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09 06:13:30

任务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 为突破学生记忆单词这一难关,本文依据任务型教学理论提出了任务型词汇教学的方法,提供了七类任务型词汇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完成一定任务的情况下去学习词汇,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记忆、扩大和掌握词汇,从而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培养他们“自主,合作,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 任务 词汇教学 记忆 设计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进行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元素。语言学家 David Wilkins 在总结词汇学习的重要性时说到:“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传达不了。”由此可见,词汇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行中学英语教材词汇量很大,单词密度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词汇在不断更新扩大。因此,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扩大词汇量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和掌握英语、能否切实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为此, 笔者开展了任务型词汇教学的研究。

一、本文所指词汇教学的含义

本文所指的词汇教学,就是教授英语单词拼写、读音、意义及其用法的系列教学活动。教学生掌握词的意义和用法是词汇教学的首要目的。章兼中教授指出:“词汇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揭示和掌握词汇的意义。”但常规的词汇教学过于注重对词汇的讲解,忽视了在一定的语境中去习得语言,学生觉得死背词汇很枯燥,而且遗忘得也快,久而久之,对词汇学习产生了畏惧和厌倦心理,进而导致放弃英语学习,这严重妨碍了“学以致用”这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也造成了中学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

二、任务型词汇教学的理论依据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Ellis,1999)。Karshen (1982) 区分出两个语言学习概念:学习( learning) 和习得(acquisition)。学习是指通过教学有意识地学得语言;而习得则是通过交际使用语言系统无意识地掌握语言。Karshen 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外语课堂教学应具有“修正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task)。又根据知识分类理论,词汇教学属于陈述性知识的习得,这类知识学习的难点不在于理解而在保持。因此,笔者采用了促进陈述性知识巩固的策略:精加工策略。同时,在教学中,还适时介绍一些促进陈述性知识巩固的其它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恰当安排复习时间的策略等来让学生加强词汇的记忆。“精加工”是指对学习材料作精细的加工活动,即通过在要记忆的材料上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的材料记忆的学习方法。对于词汇教学,具体为:让学生对学习的材料每单元生词作精细的加工活动即自编对话或故事等,旨在为知识的提取提供新的途径,为知识的建构提供额外的信息。通过运用精加工策略,小组合作自编对话或故事的尝试,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想象、回忆、写作和合作促进生词与已有知识经验、情感体验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充实所学词汇的意义,增进对生词的理解,进而自主地习得语言。充分体现新课改“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的教学原则,学生不只是记住了单词,更重要的是能够自如地运用词汇去交际。

三、任务的设计和运用

“任务”作为一种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活动(Skehan, 1999),通常分为两大类型:学习性任务(pedagogic tasks)、真实生活任务(real-life tasks) (Unman, 2000)。前者是指学习语言知识的活动,如 Listen and repeat, Read and write 等。后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的活动。当学习者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时,习得的效果也最佳。采用任务型词汇教学,关键在于设计好符合学生实际的各项任务。任务要恰到好处,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实际意义;既要让学生力所能及,言所能及,不断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要让他们经历一些挑战、竞争,体验失败的遗憾;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又能挖掘他们的智慧潜能,帮助他们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task-offering)、任务选择(task-choosing)、任务执行(task-executing) 等必须科学实际,灵活开放,以人为本,为生活服务,注重实践,讲求实效。为此,在词汇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七种任务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第一类任务:听说结合,学生评分的任务

Daily Report(值日生报告)是让一个或多个学生在课前几分钟完成演讲或一段对话的任务。以往这个活动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过这样的弊端:说的学生往往不太重视实际效果,只求尽快完成任务,语速太快或声音太小,或内容生硬,其他学生还未领会或完全理解,就结束了。而且由于采取的是一种单向交流的方式,听的同学往往采取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心不在焉,即使内容当时听懂,很快也就忘记了。

为此,我采取了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对演讲的同学,在学生演讲完毕后教师随机选取一组学生充当评委进行打分。全班同学制定评分标准:包括语音、语调、内容和流利程度等。老师将全班按 4-6 人编成若干组,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小组成员平均分的做法,组长负责统计分数并报科代表登记,计入该生的平时成绩。由于有这样的竞争机制,演说者大都比较重视。他们将准备内容中出现的新词汇、新词组列在本子上,注上详细的注解,包括音标、释义和例句,通过自学掌握,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由于个人的取向是五花八门的,涉及的内容也相当广泛,如各种节日、家庭、朋友、饮食、幽默故事等等,这样他们的词汇就相应地增加了。然后老师将碰到的新单词或词组写在黑板上,让其他学生做好笔记跟着学习,生词量一般控制在2到4个左右。这种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与学的互动进程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真谛和乐趣。

对于听的同学采取了练听力的办法,让他们认真听,听完之后让演说的同学就演说内容对他们进行提问。此时,演说者充当老师的角色,由他或她来提问并当场给他人评分,同样计入平时成绩。由于人人是评委,大大调动了大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类任务:创设情境,单词天天见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是缺乏语境。单词天天见是学生每天轮流在黑板的右下角写 1-2 个生词,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英语的存在。虽说每天只有 1-2 个,但长年累月却能积少成多。利用情境学习单词,学生的印象深,容易记得住。但必须要求情境的多样化和生动性,要涉及到各个领域的词汇量。生活与学生息息相关。所以内容可以涉及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学生急切想知道的词汇,如交通工具、爱好、体育、职业、天气、动物等等。这样在每天的教室环境中就传递了某一方面的词汇信息,学生在不知不觉着接受了信息,扩大了词汇量。

第三类任务:单词串联,自编短文,奇思妙想记单词

词汇串联是一种让学生将该单元要学的单词自行编成一段有趣的故事或对话等,使枯燥的单词变得鲜活、有趣。要完成此项任务,学生必须去自学生词并掌握它们的词义和用法。以前,布置学生预习单词很难检测,现在通过此项任务,就能很容易掌握他们的预习情况。由于此项任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加之学生层次不同,所以最好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这样,学生觉得虽有一定的难度,但依靠集体的智慧,“跳一跳还可摘到桃子。”在指导学生完成该任务即进行精加工策略时,笔者先把两个单元的生词串联成小故事,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然后再让各小组轮流完成单元词汇串联,自编短文。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编造故事,有些学生编得夸张而有趣。从学生所编故事中选取一篇以示词汇教学的成果:

There are two islands in Liujiang. One is Yao Ying Zhou (鹞鹰洲), the other is Luo Bu Zhou (萝卜洲). Yao Ying Zhou is the farther one of the two islands. One day, I went to the Luo Bu Zhou with my friends. When we landed the island, we pulled the boat up from the water and pulled it to the bank. I drew a circle on the island, then I felt the water, it was cool. There was not anybody on the island, only ourselves. We were all by ourselves. We talked and laughed happily. We put our bags under the tree and walked around the island. There were lots of trees on the island. When we went back, Mo Lei's bag was missing, he was crying. We looked for it everywhere, but it was too hard to find the bag. I believed we would find the bag sooner or later. Just then, the bag dropped from the tree. We were afraid and ran away.

Mo Lei said,“What a surprise (怪事)! Who put my bag in the tree?”

学生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其乐无穷,记忆词汇的效果大增,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合作、创新和写作等能力;同时也构建了“开放式”的词汇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第四类任务:表演自编故事

让学生上台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自编故事。可自带道具,一人或多人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多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合作、交流的乐趣。

第五类任务:词形联想,找出规律

以前有一说法:“你想给学生一杯水,你就要拥有一桶水”。而现在的教育理念则更在乎你如何带学生去找水。

英语单词的构成有它本身的规律。在记忆单词的时候可以按读音规则,也可以按词缀法,词根法,同类法等等。这些规律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可能学生的印象不深,如果让学生自己发现,可能就会事半功倍。例如,学生遇到 beautiful 这一单词时,就让学生讨论找出由ful结尾的单词。学生一下就可以找出 careful, wonderful, useful,等,然后再让他们找出它们在用法上的特点:由名词加后缀 -ful 构成;词义与词根密切相关。以后,他们再遇到同样的词形时,就会主动地联想其词性和词义。

第六类任务:复述课文,强化记忆

学完一篇课文后,叫学生复述课文,需要时老师给出一些提示词,更多的时候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复述的内容根据学生自己的英语程度,可长可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尽量运用以前所学过的词汇和词组,避免简单的单词和句型一再重复

第七类任务:每日五题,巩固词汇

为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掌握生词并弄清它们的词性变化,笔者让学生围绕所学的词汇,每天轮流出五个问题,题目包括单词拼写、词性变化和同义句等,出题者负责第二天的讲评。由学习委员负责安排和把关,并把每天的题目用专用的本子抄下来,以便总结和评比。为了出好题,讲好题,学生不得不复习课本并弄懂词义,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地习得语言。

综上所述,任务型词汇教学是通过设计一系列语言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练习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和合作的机会,可以互相帮助。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信息转换、配对活动和小组活动等,不仅有助于记忆词汇,还有助于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而且得到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助于提高了听、说等运用语言的技能。

任务型词汇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其目标不再是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任务型词汇教学提倡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真实的生活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为完成某个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不断“调用”自己已学的英语词汇,把词汇有机地串联起来,从而培养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由于很多任务是通过 pair work 和 group work 合作完成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合作、互动、创新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有助于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朝舟:“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思考”,《贵州教育》,2004 年第 3 期。

2. 韩慧:“任务型教学模式浅议”,《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 年第 4 期。

3. 鲁子问:“任务型英语教学简述”,《学科教育》,2002年第6期。

4. 何素华:“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研究与运用”,《文科教学探索》,2004 年第 2 期。

5. 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6. Scott Thornbury,How to Teach Vocabulary,Longman, 2002.

上一篇:浅谈如何创设创造性物理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 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课学法指导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