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环境变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10 07:40:48

传媒环境变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对策分析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公共传媒在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变革的影响下,传媒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体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传媒环境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不断发生变化,以传统四大媒体――电视、报纸、广播、杂志为核心的传媒环境受到了互联网、电信等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的广泛影响,传媒受众的大众化、个性化、多样性特征日益突显,并由此而伴随着大量伦理问题的出现,因而对其进行道德反思以适应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时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当前形势下新传媒环境中的有关道德规范的建设问题,既要考虑新媒体的突出表现,依照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在规律,合理地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原则,在新传媒环境中将传媒伦理的规范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革方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内在的理论研究传统资源,结合当前实际,在理论上充分研讨新传媒的现实定位,即要廓清新媒体在道德上应当如何以及事实如何的矛盾冲突,只有认真理清这一问题,那么对新媒体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就能妥善解决。充分认识二者之间依存关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矛盾冲突的解决就相对顺畅了。上述问题的破解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不能忘记传统,就是能够合理利用过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积累的大量有益的经验与教训,适时地与新传媒伦理的相关探究彼此协调融合,探讨新传媒环境变化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同时,也更加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具体分析当代中国的新媒体发展的实际,充分剖析新传媒发展的利与弊,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去其糟粕,积极引导新传媒为高校思想教育所用,为努力构建一个对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际引导建设意义但是又确实包含了中国本土实践特色的思想教育体系,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在现实中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第二个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面对具体而复杂的细微问题,要有微观意识,要加强思想教育微观领域中的问题研究,新媒介环境的不断发展肯定会导致大学生思想观念乃至许多相关伦理道德问题的出现,对此进行深入的剖析,切实把握新媒体环境变化与高校大学生伦理观念变化之间的联系,通过二者之间关联性的分析,对传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观念的改革提出合理建议,对实现新传媒的积极意义,进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改革不断前行。对新传媒的娱乐化倾向及其由此产生的相关伦理问题的研究,可以化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面临的诸多难题。新传媒对高校大学生的现实影响不言而喻,学生很难面对这一诱惑,新传媒对信息的垄断的客观存在,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权利的正当实现及其实践效果必然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新传媒语境中的伦理反思应当重点关注新传媒变化影响下的高校学生群,做好预防工作,在教育过程中尽量减少因传媒规范建设滞后而导致的思想教育不当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所以,新传媒环境下的伦理研究包含了思想教育环境建设的社会责任的道德内涵,这就是说,微观问题需要解决,而宏观意义上的社会新传媒变化对大学生思想培养的社会影响同样也不能忽视,从新传媒环境变化的小处入手,解决大学生培养的社会责任担当问题,这一导向应当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突破的一个主攻方向。

另外,传媒规范建设不仅考虑新媒体环境的伦理规约,还需要认识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如何利用新传媒的影响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建设,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转型的重要指征。在新媒体环境中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对新传媒道德异化问题的解决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如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切实抓好新媒介中的人文精神建设,要用人文精神消除新媒介环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人文环境的营造消解传媒不当的不利影响,这一对策在现实中有积极意义,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新传媒环境营造的人性回归,更影响到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在宏观意义上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人文精神的营造缓和新媒介环境下的教育管道冲突,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更富有人性化,同时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唤新传媒正义,实现新传媒建设与高校思想教育规范的不断完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新传媒环境下的伦理建设如果不能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权利的实现,新媒体建设的公正性将受到怀疑,如此新传媒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彼此关联性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成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服务于教育环境与社会道德的良序运行,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必须与新传媒建设结合起来,寻求二者间的伦理切合与同步发展,减少新传媒对学生思想养成的不利影响,这是达成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新媒体建设双赢的合理路径,从而有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权利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陈亮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9.

[2](英)马修.基兰.媒体伦理[M].张培伦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7.

[3]申小蓉等.高校新闻传媒与大学德育环境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8,(9),66-67.

(作者单位:南京市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少教多学,实现英语阅读教学双赢 下一篇:职校体育教学中排球课程的合理开发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