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教案

时间:2022-09-12 02:09:32

创新课教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204-01

课题:《物质的量浓度》

教师:浪春英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探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练习归纳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消除对概念的神秘感,感受掌握理论工具的必要性,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品质。

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和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在课堂探究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

3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式

4 教学用品:多媒体

5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溶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好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通过复习溶液的组成方法――质量分数。引出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性。

引入课题: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思考、回答。通过复习对比引出课题。

(二)揭示教学目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投影: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感知本节

课的学习

任务和要求。揭示教学目标

(三)自主探究一: 探究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指导阅读:物质的量浓度。

投影: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

计算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1). 1molNaCl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2). 5.85克NaCl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3).1molNaCl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

辅导:巡视,点评。

难点突破:

投影: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从2L 1mol/L 的NaOH溶液中取出1L,所取出的溶液的浓度为0.05 mol/L.

总结: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公式、单位、补充说明。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中物质的量浓度,完成练习。

发现问题:第3

题无法解出答案

加深印象:“单位体积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

学生体验概念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学生首先自学课本感受概念,然后通过以下具体实例练习来巩固、运用概

念。

(四)习题探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讲解有关计算依据:

投影:

1 、将NA个H2SO4分子溶于水,配成1L溶液,则C(H2SO4)=。

2、在400mL 2mol/L 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此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100mL溶液中有5.85gNaCl, 11.1 g CaCl2。求:C(CaCl2)=;C(Ca2+)=;C (Cl-)=。

4、标况下,将aLHCl溶于1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bg.cm-3,求C(HCl)=。

评价与释疑。思考、分析、板演、解答

积极发言,相互参照、评价和交流。

学生们将在各自的思考与判断中,进行探讨和争论,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巩固、强化对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由具体实例的计算,体验归纳、推理的科学探究方法。

(五)知识升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投影:化验单观看、思考、领悟,了解新知识的实用性,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学以致用,感受学习化学的意义。

(六)小结(略)

(七)课后探究活动

探究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与换算

(八)课后反思: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影响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消极因素初探 下一篇:教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和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