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导游培养模式探讨

时间:2022-09-11 02:43:47

涉外导游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上海世博会召开在即,新一轮国外来华旅游热将逐渐开始。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亟需大量高素质的涉外导游,优化涉外导游的培养模式成为旅游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涉外导游 旅游院校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131-02

一、现阶段旅游院校涉外导游培养现状与问题

(一)旅游院校旨在塑造管理人才

在旅游院校,专业理论类、知识类的课程占据大部分,而在实践工作中能发挥作用的综合素质类、导游实践类课程较少,包括外语能力训练也不多。

(二)师资力量不雄厚

旅游院校的教师并非所有都是科班出身,跨专业执教者占一定比例。同时,教师的英语能力和实践经验缺乏。

(三)教学方法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

实践运用和演练不多,现有的模拟导游教室成为了形式主义和摆设,没有营造真实的导游情景和环境来指导学生。同时,这种模拟导游教室的普及率并不高。

二、涉外导游培养模式优化设计

(一)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的设置,目标摇摆不定,课程的设置也无重点、不稳定和无效果。①要么课程范围狭窄,学生不能学到知识;要么课程范围宽泛,学生学得不精。这样就导致了学校“贪婪”的心理。涉外导游是一个注重技能的职业,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式可操作性不强。为此,首先要明确涉外导游是“技能型”人才,而非“复合型”或“管理型”人才。

(二)以外语为主,辅以不同知识领域和服务技能的“主干突出型”树状课程结构

“主干突出型”,顾名思义,就是一主多干型。要突出重点,“广开洞、深挖沟”。这样的课程结构体系既体现了“技能”这个重点,又不会因专业方向过细而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此外,课程设置还体现了“授以渔”,而非“授以鱼”的可持续发展性的特点。如学生的再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判断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具备有效应对就业市场形式变化的能力。

(三)调整学制,在平衡语种冷热的基础上,发展“双语”导游培养模式

“双语”导游是指同时具备两门外语应用能力的涉外导游。“双语”导游要接受两门外语专业训练,要求学生同时对两种语言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是一样的。这区别于外语专业开设第二外语专业。②第二外语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不要求能流利会话。而“双语”导游的两门外语要同步,不能有太大的差距。针对每个人的能力有高低不同,允许两门外语能力存在优次,但能灵活进行口头表达是必备条件。由于“双语”导游同时学两门外语,且要学好、学精,在学习期限上一般设置为5年。另外,“双语”导游兼具两种外语导游能力,如果所选择的其中一门外语是当地热门客源市场使用的语言,其导游服务目标人群必将成倍扩大,就业机会增多,收入也会更加丰厚。这样不仅改善从业者的行业前景,也平衡了该行业的供需关系,既保证了冷门客源市场的人才储备,也缓解了热门客源市场外语导游人才不足的压力。

(四)改革师资队伍,以“双教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长远目标,充分发挥“三类”教师的独特优势

根据涉外导游工作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涉外导游培养的师资队伍分为三种类型:基础理论课教师群体、实践课程教师群体、专家学者和外教群体。③“双教型”教师队伍是指具备“教”和“演”能力的教师。涉外导游属于“技能型”人才,要注重理论基础、实际运用和实践技巧三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基础理论课教师群体是倾向于“教”的讲师团,这需要教师利用其对基础理论的比较系统和深刻的认识,对学生的外语基本能力,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教授。实践课程教师群体属于“演”的实训师,这需要教师具备带团技能,能够通过亲自带团来演示技能,从而完成对学生示范教学。同时,注重“技能型”和实践性强的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具备较强的硬件教育设施和环境,如模拟导游课程来说,平时运用电子教学设备,在电子模拟环境中进行导游练习,看图说话。它的优点就是既避免了课堂讲授可能产生的纸上谈兵的空洞,又无须承担外出实际演练而产生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浪费。第三类是专家学者和外教,主要以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的形式工作,他们中的行业专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结合真实、鲜活的案例对学生的实战技巧进行指导,而学术专家和外教可以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语言应用进行针对性辅导。这其中包括既可以进行理论教学又具有实践经验的“双教型”人才。但文中强调“双教型”好的同时,不主张要求所有的教师都是“双教型”人才,否则,就难免会资源浪费。而且我们可以在教师与课程的关系上妥善处理和充分利用好“双教型”和非“双教型”的教师,既可以一人上多门课,也可以多人同上一门课,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从不同角度彻底贯彻课程设置目标,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效果。

(五)建立“多向”培养机制,多方面努力,提高涉外导游整体素质

目前,涉外导游的培养主体仅仅是旅游院校。此单一培养主体承担了几乎全部的培养工作,从学生入学到就业的整个过程中,旅游主管部门和企业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在涉外导游培养中的作用仅限于考核颁发资格证书。学生拿到资格证书后,取得职业资格,到旅游企业参加工作,部分学生获得岗前培训和见习的机会,大部分直接上岗,就业流程也就随之结束。这种单一主题的培养主题模式显著缺点就是与行业联系紧密程度不够,难免会形成“学不能致用”的尴尬局面。其实,作为旅游的主管部门,同样可以借助其优势担任起“教师”一职。旅游类企业也可以在业务的往来中培养这方面人才。因此,由旅游主管部门、旅游院校、企业和学生本人组成的培训网络便形成了。而且各培养的实施主体可以相互作用,建立有效的长期培训体系。新的涉外导游培养模式应该改变旧模式的弊端,增强旅游主管部门和企业在实践学习方面的作用。比如学生从事导游工作前要接受旅游主管部门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以行业道德和实际技能为主,然后参加考核,取得职业资格;企业在委派其带团前要进行有关企业文化、公司规定、专业化语言和技能、跟随资深导游见习等方面的企业专项培训。带团结束后,要自我反省,反馈信息,旅游主管部门、学校或企业再针对性培训。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涉外导游培养模式应该以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同时,从宏观角度来平衡语种的供需关系,改革教育体质和完善师资队伍,建立旅游主管部门、校企、学生自己组成的长效培训网络体系。

注释:

①袁静.论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J].社会科学在线,2005(4):325-326.

②胡嫣茹.多媒体技术与英语语言教育新模式[J].旅游学刊•旅游人才与教育教学特刊,2005(S1):150-153.

③杨梅.关于英语导游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研究[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6(S1):142-146.

Abstract: The upcoming Shanghai World Expo, a new round of foreign tourists to China will gradually start ho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our country, our high-quality tourism, tour guides need to optimize the training model of foreign tour as important issues facing the tourism institutions.

Keywords: Foreign travel guides; Tourism institutions; Training mode

上一篇:浅谈纪检监察部门如何当好煤矿干部政治生命的... 下一篇:浅析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与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