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梅毒防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时间:2022-09-12 10:20:58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梅毒流行出现的新的挑战,提示了梅毒发病的现状,提出了胎传梅毒流行的新趋势,并就相关问题提出讨论和建议。

【关键词】 [CX2]梅毒防治; 胎传梅毒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syphil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XUE Daqi

Research Center of Sexology,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Beijing 100191

【Abstract】 The paper explains the new challenges of syphilis prevalence in China. The status and prevalence trend of syphilis was analyzed to propose more suggestions for the relat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Key words】 Syphil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Congenital syphilis

进入21世纪,我国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危人群中性病尤其是梅毒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疫情上升迅速。

1 我国梅毒流行的现状

199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报告梅毒1892例,发病率0.16/10万。2007年全国梅毒报病225601例,发病率17.16/10万。2008年全国梅毒报病278215例,发病率21.60/10万。2009年报病327433例,发病率24.66/10万,其中一期和二期梅毒报告发病较2008年上升12.44%和11.01%,部分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率甚至高达47%。2010年全国梅毒报病358534例,死亡29例。2010年发病率26.86/10万,比2009年增加17.02%,居全国乙类传染病的第三位。值得高度关注的是,在民工等流动人口中,感染和传播并存,同时缺乏规范治疗。

2 我国梅毒流行的新问题

鉴于梅毒的流行,女性二期梅毒的逐年增多,使胎传梅毒呈快速上升趋势。1991年全国胎传梅毒报告2例,报告发病率0.01/10万活产数。2007年全国胎传梅毒报告8408例,报告发病率50.3 /10万活产数。1991年至2007年全国胎传梅毒发病率增长92倍,年增长57.32%。2008年全国胎传梅毒报告9480例,发病率56.76 /10万活产数,比2007年增加31.5%。2009年全国胎传梅毒报告10757例,同比2008年增加13.47%。2010年全国胎传梅毒报告11346例,广西、广东、浙江、四川、湖南5省共计胎传梅毒6228例,占31个省市的54.89%。 2010年胎传梅毒发病率前5位的省市自治区:广西277.25/10万活产数、上海231.44/10万活产数、浙江204.40/10万活产数、重庆178.58/10万活产数、广东137.12/10万活产数,以东南沿海省市胎传梅毒报告为多。

3 讨 论

3.1 危害性问题

(1)梅毒是4种经典性病中最重要的疾病。梅毒危害性大、传染力强,还可遗传后代。(2)胎传梅毒关系到下一代接班人的健康成长,孩子是未来的父母亲和领导者,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事。(3)2010年报告的胎传梅毒11346例是活产数,这背后有大量的死产无法统计,还有出生后死亡的,这意味着有更多的女梅毒患者和有更多的梅毒家庭。(4)胎传梅毒婴儿造成畸形和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的一系列并发症,一生的医疗费用、成年后就业等社会问题不可低估。

3.2 发病率问题

(1)2010年全国梅毒报病358534例中,女性患者185100例,发病率为28.46/10万;男性患者173434例,发病率25.35/10万;女性多于男性,其比例是1∶0.89。(2)2010年各年龄组较2009年增长,高发年龄20~44岁报告203903例占梅毒56.87%。男性高发在25~49岁占48.32%。女性20~39岁占58.64%,这提示性活跃人群仍然是高发人群。15~39岁女性多于男性,值得关注60岁以上人群2010年增长24%。(3)梅毒在报告上病例是逐年上升,淋病逐年下降。其实发病都在上升,因为淋病易治,用药简单,老病号都自己买点药,有些基层单位干脆为省事不报。而梅毒血清阳性患者没规范治疗不可能阴转,正规医疗单位不得不报,而基层的也有很多图省事不报的,所以全国漏报率很高。11月4日在《参考消息》上2008年广东省12.5万孕产妇中40%没有梅毒血清检查。

3.3 潜在危险因素

(1)梅毒传染方式是直接性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注射血制品、输血、器官移植,共用针具等)和母婴传播,所以对血站的管理至关重要。(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性文化观念的改变,性活跃期年龄段发病率居高不下,女性发病率升高,60岁以上发病增多。(3)值得高度关注的是民工等流动人口中,感染和传播并存,同时缺乏规范治疗。性学工作者要共同努力为流动人口排忧解难,这几年性病成几何级数逐年上升,这是比较严重的社会潜在危险因素。

4 建议和对策

4.1 政府要把性病防治特别是梅毒的预防和控制列入“十二五规划”重点防控范围。梅毒防治要专病专治,有一支专门队伍,像当年消灭梅毒一样,有队伍、有政策、有技术、有资金、有像当年叶干运教授那样的好医生,重视建立防梅队,越早组建越好。

4.2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重视《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防治规划(2010-2020年)》的贯彻实施,要针对梅毒上升原因开展专项调查,分析原因,因地制宜地制定开展胎传梅毒防治计划和政策支持,特事特办,加大经费投入。各医疗单位要开展胎传梅毒个案流调,加强孕产妇梅毒筛查,加强高危人群梅毒血清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妇幼部门要提高婚前检查、围产期血清等筛查。层层把关,减少基层单位漏报,早期发现传染源,早诊断早治疗。

4.3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该转变艾滋病防治策略。2010年艾滋病经性传播的比例已达到47.1%,梅毒的迅速蔓延促使艾滋病传播已是不争的事实。梅毒与艾滋病有相同的传播途径,把梅毒防治与艾滋病防治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资源共享,从而减少胎传梅毒的发病率。

4.4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中性活跃人群20~49岁是多年来梅毒的高发人群,又是超生游击队。2010年梅毒高发于民工等流动人口,这些人群性病防治知识缺乏,远离家乡,又处于性活跃期,感染与传播并存。感染性病后,由于怕暴露隐私,社会地位低、经济收入低而影响及时、正规和彻底的治疗,并易将性病带回家乡,传染给配偶,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民工等流动人口发病率居高不下,应引起关注。

4.5 胎传梅毒不仅是单纯的医学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学问题,政府要充分利用体制和政策优势为民排忧解难。2010年全国胎传梅毒11364例,11364个梅毒家庭,背后是3万多人口。人民健康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定的大事,胎传梅毒是终生血清阳性的梅毒,成长过程中护养艰难,规范治疗、护理、随访以及入学、参军、就业等一系列医学和社会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4.6 在全民医保的良好医疗环境下,建议国家拨款生产特供青霉素、特别是长效青霉素以保证梅毒治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薛立伟主编.梅毒学临床实践[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2004,45-53.

2 薛立伟,薛少真主编.真假性病鉴别与治疗[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2008.

3 卫生部疾控局等,合编.性病情况简报[S].2011,5(2):1-2.

4 卫生部疾控局等,合编.性病情况简报[S].2010,1(1):1-6.

[收稿日期:2011-11-28]

上一篇:大学生婚前和性态度调查分析 下一篇:中国性科学的形势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