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装备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时间:2022-09-12 05:06:43

让教育装备转化为教育生产力

摘 要:教育装备是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相关软件及其配置的总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区域特点适用科学策划方式对本区域的教育装备进行科学规划、优化配置,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管理与应用促进教育装备效益的最大化,将教育装备转化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为教育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就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教育装备发展状况及其转化为教育现实生产力问题进行总结与研究。

关键词:教育装备 转化 生产力

教育装备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教育教学信息得以沟通、效率得以提高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装备也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地被应用,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在教育装备领域,从规划、装备、管理、应用等方面对其转化为教育现实生产力进行了实践与研究。2008年11月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建设绩效考核评估组对全区教育装备进行了评估,本区教育装备发展战略得到评估组充分肯定。

一、科学规划: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1.认清形势,理清工作思路

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是全国重工业区,区内驻有南化、南钢、扬子等国家大型、特大型企业,是知识分子密集地区,历来有重视科技、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企业办学与政府办学并存,条块分割,相互竞争,教育装备也是处于“自为”状态,缺乏统一规划,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又存在资源浪费现象。至2004年10月底,南钢、南化、扬子所属共16所中小学全部移交地方,结束了教育长期条块分割的历史。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面对新的形势,面对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实际,首先要考虑的是教育布局调整、资源整合问题,按照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改变落后的教育装备和教学方式,从而使本区学校的资源配置相对均衡。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投入与效益的关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确立了教育装备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科学规划,逐步推进,均衡配置,整体优化。这一思路的确立,标志着沿江工业开发区教育装备结束了“自为”时期,开始了“科学”发展新阶段。

2.充分论证,科学进行规划

南京沿江开发区社会事业处将教育装备作为推行素质教育、提升办学品位、培养新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来抓,研究制定全区教育装备的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在研究过程中明确了建设、装备、管理和使用同步进行的要求。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为例。扬子中学为国家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04年10月从扬子公司移交到地方。由于该校原来面向扬子公司职工子女招生,办学规模较小,不能适应移交到地方后日益增长的升学需求。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调研、科学论证,对区内普通高中进行整合,将南钢中学高中部、大厂中学高中部与南化一中合并,建立一所三星级高中,扬子中学按五星级标准24轨规模易地新建,从而形成区内普通高中梯度化结构,满足了不同层次初中毕业生的学习要求。

3.严格要求,合理实施装备

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适度超前的理念,根据学校实际和长远发展要求,明确建设的目的和规模,对照《南京市教育局中小学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五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南京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制定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装备的目标和任务,出台了《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十一五”教育装备发展规划》,同时提出了“小学达市级实验小学标准,初中达省级示范初中标准,高中达四星级高中标准”的办学条件建设与教育装备要求。在装备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坚持“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核心,统筹安排,均衡配置,使装备结构更为合理,能充分满足不同学校、不同教育需求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装备的功能。

二、科学管理: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及时调配教育资源

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将全区所有学校的教育装备进行造册登记,校对核查。在此基础上,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了学校教育装备网络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不仅可以及时调配各校的教育资源,同时可以了解各校教育装备的使用状况。例如,实验管理平台,要求教研组、备课组先制定教学实验计划,上传管理中心。每个任课教师先要进行预约,才可进行实验。其中,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实验以及课外拓展实验等。该平台能够明确把握各学校实验教学状况,主管部门能通过该平台实现远程管理,使教育装备的使用更为科学化。

2.定期进行维护更新,保证正常投入使用

科学管理要求,教育装备要经常进行维护与更新。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各中小学都有专人负责教育设施、设备的维护与更新。同时建立了一整套装备管理、使用、处置制度。通过及时的维护与更新,保证教育装备能正常投入使用,不被闲置。在维护与更新过程中,坚持能修的修,能用的用,克服盲目攀比、贪大求全、追求高尖的错误思想,做到经济适用,杜绝浪费现象发生。

3.组织开展全员培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物化”的现代教育技术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力。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遵循“全员培训、分层推进、注重实效、整体提高”的原则,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区、校两级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近年来,区教师进修学校分三轮在全体教师中组织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涉及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并组织教师参加课件制作、网页设计、魔灯、几何画板、3DS MAX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专题培训,为各校培训了一批开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全体教师中基本普及了现代教育技术。如今,全区各校中青年教师人人都通过了初级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核,学校中100%的青年教师会制作课件。教师能够自学运用教育理论,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遍提高。

三、科学应用:发挥先进生产力的积极作用

1.建立公共资源平台,促进教育信息交流

教育装备转化为教育现实生产力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建立公共的教育资源,加快教育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此,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充分发挥区教育信息网的作用,使该网站成为连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学校、家庭、社会,实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电子政务的网络大平台。通过网络,教师可以网上教研、远程学习、教学观摩、可以与学生和家长进行虚拟交流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优化教育决策。学生与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反馈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愿望。

2.组织教学技能竞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全面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更加注重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区教育行政部门坚持每年举办教学年会,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活动的主题就是教师们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有效教学。通过教学竞赛,全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近年来,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的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中考、高考质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前列,其中,2007年高考升学率达到88.19%,本科率达到44.3%,600分以上的考生达78人,占考生人数7%;2008年高考成绩再创佳绩,升学率达到88.5%,本科率达到54.2%,扬子中学有3人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区内两所高中连续3年获全市高中绩效评估综合奖和质量推进奖。

3.加快装备功能研发,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在管好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十分重视现有教育装备功能的研发,为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保驾护航。例如:扬子中学认真开展并完成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省级课题研究,将课题成果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为了适应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要,学校对原有的技术应用实验室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学生进行该项技术实践场所。为了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利用数字地理实验室开展课外地理兴趣活动,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感受现代科学技术对教学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体验了探索我们地球的科学过程。现在,扬子中学教师不仅是使用多媒体上课,更重要的是开发出相应的教师“私本”教材与教学案。这些“私本”教材与教学案更适应该校教师授课班级学生特点与学习需要,使教学达到更佳效果。

目前,全区各校充分利用学校的装备与教育资源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南师大附属扬子中学的“分层推进”教学,大厂高级中学“收视课程”与美术、音乐特长教学,扬子一中按全面发展育人理念开设的艺术、体育、文化和技能类几十门选修课程,旭东中学美术、音乐特长教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澄心”教育,扬子四小“儒香文化”特色,南化四小的“个性化教育”,扬子三小的“四园”文化,南化实小的“名人教育”,南化三小的“写字文化”,扬子二小的“绿色生命”,葛塘中心小学和九龙小学的课外阅读等。与此同时,九龙中学、扬子二小、葛塘中心小学先后开展了“小班化”教学实验,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九龙中学在市教育局组织的班级文化建设评比中得到好评。扬子二小小班化教育网站被市教育局确立为南京市小班化教育门户网站。校本课程的全面建构,加剧了学校特色化进程,也为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实施开拓了渠道。在每年举办的中小学生“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活动和“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评比中,广大中小学生踊跃参加,展示了丰富的素质教育成果。

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教育装备的实践与研究,为本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支撑,实现了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变革,也为全市教育装备工作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和基本经验。今后,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教育装备发展战略思路是:巩固基础,优化配置,突出效益,加快转化。

参考文献

[1]黄文飞.教育技术装备为新课程改革保驾护航[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5,9

[2]周碧松.教育技术装置的发展必须坚持需求牵引技术推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3

[3]李建新.努力实现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跨越式发展[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2

[4]马坚丽.教育装备整合与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7

[5]艾伦,许成果,张霞,等.教育装备学的发展与定位[J].现代教育技术,2006,1

上一篇:多媒体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下一篇:全面降低成本 LG慧联显示群组助力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