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创新和传统的技术对短跑速度的影响

时间:2022-09-13 07:00:39

【前言】比较创新和传统的技术对短跑速度的影响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1 研究对象 选取校田径队男生20名,实验前将学生分为条件相同的两组。A组为实验组,采用创新的专门练习;B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短跑专门练习。 2.2 研究方法――对比实验法 实验前后100m成绩均为手计时,由体育教师计时,实验前后所得全部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

比较创新和传统的技术对短跑速度的影响

[摘要] 通过实验和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创新和传统两种短跑技术专门练习方法对提高短跑速度的影响。根据现代短跑技术特征,该文改革创新了短跑技术专门练习,通过与传统短跑专门练习教学训练效果的对比实验,探讨有利于尽快掌握短跑专项技术和提高专项成绩的短跑专门练习,提醒人们在传统的田径技术教学训练中应树立创新意识,改变大中院校田径技术教学和训练远远落后于不断发展的田径运动实践的状况。

[关键词] 创新短跑技术专门练习 摆动―平动 心理定向训练法

1 问题的提出

短跑技术的专门练习是掌握和提高专项技术和专项成绩的重要教学、训练手段,也是有效发展短跑专项力量的重要练习方法。传统的短跑技术专门练习产生于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曾在我国短跑教学训练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从现代短跑技术发展来看,传统的短跑技术专门练习在动作结构、动作幅度、动作用力特征以及运动心理定向等方面与短跑专项动作存在诸多的差异。现代短跑运动和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髋关节运动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环节。新的短跑技术理论突破了我国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突破了后蹬是人体前进动力观点的束缚。对短跑专项技术特征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探讨,更重要的在于把新的理论运用到训练实践中去,以先进的短跑技术来指导短跑教学训练实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校田径队男生20名,实验前将学生分为条件相同的两组。A组为实验组,采用创新的专门练习;B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短跑专门练习。

2.2 研究方法――对比实验法

实验前后100m成绩均为手计时,由体育教师计时,实验前后所得全部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统计学处理。

2.3 实验设计与方法

2.3.1 实验组(A组)采用改革的3种专门练习

(1)半高抬腿小步跑:主要强调足踝着地的动作与速度,在传统小步跑动作的基础上,要求摆动腿摆的高度与重心水平线约成30°~40°,要求受试者在练习中,心理定向于摆动腿屈髋前摆和快速伸髋下压大腿,加快脚着地的速度。

(2)下压式高抬腿跑:主要强调伸髋的动作与速度,练习中要求受试者心理定向于摆动腿上摆结束后快速伸髋,加快大腿下摆速度。

(3)“扒地式”车轮跑:主要强调折叠前摆与伸髋扒地动作的协调性与有效性(动作速度与动作方向),要求受试者在练习中,心理定向于摆动腿摆到最高点快速伸髋下压,同时伸小腿鞭打扒地,支撑腿屈髋前摆。

2.3.2 对照组(B组)采用传统的短跑专门练习

(1)小步跑:大腿前摆与下压的幅度小,心理定向于前脚掌的着地。

(2)高抬腿跑:强调抬腿的幅度与速度,忽视下压扒地的幅度与速度。

(3)后蹬跑:受试者心理定向于后蹬的速度与力量。

在教学训练过程中,除短跑专门练习内容不同外,准备活动及所完成各练习的时间、次数、组数完全一致。每次课练习内容的安排顺序是在准备活动结束后做各种跑的专门练习,然后完成短跑教学任务。每周3次课,每次课时间为100min,实验时间为14周。

3 结果与讨论

3.1 实验前后100m跑成绩变化分析

实验后受试者的100m跑成绩均有明显提高(见表1、2)。A组受试者接受创新短跑专门练习并结合专项心理定向训练后,100m跑成绩提高了0.63s;B组受试者接受传统短跑专门练习及练习要求训练后,100m跑成绩提高了0.32s。A、B组受试者100m跑成绩提高的幅度差异显著。实验前两组100m跑成绩无显著差异,在两组分别接受不同的专门练习训练后,A、B两组成绩提高幅度有显著差异,A组优于B组。这表明,两组所采用的专门练习在提高专项成绩的训练效果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3.2 对3种主要短跑专门练习教学训练效果的分析

3.2.1 3种主要短跑专门练习作用的比较分析

现代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因此,在短跑教学训练中,应以发展大腿摆动和伸髋能力及摆动式着地能力为技术教学训练的依据,设计和选择短跑专项、短跑技术专门练习。短跑的专门练习是指能有效地促进专项技术以及发展专项动作速度的专门性练习。在训练实践中,所选择的专门练习在动作幅度、动作速度、用力特性、肌肉工作方式以及运动心理定向等特征方面,是否接近、符合或超过专项比赛中的动作要求,这是决定专门练习教学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

3.2.1.1 小步跑与半高抬腿小步跑

传统短跑专门练习中的小步跑主要是体会脚着地技术动作,发展步频,提高跑的运动协调能力等。练习中主要是足踝和小腿活动,髋关节的屈伸运动幅度小,股后肌群的肌肉参与工作少。小步跑练习在促进初学者体会脚着地部位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在掌握短跑技术方面的作用不明显。实验组采用的半高抬腿小步跑要求抬大腿较高,摆动腿摆的高度与重心水平线约成30°~40°,脚下落时快速伸髋,主要是体会和掌握主动“扒地”式着地技术。途中跑中,摆动腿着地速度与大腿快速下压伸髋的速度是紧密联系的,即摆动腿伸髋与后摆的速度决定着脚着地速度。半高抬腿小步跑练习主要是通过伸髋下压促进脚快速着地,积极伸髋是股后肌群参与工作的结果,这在动作幅度、肌肉工作方式等方面较接近跑的专项动作。

3.2.1.2 上摆式高抬腿跑与下压式高抬腿跑

传统上摆式高抬腿跑练习要求摆动腿快速上摆,而对摆动腿快速下压强调不够,其作用主要是改善屈大腿上摆能力,对促进身体重心前移的作用不明显。上摆式高抬腿跑练习与专项跑动作的用力特性、肌肉工作方式不相适应,尤其在伸髋的心理适应性方面缺乏主动性。实验组采用快速伸髋下压大腿的高抬腿跑练习,是在传统上摆式高抬腿跑练习的基础上要求快速下压大腿,此练习主要是发展大腿快速前摆、制动和快速落地的能力,提高途中跑大腿摆压转换速度和快速下压的技术与能力。

3.2.1.3 后蹬跑与“扒地式”车轮跑

后蹬跑练习要求支撑腿后蹬时膝关节充分蹬直,用以掌握后蹬技术,提高腿部后蹬力量和下肢蹬伸能力,这与传统短跑技术理论中强调后蹬是人体跑进动力的来源相一致。后蹬跑练习在用力特性、肌肉工作方式及心理定向方面与短跑专项技术动作特征相差甚远。有关研究认为,后蹬跑膝角变化与途中跑膝角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后蹬跑对支撑腿股后肌群力量的发展极为不利。后蹬跑练习过多可能导致蹬地后向前摆动转换相对较慢,甚至前摆时大小腿折叠不紧,身体重心较低等弊病。实验组采用的“扒地式”车轮跑练习,要求摆动腿高抬,摆至最高点时快速制动,随即摆动腿积极下压的同时伸小腿做“鞭打式扒地”动作,前脚掌积极“扒地”,支撑腿前摆时小腿随惯性与大腿折叠。“扒地式”车轮跑练习主要是用来提高髋部屈伸肌群的摆动力量以及对抗肌和相应肌群的运动协调性,有效地发展股二头肌的力量。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快速、正确地完成“扒地式”车轮跑动作前提下,完成“扒地式”车轮跑的距离与100m跑成绩呈密切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84,p

综上所述,实验组采用的创新短跑专门练习,主要用来掌握以髋为轴的摆动技术,提高伸髋能力和摆动式着地技术与能力,以及发展下肢摆动中主动肌和相应肌群的运动协调性等。对照组采用的传统短跑专门练习主要是发展屈髋和下肢伸膝肌群的能力,在动作幅度、用力特性、肌肉工作方式及运动心理定向等方面与短跑专项技术动作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训练效果方面与实验组存在显著差异。

3.2.2专门练习结合心理结构――定向训练手段的整体功能分析

结构―定向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是结构化和定向化教学的简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结构定向教学的实质就是构建和发展一定的心理结构,实施定向培养。由于心理结构作为主体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而存在,因而心理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行为的变化。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是通过动作练习在脑中构建起相应的动作结构而实现的。在运动技能学习掌握过程中,通过实施合理的运动心理结构定向培养,有利于形成和发展正确完成运动技能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是学习掌握和正确完成运动技能的神经支配和内在调节机制。动作技能定向环节中定向的主导性内容是依据动作技能的要求,确定动作技能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动作程序等。实验组半高抬腿小步跑练习要求受试者心理定向于摆动腿屈髋前摆和快速伸髋下压大腿,加快脚着地;下压式高抬腿跑练习要求受试者心理定向于摆动腿上摆结束后快速伸髋,加快大腿下压摆动速度;“扒地式”车轮跑练习要求受试者心理定向于摆动腿摆到最高点快速伸髋下压,同时伸小腿鞭打扒地,支撑腿屈髋前摆。实验组受试者在完成专门练习时的正确心理定向,确定了正确完成动作的目标及动作程序。在教学训练中,通过反复多次练习,不仅能形成正确的专项动作技能,而且还能培养正确的运动心理结构,又反作用于专项动作技能,不断提高练习效果。而对照组受试者在练习中的心理定向要求,由于不符合现代短跑技术特征,所以教学训练效果不如实验组。实验结果表明,短跑专门练习结合心理结构―定向的训练,可有效促进专门练习的技能向专项技术迁移,提高教学训练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在提高专项成绩和专项技术方面,实验组采用的短跑专门练习与传统短跑专门练习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4.2 半高抬腿跑、下压式高抬腿跑和“扒地式”车轮跑,这3种短跑专门练习,对改进短跑技术和提高短跑专项成绩、伸髋速度及脚积极着地速度有很大的作用。传统的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这3种短跑专门练习,在动作幅度、用力特性、肌肉工作方式及运动心理定向等方面与专项技术动作有一定的差异。

4.3 实验组的专门练习结合了心理结构―定向训练的训练方法,是训练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有利于形成和发展正确技术动作的心理结构和动力定型,促进专门练习动作的运动心理定向接近或符合短跑专项技术动作。

参考文献:

[1] 王保成.对短跑技术和专项力量的再认识[J].田径,1995,(3):14.

[2] [日]伊藤章. 世界一流短跑运动员的疾跑技术[J].田径科技信息,1994,12(5):20.

[3] [美]拉尔夫.曼.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学趋势[J].浙江体育科学,1990,(5):61.

[4] [德]K.维曼.髋股部肌肉对短跑水平加速所起的作用[J].国外体育科技,1990, (1):24~27.

[5] 王志强.对短跑专项力量特点及其部分专门力量练习的分析研究[J].体育科学,1999,(3):50.

[6] 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7] 王保成等.100m跑的速度结构模式及其提高成绩的训练途径研究[J].体育科学, 1994, (5): 36-43.

上一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执法协调机制的探讨 下一篇:Oracle数据库数据跨平台备份与恢复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