,救灾、赈灾报道分份量过少,不妥,而只报救灾,灾情报的不充分也会使新闻缺乏完整性。新闻事件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完整性,缺失哪一方面都会造成新闻的不准确,乃至失真。结构把握。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表现形式,新闻也不例外,每条新闻必有其最适合它自身的表现形态,即外在结构。而电视新闻的结构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因此,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每条新闻的性质、内容决定其表达方式及其结构。而如今却普遍流行一种省力、省事,又简约易作的结构模式。即,新闻主旨——典型事例(具体单位或个人)——一段采访——一组数字。如,XX县农民以养殖獭兔发家(新闻主旨),然后即出一户养兔户(典型事例),随后采访户主人,末了出一组数字:全县养獭兔人家XX万户,平均每户年增加收入X万元。应当说,这种结构不失为一种比较科学的结构方式,节省篇幅,点面结合,足以说明问题。但是,倘形成了固定模式则为不妥。几乎所有类似的新闻一律套用这样的结构,便有以点代面之嫌。比如,XX地方消防部门挨家挨户排查商场商店火灾隐患(新闻主旨),随后具体检查一户(典型),采访消防部门负责人,最后一组数字,查除火灾隐患XX处,查封防火设施不合格商户XX家。结果不出一周,一家大型商场起火,经查,上次“排查”根本没查过那家,那次查火情的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可想而知。

2图像叙述层面

按常理说,图像应是电视新闻真实性的有力“佐证”。人们习惯的思维定势大都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而,当假电视新闻频出,人们知道了图像亦可出假后,不可能不对电视图像的真实性产生不同程度的质疑。电视新闻图像出问题,除了有意造假、故意摆拍外,在录像、制作过程中有些环节处理不当,同样影响电视新闻的真实度。数量把握。许多电视新闻因图像拍摄量不足,给后期制作带来困难。一是数量少,不够用,频频出现重复镜头,特别是会议报道,场景单一,变化少,重复画面一经出现,观众即会发觉。二是有质量的、能有效表达内容的画面少,使得新闻缺乏有力度的“佐证”。空镜头过多,亦影响新闻的真实度。三是补拍镜头“穿帮”,出现同一场景被采访人服饰前后不一致等情形。所以,采拍新闻时不管何种情形,画面一定要多拍,拍足拍够,以备“宽拍窄用”。资料图像运用的把握。一是必须选用被采访对象自身的资料,不可替用。不能“打马虎眼”。二是必须在屏角处注明“资料”字样,不可与新采回的现场图像“鱼目混珠”。三是正常情况下,资料图片数量的比例不得超出新拍图像的数量。录像镜头审美的把握。电视新闻的拍摄画面当然也要讲究用光、构图、拍摄角度等审美元素。但新闻的现场感应是最美的审美要素。就是说,电视新闻的镜头画面要讲究美,但不可过于苛求画面的艺术完美。实践证明,充分的现场感、真实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才是最美的新闻画面。拍摄电视新闻图像不同于拍风光片、艺术片、电视剧,过于追求完美,有时会坐失良机,有时会产生“穿帮”之嫌,进而有损电视新闻的真实度。

电视新闻真实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事件时空真实;电视新闻真实性;重要体现

所谓新闻真实是过程性真实,系指新闻真实只能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得到实现。这种过程性包含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指宏观的过程性,主要是指新闻真实实现于完整的传受过程中,甚至实现于一定的历史过程中;二是指微观的过程性,主要是指新闻真实实现于新闻传播本位主体的报道过程中。新闻真实包括了新闻传播过程的整个阶段,其中包括宏观意义上的事件真实、主题真实以及再现真实的环节。“再现真实”是新闻真实性的核心环节,依据新闻文本的信息真实还原新闻事实的本真面目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进入报道过程的新闻而言,其内容的真实体现为与新闻事实的符合程度,即新闻报道所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等每一个具体事实(元素)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一、“新闻事实”是进入符号再现、反映过程中的事实

作为认识客体的“新闻事实”是经由参与到新闻报道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记者、编辑)建构的产物。新闻业是公共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选择什么作为新闻,又如何去报道这些新闻,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架构下进行的,“因为社会态度和职业规范对新闻工作者产生社会化的影响,所以新闻工作者必然会采访、选择并传播那些被认为是具有趣味性或重要性的事件”。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本源事实的某一方面、某一角度的选择以及对新闻符号表现手段或呈现方式的选择,都会受主体个人认知水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新闻是“重构事件真相”的过程,新闻事实是经由传播主体选择后重构事件真相的叙述性传播,片段或微观事实的选择与组织是重构的基本方式,新闻的内容和意义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产生。“再现真实”是有关新闻真实性的核心环节,亦是本文探讨的重点问题。对于电视新闻来说,除了声音、文字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外,还要求画面真实精确,并与声音、文字提供的信息相符,即摄影机与声音文字对称的对象是一种共时空的存在。因此,在所有内容要素的真实中,时空真实是最具有电视特色的新闻真实性要求。在电视新闻的叙事过程中,叙述手法与构建新闻事实之间的关系体现为能指画面与所指主题的结合,这种方式决定了电视新闻工作的组织构成。在上述的这种常规化的再现过程当中,电视新闻试图提供一种现时性的叙事方式,诉诸观众的视听感觉,令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叙事真实要求新闻不仅在报道的内容上与指称的客观存在相符,而且在选择微观事实轻重缓急的权重性、前因后果的逻辑性方面也应与客观事实相符。简言之,这种重构应从事实的总和及事物的联系中去把握,而不是在重构中造成叙事的过程歪曲。

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这对于一脉相承的电视新闻来说也是毫无疑义的。传统新闻理论规定真实性的常见表述是:新闻所报道的事实确有其人其事,不是虚构臆造的,即新闻源于“客观世界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客观事实。它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不难看出这一表述在报道对象的真实性层面只界定了哲学存在论意义上的真实,而虚置了主体。但在实践中,肩负着事实选择责任的媒体却是实际的执行主体,这就无形中将媒体这个实际主体等同于“人们”这一宽泛主体。此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是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使客观达到主观的目的要求的。是“人们”改造着客观世界。于是,在主体认同错位的情况下,对于新闻媒体能不能干涉事实也就只有模棱两可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有了双重属性,成了市场中的利益主体,传统新闻理论的模糊地带造成了新闻职业伦理的空白点,给媒体以大众之名“打造事实、干涉事实”,行谋私利之实开了方便之门。近年来我国盛行的由传媒公开策划、编造、导演,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媒介行为钻的就是这个空子。新闻传播学者将这种“新闻”事件称为“传媒假事件”,意即传媒报道的事实虽然存在,但这种存在却是由传媒自己建构的,是一种暧昧的真实,并不是新闻真实性真正意义上的对象真实。

二、警惕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的隐性失实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强调叙事真实具有特别的意义。在文字传播中,新闻虽然经过记者、编辑的涵化,但对读者而言,仍需经过读解并在想象中“重构”,具有更多的理性成分。电视借助声像符号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同步记录报道,营造出了强烈的现场感,“眼见为实”的思维逻辑往往使观众将“新闻”等同于“事实”,更趋向于感官直觉,致使叙事隐形失实不易被觉察。然而,电视新闻叙事同样是一种压缩但操作,由于多种符号传播,包括文字稿、同期声、镜头、特技和画面选择组合等更多环节的重构过程比报纸和广播更复杂,有限的时间注定了电视新闻展现给观众的仅仅是事件中一个个片段的真实和人工的组合。在现实中事实的片段有的是主观事实片段.有的是次要甚至装饰性片段。毫无疑问,主要事实片段事关全局,决定了新闻价值的大小,没有它就构不成新闻报道;次要或装饰性事实片段充当补充、

丰满报道的角色,如果改变这种主次结构,那新闻就可能被扭曲失真。但在现实中装饰性事实片段在审美价值上往往会超过主要事实,在视觉文化转型、感官消费时代,电视有时难以抵挡夸大装饰性细节乃至掩盖主体事实的诱惑,结果导致过于追求画面煽情,强调情节和冲突,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而逃避事物复杂的一面,忽略或低调处理缺乏视觉吸引力的要素,这就可能使电视新闻在追求视觉刺激中变成一面“哈哈镜”。 值得指出的是,因人为干涉被采访对象、记者对现场的掌控不当而造成隐性失实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多发生在上级到下级的考察、参观新闻报道之中。

本来是习以为常的会议桌,因接待上级铺上新制的桌布,明显的褶皱透露出摆布的痕迹;本是待客的水果,摆在来访的中央领导桌前就显得多余。也许是会议组织者的习惯性思维所致,也许是电视时政记者的习惯动作所致,凡有重要领导下基层,除了房子、院墙、土地是真的外,人群、桌椅、果食等人、物的时空关系都会因座谈会的需要而被变化,都是时空变动中的假象,以致于造成镜头下的画面大面积、长时间的隐性失实。

参考文献:

[1]蔡勋平.论电视纪实片的真实性[J].新闻爱好者, 2012(12).

上一篇:电视新闻频道论文范文 下一篇:新闻摄影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