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成长指向的教导模式

时间:2022-09-14 12:03:50

人才成长指向的教导模式

按照科学质量观的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解决的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等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记忆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违背了科学质量观的要求,严重影响和阻碍了人才的培养。因此,我国必须下大气力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以传授知识为主为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看作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被动地吸收教师讲授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学虽然使学生记住了知识,但没有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人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力是在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1]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设情境,使学生参与到思维活动、实践创造过程中来。教学过程变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成为组织者、合作者。长期以来,我们关注的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这种赶进度、重结果的教学中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培养人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过程。美式教育在似乎是浪费时间、知识含量很低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美式教育让学生做课题,通过探究性学习,对某个主题作较深入的学习。当学生对一个课题深入研究时,他需要翻阅大量资料,学习相关知识,思考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做实验、写论文,应对质疑和答辩。从而,研究的能力及相关素质得到了培养和锻炼,这是极为宝贵的。”[4]3例如,上“热气球上升原理”一课时,美国教师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热气球,要一周时间,而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把原理教给学生,让他们记住即可,只需20分钟。

我国学校的课堂很难允许学生怀疑课本、教师,向权威挑战,因为那样会偏离标准答案,与应试教育格格不入。长此以往,我们培养的学生没有创新意识、缺乏创新精神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质疑,甚至异想天开。在哈佛大学,课堂发言在学生成绩中占很大比重,其关注的不是学生发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而是重视创新思维形成的过程。钱学森谈道:“加州理工学院的学者、教授们都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他们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提供充分的学术权利和民主氛围,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挑战。”[5]学校要鼓励有奇思妙想的学生,而不管其见解是对还是错,因为求新求异的过程培养了人的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可以灵活地创造教学模式。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采取批判性教学模式。在这方面,美国的批判性阅读很值得借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份教育计划中,从1年级到12年级根本看不到考试达标之类的东西,开篇第一项是“培养批判性阅读能力”。他们认为,所谓“批判性阅读”,就是不仅从阅读中吸收性地学东西,更重要的是从阅读中批判性地学东西。死记硬背、人云亦云,那是末流功夫。批判性阅读是硬功夫,是高段位的阅读行为。[6]5-6又如,美国小学四年级“气象谚语研究”一课,学生不仅要了解天气变化的科学知识,掌握用仪器预测天气的方法,还要利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证实或证伪民间的气象谚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相关活动,如到当地居民中去收集气象谚语、用科学知识在当地的报刊或电台上对证实或证伪了的气象谚语进行解说、选择有争议的气象谚语组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等。这是在培养科学家必备的探索未知的批判性思维。

变仅重书本知识为同时重实践、实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读书轻体力劳动的传统,而应试教育使学生更加专心致志地读书,没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科学实验。中国人教育孩子喜欢教其背诵,美国人则让孩子尽量多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两种教育方式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学生仅读书本知识是很难与真实世界建立起联系的,而在现实世界中才可能发问、思考、激发求知欲,学会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是学生产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础和源泉。因此,学校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问题、社会发展状况,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进而使他们学会交往,学会沟通,掌握一些生产、生活技能,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建立起联系。学校应随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能够经常去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探索自然奥秘,培养科学方法,学会科学创造。钱学森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时,实验室是随时开放的,他经常去做实验,这对他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至关重要,国家应该加大投入,以增加实验种类、丰富实验内容,使实验室成为学生学会创造的园地。

变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学科化”为“基础性”“综合化”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显现出“专业化”“学科化”的特征,过于注重学科的知识体系,并且“难、繁、深、多”,这种课程内容体现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是为选拔服务的,是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原因。基础教育是打基础阶段,而并非专业化学习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还没有确定,他们需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掌握一定技能,特别是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对于其以后专业化发展是最有帮助的。国外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往往宽而广,这样便有更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实现自我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是艰深的知识重要还是培养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方法重要?下面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美国高中没有文理分科,也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只有约1/3的学生高中毕业前专门学过一年物理学,其余常识只在一般科学课程中见过。即使是1938年建校以来已有7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纽约布朗士科学高中,也只要求学生修一年物理课。不过,该校开设的大部分课程中,都有机会让学生拥有独立的研究课题,还有很多与科技相关的科技俱乐部。”[4]84课程内容不仅要浅而宽,而且要综合。钱学森认为,学理工的要懂一点文学艺术,要能进行形象思维、大跨度联想。他曾一边学理工,一边学音乐、绘画,在做航空系研究生时,还经常去听物理、生物及化学课。多元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够产生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强调,学校应实现相邻知识系列的综合、学科之间的综合、课程与社会的综合以及课程与学习者的综合。(五)变“大一统”的教育为“个性化”的教育我国的教育很像一个加工厂,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统一的班级授课、统一的考试,排斥了学生的独特性、自主性、差异性和丰富性。《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性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是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同时,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中小学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特点、特长,正确引导,因材施教。我国要鼓励高中多样化办学,引导部分高中向特色学校的方向发展;加快高考制度改革,采用多元录取标准,以适应特色化办学和个性化教育;鼓励开设各种选修课,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必修课可适当减少,选修课可尽量增加;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

作者:张旺

上一篇:中学科学开放性实验教导探索 下一篇:国内教导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