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12 03:41:34

情感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因为英语本身蕴含的理念和情感,所以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因素。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影响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使学生掌握语言本身,同时也通过语言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使学生能主动把握英语学习的过程,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当下创新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情感因素自然不容忽视。

一、情感的内涵

心理学认为: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著名的外语教学专家H. S Chuman 说过:“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英语教学作为一种优美、生动、活泼、鲜明的语言教学活动,绝不仅仅是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更是一种温馨和谐的情感交流,是一种智慧潜能的开发。教师的情感投入将直接转化为培养和呼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动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英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情感对“教”与“学”的影响

1.情感对教师“教”的影响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若学生与老师亲近,则相互信任,自然消除交往中的障碍,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甚至以朋友相处,那么他对老师的言行会持一种肯定、信赖、理解与支持的态度。反之,则多会使师生关系淡漠、感情疏远,学生对老师的言行不屑一顾,冷嘲热讽,甚至与老师唱对台戏,这在现实中处处可见。尤其当教师偶尔疏忽出错时,他们更会抓住不放,极尽贬低之能事,让其他的同学都认为老师水平低劣,学生会对老师讲的持怀疑态度、或半信半疑,这对教师的“教”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情感障碍。

2.师生情感对学生“学”的影响

(1)教师的关注与肯定会带来良性循环效应。

丹麦教学家叶斯伯逊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什么小孩学习本族语学得那么好呢?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点是,在学习过程中,小孩的每一个进步都受到成年人的赞扬,每一个试探也会受到关注与鼓励。”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初步形成阶段,思想尚未定型。生理、心理正发生明显的变化,自尊心特强,对外界反应敏感,其行为往往受到他人的影响。学英语是一种劳动,劳动本身应当是有报酬的。学习上的报酬是付出的劳动能客观反映出来,并得到赞许与肯定。由于没有充分的语言环境,外语学习在课外得到肯定的机会不多,因此,学生往往把这种“报酬”的希望寄托在课堂上、寄托在老师对他们的态度上。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对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看着顺眼,就有可能不知不觉地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而学生得到愉快的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更真诚的信赖与尊敬,产生更大的信心与决心。如此良性循环,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师生情感会深刻影响学生的自信心。

著名外语教学家H.H.aStern说过,情感对学习外语的作用至少与认知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正在发育成长的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脆弱。学习好的同学有成就感,容易受到老师鼓励、同学羡慕,因此自信心倍增,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而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从师生那里获得的消极情感反馈较多,时间久了,其自信心就会日益下降,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所以,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不仅不能歧视,反而应加倍小心地保护其自尊心,对他们提出适合其自身现状和知识基础的要求,让他们能时常品尝到成功感,并对其经常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与热情。哪怕是不经意的、极不起眼的鼓励,也会使他们产生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潜在的“情感动力”。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

1.建立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与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质。建立在平等民主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育生活中最基本的表现。平等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要尊师,但教师更应该或者说首先要爱生。而民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此氛围中鼓励和提倡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合作和交往是双向互动且互惠互利,它充分体现了人性、人情和魅力。建立在平等、民主基础上的交流与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特别是真挚、融洽、温馨、和谐的师生情感联系,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教育教学的生产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2.调动一切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知事物和从事活动的一时倾向,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映。而针对于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其普遍功能就在于它能使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从事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优化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兴趣,就会表现为上课注意力集中,课堂上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课后积极主动地和老师进一步探讨上课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并有开拓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上付出持久的关爱,具体表现为: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提前预想到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并设法易化难点;当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时,应及时、热心、耐心地帮学生解决(可以采取个别交谈或课下辅导的方式),寻根溯源,循循善诱;当学生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时,要给于积极引导和鼓励,最后给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评价;课后可以通过创设英语角(English Corner),举行英语口语比赛(Spoken English Contest)或演讲比赛(Speech Contest)和英语聚会(English party)等形式,使学生有充分锻炼的机会,能学以致用,能提高学生对学好英语有用性的认识,产生动力并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及时消除学生考试的焦虑和畏惧,以免给学生平时学习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诸如自卑,恐惧等,这样,学生才能以非常饱满的热情和轻松的状态投入到日常语言学习中来。另外,教师上课时还应该仪态大方,精神状态饱满,针对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并且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3. 运用赏识教育,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

成功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信心,而赏识教育正是一条能切实增强学生自信的有效途径。教育中的夸奖是对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肯定,老师的表扬让学生了解到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且使他们愿意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进一步巩固和发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和成就感。同时,教师还应该把握夸奖的程度,夸奖要恰如其分,既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让学生树立“今后我会做得更好” 的信心。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也会使他们在学习中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从而在班级中建立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力上的成绩,依赖于情感的伟大,这一点常常超出人们的认识。”我们应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归宿,利用学科教学的主渠道,大力加强情感的教育和训练,增强学生学习原动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杨宇学“情感,策略,文化教学目标刍议”《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黄振远“情感的内涵及其英语课程的关系”《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年第10期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太平镇庙廊小学)

上一篇: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下一篇:激发写作兴趣 培养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