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数学作业批改中运用激励性评语

时间:2022-09-12 12:44:41

谈在数学作业批改中运用激励性评语

激励性评语是积极有效的教育手段,是一针“催化剂”,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和动力,促进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努力,正如苏霍姆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科特点,根据学生的个性,有的放矢,巧妙地运用评语,大大改变了学生以前做作业拖拉、书写糊涂等不良习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励性评语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贴标签”效应,就是一个人被贴上某种词语的标签后,会相应地产生自我管理印象。给一个学生贴上好的标签时,就会产生好的效应,相反,给一个学生贴上不良的标签,则会产生不良的效应。激励性评语正是这种心理研究的反映。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它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没有优美流畅的文韵,且不说那些思考题的难度,单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枯燥的数字,抽象的定律,反复的计算就足以使学生感到乏味。特别是学困生,要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习上去帮助他们,耐心细致地讲解,帮助他们度过一个个难关,尝到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可以从精神上鼓励他们,给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平时的作业中,上课的表现中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使他们热爱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写评语是一种批阅作业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地进步。通常批改数学作业,教师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地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会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激励性评语就是对学生用激励、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其优点和成绩,对其努力的结果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赞许。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树立自信心,从而促进他们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并积极反思和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反思和调整教学行为。

运用激励性评语是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教师新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的体现,是帮助学生打开写作之门的金钥匙。教师必须正确认识、高度重视自己在学生作业批改中所扮演的角色,把激励性评语作为启迪学生心智的法宝。

二、激励性评语在数学作业批改中的运用

“水不流不活,人不激不跃”。对于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同性格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语,因材施教,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潜移默化,端正态度。

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有的学生,由于家长溺爱,怕吃苦,无恒心、无毅力。反映在学习上,就是学习懒惰、不勤奋,学不学无所谓,学不学好更加随便,时常抄袭、拖欠作业。对于这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我通过评语让他们和知识交朋友,如:“我是聪明豆,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识,我非常愿意和你们成为好朋友。”在他们改正缺点,处在反复阶段的时候,我并没有认为他们是重蹈覆辙,而且告诉他们:“祝贺你,你改正缺点已达到极限阶段,战胜它,成功属于你。”通过这些评语,不断给他们鼓励,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2.化难为趣,以趣激思。

有的学生花了许多时间在学习上,仍得不到好的效果,付出了汗水,却得不到收获。特别是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一次又一次的错误,让他们失去了信心,感到气馁,这全是因为方法不对,比如计算完了不验算。对这些学生,我会送给他们这样的评语:“喂,小粗心,我是小数点,别看我个子小,作用可大啦!瞧,我待错地方了。”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若下次他还会出现这类错误,我就会在评语中告诉他粗心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如:“小粗心,我又待错地方了,放左一位或放右一位,都可能导致国家资产流失,建筑工程倒塌,请你细心一点,把我放回正确的地方吧!聪明的你,怎么被几个数字弄糊涂了。”当作业中不再出现小数点的错误时,我会及时表扬他:“今天你有进步了,这样你好我也好。”这样的评语,既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从而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3.以言唤情,用情促行。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表现主要是对作业的书写、格式、算理及推理思维的过程。运用批注和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让学生及时加以改正。一方面提醒学生要细心,另一方面使其改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解题的良好习惯。对作业正确的学生后及时鼓励他们保持这样的良好习惯。不妨加上“真棒!”“你的思路有独到见解”、“好漂亮的作业设计”、“好严谨的书写格式!”等等。这些激励性的批注评语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优势得到顺利的迁移。

4.挖掘潜能,激发创新。

光荣和梦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赏。如有一次我在批改应用题作业时,发现两位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每一道题,便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道:“你真棒!是班上的小博士,祝贺你!”“解得巧,真聪明!”“方法太好了,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后来改作业时我发现很多学生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来解答。这样使学生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学生在练习反馈中,凡是作业书写工整,计算过程合理,正确率高,或者是比上一次作业有进步的,我都会在他的本子上画上一朵小红花或写一个“优OK!”作为奖励,并适当加上一句信任的鼓励、关爱的评语,赢得他的爱戴与信赖,使他们心理因素得到优化,进入良性发展状态。他们取得优级评定时,急着要把本子递给同桌看,渴望也能获得同学的好评,这样又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网络,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三、激励性评语行之有效

我经过细致耐心的工作,使得班级所有学生学习习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原来在学习方法、习惯上表现不太好的学生,现在学习劲头足,学好数学的自信明显增强了。

在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更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则充满老师关爱、鼓励的评语借助作业本在老师学生之间默默传递着。它改变了老师居高临下的地位,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没有厉色严词,使学生没有抵触情绪,从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促进了师生感情的沟通,如灿烂的阳光,洒在学生的心灵,除却了自卑,激发了自信;又如甘醇的泉水,涓涓流入学生的心田,润物无声,而此时无声胜有声。

上一篇:变革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活动 下一篇:一类易混问题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