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阅读教学法初探

时间:2022-07-05 03:03:07

探究性阅读教学法初探

【摘要】探究性阅读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引领、参与、调度下的,以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发现意识、探究态度、解决能力、批判精神为目的的教学方式。课堂结构为:营造气氛、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深化创造;应遵循全员性、全面性、全程性、深入性的原则。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教学法;内涵;目标;结构;原则

“尝谓老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鼻祖叶圣陶先生的话。

在教改轰轰烈烈进行的今天,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未能够挣脱“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窠臼,仍在不知疲倦,兢兢业业地“广播”着已有的知识,艰辛地进行着“书本搬家”。这样做“唯一伟大的成果”就是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能说会道”的教师!其实,每一个老师都明白这种状况需要改变,但如何改是困扰老师们的症结所在。

笔者同样长期被这一问题困扰。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得到发展,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在先进教学方法的借鉴下,笔者在课堂中尝试实施了“探究性阅读教学法”。下面就“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的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的内涵及目标

1.内涵

探究性阅读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引领、参与、调度下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敏锐的发现意识、务实的探究态度、有力的解决能力、大胆的批判精神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也重视教师的引领和组织作用。它是一种参与而非旁观的、探究而非灌输的、互动而非静止的、开放而非封闭的教学模式。

2.目标

着眼于学生,放眼于未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日后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打下基础,是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的目标。

二、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的结构

1.营造气氛

营造教学气氛和学术气氛,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研讨情绪,为学生进入主体参与学习做好情感上的准备。氛围的形成需师生的共同努力,方法多种多样,如:美读法、故事法、放录象、播音乐、扮演角色等。

2.自主探究

在我国古代的学习论中,“思”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慎思”居于整个过程的中心位置。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轻视或者忽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知晓与思考,在学生尚未熟悉教材甚至根本没有接触教材的基础上就提出教学要求,展开教学活动,其结果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是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熟悉和思考的基础上。后续环节都是在落实好这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探究包含两个内容,既指对课文仔细认真的整体感知,包括借用工具书消化常识性的语言信息、疏通文句、掌握有关文化文学信息等。也指借助于教师的背景性提示、课文前后的“预习提示”或“课后练习与思考”或课文相关资料,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对课文独特的个性做初步的感知,对体现课文个性较为明显的语段作一定的思考,以形成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受。

3.合作研讨

“水尝无华,想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想击而生灵光。”让学生把自己在探究阶段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分组交流讨论;对于经过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可进行集体讨论。当然,在这一阶段中,老师不能只做一个旁观者,而应当适当地启发点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明辨是非。如果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而完全放手,那么这样单纯为追求学生的“自主”而“放任自流”的学习,最终只能算是一种最先进的教学方式,表现出一种最落后的教学思想,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4.深化创造

袁振国教授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学生的思维活动不会因为教学活动的结束而停止,对文本的感悟和思索还会有一个惯性和缓冲。随着已有问题的解决,新的发现和思考又会姗姗来到,而这些新的发现和思考往往是学生激烈的思维活动后的又一波思维的冲动,而且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带着问号作新的探究,新的思想、新的创造都会在此时滋生。因此老师利用课堂上学生掌握的新知识,设计出新颖和较有深度的话题和练习,将触角伸向更深、更广的天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大胆创新的能力。

三、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的原则

1.全员性。就是要让全班每位同学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特别是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而不是找几个、几十个人参与,其他人当听众和看客。

2.全面性。就是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不仅智力因素参与,非智力因素也要参与;不仅思维参与,其他感官也要参与;使每位学生身与心、知与情都动员起来参与学习实际,而不是单纯在认知方面参与教学活动。

3.全程性。就是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给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而不是某个环节让学生主体参与,其他环节依然是教师主宰课堂、满堂灌。

4.深入性。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要保证每堂课学生都有一定量的理性参与和创造性的参与活动,要重视观察、概括、推理、联想、想象等多种思维活动,重视多向、逆向思维,通过学生参与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总之,要把学生视为待点燃的“火炬”,待开发的“矿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实现“教”与“学”双赢的局面。

(作者单位:河南省辉县市第三高级中学)

上一篇:怎样才算一堂好的语文教学课 下一篇:有意识的准备 无意识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