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估算意识 发展学生数感

时间:2022-09-09 02:13:38

培养估算意识 发展学生数感

教学经验证明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估算意识,丰富数感

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可供估算的教学资源,还要注意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生活数学资源,挖掘一些生活中能利用估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抓住教育契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如,让学生估一估教室的面积,学校的总人数等。

让学生去体会、体验估算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去领悟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自觉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估算的乐趣,提高数感

要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时,要先考虑教学目标,如果把目标定位在做一些机械的训练,可能就会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定势。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近似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来实施。

所以让学生明确估算的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明确了估算的价值,才会产生估算的内在动力和学好估算的迫切需求。那么估算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其一,估算可以用来检验解题思路及结果是否正确。其二,估算可以用来比较大小。其三,估算可以用来解决一些不需要准确计算结果或无法计算出精确结果的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还要求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估算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乐趣,从而改变对估算枯燥无味的态度,激发学生内心产生估算的意识。如教学乘法时,可创设小猴要到河对岸摘香蕉,河中间有许多过河的小石块,只有估算出石块上题目的结果,才能顺利的过河,要是估错了就会掉到水里等情境。通过这些有趣的估算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估算成功的喜悦,可谓一举多得。

三、让学生在应用中增强估算意识,发展数感

学生数学素质的核心是应用数学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用数学的观点和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能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利用估算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首先,让学生掌握预测策略。就是对问题结果的取值范围进行合理的估计,计算结果如超出这一估计的取值范围,说明答案是错误的。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对信息作出整体把握,并迅速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以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达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其次,让学生掌握调整策略。在估算中由于运用不同的方法,其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恰当运用调整策略,能保证估算结果会更接近准确值。例如386+413,有的学生把 386估成390,4l3估成410,390+410=800,结果约是800。有的学生则把386估成了400,413估成43l0,400+410=8l0。第三,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训练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总之,估算意识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估算对培养学生数感有积极作用,数感越好的人估算能力也就越强,估算能力越强数感也就越好。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不断渗透,潜移默化,坚持训练,逐步达成。从而,才能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上一篇:实与爱同行 下一篇:待定系数法在解题中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