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生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11 11:56:28

谈谈初中生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并不是仅仅针对人文学科,对于化学学科而言,阅读能力也是考量一个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无论是对于物质的性质的比较探究,还是对于实验过程的观察与分析,这些都需要借助良好的化学阅读能力才能够顺利展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得到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1.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是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教会学生会学习是新课改的根本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新课改强调要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要求教师为学生构建更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而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则是帮助学生自我构建学习方式、高效获取知识信息能力的主要途径.

2.化学学习的需要

初三是学生接触化学和走进化学世界的第一步.这第一步路程必须走在以坚实的基础知识为路基的学习道路上.在初中化学中,许多化学用语、概念、原理、实验现象等都要求学生掌握.要熟练掌握这些内容,必须靠有效的识记,而有效的阅读则是有效识记的基础.从这一点上说,学好化学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拥有化学阅读能力.

3.化学教学实情的需要

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还有部分化学教师认为理科就是多想多算,文科才需要多读多看,因而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阅读不够重视,造成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不强.在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卷中,信息给予题、材料分析题的大量使用,对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解此类题目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分析材料,不会抓住有效信息进行解题,其原因在于阅读分析能力不过关.为了提高化学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化学成绩,培养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势在必行.

二、培养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1.强化对比思维,培养学生对比阅读的能力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会展开对于许多化学物质的认识过程,对于物质的性质展开阅读与探究,通常是化学课程的教学重点.许多物质在教学时都是成对出现的,有些物质间存在着特定的关联,性质上较为类似,但也有些物质间在性质上是彼此对立的,酸和碱就是一对很好的例证.酸和碱是最常见也最重要的化学物质,对于各类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的探究贯穿于初、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始终.

例如,在讲“常见的酸和碱”时,我首先让学生对于酸和碱的定义仔细阅读,并且理解其中的含义.随后我进一步介绍: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2)、碳酸(H2CO2)、醋酸(CH2COOH)等.从名称上判断最后一个字都是“酸”,即“某酸”,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离子;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铝(Al(OH)2)、一水合氨(NH2・H2O)等.除一水合氨,从名称上看都叫“氢氧化某”,从结构上看都含有氢氧根离子.等学生对于这两种物质的特性有了相关认识后,我让学生展开对于两种物质性质的比较阅读,并且归纳出相关结论.对于性质的对比阅读是很有意义的,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也能够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学生的总结如下:(1)盐酸、稀硫酸等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酸一般能与指示剂反应;镁、锌、铁等比较活泼的金属都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以前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2)碱能与指示剂发生反应,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碱还能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基于问题导读,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能力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除了有很多实验过程和许多对于物质的特性展开的分析与探究外,还有很多理论知识需要学生理解与记忆,而这些都需要以良好阅读能力为基础.针对这些内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我通常采用问题导读的方式指导学生,培养他们有效阅读的能力.

例如,在讲“物质分类”时,学生会接触到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分类与定义,这部分内容是难点,学生容易混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展开有效阅读,我设计了一组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引入,提出以下思考问题:(1)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2)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水(H2O )、 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你能说说区别吗?学生对于这几个问题展开了积极的探讨,通过对于相关知识阐述的仔细阅读,学生基本能大致归纳出这两类物质的特性.我进一步向学生引出了几个相关概念: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如水、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等.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氧气等.值得注意的是,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氧气.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结合相关知识阐述的仔细阅读,单质、化合物的分类与定义等知识就迎刃而解.

3.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阅读能力

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能力也是决定学生化学能力的基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物质性质的分析以及物质生成过程都是从实验中推导总结出来的.在这个推导过程中,学生所具备的实验现象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借助细致的过程观察与现象阅读,才能对于实验过程有良好的思考,进而更准确地把握住知识要点.

例如,在讲“CO2的性质”时,当学生已经认识到CO2能溶解在水中了,那么CO2溶于水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呢?学生还不太清楚.带着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利用下面实验进行探究.学生已经了解石蕊溶液遇酸会变红,现有用石蕊染色的四朵干燥的小花,分别作以下处理:(1)喷稀醋酸;(2)喷水;(3)放在装有干燥CO2的集气瓶中;(4)喷水后将花放入装有干燥CO2的集气瓶中.观察每一组的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观察到四组的实验现象分别如下:(Ⅰ)小花颜色变红;(Ⅱ)小花颜色不变;(Ⅲ)小花颜色不变;(Ⅳ)小花颜色变红.

这一组对比实验是很有参照价值,并且设计巧妙.我让学生留心观察实验过程与实验现象,借助对于过程与现象的仔细阅读来归纳相关的结论.

很多学生通过有效阅读后都认识到:从上述对照实验中能够看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了酸,这种物质是碳酸,反应方程式为CO2 + H2 O = H2CO3 .

将第(Ⅳ)组中的花朵加热,花朵又变成紫色,这说明了CO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对于这个过程的阅读,学生认识到碳酸受热分解的特性.

对于这组对照实验的观察与阅读,不仅让学生发现了CO2溶于水后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通过加热后花朵又变成紫色,也让学生了解到碳酸的不稳定性.

这个课例说明,关于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的阅读不仅是学生化学能力的一种直观体现,这也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具备的化学阅读能力在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中是非常有价值与意义的.良好的化学阅读能力能够让学生对于物质的性质在理解上更为深入,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的观察与分析上更为细致,也能够让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吸收更为全面.化学阅读能力是学生综合化学能力的一种直观体现.

上一篇:“平方差公式”课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实施类比推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