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企业资本给予技术创新支持机理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13 12:22:41

探究企业资本给予技术创新支持机理研究论文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更是远胜过原料和厂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方面,技术创新的复杂性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单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技术资源有限,难以独立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意味着新产品开发风险的加大,技术创新网络正是在这种特定的技术创新环境中产生的。技术创新网络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企业家,企业家在技术创新网络中通过各种技术创新合作方式,进行实物与非实物、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形成社会关系网络。企业家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可以利用社会关系网络更加有效地发现机遇,实现机遇。

一、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和内涵

社会资本是一个在社会科学的广阔研究领域中日益流行的概念。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组织学家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用于寻求各自领域中所面临研究命题的答案。目前,社会资本仍处于“伞形概念”的生命周期起步阶段。社会资本可粗略地理解为由社会关系结构形成的善意,它可用来促进某些行动目标的达成(AdlerandKwon,2002)。

有关社会资本的最初研究,是以社会结构中的个人为主体的。后来许多学者发现,社会资本可以在很多层面上进行研究,如个人层次、组织层次、组织间层次以及整个国家层次等(TsaiandGhoshal,1998)。最初把社会资本由个人层次延伸至企业层次的Burt(1992)认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资本……,它是竞争成功的最后决定者。”Koka和Prescott(2002)分析了为什么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可以由个人层次扩展到企业层次:“由于社会资本是社会行为者从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获得的一种资源,企业作为有目的的社会行为者,社会资本的逻辑不可避免地要被一些学者扩展到企业层次”。当社会资本的概念扩展到企业层次之后,管理学领域对其显示了浓厚的兴趣。Leenders和Gabbay主编的《公司社会资本与社会负债》和《组织社会资本》,汇集了战略、人力、营销等领域的学者们从各白视角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成果。NahapietandGhoshal(1998)和TsaiandGhoshal(1998)对于社会结构和企业智力资本及价值创造之问的相_瓦关系提供了详细的讨论。在组织研究中,社会资本的概念正流行开来。

目前占主流的资源学派学者将企业社会资本视为企业的一种资源。Nahapiet和Ghoshal(1997)首次明确地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于、可利用的并源于个体或社会单元所拥有的关系网络中的实际的和潜在的资源。在这个定义中,社会资本由网络和可通过网络而动的资产组成。Leenders(1999)提出,社会资本是根植于关系网络内部、可通过关系网络利用的资产,并将企业社会资本概念定义为:企业拥有的有形或虚拟的资源,它们可通过促进目标达成的社会关系而增加。

二、企业社会资本在技术创新中的功能

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巾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1.获得关键资源

企业社会资本在获取企业所需关键资源(市场、技术、资金、知识等)方面作用十分明显,这些资源还包括政府和政策支持。企业家关系网络是企业家的信息通道,它不仅为企业家提供非正式渠道的信息,而且也成为正式渠道的信息来源。在传统的科层组织结构或计划经济下,正式渠道的信息传递速度慢、效率低,企业家处于信息短缺状态。在市场经济下,由于信息资源本身具有外部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市场对其配置也常处于失灵状态,企业家处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利境地。大量的事实表明,作为制度存在的网络是信息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企业家网络提供的信息相比而言更准确、更快捷、更稳定;企业家借助于外脑完成了从信号到信息的转换,使企业家迅速感知其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可以改变企业家思维方式,融合多人或多个团队的想法产生一个深思熟虑的协调结果。

2.企业社会资本的粘合功能

企业家关系网络基础价值是信誉,企业社会资本的价值实现有赖于信任机制的作用,这种机制使企业将员工、合作伙伴、顾客联系起来,使企业富有了生机。20世纪90年代企业流程再造在全球兴起,IBM、柯达等再造比较成功的公司都表现m共同的文化特征,即都强化了企业内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王安公司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缺乏相互信任与相互合作的精神。相互信任是团队的粘合剂。

3.企业社会资本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

从一般交易发生过程来看,市场交易是要产生发现对象、发现价格、讨价还价、订立契约和执行契约等时间、精力和费用,其中在工作实际中更多是认知分歧带来的信息沟通费用,企业社会资本有可能节省信息收集和寻价费用;网络成员之间的交易也因相互之间的信任,长期合作而节省讨价还价、契约制订和执行费用。

4.促进创新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根本动力。企业间可以在此基础上促进知识的分享与合作,产生新的主意,从而促进企业创新。

三、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

1.企业家与知识的交互作用机理

人们识别更好的机遇的能力与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有关,每个人不同的先前知识产生一个“知识通道”,允许他本人而不是其他人识别这些特定的机遇。在任何时段,仅有这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了解特定的顾客问题、市场特点、创造特殊产品或服务的方法。有三种先前知识影响企业家的认知机遇能力:关于市场的知识、关于如何服务市场的知识和关于顾客问题的知识。Leenders(2001)提出了影响企业家认知机遇的五个主要因素,其中既包含了企业家的自身素质,如企业家对机遇的替觉、先前知识、个人特性等,也包含了企业家所处的外部环境,社会网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由于不同的工作经历、教育及其他途径使得每个企业家具有不同的“知识通道”,某些机遇只能被特定的企业家识别。由于识别这些机遇的企业家很难通过自身来实现这些机遇,就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知识共享,帮助其他企业家识别这些机遇并合作开发。

2.企业家与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机理

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家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彼此相互的信任。这种信任可以降低监督成本,以及当交易环境变化尤其是当创新活动面临着高度不确定性和时间紧迫性时重新谈判的成本,进而降低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成本。这种相互信任还可以提高资源和信息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有助于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家机遇的实现。技术创新网络中除了这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之外,还存在一种自我增强式的学习过程。当企业家把一个初始想法开发成一个新的产品或服务时就是企业家一个基本的学习过程。企业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清了不同技术、产品功能、顾客偏好、市场结构等联系。企业家在使用这些资源的同时也会学习到有关机遇的新信息,可以修正企业家原先对于机遇的认识。每个企业家都很难具有实现技术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技术创新网络中信息和资源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家相互学习的过程。

3.社会资本与知识的交互作用机理

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既存在正式的契约关系,例如共同研发协议、许可协议、供给协议和分销协议等,也存在着非正式的社会关系,我们称之为社会关系的嵌入。技术创新网络由多种行为主体构成,由于每个企业家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搜寻方式不同,企业家可能获得不同的知识,如何使这些知识在技术创新网络中传播,使得每个企业家获得更多的知识?社会资本中的两种嵌入即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发挥了作用。关系嵌入是以双边交易的质量为基础,表现为交易双方重视彼此间的需要和目标,以及在信任、吐露心事或秘密和信息共享上所展示的行为。而结构嵌入是群体间双边共同合约相互连接的拓展,这意味着组织间不仅具有双边关系,而且与第三方保持同样的关系,使得群体间通过与第三方进行间接联系,并形成以系统为特征的关联结构。通过技术创新网络中存在的这两种社会关系嵌入,尤其是结构嵌入,使得知识能够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广泛传播,企业家在技术创新网络中较快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尤其是难以通过市场传递的企业的隐性知识(如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经验等)。

四、结论与启示

技术创新绩效是多维度综合的现象,是多种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每一个要素只能描述这个现象的一个维度,但是却不能孤立地看待,企业家、社会资本和知识三个因素是通过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进行作用的。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精神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信息、知识和资本被有目的地调动起来,企业的创新过程也就在企业社会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的打造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l]Adler,P.S.,Kwon,S.w..SocialCapital:ProspectsforANewConcept[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vv,2002,27(1):17-40.

[2]Tsai,W.,Ghoshal,S..SocialCapitalandValueCreation:TheRoleofIntrafinnNetworksU].AcademyofManagementJoumal,1998,41(4):464-476.

[3]Koka,B.R.,Prescott,J.E..Strategicallianceassocialcapital:Amultidimensionalview[1].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2(23):795-816.

[4]Nahapiet,J.,Ghoshal,S..Socialcapital,intellectualcapital,andtheorgaruzationaladvantage[J].A-cadernyofManagementReview,1998(23):242-266.

[5]Leenders,R.T.A.J.,Gab-bay,S.M.,etal.Corporatesocialcpi-talandthestrategicrnanagernentparadigm:Acontingencyviewon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Workingpa-per,2001.

[6]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

[7]陈劲,张方华,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探究学校经营管理面临的难题论文 下一篇:浅谈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