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9-13 03:02:29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摘要]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文章从校企全面合作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将质量监控系统从校内延伸到校外,通过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进一步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订单式人才培养 质量监控

[作者简介]米海敏(1979- ),女,河北临城人,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王淑平(1962- ),女,河北安平人,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郭胜(1970- ),男,江苏如皋人,河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8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规划办“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教育实证研究”(项目编号:HB13JY045)和2012年河北省科技厅研究课题“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项目编号:1245765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30-0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的各种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订单式”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一种特色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的质量关系到这种教育培养模式的成功与否,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很多院校都将订单培养作为一项特色工作来抓,很多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也是通过订单培养来实现的。

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成为高职院校订单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校企合作的实质就是能够保证毕业生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订单班”是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是企业提前预约培养的学生所组成的班级,“订单班”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订单单位所需的人才。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发挥其重要的辅助作用。其中,考核评价体系为“订单班”的运作提供了重要的质量保障,考核和质量评价环节是决定人才是否符合市场要求的关键。各个高职院校制定了各种以满足市场要求为中心的质量监控体系,但学校往往只注重校方自身的监控,而忽略了订单企业的重要监控作用,以往陈旧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高职教育的发展。

建立校企合作的质量监控体系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这一体系的亮点主要体现在用人单位直接参与教学和实践环节,双方通过挑选专业技术人员和在校教师,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符合订单单位要求的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在培养过程中共同监控人才培养质量,企业也可为学生提供实训的场所,参与教学指导工作,以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订单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也是院校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教学落后于企业发展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能适应岗位需要,很难达到“零过渡期”。虽然学校开设的课程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相连,但是教师的教学很难适应具体的行业要求,所教内容不一定能够跟上企业的发展;订单单位的工作人员深入学校进行教学的时间以及自身的教学水平也都受到限制。所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学生进入企业后所需的适应期较长。

(二)校企合作不够紧密

目前的校企合作往往局限于领导层之间的合作,甚至只是流于形式的合作,只是停留在书面的订单培养协议上。这样宏观、空洞的合作模式导致一线教师对订单单位具体技能的要求缺乏了解,合作单位也对学校实际教学水平和质量不够了解,特别是不能掌握实践课程的教学情况。在订单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订单单位不能全程监控人才培养的过程,大部分订单单位只能看到培养的大方向,或者仅能从培养几个细微环节进行监督,有的单位甚至一点也不关心或不重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就造成订单企业对订单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管不到位。高职院校也没有通过实施具体环节来拉拢订单企业,双方没有参与到共同的工作中,没有建立较完善的人才质量监控体系。

(三)高职学生对订单培养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校学习期间,很多学生会认为自己已经是订单培养的学生了,就一劳永逸,捧上了铁饭碗,出现学习不主动积极,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现象。在进入企业后,学生在工作中不能立即上手,遇到挫折后常常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而学校与企业也没有对此给予重视,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

(一)校内质量监控

1.设置多元化课程。课程的设置应从订单的需求出发,打破原有的“三段式”模式。学校在调研的基础之上,应与订单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或者座谈会、研讨会,共同制订订单班的培养方案。以河北电大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他们依据订单单位的人才需求,从培养方案的设置入手,整合课程,建立多种模式并存的课程教学模式。他们首先通过市场调研获得数据,在市场调研之后,依据订单幼儿教育机构对岗位人才的需求,分析毕业生的能力、素质、知识结构,并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设立相应课程,培养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按照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原则优化完善课程结构,形成了“1+3”的课程模式,即一个培养方案,三个培养方向。在课程结构体系中以幼儿教育的基础技能课程为基础,以三个特色方向的课程为培养主线。根据订单单位的需求,并结合幼教发展的趋势,通过学生自愿选择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把入学新生分为三个订单班:双语方向、早教方向、蒙氏教育方向。相关订单单位全程参与,与学校共同制定课程标准。

2.加强过程评价。学校要积极推进评价方式改革和评价体系的完善,企业要全面参与教学评价。校企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评价考核,而且要以提高订单学生在以后工作岗位上的实践技能为目的,发展和挖掘学生多个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更多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企业通过挑选内部人才作为导师或指导在校一线教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考核。校企合作的考核体制应该贯穿于整个过程考核,建立订单班过程考核管理档案。

从2008年开始,河北电大订单班的所有职业技能课程全部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企业导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占期末总评的30%~40%,主要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对与工作岗位有关的知识和问题等进行评价。学生的平时作业、课外企业实践、课堂讨论等都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订单企业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适当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理论不再是空洞的说教,真正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60%~70%,主要检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合作,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设计考核方式,大部分课程采用“情境考核法”“合作式考核法”,让学生现场表演或合作完成作业,把过程评价建立在分阶段和分模块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过程性考核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3.加强校企合作。订单单位直接参与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使对订单人才的监管不流于形式。以河北电大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实际进行幼儿教育教学的机会,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学校从学生入学第二学期开始,每周至少安排一次让学生到订单单位观摩教师课堂教学的机会,或聘请订单单位专家做讲座。建立校企网络教学和评价平台也是促进校企合作的重要方法。网络教学和评价平台可以解决订单单位指导人员在参与教学和评价时所遇到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订单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导师在线指导空间,设立校企共建,学校、订单单位、学生共同参与的在线论坛。在课程建设上应该注重合作课程、实践课程的建设,从课程标准、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资源拓展。如开发《亲子教育培训手册》《蒙台梭利教育培训手册》等校企合作资料,让订单单位直接参与到课程资源建设中来。

在实践考核的过程中,学校和订单单位应该共同负责,院校成立专门的联系企业的部门,负责学生的实践学习,订单单位人员可以作为学生的导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实践考核以订单单位考核为主。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幼儿园一线的教学环境,逐渐将所学技能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订单单位的实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多方面了解订单单位,迅速地由一名在校生成功转变为一名幼教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实施淘汰制,对不符合订单要求的学生进行淘汰。淘汰制是为了在订单班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对学习、实习、就业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激励学生发展,优化企业资源。

(二)校外质量监控

1.用人单位的质量反馈。学生到订单单位就业后,用人单位在半年时间内给予学校订单人才质量评价反馈表。反馈内容主要涉及学校在教学、考核评价等各个人才培养环节的质量。根据反馈,校企工作总结和探讨订单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而调整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质量监控系统等环节。同时,学校建立网络在线信息反馈模式,通过建立订单人才输送库,让订单单位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详细评价,把思想素质、敬业精神、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外语水平、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工作成绩等几方面作为评价的内容。

2.学校对学生进行二次培训。高职院校在接收到订单单位人才质量信息反馈之后,根据质量反馈信息,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学校要有专人深入订单单位,调查学生是否满足企业的要求,是否有职业发展所需的各项潜能。对用人单位不满意的一些问题,学校建立毕业生二次培训系统,借助学校的网络优势,建立学生自学和培训课程。学生通过半年的实践之后,了解到自己在工作中所欠缺的能力,通过学校免费的二次培训或者有偿的继续教育培训,增强工作的综合能力。学校要为订单毕业生的自身发展提供更多专业的培训机会,让学生通过培训获得更多个人发展所需的技能,拿到有助于职业提升的相关证书。以河北电大学前教育专业为例,2010年12月,设在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的河北省早期教育学会成立,河北电大成为其首批会员单位之一,这为河北电大对订单毕业生的继续教育提供了机会。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特色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校企深入合作的真正体现,只有校企通力合作、深入合作和全面合作才能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目标。企业全面参与、指导和协作,才能使人才质量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学校对人才的监控和质量跟踪保障系统有利于弥补订单培养过程中的一些漏洞,对订单人才进行免费的二次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为培养订单人才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元.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订单班考评体系的构建[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2(9).

[2]黄臻,宋述鹏.“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23).

[3]魏海群,孙文红.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J].经济视角,2011(4).

[4]武克华,李艳丽.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5]杨志茹,张樨蕊.探索“点对面大订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新局面[J].计算机教育,2009(9).

上一篇:地佐辛注射液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分... 下一篇:试析加强医院财会规范化管理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