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不同教学活动的设计

时间:2022-09-11 01:25:49

初中英语不同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一、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

(1)教材。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必须研究教材,明确教材的设计,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调整和补充。

(2)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特征、现有的英语基础、学习需求、态度情感等因素出发,同时要注意研究学生熟悉的和习惯了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3)教学需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学习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全面发展的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不得针对考试内容选择教学活动。

(4)教学条件。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学条件也是一个研究因素。课堂的环境、班级的规模、教学活动场地的大小、物品的摆设等都将制约教学活动的开展。

(5)教学媒体。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结合所设计教学内容合理考虑黑板、粉笔、录音机、投影仪、电脑等教具的使用,有效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二、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

(1)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原则。①设计体验、实践、合作的学习方式,关注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体验性;②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注意师生的交往互动;③设计要体现情境的支架作用,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④设计要体现教学资源的合理的配置和有效利用;⑤设计要体现对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评价。

(2)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方法。任务型教学一般根据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步骤进行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如下:

①词汇教学。任务前设计可以使学生了解单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展示活动;任务中设计真实语境使学生了解单词的意思和用法之后直接进入听力、阅读或写作;任务后设计展示学生听力、阅读和写作和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的活动。

②语法教学。任务前设计的活动主要是借助阅读和听力材料展示语法项目;任务中为学生设计可以运用语法形式完成的任务;任务后设计按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和结果展示中存在的语法问题安排训练活动。

③听力教学。任务前教师要按听力材料设计清晰的布置性任务;任务中要按听力材料设计诸如写报表、写有关的专题报道等听力输出活动;任务后应结合学生听力任务展示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词汇、语法以及听力策略的专项训练。

④阅读教学。任务前要按阅读材料设计清晰的导入性任务;任务中要按阅读材料设计表演,按故事制作张贴画、写报表、写有关专题报道等活动;任务后应对学生阅读中反映的问题进行词汇、语法以及阅读策略的专项训练。

⑤写作教学。任务前应做好写作任务材料的收集,任务中设计学生小组活动、完成任务、展示写作;任务后对学生写作评价以及由评价发现的问题展开的专项训练。

三、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

(1)帮助学生设计自我调控的学习过程。学生自我调控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反思、自我监控、教师指导。通过这些自我监控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随时按自己对学习活动的认识,不断进行调节、改进和完善,使学习活动不断向预定目标接近。

(2)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①采用认知学习策略。认知学习策略是为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的各种程序和方法。认知策略有一般性和具体性之分。前者有做笔记、复述、背诵、画重点、列提纲、作小结等;后者适合于特定的学习内容,如一些知识点和词汇的记忆。②采用自我监控策略。自我监控策略是指学生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对自身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不断地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观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四、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

(1)合作学习活动设计方法。设计方式主要是:设计合作学习目标;设计梯级任务活动,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活动作准备;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设计小组学习评价。

(2)设计合作学习活动的注意事项。①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合理配置,使学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②教师要精心设计话题,话题的设计要真实、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广泛的参与。问题设计要有适度性梯度性,防止过于简单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③评价的设计既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又要体现评价的多元化。④尽管小组合作活动有利提高学生语言实践的参与度,但并不是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如个人活动效果更佳时就不必设计小组活动。

五、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

(1)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原则。①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计划,制定明确的探究目标,内容的选择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性问题。②教师要选择和组织恰当的教学材料,注意所选材料的适用性、趣味性和可探究性,并做好组织实施。③教师要指导好整个探究学习活动的教学过程,确保学生学到足够的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探究技能。

(2)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①探究学习活动的步骤。探究过程一般由提问、调查、创造、讨论和反思等环节组成,教师在进行设计时要根据以下步骤进行:1)设计明确的问题。教师要通过有意义的问题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2)设计的解决方案,学生要按问题解决方案收集信息数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评价和解释,反思起初的问题解决假设。3)按照收集的数据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并解决问题。②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模式。1)问题讨论式。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探究,一般程序是:从特定问题情境出发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选择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得出多个结论。2)知识发现式。要学生亲历知识“发现”的过程,主动参与知识建构。其一般程序是:从已知的学习内容出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综合得出结论。3)实验探索式。借助实验、调查等手段来解决未知问题,一般程序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黑龙江七台河市第十中学)

上一篇: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尿酸“持续达标” 下一篇:低血糖诊治中的“八项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