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定位问题

时间:2022-09-13 03:49:19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定位问题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定位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定位其实质就是找准高职物流管理管理专业的定位在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前进过程中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以及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应位置[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包括办学理念、目标、层次、类型、教学、布局、运作、管理、规模等方面,每个方面都有一定的选择范围与空间。其中办学目标、类型与层次的定位是高职教育定位的基本方向。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育层次定位,区别于中职又不同于本科,决定了其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相比较,在实践能力等方面应该具有明显的优势,与中职生相比较,其综合素质和掌握技能的深度有明显的特点。而这些必须在物流专业的教学建设中得到具体的体现,也就是说,必须特别强调对学生综合“实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学生掌专业综合核心技能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面临就业机会时所拥有的独特优势。

为弄清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我们还要把高职教育与培训及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作比较。高等职业教育指的是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属于学历教育,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法定机构,不是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组织,要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区别开来。

目前,在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普遍着一种误区,即很多高职院校只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条件,片面强调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联系,而忽视了二者的区别。认为在理论教学中过分强调“必需、够用”原则,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未能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用职业技能鉴定大纲取代实训大纲,片面强调职业资格证书,而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层次和就业岗位群

现代社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某一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来说,其职业定位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职业层次,而是一个就业岗位群。

企业物流就业岗位群,存在着原材料采购、储存保管、包装、分拣、配装、分销计划、运输、与接受电子商务购销信息等岗位群。

社会物流就业岗位群,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等岗位群。

正因为存在这么多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群,所以要求我们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合实际情况,在重点针对这些岗位群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专业。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实证探析

3.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性[2]

我们选取了国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高职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对其培养目标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具体如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具备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不同功能类型的物流企业和其它企业物流管理的业务流程,掌握相关基本操作技能,适应物流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现代物流技术、具有现代物流经营与管理能力、能从事物流策划、设计、业务操作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具有仓储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物流设备管理、运输管理的能力,能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生产制造业企业一线的高等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为主;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具有现代物流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国际货运、通关实务、口岸物流网络管理等相关业务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事运输组织与管理、仓储与配送、物流企业管理、国际物流业务、物流服务营销等职业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掌握物流管理专业高等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具有能在生产、流通和物流服务业从事仓储管理、理货业务、运输业务、商务处理、报关业务、等方面的职业能力和一定的学习能力,能从事物流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我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由于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学校自身水平和优势不一,定位有区别是正常的。评价一名学生是否是人才,实际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不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最重要的是实质和内涵。

3.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细化(分方向)[3]

物流管理专业涉及面广,就单个院校而言,很难面面俱到,实际的做法是根据社会需求及自身优势,选择其中一些方向进行重点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只有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走一条在物流管理专业下分方向教学模式的路子,才能培养出物流各领域所需求的专门人才。

国外物流课程的设置一般都是基于配送和物流核心要素展开的,典型课程包括物流战略、配送系统设计、运输与仓储规划、操作系统设计等,尤其注重信息技术的影响以及配送信息系统和规划工具的开发与使用。

我国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物流教育体系,已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培养出的物流专业人才知识面狭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定要体现出实用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

近年来许多学校为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对本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进行了分方向教学的改革,这一举措无疑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内涵更加清晰地进行了表达。

本文通过笔者所在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分方向教学的实践过程对分方向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试图摸索出一条使物流专业的教学活动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就业在物流这个宽专业上有较为具体方向的捷径,同时,亦可推动其他相关专业按此模式进行研究。

在经过大量调查基础上,并结合教育部立项推荐的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我们对本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就两个方向进行了细化

我们认为,高职物流教育是对人才进行技能培训和管理的教育,应以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岗位描述、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需施教;着眼于职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以行业和产业为依托,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能力要求而形成课程体系。4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

4.1高职物流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现代化和科学化[4]

物流职业教育应秉持现代物流的思维意识,结合高职教学的具体要求定位于:知识和技能相结合,以技能培养为主。侧重对学生包括自学能力、沟通的能力、社会适应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应地,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将围绕这样的思想和理念做出调整。

在现实中要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思路是物流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学习领域是为职业院校的教学而进行教学论加工的行动领域,是指向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的主题单元,由目标表述、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构成。对学习领域的开发,我们紫琅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了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邀请当地主要物流企业项目经理,举办了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通过对物流管理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弄清楚物流管理包含的工作项目,以及完成这些项目需要哪些步骤、方法,所需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等。在工作任务分析会的基础上,充分依据企业对物流工作及人才的要求,我们确定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从物流工作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即按照采购运输仓储配送客户管理等物流工作流程构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新开发的学习领域由一个或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每个学习情境包含多个不同工作任务,通过多个不同工作任务的训练,把该学习领域的所有知识点都涵盖进去。

4.2高职物流教育教学内容的实用化和综合化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的操作型劳动者,物流教育教学内容必须贴近企业实际,让学生掌握在实际操作中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解决物流管理专业学习与企业实际脱钩的矛盾。

一是推进“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三年制的高职教育中,安排一年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到物流企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二是课程设置凸现自己的定位特色。以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们根据企业专家访谈与实地调研分析职业标准专家访谈会典型工作任务过程分析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根据基本素质、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职业关键能力来设置相应的课程。

基本素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实习实训环节(社会实践顶岗实习)。

专业核心能力:

(1)物流业务分析管理能力课程有港口物流实务、国际货运实务、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物流综合实训。

(2)物流系统运作能力课程有:物流配送中心操作实务、仓储管理实务、国际物流实务。

(3)物流信息组织和开发能力课程有: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

(4)物流软硬件操作能力课程有:国际货运实务、物流设施设备、企业物流综合实训。

(5)实习实训环节:物流实务实习、企业物流综合实训、货代实习、物流设施设备操作实习、物流师技能实训。

专业拓展能力课程:VB程序设计、物流客户管理、物流营销、物流专业英语。

职业关键能力课程:管理学、公共关系、商务礼仪、演讲与口才。

三是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借鉴先进的物流职业教育理念,推行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制度,即根据接受教育的程度、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确认其所能从事的物流工作。我们的课程体系通过引进行业推行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如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的物流师认证),结合物流岗位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并与行(企)业合作,大力改造传统教学内容,实现“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标准化,学习内容工作化、生活化”。

5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相同造成社会岗位的不同,所要求的岗位能力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在确定高职的培养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区的实际需求,确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尤凤伟.物流人才培养中高职教育的定位[J].学术研究,2006,(8):84.

[2]胡芳.关于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9,(3):46-53.

[3]陆其伟.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9,(8):23-25.

[4]苟建华.浙江省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几点思考[J].物流科技,2008,(3):137-139.

上一篇:国外创业教育 下一篇:数字电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