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时间:2022-09-11 10:49:44

数学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摘要:生活处处有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更好地在体验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充分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兴趣,尊重学生,联系生活,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中的生活,提高能力。

关键词:生活;体验;数学;小学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相对于小学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枯燥,学生往往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缺少兴趣,在数学学习中,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课堂效率低下。我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从各个方面入手,总结自己的经验,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对数学的体验不够。我认为,教师应该从讲台中走下来,走近学生,走进生活,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去体验、思考、操作、探究、分析、总结,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产生体验的欲望

教师要善于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让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分析等环节认识数学,体会数学的产生发展过程。在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情境中,不但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还能产生对数学体验的积极效果。

数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而创设,不能只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以服务学生为目的,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

例如,在一次活动课中,我根据一道题而创设以下情境:新华书店有一批儿童读物打折出售,只允许购买一套,你会怎么买?并说出你的理由。

书目有以下:1.《西游记连环画》(原价8.50元,现价4.50元)

2.《小学生作文选》(原价12.00元,现价9.00元)

3.《儿童漫画》(原价10.80元,现价7.80元)

4.《童话大王》(原价18.80元,现价13.80元)

在讨论当中,同学们据理力争,毫不相让。选择《童话大王》的同学认为,这本书价格下调了5.00元,省的钱数最多;购买《西游记连环画》的同学认为它下降的幅度最大,几乎只相当于原来的一半。买《小学生作文选》的同学认为它对自己提高写作水平有帮助;还有的购买只是纯粹喜欢;也有的同学购买的原因是因为其他的都有了,还有的认为不如去旧书店购买,更加便宜……

同学们用不同的眼光看问题,从不同的出发点出发,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激烈矛盾冲突的局面。在交流讨论中,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从不同方面看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个性,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存在,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思维方式及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独特性,给予足够的尊重与鼓励,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探究学习过程,并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使自己能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从而树立自信心,以更高涨的精神和兴趣参与到下一次体验中。

比如,在教学“克与千克”的关系时,有的学生先掂两袋500克的食盐,然后再掂一掂1千克的洗衣粉的质量,从体验中领悟“1千克=1000克”;有的同学则采用其他方式,如合作交流,将重1000克的大米或重1000的其他物品放到天平上验证,观察是否指向“1”千克,从而得出“克与千克”的关系。

三、联系生活,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在数学中体验生活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几何体、长度、重量等,无一不在生活中能找到身影,因此,要想让学生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进而喜欢数学,就不能抛开生活联系数学的大好机会。在数学教学中,想联系生活,走进生活,需要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对于生活联系密切的数学内容进行加工,并选择学生身边的材料,最常见、喜闻乐见的素材,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比如,游戏、故事等,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体验,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数学融入生活,生活融入数学。

比如,在教完《百分数》后,我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问题:小明把今年的1000元压岁钱从2012年2月1日开始在银行储蓄一年,那么到2015年1月1日,一共可以得到多少钱?这样的问题,既切近学生生活,又新鲜有趣。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种种办法了解银行的利率、利息等知识,并与所学百分数联系,通过调查、计算、思考,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开阔眼界,了解了其他知识,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践证明,教学联系实际,会使学生学起来更加感到自然、亲切、真实,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样的心理体验,会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

综上,“体验”是一条认知线,它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要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验。

【责编 齐秋爽】

上一篇:怎样引导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考方法 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