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时间:2022-09-10 10:39:00

探究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如何创造出更加舒适、更加便捷、更加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阐述了住宅小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问题,措施

Abstract: as China's strength enhanc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people improve living conditions demand more and more.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how to create a more comfortable, more convenient, more civilized healthy living environment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paper mainly expounds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of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and design, question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住宅小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1 商业环境混乱

小区内商业用房过多过滥,住宅区内饭馆、家庭旅馆、家庭美容院、家庭英语辅导班、婚姻介绍所、牙科诊所等纷繁复杂的商业内容在小区随处可见,环保、城建、工商、社区多头管理,却无从根本治理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1.2 生态环境单调

小区空间环境品质不高,有些地段好的小区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部分中心绿地面积虽多。但儿童活动设施缺乏,功能性及亲和性差,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缺乏人文性和地域性特征。由于小区园林绿化大多是草坪加灌木及少量的树木的模式,原有植被在重新绿化时一般全部被铲除,使得植物物种和群落的多样性被破坏,植物种类单调,易引发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和植物病虫害的爆发。

1.3 街路改造引发的噪声污染严重

城市开发时打通道路,或将不通车的人行小道拓宽,变成随时可通机动车的小区道路,使城市交通被大量引入住宅小区内部。这种做法虽然从一定程度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改善现有主次道路的交通拥堵状况。方便了有车族,但却影响了许多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噪声和汽车尾气等影响了他们的睡眠质量和空气质量,夏季开窗多更为突出。因为道路的宽度一般都不大,多数就十几米宽,旁边几乎没绿化隔离带,只有很窄的人行路。如不限时间通车,则两边居民所受机动车影响相对城市主干道更大更直接。按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要求,内部道路应该是通而不畅的,为的就是避免将小区外的交通引入内部,影响居民安全和产生噪声。

1.4 对老年人住宅及配套设施考虑不多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区养老成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方式。但现在开发商对老人专用小户型住宅,和子女邻近居住或共同居住的户型及配套设施问题考虑较少。

1.5 健身和儿童活动设施较少

因为缺乏规划和经济上的原因,许多旧居住区根本没有健身器械和儿童活动设施。儿童的活动范围狭小,只能在小区内部道路和水泥场地上玩耍,不利于安全和看管。

1.6 住宅小区建设突破了环境承载力且科技含量较低

小区内固体、液体及气体垃圾的处理消极被动;雨水收集利用、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率很低;太阳能技术利用不多,智能化小区就更少。

1.7 小区空间环境品质不高

有些地段好的小区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部分中心绿地面积虽够,但儿童活动设施缺乏,功能性、亲和性差,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缺乏人文性和地域性特征。

2城市对住宅小区的要求

作为宜居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居民住宅,适宜人居住的环境应该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好的物质环境;二是好的人际环境;三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一个宜居城市要以人为本、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既要满足人们居住、出行、上下班、购物、安全、舒适的需要,又要满足人们审美和陶冶性情的需要。

2.1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既要满足当前的使用要求,更要满足未来环境、生态和节能发展的需要。

2.2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起为所有居民提供认识社会、参与社会、交流文化及满足其精神需要的居住环境。

2.3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即具有先进技术经济指标及信息化的经济结构和保值、增值的经济能力。

3 改善住宅小区规划建设对策

3.1 重视住宅小区环境质量

住宅小区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灵魂,已经越来越受关注。环境,决不单指绿化景观,环境的概念几乎涵盖了存在于人类周围的一切。采用现代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尽可能完善各项居住功能,增加情趣,提高品味,通过对住宅小区的“精加工”,克服各种“先天不足”的毛病。住宅小区规划建设中,应当将环境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设计阶段来进行。通过对住宅小区空间轮廓、群体组织、建筑色彩、立面造型、绿化配置、小品设置、屋顶、地面的辅砌效果等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实现整合环境最优。

相对独立阶段的环境设计应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步进行,应建立在对居住形态的深入调研,对居住行为充分认识了解的基础之上。一些住宅小区只注重植草坪、不注重栽树或很少种乔、灌木的做法也在改进中。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实用、贴近居民的宅旁路边可以进入的小花园和各种便于人们交往的休憩场所,住宅小区绿化追求密实度,讲究乔、灌、草、植物的合理配置和氧气的释放量。中国风格、地方特色、尺度适当、空间宜人的规划设计已越来越受到推崇。这是住宅小区规划建设进步的表现,其环境整合效益定会越来越好。

3.2 适度建设配套公共设施

现在住宅小区公共设施有越建越大之势,似乎成了住宅小区档次、水平的象征。公共设施建得大,设施较多,功能较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弥补城市功能不足的作用。但从长计议,公共设施大了,要获得经济效益,要维持正常运营,就必然要招揽区外人员加盟。然而,这对住宅小区环境是一种干扰,住宅小区居民的家园感、领域感受到影响。倘若无外来加盟者或数量偏少,则正常运营难以保证。

3.3 创建绿色生态小区

(1)住宅系统。以节约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为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空同,在建筑安全生命周期(材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和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这是绿色建筑的概念。在住宅建设中要积极运用环保的外墙保温节能技术和新型建筑材料,采取屋顶绿化、窗户遮阳等新技术,建设绿色生态小区。

(2)绿化系统。改变以草坪为主的简单的图案化绿化模式,尤其在北方缺水大城市中,应多植树木,减少绿化用水量。并且多树种搭配,养护更容易,遮阳挡风沙效果比草坪好。再辅以灌木、花卉等绿化植被,形成有良好使用效果的绿化景观系统。

(3)能源系统和水环境系统

合理利用太阳能、小型风力发电、地源热泵等。合理规划组织小区的日照、通风、绿化遮阳,改善小区环境的微循环。加大中水回收系统、雨水利用系统的推广。

3.4 倡导小区智能化建设

智能建筑已经在我国各地蓬勃发展并渐成主流。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将“智能化”引入了住宅小区和家庭建设中。住宅小区智能化势在必行,目前小区的智能化主要是指以小区管理中心为总指挥部进行的三表的集抄,三防(防水、防盗、防煤气泄漏)网络的建立,楼宇的可视对讲及IC卡门锁,小区宽带网的建设,综合信息的服务以及小区的大屏幕电子广告等。

4 结束语

总之,城市的再开发在许多地方正紧急的开展着,改造后的城市在迅速改变城市面貌的同时,也对小区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探讨如何提高小区的空间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以及有利于自然能源的开发和节能,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从重视内部环境到重视整个空间环境上。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配合,并遵循人与自然共生的原则,创造出更加舒适、更加便捷、更加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创造一个科技环保、健康舒适的宜人社区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薛慧平,魏征,吴屹东. 居住区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J]. 陕西建筑,2009,(06).

[2] 陈向韶.探讨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J].广东科技,2008,(02) .

上一篇:关于居住区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浅析 下一篇: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