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出真知

时间:2022-08-15 07:31:42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并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对教学过程中的减轻学生负担有着越来越高的呼声,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成为当前教育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标。类比法在初中物理的应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类比法;初中物理;应用

类比法在现代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现代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利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有很好效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使教学有更好效果,使学生得到真正减负。

一.类比法中体现的心理学基础

教育与心理学这两者之间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的。一方面来说,心理学是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来说,在促进教育学发展上,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种动力来源。

类比推理简称类比,它所指的就是两个事物对象在某一些属性或者是关系上有一些类似的情况从而推断其在另外一些关系或者是属性上也存在类似情况。它的基本模式可以这样来进行表示:对象A所具有的属性是a1、b1、c1,对象B所具有的属性是a2、b2,并且a1、b1与a2、b2是相似的,那么就可以推断对象B可能也具有c2属性,并且其与c1是相似的。所以从这种模式中能够看出,要对类比进行应用,要能够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第一,要有相关对象能够用类比方法对其进行进一步认识,也就是上述模式中的对象B,叫做本象;第二,要有能够进行类比的对象,也就是上述模式中的对象A,叫做类象;第三,本象和类象之间在某些地方是相似的。

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以及构建主义理论,对一个新知识进行学习时,特别是知识比较抽象,并且没有相关的生活体验背景时,学习者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在已有知识以及学习经历中找寻一些表象上有联系的事物,使它们之间能够有沟通产生。类比是新旧知识能够建立起联系的纽带,它能够促使旧知识向新知识的方向迁移。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一般比较擅长形象思维,但是抽象思维能力一般都比较差,在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时,他们都感觉物理理论太过抽象,对于它的核心含义没有办法进行把握,在理解及掌握上比较困难。利用类比法能够将陌生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能够以旧知识带动新知识,启发学生的思路,能够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变到抽象思维,在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上十分有效,还能够使学生发展智力,使其学习负担减轻,使物理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类比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应用

1.利用模型进行类比,将抽象事物转化成具体事物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会有一些比较抽象陌生的物理概念,学生没有意义构建基础,这时教师要讲解一些过去学过的知识来作铺垫,并且要根据新旧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且激活其思维。若能够利用熟悉而又比较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类比,就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

比如说在学习电压知识时,在物理教材中,将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的水路模型和电路模型进行对比,从而将电压概念引入。在进行实际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对教材中提供出的水路模型进行观察,对水流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也即是之所以形成水流是因为有水压,将其作为分析“电流形成是因为有电压”的基础,然后再类比分析两幅图形,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出来,从而理解水压形成水流,而电荷能够进行定向移动是因为有电压存在。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理解电压是电流能够形成的原因,而电压是由电源来提供的。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得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对类比思维以及想象力的培养也是十分有利的。

2.利用等效类比将陌生的转化成熟悉的

对于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有些知识,学生虽然能够有一定理解和体会,但是这些知识的存在有很强的独立性,学生虽然能够学会,但是并不能进行很好的运用。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如果将它们和以前学过的比较熟悉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就能够将这些陌生的知识转化成比较熟悉的知识,使得未知知识和已知知识之间达到一种融合状态,从而使得良性知识结构得以形成。

比如在学习分子运动这一章的内容时,对于“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相互同时存在的这一理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制作一个模型,来演示分子之间所存在的引力与斥力。可以用两个小球来类比两个分子,利用橡皮筋和轻弹簧将两个小球连接在一起,来类比分子间所存在的引力与斥力。若这两个小球上没有外力作用,轻弹簧斥力与橡皮筋拉力是相等的,两个小球就保持在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就类比成分子不受外力作用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当对两个小球进行压缩时,轻弹簧的斥力就会比橡皮筋引力大,这种情况就比作是当分子之间的距离缩小时,分子间斥力就大于引力。

3.运用数学来进行类比将模糊的转化成清晰的

数学语言所具有的特点就是定量性并且表达比较准确。在物理知识中,很多物理量的物理意义都要利用一些数学式来将其反映出来,来表现出其特定内涵意义,这样能够使其物理意义变得比较明了。

比如在学习比热容这一章的内容时,对比热容是这样进行定义的c=Q/(mt)。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用之前所所学习过的速度v=s/t以及电阻R=U/I等来进行类比,让学生明白这些物理量都是利用比值法来进行定义的,并且它们的比值与分子、分母大小是没有关系的,这就能够使学生掌握住物理量所共同具备的一个特点,即是利用比值法来对有关物理量来进行定义,但是和其中所涉及物理量没有关系。当学生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再学习比热容就会比较容易了。

结语:

类比法在现代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在现代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作为教师,要对类比法有一个科学了解,明白其对教学活动的重大意义,并且要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对其合理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参考文献:

[1] 梁素香.灵活运用类比法解决物理疑难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

[2] 刘胜雄.浅谈类比法在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2)

[3] 唐少春.巧用“类比法”轻松理解物理概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

上一篇:基于ARMA模型的我国进出口额的时间序列研究 下一篇:实与爱同行