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会计范文

时间:2023-02-23 11:11:28

涉外会计

涉外会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涉外会计;实践;教学

一、三本院校涉外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及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对中原经济区的大力建设,河南省吸引了大量省外甚至外资企业进入中原市场,随之带来的是对于复合型涉外会计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我们应以时展和国际市场为导向,建立多样化的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在重视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不断提高涉外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会计人才。

涉外会计从业人员要求既熟悉会计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为了促进就业,提升学生竞争力,很多三本院校对会计专业的学生都提出了“双证”甚至是“三证”的要求,即在毕业之前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书以及计算机二级证书。对于涉外会计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加强英语方面的学习,除了在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之外,鼓励学生参加剑桥商务英语、CIMA、ACCA等考试,也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获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助理会计师证,面对企业的实务操作却无从下手;获得了计算机二级证书却不会运用会计软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却看不懂英文财务报表,这已经成为了会计学专业学生的通病。究其原因,学生更加关注的是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对于实践操作能力重视程度不够。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绝大多数学校开设了会计实践课程,但是课程内容单一、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考核标准不健全、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依然存在,实践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三本院校涉外会计实践教学

与传统书本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已经在会计课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地位和作用也收到了广泛认可,但是实践教学的地位依然从属于传统教学,在教学中的比重非常有限。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并完善其中的每一环节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的。

(一)完善校内实验教学。首先,提高教师团队的实践性特色。为了满足涉外会计人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学校应从涉外会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到课堂的讲授都能够体现实践性的特点,尤其是涉外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要求更高。而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往往采用专职教师闭门造车的研究方式,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要想在教学中真正融入实践性就必须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所谓“走出去”战略,一是选派教师参加国家财税部门组织的各种相关培训,使得教师能够及时更新涉外会计相关资讯,与时代同步发展;二是让专任教师走到涉外企业中去,参与企业实际财务处理,尤其关注外汇业务核算、进出口业务会计处理、关税缴纳以及出口货物退免税等涉外业务的处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及时与其他教师研究讨论,总结实践中的问题与经验,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所谓“请进来”,就是请进涉外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涉外会计的人才培养。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中的专任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两者相结合,从而建立起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双方取长补短,人尽其才,更能满足涉外会计实践性教学的要求。通过“走出去”,教师在讲课中能够穿插更多亲身经历的实践案例,而不是拘泥于课本知识的照本宣科。通过“请进来”的兼职教师,又再次弥补了专职教师实践经验有限的短板。这样的双重保险是校内实践教学的有利保障。

其次,建立涉外会计仿真实验室。为了增强涉外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很多高校与开发会计软件的企业合作,建立了手工模拟实验室和ERP实验室。建立仿真实验室的目的是让学生模拟涉外企业的日常业务处理,从而提高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仿真实验室必须能够高度模拟企业中的真实环境。传统的校内实训方法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企业某一期间的会计事项处理全过程,一个学生需要充当多个角色,同时完成不同岗位的工作,这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同时,学生在不同角色之间的频繁转变容易造成学生对角色定位的认识不清,不能分辨每个岗位的职能和责任。实训课程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担任会计主管、总账会计、成本会计、出纳等模拟实验平台提供的不同角色,合理分配职责,使之尽量接近企业实际情况。此外,涉外会计仿真实验室应在传统会计仿真实验室的基础上增加涉外会计的特色,应针对涉外会计的特点,设置外汇业务核算、进出口业务会计处理、关税缴纳以及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核算等内容,使学生能够体验涉外企业财会的实物环境,从宏观层面对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账务处理了如指掌,提升对企业财会实物环境的认识。

最后,加强校内模拟实验的考评制度。大多学校将实验报告作为学生实训课程的最终成果,以此评定学生的实践能力。鉴于学生人数较多,很难实现每人分配不同的考核项目,因此实验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具有统一标准,导致抄袭现象经常发生,无法确定学生的真实水平,评价体系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对模拟实训进行考评时,教师应多元化考评标准,将学生的实训态度、动手能力、实训结果等内容均列入考核范围,给以综合评定。除此之外,可将实践考核纳入涉外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考试中。具体来讲,就是针对涉外会计工作各环节的特点,设计实践操作性质的考题,让学生随机抽取进行考核。这样一来,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对涉外会计处理的整个流程进行全面掌握,从而激发学生实训课程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二)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加强社会实践。与校内仿真实训相比,校外的社会实践则是通过深入企业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举世瞩目,是德国经济崛起的人力资源保障,许多国家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完善本国的教育体系。所谓双元制,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学习和在企业接受实践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教育制度中,学生在完成学校的理论学习后,学校安排其到合作的企业中继续实践学习,学员既是学校里的学生又是企业中的学徒,导师则由学校中的教师和企业里的师傅构成。学生毕业时可获得学校颁发的学历证书以及企业出具的实习证明,大大提升了毕业生的竞争力,缩小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断层。

将“双元制”运用到涉外会计教学中,学校可与涉外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建立稳定的实验教学基地。针对可选择的企业,学校应对其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最好选择那些具有大量涉外会计业务,规模较大,经营理念超前的企业,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选好企业后,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和开展实习,充分发挥实验基地的功能。一方面,学校要将课堂搬进企业,要求学生不断反馈实习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教师给予学生理论上的指导,而企业会计人员则给予学生更多关于工作经验的传授,能够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获得更加感性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实习,能够加强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

但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国家办学为主,企业参与教育的意识比较单薄,并且由于会计岗位的敏感性,企业接纳实习学生,难免会给企业带来安全风险,作为新手的实习学生,在工作中一旦发生错误将给企业带来损失,与学校相比,企业承担了更高的风险,获得的利益却寥寥可数,形成了“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现象。因此,为了巩固校企合作关系,应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和政府调控力度,引导企业树立起大教育观,鼓励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高等教育中来。同时,学校应加强对企业的“反哺”。如可以利用校内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师资力量,协助企业解决一些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问题,做一些课题研究等,从而增加企业的收获,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校办企业为学生实习提供平台。高等院校以学校现有资源为基础开办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司,公司通过向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依赖学校平台和资源走向市场,学生通过实习获得实践锻炼,一次达到双赢的目的。就会计专业开说,学校可以成立会计公司,承担本地中小企业的账务处理、报税纳税、工商年检等工作。公司将这些财务工作交由学生完成,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学生通过为公司工作很好的达到了全面、市场化的实训目的。

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在参加学校安排的校外实习之余,利用寒暑假时间通过投简历、熟人介绍等方式自己寻找用人单位进行实习。现代社会中,多数学生长期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庇护之下,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自立能力差、抗挫折能力较弱等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校外实习,不仅有助于消除学生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断层,而且能够使学生提前步入社会,看到自身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提高与人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给涉外会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办三本院校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结合涉外会计的特点不断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合理设置实践课程,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从而运用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涉外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施颖.高职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主要内容[J].财务与会计,2008,(2):58-59.

[2]汪佳梅.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职业技术,2012,(6):16-17.

[3]由敏.大学会计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途径[J].会计学研究,2012,(7):175-176.

[4]袁咏平.会计模拟实习实训室建设的思考[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院报,2012,(2):79-81.

涉外会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涉外会计 汇率 汇兑损益

一、涉外工程会计核算的相关概念

涉外会计是财务会计当中的一种专业会计,与国内会计核算相比有其固有的特色,涉外会计按照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采取复式记账方法来反映和监督各类境外结算业务的经济活动。涉外会计要考虑汇率变动产生的汇兑损益对企业的影响,要设置复币账户,要熟识国际金融知识以及海关制度等。考核涉外工程的经济效益,要考虑到涉外工程所处国家的政策环境、汇率政策、国际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变动。

汇率是涉外工程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它是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是涉外贸易中的重要的调节杠杆。会计准则要求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算,由此产生的汇兑损益对工程的影响不容小觑。

涉外会计的记账方法。通常情况下,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以记账本位币进行记录和编制的,由此形成两种记账方法,即外币统帐制和外币分账制。外币统帐制的特点是以即期汇率折算,适合普通企业使用。外币分账制是指外币业务发生时直接采用原币记账,平时不进行汇率折算,外币分账制适合有多种外币业务的金融企业采用。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到期末都要折算成记账本位币,这一数额与原账面数额之差列入当期损益处理。

涉外业务会计的单项交易观和两项交易观。单项交易观是把购销业务及以后的账款结算视为单一交易的两个阶段,其特点是手续麻烦,不能清晰地反映汇率变动对企业损益的影响。两项交易观是指以交易发生作为交易完成的标志,汇率变动不影响当期的销售收入和进货成本,而是作为汇兑损益确认。外币折算处理是涉外会计核算中理论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外汇汇率变动影响的会计》中建议采用两项交易观点来处理外币业务,我国也明确提出了按两项交易观进行涉外业务的会计处理,在当前确认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由于企业涉外工程的存在,会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币种进行业务核算,根据我国外币折算准则的要求,会计期末要把以外币记账的金额按规定的汇率折算成以人民币为计量单位的金额,由于汇率处于不断波动中,因此产生的折算差额即为汇兑损益。

二、工程中日常业务的汇率处理

涉外工程业务核算通常有外币交易、进出口业务核算、进出口纳 (退、免)税核算、涉外业务融资核算等财务工作。不同业务用不同的汇率规则进行折算,如外币兑换时按兑换日买入价汇率进行交易;外币交易发生日,按照当天的汇率记录销售业务的发生;报表日按照报表日的汇率计算当期的汇兑损益;结算日按照项目结算日的汇率再次计算汇兑损益。以结算日计算的应收应付款项作为结算的依据。由于汇率的因素存在有可能企业在本国盈利,在国外就亏损,汇率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外国汽车制造商,包括本田在内,近年来积极扩大在美国的汽车生产工厂以及进行其它业务操作,即从设计工作室到试验场所。由于成本和销售是由同一货币估价的,因此生产工厂的建立会避开外汇陷阱,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三、期末调整或结算的会计处理

会计期末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前,应该根据国内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编制相应货币的财务报表,再对调整后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但未分配利润项目除外。利润表中的收入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因汇率变动产生的折算差额,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填列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处理。

四、涉外工程要考虑的盈亏因素

相较国内工程而言,涉外工程的盈亏要考虑更多的因素,除了国内工程需要考虑的日常的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外,要考虑签证费、机票费、翻译费等;要研究涉外国家税收政策及政治文化;还要考虑汇兑变动损益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汇兑损益的确认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以汇兑损益实现时确认,符合收付实现制原则;二是由于汇率变动折算引起的汇兑损益,而不论其是否实现,符合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权责发生制是会计要素中明确计量的一个基本要求,核算本会计期间已收到、已发生或应该负担的所有费用,而不考虑款项是否已经收到或付出。权责发生制可使各期的损益趋于均衡,不致使会计数据有很大的波动性。

外币折算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九号―外币折算》准则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国际业务的核算标准。随着国际贸易的日趋常态化,国际资本的不断融合,涉外会计的汇率折算必定会在国际交易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需要培养具有更高素质的涉外会计人员,从更高的战略角度重新审视成本管理对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优势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M].人民出版社,2006

涉外会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涉外会计;会计英语能力;提高;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084-02

涉外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针对该类企业的经济活动,按照会计准则、会计法规和国际惯例,采取复式记账方法来反映和监督各类涉外经济活动的一种专业会计。涉外会计工作人员主要任职于境外结算业务的企业单位(包括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对外劳务输出企业、进出口企业、对外运输、三资企业、货代等涉外企业等)。本文就涉外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会计专业英语能力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涉外会计人员具备会计专业英语能力的重要性

涉外会计人员不仅要熟悉会计准则,并且要掌握会计专业技能,这是其工作性质所决定的。更重要的是要从事熟练运用会计专业英语处理日常会计业务、阅读和编写英文财务报表、登记英文会计账薄等等相关工作,这就需要涉外会计人员不仅仅要具备会计专业的能力,同时自身更需要过硬的英语水平,否则很难胜任这项工作。另外,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愈加迅速和国际化及中国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加剧,中国境内涉及国际业务的公司对其财务部门员工的英语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培养能熟练运用英语并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财务会计专业人才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求。这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是要其员工具备使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和日常交流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获得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的合格证书。笔者以“涉外会计”为搜索条件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查询与该岗位相关的招聘信息,查询结果发现,各个用人单位均对应聘人员的英语水平和英语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说明,所以欲从事此方面工作的应聘人员就必须在英语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充实自己的英语水平,这样才可以在求职时突出自己的闪光点,增强个人的竞争力。由此可见,涉外会计人员的专业英语能力成为了人们在求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块敲门砖。

二、涉外会计人员学习专业英语存在的认识偏差

若想探寻出学习和培养涉外会计的专业英语能力的最佳方法和最优策略,则首先需要了解大多数人对于这方面存在的错误观念并及时纠正。

很多打算从事涉外会计工作的同学认为大学英语四六级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目标,觉得它与专业英语的知识完全相同。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涉外会计人员更需要学习的是会计专业英语和国际贸易英语的知识等,它注重的是一种英语的专业性和职业应用性,而普通英语主要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人交谈时应用到的英语,几乎不涉及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所以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同。除此之外,有些会计人员认为,既然“普通英语”与“会计英语”差距悬殊,那么从业人员只需掌握大量的会计英语专业词汇和表达,即可以熟练地处理与英语有关的会计业务。可是实际上并不尽然,会计专业英语能力的高低与会计专业英语词汇量的大小之间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学习英语知识是一种手段,在它的更深处学习的是一种文化,从业人员通过学习会计专业英语,可以了解陌生的国家文化和历史。一方面,学习会计专业英语的前提条件是应有一定的普通英语基础,因此涉外会计人员应在大学期间通过一些相应的英语等级考试,才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专业英语学习;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必须将二者良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工作中的一系列实践才能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否则只会会计或只会英语均无法胜任涉外会计的工作。只有将这两方面互相结合,才能使自身的会计专业技能和专业英语素养得到必要的提高。

三、提高涉外会计人员专业英语能力的研究策略

通过上述对专业英语认识的探讨和研究,如何提高涉外会计人员的专业英语能力成为了另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三点提高涉外会计人员会计专业英语的策略。

(一)普通英语能力是专业英语能力的前提

第一,上文中已经说明了普通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所以我们知道专业英语的词汇学习也离不开普通英语词汇的掌握,因为会计专业英语的词汇很多源于普通英语,只是本身被赋予了新的会计专业意义,概念与意义与原词有着悬殊的差距,但却往往不失其内在联系。第二,虽然会计专业英语是专业用途英语,但它使用的语法体系及词句构造等方面的规律与普通英语是相同的,因为它本身不具有自己的语法系统。因此,如果想熟练地运用会计专业英语还必须借助于普通英语的语法。第三,会计专业英语也需要涉外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这一点和普通英语的要求也是相同的。由此可见,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之间既有着实质上的区别,但同时二者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若想进一步学习会计专业英语的能力,则需要掌握一定的普通英语的基本能力,包括语法和词汇等方面。

(二)以学习会计专业英语的词汇为主要内容

会计专业英语中包含着大量的会计专业词汇,这也是它相对于普通英语来说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并将它与普通英语区分开来。会计行业的专有名词,如 Raw materials(原材料),Finished goods(库存商品),Tax payable(应交税金),Paid- up capital(实收资本),Bad debt reserves(坏账准备),Investment income(投资收益),Cash in bank(银行存款),Profits(利润),Accounting period(会计期间),财产清算 (Property Checking),Administrative expenses(管理费用),Financial statements(财务报表)。还有一些词汇要注意它的词义,Balance sheet意为“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平衡表”,Income statement应翻译为“损益表”而不是“收益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活中的常见词汇在会计英语中与普通英语中虽然拼写相同,但是相互间的含义却大相径庭,如 carry back(【普义】运回;【特义】抵前),credit(n.【普义】信用;【特义】贷方),interest(n.【普义】兴趣;【特义】利息),principal(n.【普义】校长;【特义】本金),post(v.【普义】张贴;【特义】过账)write down(【普义】写下;【特义】减记)等。因此,对会计专业英语词汇的精准理解和灵活掌握,是培养和提高会计专业英语能力的主要方法,对会计专业英语能力水平和层次的体现也有着重要意义。

(三)应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开展系统的学习,从而简化任务

准确定位的意思是指会计专业英语的学习不是指英语环境中的会计学习,而是会计环境中的英语学习。学习者首先需要具备熟练的会计知识及能力,即懂得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实务规则,并能编写账簿和财务报表,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进而继续开展会计专业英语的学习。同时,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认同感,才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简化任务指的是会计专业英语的学习应该主要以实用性作为其主要目的,学习内容达到够用的程度即可。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经过细心筛选后的、并且与工作内容高度有关的实用知识,而不应该是繁杂冗长的语言学习。例如,在对英文损益表的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凭借自身已经具备的中文利润表的知识,再通过阅读多个英文利润表的案例,从而轻而易举地掌握英文利润表的构成和相关会计科目的名称。

会计专业英语的学习应以理论为基础,结合会计工作实际,最终达到满足工作需求的目的。例如,一位涉外财务会计人员需要填制或阅读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等会计报表,那么他必须要熟练掌握各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类下各会计科目的英文名称,并且需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词汇才能完成口头或书面会计相关的日常工作,所以这名财务会计的重点学习内容和体系层次就应该是对 Assets(资产)、Cash(现金)、Bank draft(银行汇票)、Depreciation reserves(减值准备)、Tangible assets(有形资产)、Advance money(预付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累计折旧)等有关资产的词汇和文章的学习,以及其他会计要素及各个会计报表的案例分析。其次,涉外会计人员需要通过编写严谨、结构合理的教材来实现自身的学习内容,因此教材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满足涉外会计人员的平时工作的各种具体应用,并且要从实际的工作情况入手,再依据这些需求,精挑细选出适合涉外会计人员使用的教材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涉外会计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并且学有所得。

综上所述,为了消除涉外会计人员在外贸工作中的语言障碍,使得会计专业英语对于涉外会计人员来说愈加重要,所以要培养和提高涉外会计人员的专业英语能力,以便于应对日渐频繁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外贸交流与合作。因此,培养其专业英语的能力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祁新.高职院校涉外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5).

[2] 徐曼.当前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12).

涉外会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涉外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教学方式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教学方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从涉外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来看,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非常关键。涉外会计专业的特点在于“涉外”与“会计”两个方面,英语教学基于这两个方面需求基础上进行,找到促进涉外会计专业特点与英语教育之间的突破口,凸显语言交际能力与会计工作的特色,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一、转变专业教学思想

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通过教学,使学生能为企业所用,在企业工作中能够承担相应岗位任务,完美地发挥作用。现今,无论对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都是一门必修课程,都需要学生认真对待,实现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否则,学生如果不重视英语学习,就不能取得想要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引导和激励,帮助他们产生对英语的兴趣,进而更好地学习英语。在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该从全局出发,面向整个职业领域,改变教师教育思想。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相结合,同时注重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基本素养,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英语,提高综合能力,逐步成长为综合型人才。

二、转变英语教学定位

在进行涉外会计英语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教育的本质目的,那就是凸显专业的职业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外交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定位,要将“听说”作为主要内容,比如进行阅读课,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而不是理论知识的灌输上,同时结合课文导入,抓住主体思想,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细节,进而更好地理解词语,鼓励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并积极与周围的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口语交流能力。另外,在语言课的方面,要对单元重点词汇、句型意义方面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语法进行专项训练,比如非谓语动词以及定语从句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积累和运用。

三、革新教材内容

语言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实用性,也就是说语言教学的内容与学习者需求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涉外会计英语教学应该重视语言的实用性,学生如果所掌握的知识并无法应用于实践,那么就等于这些学习都毫无意义。加之涉外会计在语言运用方面对学生要求非常高,因此英语教学要基于听说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分成各个板块,比如英语听说模块、日常交际听说模块、情景听说模块等。根据市场上对英语人才的要求,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

四、创新批评方式

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构建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基于这个特点,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结果以及学习反映等各个方面做出评价,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保持客观、热情、公平的评价标准,并积极发挥鼓励的作用。首先,进行鼓励性评价,要鼓励学生多发言、多进行合作对话,如果有学生回答错误,不要马上说“No,you are wrong”, 而是说“ Pleas think it over”。对于学生的作业,也不要在错误的地方打上“×”简单了事,要在错误的地方做好标记,并在旁边标注,给予修改建议,示意学生再进行思考。另外,教师要懂得分层次评价,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课程要求与评价指导,比如针对优秀的学生,教师的评价应该是高要求的,而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则要给予肯定以及鼓励性的评价,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息,让他们能够给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进而更好地投入学习。

五、结语

对于涉外会计专业的英语教学,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口语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为主。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了分析,通过转变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级方式等实现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符合涉外会计专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晓玲.Internet在“会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3(12).

[2]王凌.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新课程研究(中刊),2012(3).

涉外会计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F23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22-0123-02

摘要:文章在阐述高职涉外会计课程实施以证代考意义的基础上,针对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涉外会计证书的调研结果,最后提出高职涉外会计课程教学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职 涉外会计 以证代考 教学改革

一、高职涉外会计课程实施以证代考的意义

从2009年开始,为了适应市场对涉外会计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决定》第二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涉外会计岗位专业证书的培训与考试工作。通过“涉外会计岗位合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最终目的是让持证者能够具体掌握涉外会计的基本操作,具有处理各类涉外账务的基本能力。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与涉外会计证书的关系来看,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涉外会计证书是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补充,是能力的认定。因此涉外会计证书作为就业的“敲门砖”,高职开设涉外会计课程对于学生更好地就业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目前,高职学生在涉外会计课程中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少的困难,一是涉外会计课程涉及的业务内容较多;二是涉外会计课程与英语密不可分;三是涉外会计课程有些内容很难理解,比如进出口业务退税业务的处理。学生学习的内容既多又杂,再加上较难的内容,这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以证代考”的形式,通过涉外会计证考试的学生,可以不用参加期末考试。同时,还可以获得涉外会计证书,增加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这样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针对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涉外会计证书的调研

(一)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涉外会计证书的通过情况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是从2009年申请设立涉外会计考点,从设立考试考点以来,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及通过率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每年参加考试的通过率都比较高,除了2010年较低外,其他年份通过率都超过了七成,2014年的通过率甚至接近9成,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的通过率。这反映了学生对此考试相当重视,高通过率与期末的及格率相对接近,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以证代考的形式,为以证代考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调查概况

调查的对象为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类会计电算化专业2009级、2010级、2011级和2012级的毕业生。采用的方法有网络问卷调查法、电话调查法和访谈法。本次调查的形式以网络调查和电话调查为主,抽选一部分毕业生进行访谈,他们的谈话记录也是对调查问卷及其他资料的有效补充。本次调查的时间为一个月,期间共发放问卷216份,回收197份,回收率为91.2%。

(三)调查情况分析

第一,从面试方面来看,证书是就业的“敲门砖”。在学校期间考取的证书中,调查认为对面试有帮助的会计类证书时,八成以上的学生选择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六成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助理会计师证书,还有三成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涉外会计证书。因此,从学生方面来看,涉外会计证在面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它可以给会计人员就业加分,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见图1。

第二,从企业要求来看,相关证书必不可少。企业对会计人员相关证书也比较重视,至少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对于涉外会计证书,主要是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更加重视。在进出口企业中工作,所学的涉外会计知识一部分是可以经常用到的,特别是进出口业务和出口退税业务。从企业方面来看,认为报税和出口退税特别重要,相关方面的人才也比较紧缺。见下页图2。

第三,从毕业生自身来看,证书增加了就业的广度和深度。针对“再有机会,最想好好学习的课程”,其中有将近一半的毕业生选择涉外会计课程。一方面是工作后有接触涉外会计的毕业生希望能更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是暂时未接触涉外会计的毕业生希望能转向涉外会计相关工作。这也反映了学习涉外会计课程,取得涉外会计证书也能增强毕业生就业的广度和深度。见图3。

通过以上的调查,可以进一步分析出,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需要加强实务的操作。比如进出口业务,特别是出口退税方面,教材和考试比较重视理论和计算。但实际工作中如何操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哪些方面很少提到。因此,请有出口退税经验的会计人员,安排专门针对出口退税等方面的讲座,对学生实务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三、以证代考在高职涉外会计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一)课程改革

目前,全国涉外会计岗位专业考试采用统一的考试教材,最新的教材是《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2012年的版本。教材主要分成三个部分:涉外会计理论、涉外会计英语和涉外会计实务。考试分为涉外会计基础理论(含英语)和涉外会计实务操作(含英语)两个科目,全国统一出卷,统一阅卷,统一考试。教材的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因此,在安排课程时,用国际贸易和涉外会计两门课程分别进行学习。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用39课时学习涉外会计理论和涉外会计英语,在涉外会计课程中,用52课时学习涉外会计实务。这样既符合考试试卷的安排,也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同时,由于我院考点是组织参加每年12月份的考试,为了迎合考试时间的安排,我校在教学上安排1―13周为培训学习时间。

(二)教学过程改革

由于实行以证代考后,课程的学习内容更多更杂,因此,如何在满足考证情况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更为重要。首先,合理安排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学习。比如,在涉外会计实务的内容中,考核的重点是进口业务、出口业务和出口退税业务三大部分。在安排课时时这三大部分大概需要《涉外会计》课程的三分之二的时间,也就是34个课时。剩余的18个课时用于讲解教材内容以及历年试卷。其次,简化课程讲解。在讲解涉外会计实务内容中,例题和习题较多,在讲解的过程中,可采用图形教学。图形是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尽量将每道题都能用图形表达出来,将题目表达的基本内容反映在图形上。既方便学生尽快理解题目所需表达的意思,也节约了讲解的时间。最后,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解涉外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可以请具有实际涉外企业相关工作的会计人员给学生做讲座,解决学生对实际涉外会计工作的好奇和疑问,同时增加学生考证学习的积极性。

(三)考核改革

实行以证代考后,彻底改变了由任课教师出题、任课教师批改的传统考核模式。首先,考核时间的变化。我院考点每年12月份统一组织参加全国涉外会计岗位专业考试,考试结束后一般2月份收到成绩。而期末考试的时间一般是每学期1月份,因此,没有参加考证的学生和参加考证但未通过的学生,需要在下学期开学初由学校统一安排期末考试的时间。其次,考核成绩的核定的变化。获得涉外会计证书的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是直接与参加考证的成绩挂钩的。以80分为起点,根据考证成绩的高低进行调整。而未获得涉外会计证书的学生,期末考核的成绩是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综合计算得出的。

(四)教师培训

在对教授本课程教师进行培训时,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理论方面培训教师。除了专门针对考试用教材的培,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从2011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国涉外会计技能大赛,通过比赛也可以使教师的理论业务有一定的提高。同时,教师也需要针对考试大纲进行准确分析,把握每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考证的通过率。另一方面,从实务方面培训教师。学生取得涉外会计证书后,如果能在相关企业中尽快上手,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将对本院学生的就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这就需要教授该课程的老师具有较强的企业实践经验,学校应当鼓励专业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和外贸企业进行深入合作。Z

参考文献:

[1]李小遐.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以证代考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7).

[2]白小伟.面向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的《外贸单证制作与审核》教学改革[J].消费导刊,2013,(3).

[3]崔红.浅析基于慕课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渐进化”教学模式[J].商业会计,2016,(4).

涉外会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涉外会计;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应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 ,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对外贸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质量上。它要求涉外人员具有一定的综合业务素质,不仅能熟练处理信用证、准确填制全套外贸单证、熟悉外贸函电的写作等,而且要有能从业务需求出发,整合各个相关科目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涉外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该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和实务并存, 以实务操作为主。该课程的理论部分体现在课程内容中的众多国际惯例、规则和法律条文,实务部分体现在如何在众多国际惯例及法律和规则指导下从事实际操作。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深感需要讲解的内容太多太细。同时, 学生也普遍反映涉外会计难学,仅凭课堂上的讲解和想象,而没有实践操作,似懂非懂。特别是学生从事实际涉外会计工作时,不能很快进入角色,企业抱怨其实际业务能力太差,有的甚至连撰写英文函电或信用证审核都不熟练,企业需要进行二次培训,这样就体现不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因此,为了使学生能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很快用于实际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有必要进行新的教学探索。

一、涉外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市场对从事国际业务操作的人员需求激增。为了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很多高校开设了涉外专业,并把涉外会计实务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由于涉外会计业务是一门与国际惯例接轨、不断与时惧进的课程,在教学中原有的方法与经验已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需求,因此目前的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1、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效果不佳

涉外会计课程的实践性极强,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涉外会计课程教学设施比较薄弱, 缺少应有的实训场所和实训软件, 这样的教学必然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高校涉外会计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简单化、陈旧化, 缺乏符合涉外会计课程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般还是采用讲授法, 以教师为主, 上课教师讲概念、讲例题, 下课学生做作业。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较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但是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学生走上涉外会计工作岗位, 碰到实际问题往往不知如何解决。

2、教学目的模糊,教学内容单调,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在教学中仅让学生浏览教材中进出口货物涉外会计所需各种单证的样本,忽视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各种单据只能直观地识别,不能进行进一步的修改,更不能独立地完成各类单证的缮制。

另外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涉外考试的通过率,增加学生持证数量,在涉外会计教学过程中把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按照应试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忽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就出现了持证学生到工作单位后,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需要单位进行二次培训的现象,违背了高校的能力本位教学理念。

3、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 影响教学质量

涉外会计课程中很多概念、术语的理解都必须借助于一些相关课程的知识。 例如进出税费计算涉及税务和国际贸易知识,填制涉外会计凭证及进出口单证知识等。有些学校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只注重开设涉外会计实务课程而忽视了相关课程, 或者先开设涉外会计课程, 后开设相关课程,这都让学生在学习涉外会计课程时预备知识不够, 学起来感到有一定的难度。正由于学生对涉外会计业务的感性认识不够,又难以抓住重点, 因而对各种涉外会计业务中的概念和流程要点容易混淆,成为教学中较难突破的难点,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4、教师重理论,轻实践,本身实践技能较弱

涉外会计课程的特点要求授课老师必须具有很强的实践技能,最好要有从事涉外会计工作的经历。但目前高校涉外会计课程的授课老师一般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长期从事涉外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对涉外会计行业的最新发展了解不深。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涉外会计的实务操作性,往往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实践环节很少,甚至认为实践是实习阶段的任务。

二、高校涉外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要解决上述问题,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涉外会计人才,必须采取得力措施, 切实深化涉外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1、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涉外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目前国内涉外结算80%以上是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因而与其相关的在课程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也是最大的。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各环节中,较宜进行实践教学的环节为审证和审单。审证的目的可设置为要求学生找出不利、矛盾和质疑条款,因而要求学生能读懂、读通信用证。审单的目的主要是要求学生找出单据中的不符点。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学生对信用证内容要透彻掌握,而且还要了解各种单据的制作要求、审单的方法、依据、标准等。这些都促使学生因需要而去掌握知识,将课本知识真正变为自身知识储备的一部分,使学生从中真正体会到所学为所用的乐趣,从而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2、实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从事这项工作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在涉外会计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是由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涉外会计主要讲授进出口贸易及非贸易结算工具、结算方式及结算过程中的融资方式等。涉外会计业务既涉及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部门,又涉及外贸企业、运输公司、保险公司等众多相关单位和业务环节,但是不论在哪一个环节,哪一个单位,在涉外会计业务中所出具、办理的各种单证、票据均使用英文来制作。所以,为了使学生顺利地进入实际工作环境,把握涉外会计业务全部过程, 并且熟练掌握具体操作环节, 提高学生毕业后从事这项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讲授大量的英文专业术语, 并且要求学生学会制作和审核各种英文单据。当然,为了使学生通俗易懂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在进行英文讲解的同时辅之以必要的汉语解释是必需的。

3、注重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积极性

在银行和外贸公司的涉外会计实务中,涉及涉外会计的各个环节方式及各种主要单据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应充分利用这些实务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果教师仅是以案例来充实授课内容,通过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具体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虽然比单纯的讲条条框框要奏效,但是远远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倡导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案例分析,以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通过自己分析,可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了解、理解,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行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讲述理论知识,然后再就某一案例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共同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同时提醒学生在类似案例中应注意的重点,最后再留下一些案例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分析,以此来检验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4、实行模拟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果不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仅仅进行口头或书面分析,难免在实际操作中犯错误。因此,需要让学生在实验室里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模拟教学就是在前面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它要求学生事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并对相关的案例有所了解,然后再在实验室设计的有关情境中进行模拟训练。

5、充分利用新的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率

涉外会计课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业务流程并接触到各种单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直观地演示结算过程、增大教学信息量、便于教学节奏控制,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多媒体教学中,课件制作是一个重要环节,应根据每一章节的内容特点,利用文本、视图、音像等教学媒体资源进行合理的组合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6、大力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实践性教学活动,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就涉外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来说,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实践基础和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学校可邀请外贸行业、银行部门的相关专家不定期来校指导, 共同完善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 使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 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

教师可利用假期去到涉外会计岗位第一线接触实际的涉外会计业务,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涉外会计业务的全过程,更新最新的结算业务知识,积累相关的涉外会计经验,培养“双师型”素质,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从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实际业务和问题实例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培养出更适合企业要求的涉外会计人才。

三、结论

通过采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改变以往学习枯燥无味的范式,营造一个活泼竞争的学习环境,能极大地提高涉外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这种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实践教学的新的尝试不仅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适应新经济环境需求的具有综合性素质的涉外会计从业人才,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涉外会计的实务内容,同时也要对相关结算理论和各种结算工具十分了解,对未来宏观经济环境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有一个较为合理的判断。而这将有力地促进相关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郭虹. 应用教育中的素质培养 [J].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24-26.

[2]武翠芳等. 模拟教学在涉外会计课程中的应用 [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3):18-21.

[3]刘卫红. 关于涉外会计课程教学的思考[J]. 中山大学学报论从,2007, (4):28-30.

[4]张玉琴.涉外会计案例教学尝试[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8 , (6):33-35 .

涉外会计范文第7篇

微课是一种特殊的,符合网络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学习规律,融情境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可视化为一体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资源。笔者以梅瑞尔首要教学原理为指导,结合我院学生的特点,开发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微课资源,以满足涉外会计工作岗位的需求、促进学生专业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涉外会计;微课;建设

一、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微课资源建设的意义

1.满足涉外会计工作岗位的需求。随着经济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涉及涉外业务的企业数量与日俱增,对掌握涉外会计技能的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量越来越大。《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传统教学按照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行教学,与岗位需求并不契合,导致学生走上岗位后茫然无措,用人单位苦于无人可用。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微课资源以教师设计的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营造真实的凸显涉外企业情景的“微课”教学资源环境,有助于强化会计专业学生涉外会计核心能力培养,使学生未入职场即已对岗位进行深入了解,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进入工作角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促进涉外会计的队伍建设。

2.化解难度,促进学生专业成长。我院会计专业学生前期学过的专业基础知识构建不全,知识迁移能力不足,教师教学中讲多了,学生消化不了。《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内容繁多、核算枯燥,有些内容学生因缺乏感性认识而难以理解.畏难情绪严重,导致课程学习出现障碍,因此,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其化解难度、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和交互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微课是围绕《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中某个知识点和技能点设计,并将重点和难点化整为零,可按个人实际掌握和理解情况选择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避免了学生“前面听不懂,后面跟不上”的情况。微课设计将知识中的重难点问题、知识点等通过提问的方式凸显出来,学生在观看微课时就会边学习、边思考,在微课的有效引导下,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知识模型建构。

二、微课资源建设设计

1.理论指导。梅瑞尔首要教学原理:梅瑞尔首要教学原理重在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主张学生介入解决实际问题当中,认为只有当新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融于一体时,才能够促进学习。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微课的设计遵循了梅瑞尔首要教学原理,首先唤醒学习者的先验知识,接着创设情境,引入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思考、学习;然后呈现重难点知识;最后通过一些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2.设计原则。按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涉外会计考证要求和我院学生的特点开发《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微课资源,符合启发性、应用性和行业性的原则。

2.1启发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微课的前、中、后“创设问题情境”,设置一系列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围绕“小问题”来讲解知识点,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小策略”,有利于学生聚焦问题,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提醒、强调学生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深度思考,学生能在一种情境中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便于日后的跨情境运用。三个环节的问题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层层递进。

2.2应用性。微课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未来工作中的难题,提高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熟练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问题。同时,微课要符合当下学生时间碎片化和移动学习的需要,做到短小精悍。

2.3行业性。微课是针对工作中的某个实际问题或技能点专门制作的视频,目的是在真实自然的工作情境中,提升准确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微课中的案例选取涉外企业业务活动案例,具有较强的学习指导性和行业针对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内容选择。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微课开发的主要工作,它决定着微课开发的成败。微课作为一种媒体教学资源,一般时长在5—10分钟,因此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细要微,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动画、视频、影像。结合微课的特点以及对学生知识点掌握的要求,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微课的内容选择了重点和难点内容。

4.设计过程。“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流程如下:选题—创编脚本—配图—设置动画—插入音乐—生成视频。微课设计中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微课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新知识?如何帮助学生预习导学,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如何指导学生处理典型问题、难点,及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先导知识点,完成有针对性的学习?如何帮助学生完成课后的巩固拓展?具体内容设计举例见表1。

三、结语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微课的核心本质是面向学习者,因此要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基于“学”的视角增强微课的交互性设计。微课的设计和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要主动迎接微课带来的教学变革,提升会计的网络和信息技术水平,认真分析微课的优势和不足,在微课的主题选择、内容设计、资源整合等方面与会计职场充分融合,提高微课资源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宁.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微课资源建设探讨[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5(2):61-62.

[2]张姝梅.基础会计课程微课开发与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278-279.

[3]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1):100-110.

[4]韩中保,韩扣兰.基于BlendingLearning的微课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1):53-59.

涉外会计范文第8篇

户口所在: 广州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64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财务/审计/税务:,贸易:,银行: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实习 可到职日期: 两个星期

月薪要求: 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 所属行业:贸易/进出口

担任职位: 外贸员

工作描述: 负责办公室日常接待工作,录入和整理文件。协助翻译文件,通过发电子邮件及传真与外国客人联系业务。在交易会期间,参与展会筹备和接待工作,为公司找到很多潜在客户

离职原因:

家乐福超市 起止年月:2009-07 ~ 2009-08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 所属行业:批发/零售

担任职位: 销售员

工作描述: 负责推销商品和整理货物,了解掌握客户需求,介绍公司产品,发送产品资料。执行公司的销售策略,完成个人销售业务指标;协助客户选购合适货品,解答客户相关问题的咨询;协助维护产品形象,保持良好的销售环境

离职原因:

肯德基 起止年月:2008-07 ~ 2008-08

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 所属行业:餐饮业

担任职位: 收银员 担任职位:

工作描述: 虚心学习,工作细心、多次受到上级的夸奖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12-07

专 业 一: 涉外会计电算化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8-09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涉外会计电算化 - -

语言能力外语: 英语 优秀 粤语水平: 精通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全国计算机一级证书

会计从业资格证

高分通过大学英语六级和四级考试

现正考取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和BEC剑桥商务英语中级考试1.熟练使用Microsoft office 、Photoshop、Coreldraw、Access和Dreamweaver等软件

2.选修商务英语和外贸英语函电等课程,熟练地应用英语与人沟通交流,英语口语水平良好社会活动:1.作为院学生会宣传部的干事,成功策划、组织学院艺术节的大型书画展 ,编辑学院刊物《团学时空》参与新闻采集及排版设计,负责元旦大型晚会等活动的筹划和摄影工作

2.参与并出色完成亚残运会的火炬传递的配合工作

3.担任广州图书馆的志愿者,虚心学习,工作细心、多次受到上级的夸奖

4.作为英语协会的口语部干事,组织策划一系列以英语为主题的活动和晚会,个人获得社会工作积极分子的荣誉,英语协会被评为学院优秀先进社团

5.参与模拟商品交易会等学院品牌活动,获得优秀的成绩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很强的敬业精神,为人认真负责,社会适应能力强,能顾全大局而不失细节,擅于接受新事物。

涉外会计范文第9篇

实践是会计专业学习的关键所在。而对于涉外会计专业的学习,一般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需求,更需要增加涉外业务实践内容,只有两者具备才能适应社会对涉外会计人才的需要。因此,对涉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并结合专业实际予以实施,对涉外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涉外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对于各类开展会计专业教学的院校来讲,实践教学是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关键,因此,各院校均在时间上下大功夫,以期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要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光在专业学习上增加课时数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对增加实践环境和实践方式进行研究。对涉外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更要突出专业特色,不能仅局限于一般的会计专业实践。

1 涉外会计专业教学实践的目标

根据我国会计专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变化,尤其是涉外会计专业的客观需要,本文将涉外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定为:在掌握一般会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加大涉外会计的学习,注重专业的特殊性,将涉外内容纳入专业实践的范畴。对目标的具体阐述,可分为以下两部分:

1.1 一般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

学生首先需要学习会计理论和会计技能,体现手工做账和电脑做账的双重学习能力,尤其要体现出电脑做账的重要性。在基本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对相关专业的审计和财务管理技能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特别要重视这些技能的学习需要与电脑软件的适用相结合。

1.2 涉外会计的实践教学

涉外会计教学的特点是适用外语开展会计业务,因此要求能读懂和填写会计报表、会计资料、会计票据等;并能够对国际会计业务进行了解,了解简单的报关、外汇结算、出口退税等业务流程。

2 我国涉外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2.1 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欠缺

财务管理相对于财务基础知识是一种较高级的技能,这项技能的学习能为学生在日后的就业中提供职业资本。目前我国的会计教育只停留在基础技能的养成,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技能进行足够的培养,仅有的教学也只是停留在零散的课后章节训练中,不能与综合实践相结合。

2.2 基本账务处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欠缺

各会计专业院校通常对会计日常业务和会计建账技能培养很重视,却忽视了将各基础专业进行整合成系统进行实践学习,造成了学生各专业技能的脱节,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各类会计业务之间的联系,最后连自己的会计数据之间的关系都搞不清楚[1]。

2.3 计算机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缺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原始的的手工记账已不能胜任当今会计信息快速披露的要求,因此需要将计算机这项先进的发明运用到财务工作的各方面。目前大部分学校都要求会计电算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计算机和财务软件使用的培训还是欠缺的。

2.4 涉外会计业务处理教学实践欠缺

在我国目前的涉外会计教学中,涉外会计技能的养成主要是通过专业英语课来实现,这样的教学远远不能使用涉外会计专业的发展。涉外会计专业学习的根本是适应岗位需要,必须将所学专业外语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因此必须加大对涉外部分的实践培训。

3 涉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 建立涉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完整的教学体系的建立要求学生对涉外会计专业的所学到的各项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进行整体把握,形成体系。具体有:

3.1.1要求学生针对自己做出的手工账,结合电脑进行训练,学习会计电算化,学习会计软件的适用,这项训练的要求是为了避免过去将手工账和电脑账独立学习产生的技能断层,针对同一套账,才是日后业务的需要。

3.1.2将会计流程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将出纳业务纳入整个实践小组,通过进行分工合作,对出纳业务进行实践训练。这些业务应该包括签发票据、填制出纳凭证、登记支票领用、登记出纳账簿、办理银行业务等。

3.1.3延续第二条实践小组的的工作,将审计业务也纳入到实践系统,由审计小组对各小组的账面进行审计,提出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3.1.4进行财务管理实践训练,这项工作是对会计业务价值的体现,企业进行会计业务的目的之一就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可以针对同一套账的会计主体的其中一个或多个项目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所得进行决策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不忘对账务进行跟踪处理。

3.1.5将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纳入综合系统[2]。

通过上面对基础的账务处理、审计环节、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实践训练,使学生获得系统的财务处理印象,理出清晰脉络,帮助掌握专业技能。

3.2 加强计算机在涉外会计专业中的实践教学

当今的会计业务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它能极大的提升会计处理速度和信息传输速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在财务管理、审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等专业课进行多课时的上机实践,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全天开放,供学生进行练习。联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2.1加大EXCEL软件的运用

数据处理离不开EXCEL软件,而通常的EXCEL软件只是学习是放在计算机课程中的,这样的学习不仅不易于长期掌握,更达不到实践运用的效果。因此必须将EXCEL软件的学习和会计数据处理相结合,在会计专业的多门课程中都可以进行该软件的运用和学习,如《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这样的实践课可以增强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锻炼[3]。

3.2.2加强对各类财务软件的运用实训

目前主流的财务软件有很多,常用的有用友、速达、金蝶、新中大、管家婆等,通过财务管理软件实现对固定资产、工资的电算化管理,学习销售、采购等专业知识,教学生如何将各类财务信息与采购系统、账务系统、销售系统等联系起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学校在教授一种财务软件的时候,可以建议学生另外学习一种社会上经常使用的财务软件,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资本。

3.2.3目前在各大院校中对审计课程的学习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实践很少,针对计算机的审计教学更少。通过学习使用财务软件,可以实现对会计数据的查询,通过软件的各种功能实现快速有效的财务审计,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审计课程学习的时候,要将计算机实践课纳入课程内容,适当加大课时。

3.2.4加强计算机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财务管理内容广泛,主要有财务预算、财务控制、投融资管理、报表分析、现金管理等方面。其中的报表分析、财务预算和投资管理都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才这些数据信息只能通过计算机来处理,因此只有具备较强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会计才能胜任较高要求的财务管理工作。各院校在开着财务管理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到计算机技能的学习,并且这种技能的社会需要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强。

3.2.5加强学生多电子商务基础技能的学习

当今的网络贸易已经相当发达,不管是生产型企业还是贸易型企业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高,大部分企业都会在自己的网站或者专业软件中进行销售、采购、融资等方面的业务,这就要求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具备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简单的网络平台,这项技能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

3 涉外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的实施

3.1 加强专业英语能力的学习

涉外会计所需要的外语仅靠专业外语课上的学习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外学习和课外培训。针对部分外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将专业外语吃会学好,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学习措施,将各类专业名词的学习纳入到平时的专业课的学习当中,这样既能丰富专业课的学习,又能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不至于产生专业词汇的学习和具体运用的脱节。

3.2 加强涉外会计专业的实践学习

涉外会计技能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际运用,教学环节应该模拟涉外会计业务的办理,通过模拟进出口收汇的核销手续的办理,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办理等,这些实务都必须要学生对学生进行训练,并且还可以通过聘请实际涉外会计工作人员对学生的这项技能进行讲解和培训。

3.3 开展校企合作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教学

学生在校内进行的各类实践模仿都是为了更好的适用未来岗位的需要,如能进入真实岗位进行实行、培训将是对学生技能最大的帮助。通过也涉外企业的联合,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让学生先一步的走上社会,适应岗位,对学生未来的就业观和人生观都将是莫大的帮助,企业也可以从优秀的学生中进行人才选择,降低人才引进成本,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局面。

3.4 授课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

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的涉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老师是关键。这对就对从事专业教学的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成为双师型,具有简单的双语教学技能,教师的实务能力要能跟上企业需求,对于教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体系的设计都要求各专业老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而这些的养成都需要时间积累和有效机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牛丹.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

[2]小平.论会计仿真教学的有关问题[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梁丽萍.会计实践教学的现实问题与改革构想[J].南平师专报,2006(4).

[4]张政.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经营管理者,2010(02)

【作者简介】

涉外会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民办院校;涉外会计;有效教学

随着经济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涉及涉外业务的企业数量与日俱增,对掌握涉外会计技能的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量越来越大。《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已经学过基础财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知识和外贸英语知识,熟悉国际贸易中各种业务的工作流程,并具备涉外业务核算和免退税等业务能力,从而能较好地适应涉外企业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

民办院校的学生相对于公立高等院校来说,入学“门槛“较低,缺乏自信,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理解分析问题能力较差;入学后学习不主动,课后不复习,基本没有学生会预习,部分学生抄作业,前期学过的专业基础知识构建不全,知识迁移能力不足。教师教学中讲多了,学生消化不了,但又不能放低标准,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这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课题。笔者针对民办院校学生的特点,在2012级会计班《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涉外会计技能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案例讨论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主动学习,从案例中归纳出一般原则,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因此,我们在《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别注重:(1)案例来源。①结合岗位、行业职业技能考证,以中国证券报、新浪财经等网络手段,选择与涉外企业会计工作相关的最新的、针对性的案例。②教师自身在外贸企业、合资企业工作中的实际财经事件编写的案例。教学案例结合涉外企业真实情况,学生感兴趣;案例中的主要事件是最近发生的,能够体现国家最前沿的经济动态、经济政策,学生容易接受;案例立足学生“就业和考证”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同步提升实际操作水平,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进入工作角色。(2)教学实施。涉外会计岗位工作的典型任务是自营进出口业务、进出口业务、加工补偿贸易业务、易货贸易业务、出口退税等核算,登记帐薄并编制外贸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等。在这些内容的教学、实践训练等环节,将教学内容和目标隐含在一个个案例和问题中,让学生由浅入深进入学习状态,有目的性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析判断及计算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充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在出口核算岗的自营出口业务中,教师通常会以某某公司的一笔出口业务案例入手,提供保险单、出口发票等多张原始凭证,要求学生完成整笔业务的会计处理任务,每个岗位的会计人员(假定会计甲)接到原始凭证即接收了该项任务,会计甲分析教师提供的案例,审核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要求则可以编制会计凭证,将会计凭证流转至审核人员(假定会计乙)处;审核人员接到会计甲传来的会计凭证和原始凭证后,也要进行案例分析,要根据原始凭证所提供的信息审核会计甲的工作。信息量较大的综合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思、议、评,突破重点,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

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特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涉外会计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案例为素材,组织学生学习与研究,让学生分析、解决有关涉外会计工作的实际问题。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用心施以“教学三导”,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导学法”是在教师精心设计指导、鼓励帮助劝说的作用下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从不会学到善于学,从不愿学到肯于学[2]。针对学生学习现状,课程教学中施以科学运用“教学三导”,有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1)引导。教师引导学生熟悉本课程的特点,了解每章和每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甚至重点、难点,使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课程在脑海中初步形成一个粗略的框架,有了这个框架,以后学习的知识点就是给这个框架添砖加瓦;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前后学习的知识、涉外会计知识与基础会计和国际贸易知识进行有机的串联,涉外会计课程知识体系可以不断完善、巩固。如学生对外经贸会计了解不够深入,所具备的知识又不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容易偏离方向或进行错误分析,此时,教师用“启发引导”方法,帮助学生调用知识库存,以《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等前修课程已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启发学生思维,通过这种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点,获取新的知识点,然后再让学生运用知识点重新分析案例,完成任务。(2)指导。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师将学习任务设计为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探究,初步构建知识,课堂结合实训、讨论和教师答疑解惑,引导一步步为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究、归纳,从而学会。如出口退免增值税的计算与核算,特别是生产型进出口企业“免抵退”计算方法。由于在基础财会课程中甚少涉及,对于学生而言显得生疏,难以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涉外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与核算要领,采用“导学法”。① 课前准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探究,完成学案-初步构建知识―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增强了学习动力和兴趣。②课中实施。教师创设情境布置任务―诱思探究实施任务―结合岗位巩固任务―提炼要点总结任务,在实践中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③课后强化。教师运用反问式梳理知识,教会学生如何抓住重点,如何掌握核心内容,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提高学习效率。(3)辅导。对于知识积累不足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亲自对其进行课后耐心的辅导,使其掌握新知,完成学业。

3 融入积极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积极教育是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下,创建一种积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等得以充分发挥,进而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3]。民办学院的学生自信心低,但有学习潜能;学习缺乏恒心但憧憬末来工作,教学中我们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特别注意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1)关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类所有的情结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教学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个学生,更关注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活动参与少的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进行案例分析、提问、导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向上的需求,让学生重塑自信。(2)鼓励。教师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拿双证,即会计证和涉外会计证,告知学生我国目前外贸会计人才出现紧缺现象,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会优先选择拥有权威机构颁发的专业技能证书会计人员。有了学习和考试的目标,学生自然会增加学习涉(下转第240页)(上接第190页)外会计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另外采用案例、导学和提问等多种教学方式时,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会学习,提升了学习能力;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正确回答问题、完成任务等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享受求知的乐趣,获得求知的心理满足,获得幸福的体验。

4 成效

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的评价:教学方法切合学生实际,理论与实际联系,特别注重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我们考证与工作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评价:采用多维交互式的评价体系,其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评价指标的多维度,具体包括学科知识评价、技能评价、态度评价;二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具体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学生本课程学习成绩平均79.6分,全国涉外会计证考试通过率100%。

5 结束语

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涉外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教学效果,是无止境的实践探索过程,教学中要立足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就业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适应目前外贸企业需要的优秀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明智.会计案例教学探讨[J].财会教育,2013(3):127-128.

[2]孙淑娟,田硕,赵丽娜,等.“导学法”改善民办院校教学效果的探讨[J].价值工程, 2013(26):239-240.

[3]吴建斌.高职生积极人格培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230-231.

上一篇:高校学生管理范文 下一篇:生态设计理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