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低碳”课堂之我见

时间:2022-09-11 11:07:24

初中物理“低碳”课堂之我见

随着“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概念的出现,人们对“低碳”一词不再陌生。“低碳”的内涵也拓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生产、低碳城市、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音乐等。我们的教育更不能脱离社会前进的轨迹,落后于民众意识,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将“低碳”课堂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之中。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和自身教学体会,对初中物理的“低碳”课堂有如下几点认识。

一、利用导学案教学实现“低碳”课堂

很多人都认为所谓“低碳”就是单纯的低能耗、低排放,其实可以将它更广义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近几年的初中物理教学,我们学校采用导学案模式进行,通过对导学案的精心设计和使用,完全可以让一堂课更高效,而高效的课堂就是“低碳”的。

1.导学案教学体现学生学习的高效低耗

用较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成果,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的学习就是高效低耗的。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我们结合上海静教院附中张人利校长的“后茶馆”模式,将导学案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读读,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书,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本节课哪部分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阅读可以完成。

练练,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这部分练习同样是通过学生自学完成的。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电阻》第一课时的导学案为例。

读读:电阻的基本概念。

(1)电阻表示 作用。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路中的电流 。

(2)符号: ,电路元件符号: 。

(3)单位:国际单位 ;简称 ;单位符号: 。

常用单位 ( ), ( )。

换算关系:1kΩ= Ω,1MΩ= Ω。

练练:0.3kΩ= Ω= MΩ,1600Ω= MΩ= kΩ。

议议,就是提倡学生自觉议论,主动探讨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电阻》第一课时为例。

议议: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实验器材: 、 、 、几种不同的导体,电流表。

实验设计:将电路元件连接成右图所示的电路。

[思考]我们通过观察 或 可以知道电流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实验过程:可用哪些方法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呢?

方法一: ;

方法二: 。

实验结论: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 ;

二是 。

[思考]

为什么电路两端的电压相同时,电路中接入不同导体时电流会不同呢?

2.导学案体现教师教学的低排放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从头到尾满堂灌输;高效的课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非教师强制灌输。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教师着重关注读读、练练、议议三环节所暴露出的学生错误,尤其是学生的相异构想,教师通过讲讲环节进行点拨,但要少讲、精讲,体现低排放。

讲讲,即是讲解、解惑,可由教师讲,也可由学生讲,变一言堂为群言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该讲的,一定要讲,如学生学习中模糊的认识、思维的误区、易错的操作,要用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讲明白、讲透彻;可以不讲的,一律不讲,如学生已经会的内容、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内容,把课堂上的时间节约下来,留给学生;可以少讲的,就不要多讲,尽可能用精辟的语言,起到画龙点睛、抛砖引玉的作用。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电阻》第一课时出现错误率较高的练习为例。

1.关于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

A.横截面积越大的导线,电阻越小

B.横截面积相同的导线,长导线的电阻大

C.长度相同的导线,细导线的电阻大

D.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相同的导线,粗导线的电阻小

这道习题的讲解,可以采用学生讲解的形式展开,错误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好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例2】 已知一根金属丝的电阻为10Ω,将其均匀拉长为原来的两倍,电阻为 Ω;若将它由原来电源电压为3V的电路改接入电源电压为1.5V的电路中,则其电阻为 Ω。

本题所用的知识点是,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电阻大小只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大多凭借感觉得出错误的答案,教师通过点拨讲解,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练练。这是导学案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有别于第二环节“练练”中的习题。教师要依据教学重点、难点,预知学生会出现的典型错误,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有层次、深度和广度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再次练习,理解、巩固之前暴露出的错误,学会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低碳”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几乎每节新课的教学中都有相应的实验,而这些实验器材使用率高,寿命不会太长。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设计和操作中渗透“低碳”意识,要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不断渗透“低碳”意识。

1.“低碳”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在设计学生活动“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的实验中,需要准备不同种类的金属丝,我们可以将实验室中废旧的铜导线截成约2cm长的小段,剥去两头绝缘皮,只剩中间一部分(如图1);此外还可将用剩的镍镉合金丝截成长短不同的小段进行实验,节约实验成本。

图1 图2

教师演示用的电学实验器材,通常采用插入式电路演示板,但是购买成本高,且易损坏,再就是演示位置比较固定不能灵活变换。我们将学生实验器材稍加改造就能更好地满足电学演示教学要求。具体做法是,用强力胶将小号磁体粘在电学器材背面,上课时只要将所需器材吸附在磁性黑板上就行,讲解过程直观又方便(如图2)。

2.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渗透“低碳”意识

这些年随着教育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已经变得十分普遍,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电视电脑的音量应在能够听到的前提下尽量开得小些,在不用的情况下一律切断电源,教育学生用合理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节约用电,不仅节约开支,还减少碳排放。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提醒他们完成实验后,要及时断开电源开关,以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好习惯。以此为延伸,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反对铺张浪费,提高节约能源、低碳环保的意识。

三、课后作业“低碳”

课后作业的“低碳”可以理解为:在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课堂作业的效能。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并及时反馈。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避免学生盲目、无效的练习。“低碳”有效的课后作业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总之,“低碳”不只是一个时尚的词语,它已经代表了一种工作生活习惯,“低碳”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环境更优美。“低碳”课堂更不只是一种理想,而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育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廖伯琴主编.初中物理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余文森著.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百度.张人利.

上一篇:探究拓展习题构建高效课堂 下一篇:骨头迷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