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时间:2022-09-11 09:11:08

数学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教学的主题性任务是培育学生,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这是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前提的。数学是一种图形化、符号化、抽象化的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小学数学具有启蒙和导向作用,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前提。

小学生对图画、色彩敏感,活泼好动,感性认知强烈,他们的认知特点是由浅入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经历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基础、思维智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知识的特点,对教材各个模块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采用逐步拓展、渐进深化的结构。在不同的知识学习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活动情境,使学生在活动情境中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独立思维活动来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它是由连续阶段构成的,把“运算”水平当作认知发展的依据,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演阶段(2-7岁),具体运演阶段(7-11岁),形式运演阶段(11-15岁)。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演阶段向形式运演阶段过渡时期,进入七年级后,形式运演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具体运演思维仍在不断发展。高一级的运演思维要借助低一级的运演思维,最根本的是小学阶段的前运演思维,这就是说具体的经验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现有学习能力,并以此为据,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程序,激发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促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使学生以故知新,思维得到发展。

小学生具有独特的认知图式,年龄特征明显,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情绪波动性强,好表现,喜欢被表扬和赞同。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教科书中的设计“问题情境――公式定理法则――定义――应用”符合学生的思维活动顺序。但是由于教材设计是十分简约的,因此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安排恰当的情境和数学思维活动进程,以使课堂的教学活动适合学生的发展。教材为教学提供了数学语言和图画,有的学生很难把图画表象和抽象语言与现实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应把教材中的图画转化为具体实物,将语言转化为具体材料,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具体的事物的观察、感知、理解,最终获得具体经验,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思维水平,形成能力。

例如,对于小数的学习,由于学生对小数认识的最直接经验来自价钱,因此,在第一学段第一次学习小数时,教材设计了“元、角、分与小数”单元,它的意图是使学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如“买文具”“货比三家”“买书”“寄书”),学习小数及其简单加减运算的初步知识。结合购物情境学习小数,将突出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联系,这有助于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并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这个单元的学习也为以后学习小数提供了一个直观、具体的模型。在第二学段继续学习小数及其运算时,教材首先通过丰富的实例,拓展了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学生在探索小数运算法则时,可以借助元、角、分的模型,并最终脱离具体模型掌握小数运算法则。

认知发展阶段论的研究表明,学生在与之适宜的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习会更加顺利。学生的认知水平是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之一,然而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最适宜的方式也存在差异。比如,优等生在合作学习中能较好地发挥其潜能,充分展现自我,有时甚至能“一言堂”。但是在交流中,优等生思维敏捷,先把思路说了出来,从而导致有些中等生、学困生的独立思考受到干扰或替代。而讲授式教学中,对启发中等生、学困生有利的问题与示范教学,可能对优等生却是多余的。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能根据课堂里中等生、学困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的节奏。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丰富了教学的手段,立体的图形、图像动态的位置与方位的变化,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与理解。所以,课堂的教学方式需要多样化,与不同水平的学生相适应,最好的教学方法其实是多种方式恰当地组合运用。

形象直观与逻辑抽象相结合,是教师协调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常用的策略。一些抽象、概括的或难以理解的数学结论或问题,学生在操作与活动中,用形象与直观呈现抽象、解释抽象,最终获得理解。同时,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来描述和再现活动中的理解,将直觉水平的理解与一定程度的抽象认识相交融,低水平的认知就走向了高水平的抽象认知。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操作具体事物的机会和时间。思维发展是连续的,是相互重叠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要回到低水平思维中去,依靠具体经验获得对新知识的相应水平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利用教材提供的线索,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实物、图表等,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具体事物进行操作,使他们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具体经验。数学学习主要是学生对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需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才能实现。例如,在学习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对矩形面积公式S=ab,不能仅仅理解为两数之积,而应理解为:a代表一排中单位正方形的个数,b代表排的数目。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割所求的矩形为(以长和宽都是整数的情况为例):每一行的单位正方形的数目相等,然后给他们时间去画图、数数、计算,使学生理解矩形面积在结构上的特征。这样,他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时,就会理解改造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的目的,即把图形转化成为一个矩形。对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结构特征的理解,是以理解矩形整体结构特征为基础的,是学生自己对图形的操作活动的一种顿悟。

教师在课前要全面地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很强的层次性和基础性,教师只有在课前全面地把握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有的放矢。否则,在课堂上教师就会像无头的苍蝇,东撞一下西撞一下,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使课堂毫无头绪和章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上课之前不仅要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还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等。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承认差异,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责编 张晶晶)

上一篇:浅谈提高农村初中学困生英语课堂参与度的方法 下一篇:小学数学中的“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