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22-09-10 09:12:08

美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不仅能培养人的情趣、陶冶情操,而且还能影响人的思想感情、聪明才智和精神面貌。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科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教学中如果缺少了美育,课堂活动将会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机,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美育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通过审美实践,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创设优美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美

美的东西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让学生在学习中欣赏美、享受美,于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配上音乐使学生融于浓厚的气氛之中,通过教学挂图、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优美的虚拟情境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不知不觉得到了美的熏陶,得到了美的教育,培养了对美的感悟,提高了对美的辨认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丰富的想象,灵感不断迸发出来,更容易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思维,达到语言能力交际、运用的提升。

例如4B M3 U2 At the beach这一课,教师首先设计了free talk,利用师生间的交流I am going to ____ (a place) in summerholiday引出海滩场景。紧接着教师为学生准备有关大海的音乐和图片,海浪声、海鸥声阵阵袭来,由远至近、由小至大,通过这些视觉和听觉的不断刺激来唤起学生脑海中对大海的记忆,每个人的脑海中都勾勒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海场景,表现出了对大海的渴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此时好像一切万事俱备,在优美的意境创设下,学生全方位感受到美的同时,教师马上捕捉信息:What can you hear?What can you see at the beach?What can you do at the beach?逐步引导学生用英语来描述在海边的情景及行为动作,从句到段,训练学生围绕主题说话的能力。

二、注重内容的思想性,鼓励学生鉴赏美

教师应有一颗爱美之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敏锐、准确地发掘、提炼教学内容之美。著名艺术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般来讲,小学生初接触英语,比较新奇,好奇心特别强,求知欲望很高。因此,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充分发挥学生这一时期的优势,制造悬念,层层推进,激发学生美的感受,使他们形成正确、高尚的艺术审美观。

比如5A M2 U3 Interesting places in China一课中,教师和学生一边交流,一边共同领略祖国的美丽景色,图片、乐曲给予了学生强烈的视觉美的熏陶,逐步把学生带进我们首都北京,接着围绕北京展开语篇教学:以北京的文化――北京的美食――北京的著名景点为主线,把一些看似零碎的信息有机地串联起来,便于学生形成思路,提升理解和记忆的效果。看似学生被大量信息充斥,北京的京剧、烤鸭、长城、胡同等等,实际上这些教学内容潜移默化中满足了学生对中国元素的喜爱,他们会表达出强烈的愿望:Beijing is an interesting place in China. I like________. Because it’s_______. 这些充分体现了学生对美的内容的理解和追求。

美育在教学中的渗透,要使学生了解各类语言文化、风土人情、历史习俗,并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间所蕴含的丰富的美。因此,在教学中依靠这些美育资源来发挥运用,就能使学生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大多数语篇都围绕主题给学生以某一方面的启示或隐含着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文化,在领略了首都的魅力以后我们回到上海,视线转向2010年的世博会,作为上海的一分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如果你是一位世博的小小志愿者,你会如何来介绍我们美丽的大上海呢?最后再一次要求学生学会迁移知识,运用触类旁通的方法调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美,鉴赏美的真谛。

三、遵循思维的敏锐性,激励学生创造美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还不是将美育融入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将美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创造美并不神秘,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如果你希望美――你就得忘我地劳动,直至你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一名创造者、一名能手,成为自己理想事业的主人,直至你的眼睛,由于感受到人的最大幸福――创造的幸福,而放射出激情的光彩。”所以,只要我们有激励学生创造美的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反复尝试创造美,就能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例如执教4B M3 U1 Read a story《The bird, the cat and the dog》,教师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为要求学生看懂图意并展开想象,尝试有条理地说故事,在讲故事同时引导学生体验角色表演,感悟语言,激发阅读兴趣,感受美的意蕴,培养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课一开始,请学生观看色拉英语课程,随后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Why are they on a tree?/Are you afraid of?...),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思维的状态,体验思维的创造美。故事的教学则用简笔画一笔笔勾勒场景(先画一间房子,再在旁边画只鸟笼),通过提问(What’s in the house?What’s beside the house?What’s in the cage?...)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逐渐了解故事,感知故事,并产生思维的火花,打开话匣(Maybe there is/are.Maybe the bird is .),达到了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展开美的想象,受到美的教育,进行美的创造。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美育渗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点,具备了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出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采用各种有效途径,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缕缕阳光、变成滴滴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学生才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表现美、赏析美、创造美,将美育进行到底,才能走出一条独特的英语教学之路。

上一篇:浅析《呼啸山庄》的背景设置艺术 下一篇:关注学生发展 让学生触摸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